战胜算法的知乎,到底有何秘笈?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18-09-03

万能的大叔 的 第985 篇原创文章

为什么只有知乎顶住了算法、流量和巨额补贴的“双炮一车”战术呢?

 

虽然抖音依旧在短视频领域独领风骚,但今日头条却在问答领域小跌了一跤。

 

上周,一则传闻成真,即悟空问答被并入到微头条。虽然头条官方的回复口径是:并没有放弃问答业务,更是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协同效应,满足用户需求和产品发展。

 

但明眼人都明白,下象棋几乎不怎么防守的张一鸣,这次飞了一个象。

 

过去几年,今日头条几乎每进入一个领域,都能带来巨大的冲击,首先是信息的智能分发,让头条超越所有门户,成为用户粘性和流量最大的新闻类APP。随后,今日头条在多个产品线上开花结果:

 

1、头条号不仅解决了内容源的问题,更是与微信公众号平分秋色,成为自媒体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2、微头条不仅争夺了很多原本只属于微博的明星资源,还增强了社交属性;

3、抖音在今年春节的爆发,更是引领了短视频风口,令腾讯被迫重启原本已被放弃的微视项目;

4、懂车帝上线不足半年,就在多个数据赶超老大哥汽车之家。

 

其实,头条问答(后来在升级为悟空问答)也迎来了一波高速增长,去年10月就成为了百万级用户的产品,排名仅次于百度和知乎。但在今年6月,活跃用户数据变成了60多万,跌去了一半。最终,悟空问答并入微头条。

 

那么问题来了,在今日头条的大力支持下,为什么悟空问答没能像抖音一样一骑绝尘呢?

 

换个角度来看,为什么只有知乎顶住了今日头条的猛烈冲击呢?

 

大叔认为,原因至少有3个。这3个地方,恰好是悟空问答没做好或者做过头了的,反而知乎却做对了,具体如下:

 

1、砸钱

 

算法+流量+砸钱,这是头条过去几年拓展业务屡试不爽的“双炮一车”棋术。

 

大叔先说砸钱。

 

2015年,在头条号创作者大会上,宣布推出“千人万元”计划,即至少有1000 名原创者月收入不低于一万元。于是头条号的数量在一年内从3.5万个飙升至30万个。

 

2016年,今日头条又重金投向了短视频领域,砸10亿元补贴创作者,抖音踩着火山小视频和西瓜视频两位大哥的肩膀,在今年春节期间引爆。

 

2017年11月22日,今日头条宣布悟空问答投10亿元,签约至少5000名专业领域的答主。



悟空问答这10个亿到底怎么砸的呢?

 

a/抢人。头条从知乎高价挖走了300个大V,曾经在圈内引起一阵骚动。据说悟空每月挖人的费用就高达1千万。

 

b/奖金。比如一级签约作者,每个月回答24个问题,500个字以上,就能领到1万元的补贴。

 

悟空通过花钱的方式来买回答,在早期冷启动的时候是无可厚非的,但悟空补贴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按照等级给答主分类,答满规定的字数即可,基本不审核内容,强调“算法”优先,系统自动统计。

 

大叔简单计算一下,悟空一级答主一个月要想收入1万,至少需要写1.2万字的回答内容,而悟空请的这些大V,几乎没人瞧得上这每月1万块的补贴,但毕竟也是钱,怎么办?所以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V雇实习生答题。

 

所以,虽然说是10亿补贴,由于答主的基数庞大,其实具体到每个人手里,也就每月1万块。看似庞大的补贴,最终变成了实习生的工资,导致回答质量的下降,更别提什么生态了。

 

反观知乎,并没有和头条进行物质激励上的军备竞赛,过去7年,一直在弱化给用户所谓直接的金钱报酬,而更强调荣誉感,因为知识问答平台的属性就决定,很难用金钱和字数去衡量知识的价值。

 

知乎到底能给用户提供什么荣誉感呢?从垂直圈层的名气,到优秀回答者的身份认同,再到赞同、评论、日报到热榜等线上资源曝光,再到线下的盐Club聚会和盐沙龙,可以结识一群有趣的人……

 

知乎提供的是马斯洛需求里最高的一层“自我实现和认同感”,真正激发了用户的“认知盈余”,甚至形成了一种口碑:哟,你玩知乎的,还是大V,那你一定在某个领域很专业。

 

当然,知乎也并不是没砸钱。第一,在最近几年,知乎开始商业化,并且给知乎的用户提供商业变现的方式,但做得一直都十分小心;第二,正是为了打破所谓的“鄙视链”,拓展知乎的用户群,知乎今年在营销上发力不小,最成功的要属你的平行世界 H5 和不知道诊所。


 

知乎的注册用户也接近了2 亿,回答总数突破1 亿条,实现了用户数超过100%的增长,完成了从小众社区向全民普及的转型。

 

悟空是用钱买回答,回答者是一种打工心态,而知乎则是用荣誉收买人心,回答者是自我满足的心态,这是两个平台的最大不同,谁更具有可持续性,不言而喻。

 

2、算法

 

再聊聊算法和流量。 


不可否认,领先的算法让今日头条在移动资讯领域的大战中并遥遥领先,所谓“个性化阅读”,让用户十分沉浸:“我在头条看的新闻都是我喜欢的”。在算法为王的信息分发时代,今日头条拥有了巨大的流量。但算法和流量在问答领域却遭遇了滑铁卢。

 

因为知识问答是有目的性的,我就是要知道某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所以,如果用户对信息流是“浏览”;而对知识问答来说,就是“搜索”,这也是为什么百度知道虽然内容很烂,但依旧能够排在第二的原因。在搜索而非浏览的情况下,今日头条为浏览而设计的算法的威力,不仅大大降低,反而会成为骚扰。

