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的“美颜滤镜”:为了成功立住人设,我做了9999种测试

举报 2018-09-12

作者:腾讯传媒,来演:全媒派

即使知道是在交智商税,但还是忍不住扫码去测一下智商。

社交网络的“美颜滤镜”:为了成功立住人设,我做了9999种测试

我的使用说明书、荣格心理测试、心理年龄对比实际年龄......每隔一段时间,朋友圈就会经历一次心理测试的刷屏洗礼。尽管测出的结果你看后即忘,可每次看到朋友们纷纷转发,你还是忍不住扫了码,不愿缺席这种喧嚣的狂欢。

有时,你测试完毕,看到测试结果里“你才智过人,但仍保有赤子之心”、“你能快速拆卸烦恼”或是“你遇到香喷喷的东西会变圆”,不禁连连感叹:“说的就是我本人没错!”于是你手速飞快地一键分享到了朋友圈。

但是有时,你并不愿意把测试结果转发到朋友圈,比如当测出自己最像《延禧攻略》里的尔晴。这种时候,你如果不是心里默默吐槽两句后秒退测试,很可能就是心怀不甘,点下“再测一次”的按钮。

社交网络的“美颜滤镜”:为了成功立住人设,我做了9999种测试

经历了无数次心理测试的刷屏后,你慢慢发现,心理测试的终极作用是在社交媒体里给自己“立下人设”——人们转发测试结果里那些人格评价的金句,其实内心深处在有意无意地向别人展示,“这说的就是我”。

社会进步到8102年,心理测试能够吸引你我的绝不再是它的科学依据,而是它作为社交网络“印象管理策略”的工具属性。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分析朋友圈心理测试自带的“社交网络美颜滤镜”功能,看看转发这些测试结果的背后,是怎样一种进行自我展示的机制。


包裹着“优越感”的蜜糖话语

作为朋友圈不老的刷屏担当,心理测试就算不可能真的“准到哭泣”,也能驱动着你我乐此不疲地周期性测试转发。

经过多年的迭代升级,如今的刷屏心理测试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模式:它们题目简单且数量少,对话、美图和音乐交错使用,让用户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整个测试。

社交网络的“美颜滤镜”:为了成功立住人设,我做了9999种测试

这种轻量型的特点决定了大多数测试仅供娱乐,用户的选项和其生成的结果很难有科学意义上的关联性,但正好满足了用户碎片化的娱乐需求——听音乐、想象场景、看图片……简单易操作的形式帮助人们以放松的状态投入测试题目之中。

几道简单的题目后,测试就会生成一份专属的结果海报。

社交网络的“美颜滤镜”:为了成功立住人设,我做了9999种测试

“创造美好世界的使命感和正义感”、“外表神秘、思想深邃”、“常以不一样的眼光看待事物”……这些充满鼓励的话语让人们获得“被恭维的快乐”,沉浸在满足与快乐之中。

毕竟,假如海报里“创造美好世界的使命感和正义感”、“外表神秘、思想深邃”、“常以不一样的眼光看待事物”分别变成“不切实际的幻想”、“爱装X”、“脑回路和正常人不一样”,那这些测试分分钟就输了。

笔者采访了KOKI社交游戏实验室的运营经理明秀,她在采访中说道,刷屏级别的心理测试的结果报告包含着一种“优越感”,因为人们愿意向他人传递出自己优秀的属性,这一特征是永恒不变的。

社交网络的“美颜滤镜”:为了成功立住人设,我做了9999种测试

明秀举了荣格心理测试的例子:人们疯狂转发的报告里包含着类似“这样的人格组合只占全世界的6%”的元素,来让用户感到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网易云音乐给出的12种人格虽然也包含了诸如‘孤儿’、‘愚者’等负面词语,但本质描述还是正向优秀的。”既然人人都爱听蜜糖式的话语,心理测试在设计时自然就会顺势而为,从而掀起一波又一波刷屏的热潮。


精心设计的理想自我

公民大会演讲台的高光早已成为过去,如今人们进行自我展示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多地变为社交网络,“我分享,故我在”的时代已经来临。

与面对面进行自我展示不同,社交网络上的自我形象有更大的空间进行“说谎”:回复消息前更充分的斟酌时间、发送照片前完备的修图步骤、分组和屏蔽的功能.....这些条件让我们得以轻松地包装自己,不用担心被真情流露的眼神出卖——社交网络上,对自我的展示有了更多的掌控力,于是我们自然也就有更大的可能性来构建出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

