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研汉道 | 品牌零售竞争与品牌定位的差异
定位理论,作为曾经品牌营销领域的一款万能理论曾经饱受欢迎。但随着市场环境、消费主力与消费行为的日新月异,单靠“定位”说明“我”是谁,已经不具备强效动销能力。
什么是品牌零售竞争力?
墨研汉道所提出的《品牌零售竞争力》,实质上是品牌的竞争战术。通过竞争战术的推进,推动品牌的战略升级,驱动动销背后的消费刚需力。
十多年来,墨研汉道一直专注于家电建材家居领域的品牌深度服务,研究品牌的垂直服务深度。在深度服务家电建材家居行业上,我们一直在探索品牌端有效、快速的品牌竞争战术。
经过数十年的市场探索,我们发现,传统的品牌建立方法,是为自身品牌赋能从高维向市场向消费者端推动。而传统的品牌建立方法,在当下多维竞争生态下,品牌竞争力不够全面,不够系统,成果的达成率也不够快速且有效。
因此,我们研究零售竞争力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重新定义品牌建立方法缩短市场回报的时间值,提升品牌多维度动销能力。
品牌零售竞争力与品牌定位最直观的差异在于,品牌零售竞争力,不仅要解决我是谁?,还要解决消费者为什么买“我”?“我”相比竞品有何竞争壁垒?相比于品牌定位建立的是单一的动销能力,零售竞争力建立的是多维动销能力。
从上世纪60到70年代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发表一系列相关文章,到《定位》正式出版,再到现如今,“定位”早已是老生常谈了。从基础的品牌定位到现在的差异化定位,一直以来包括现在,我们都认为定位对品牌而言至关重要。
如果说从前我们对品牌定位的理解是一场抢占消费者心智的战役,品牌通过精准定位,占据某个品类的前三,就才能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这在信息高度不对称性的传统时代,是成立的。而在当下的消费市场,我们的实战领域现状:大小的品牌层出不穷,品类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信息传播和交互环境的变化,反向驱动了消费行为的变化。
面对当下Z世代的消费者,一个品牌说自己是领导者,一个产品说自己是被更多人选择的,消费者大概率不会被种草,因为这根本不是当代互联网时代的语境。
跟随着市场浪潮一路过来的品牌和企业主们,一定都明白,市场环境变化之快,尤其是疫情之后,政策环境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商业大变化,不仅激烈,而且迅猛。虽然品牌定位理论仍然可以指引竞争战略,但光靠定位输出早已无法实现市场突围,必须对品牌进行多维度的动销能力提升。
品牌零售竞争力与品牌定位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我们要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多维度动销能力的建设,提升品牌在零售市场作战的综合能力,构建起品牌强有力的竞争壁垒。
— END —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