 

以大叔为例,我喜欢在今日头条阅读数码类的新闻,悟空问答就不停地给我推数码类的问答,比如“某某产品为什么没人买?”、“某某产品为什么用得人少?”、“某某产品质量真的行吗?”等类似的问题,几乎每次刷新能有,很多问题问的不痛不痒,回答也是乱七八糟,这些质量极低的问答,在后来就是成为一种骚扰。

 

作为公关从业者,大叔了解到,由于头条号发文章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很多公关公司和自媒体就在巧妙利用“问答”的提问来进行“黑公关”,比如上述“没人买”和“用得少”的问题,内容毫无价值,本身就是一种负面导向,且提问者可以在前台不显示,更是一种变相包庇。

 

你可能要问,为什么头条的流量和算法在抖音等产品上就能成功,而唯独在悟空失效呢?这其实与头条的基因有关。

 

我们先来看知乎和头条的用户画像。

 

知乎用户凸显出“年轻、高知、高收入男”等特征:男性占比达到66%,30岁以下占比超9成,一二线城市占比接近7成,线上消费能力和意愿都极强,偏爱学习、旅游和跨境电商;

 

而悟空问答则表现出“年长、三四线、低收入男”等特征:男性占比比知乎高13%,30岁以下人群不足5成,三四线用户占比多,偏爱游戏直播娱乐。

 

所以,包括悟空问答在内的整个头条系的产品调性,都是偏娱乐性和非专业性,大家喜欢看八卦、娱乐和社会新闻,这些内容都非常不严肃,而知识问答偏严肃性、专业性和深度性,导致今日头条庞大的用户和流量在导流给悟空问答时,却遭遇“过门不入”的窘境。

 

来自QuestMobile 数据的显示,2017年10月- 2018年7月,知乎的月活跃用户从1351 万增至3476 万,而悟空问答则从121万降至67.9万,几乎腰斩。

 

相反,知乎的算法还是传统的社区模式+智能推荐相结合的模式,你只会看到你关注的人和专栏的动态。此外,知乎有一支资深的编辑队伍会根据平台内容的热度、用户的兴趣探测更新热榜和推荐,但是,标签不是唯一的标准。



而知乎的外部流量很简单:1、百度;2、微博;3、微信。

 

百度的流量,实际上更能说明知乎在问答领域比百度做得好,这是用户访问习惯导致的结果,而来自微博和微信的流量,则更强调口碑对知识问答平台内容自传播的重要性,如果知乎的这个问答没有干货或核心增量信息,是不会出现在社交媒体被讨论的。

 

所以,知乎的算法其实就是内容运营。知乎一直致力于完善社区的规则和秩序,更是把规则和秩序的地位摆得高于流量和补贴。比如对一条内容是否有广告植入的判定上,知乎是无罪推论原则,但给每个答案上都加上了没有帮助按钮,让用户自己去判断这个回答是否有价值。如果没有价值,那么答案就会被折叠——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起一个有秩序的平台。

 

3、战略

 

大叔认为,悟空问答对于今日头条的战略是为了补足头条UGC内容。当然,今日头条UGC内容部门还包括头条号、微头条和早前的内涵段子。但这些UGC还都停留在图文形式上,且产品形态基本是照搬竞品,鲜有创新,尤其是悟空,一直靠着补贴输血。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头条在短视频上的侧重。

 

近日西瓜视频宣布未来一年投入40亿打造移动原生综艺IP,被头条全资收购的musical.ly 与TikTok 宣布联合推出全新全球短视频平台,当然,还有今年抖音短视频的强势崛起…… 2018年无疑是短视频行业增长极为迅猛的一年,毫无疑问,作为短视频领域的头号玩家,头条现在是allin短视频的战略,稍微放一放悟空问答也是一种合理的策略,虽然是“亲儿子”。

 

但知乎不同,还没有“儿子”,问答就是其命脉,具体不可替代性。在提到悟空和知乎的不同时,知乎CEO周源如此解释:“知乎从来不会把用户当成一种内容生产的方式,再去把它换成一个广告收入。我们希望能够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去帮助大家认识世界,能够持续迭代,最终的评判标准是用户是否能够变成这件事情里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周源认为,悟空问答和知乎之间的区别,首先是横向扩张和纵深发展的区别,也就是说垂直的小公司比大公司下的部门更专注。

 

大叔的理解是,问答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信息的价值,尤其是在消费升级趋势之下,用户对于高质量信息的需求是越来越强烈的,这就需要在提问者、回答者和氛围各个层面的体系化建设,从而可以保证持续不断的高质量内容的产出,且这个体系建设需要慢下来,通过长期的积累厚积而薄发,而不是悟空的欲速则不达。

 

其实,知乎到底在过去一年做了什么关键性的策略,从而一举战胜了悟空吗?其实没有,知乎只是坚守了自己认为对的策略,一步步推进而已。


与悟空问题完全不同,知乎用户对优秀回答者的认同,不是基于名气而是内容,而优秀回答者的认真付出并不是基于奖金,而是其影响力在知乎的巨大满足感。内容的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平台,三者的相辅相成,成为了知乎的护城河。

 

大叔人认为,作为几乎唯一能抵御住头条攻击的领域,知乎给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带来的启示是:常胜将军头条也有打盹的时候,流量、钱和算法并不是万能的,相反,不盲目应战,保持对行业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坚守价值观,这三点成为知乎最终降服悟空的“紧箍咒”秘笈。

 


长按扫码  申请加入20万公关社群

备注暗号:勾搭大叔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