社交网络的“美颜滤镜”:为了成功立住人设,我做了9999种测试

朋友圈就有着一个典型的自我中心主义的社交结构。字斟句酌、精细修图是很多人的朋友圈“政治正确”准则,人们真实、朴素的一面被有意识地掩饰,精致、趋于完美的一面则被强调。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心理测试是绝佳的自我展示工具。测试结果海报里满是优秀的标签和让人欲罢不能的金句,将它们转发到朋友圈是在以一种相对“权威”的方式进行自我展示:比起直接自夸,转发测试结果更加含蓄,同时也似乎得到了完整测试过程的背书。

社交网络的“美颜滤镜”:为了成功立住人设,我做了9999种测试
很多人哪怕知道左右脑测试的结果是随机数生成,依然乐意将自己是“不可多得的成功者”这类积极评语转发朋友圈

更重要的是,心理测试的结果有很强的可操纵性。当人们觉得测试结果不太准(很多时候这其实代表着“不符合设立自己人设的需求”),就只需再花一两分钟重新测试。毕竟,“刷新一下,新的人生”,用户仅仅需要付出很小的时间成本,就可以获取更优的测试结果,来在朋友圈这个自我博览会上证明自己活出了想要的样子。

哪怕是转发测试结果里相对负面的成分,通常也是人们一种自嘲的行为,本质上还是为了展示出“并不是那样”的自我。

在每一次心理测试的刷屏狂欢背后,都是人们对呈现美好自我的需求。不过,转发证明自己优秀的语句并不等同于展示优越感,它很多时候是人们对理想中更好的自我的期许。即使无法活出最想要的样子,测试结果也以鼓励的形式让人们相信自己具有优秀的潜质。

社交网络的“美颜滤镜”:为了成功立住人设,我做了9999种测试

于是,在朋友圈这个舞台上,人们抓住心理测试这个简单易行的工具,在一个观众被屏幕所分割的时代里,兢兢业业进行着印象管理,塑造出更愿意展示、更可能获得认可的自我。


无可逃离的围城?

费尽心机转发心理测试是辛苦的,但社交网络上的自我展示却往往是必要的。“我分享,故我存在”的时代中,放弃虚拟空间的自我展示就如同失掉了一座舞台、一块社交筹码;而在其中不断进行的自我展示却耗费着无数的能量与心血,使人在疲惫中想要离开——这仿佛是一座无可逃离的围城,进退之中唯有艰辛二字。

社交网络的“美颜滤镜”:为了成功立住人设,我做了9999种测试

于是,围城里的人努力寻找一些暂时的逃避之道,试图找到一个出口来进行更真实的社交网络自我展示。

在国外悄然走红的Finst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Finsta代表着Fake Instagram, 类似于国内社交平台的小号。很多用户在上面发表自己不经修图、展示真实生活的朴素照片。与Real Instagram账户相比,Finsta账户的关注者通常较少,账户的所有者可以减少很多印象管理的复杂顾虑。

社交网络的“美颜滤镜”:为了成功立住人设,我做了9999种测试
Instagram大号和小号展示的照片画风对比

Finsta账号的广泛流行之下,是现代人的社交网络深层困境——现实的江河本就充满浪潮和险滩,打造美好形象任重道远,而社交网络的出现还让人们不得不双线作战,在虚拟世界里继续精心构造自我。

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中写道,社交网络中无时不刻的在线带来了无限的焦虑。互联网绝不是“瓦尔登湖2.0”,人们早已深刻认识到,被连接的快乐背后,是虚伪的无奈和深深的孤独。

在无奈与孤独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作为互联网舞台上的戏子,最大的感受是疲惫,最大的美好不过在于真实的自我和真情的关怀。

这就如同做完9999种心理测试,精选出了满意的结果,将它们上传到朋友圈对于自我形象的展示是“美颜滤镜”一般的存在,可虚伪的外壳终究是沉重的负担,一路背负着完美形象前行只会痛苦不堪。

如今,刷屏心理测试利用的是人们想要精心展示自我的需求,然而,精致与刻意的夸赞之外,现代人内心的壁垒并不是那么坚不可摧,所展示出的完美自我形象之下,是一颗需要真情实感和被关怀的内心、是一个想要逃离围城的灵魂。

社交网络的“美颜滤镜”:为了成功立住人设,我做了9999种测试


经授权转载至数英,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
1536657448184441.pn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