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赚片子,排片钓凯子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2-02-09


1

今天讲点冰冷的商业算计。


刚才JUMP发了《喜羊羊》,这个春节档7部片子的影评写了6部,《水门桥》我也看了,因为和《长津湖》算上下,整体感觉又差不多,去年写过长津湖了,就不重写了。


不卷了不卷了。


一个春节档看下来,最精彩的其实不是电影。


而是院线排片的动态变化以及背后的明争暗斗。


前几天老谋子求排片上了热搜,一时间满网络的又开始讨论院线排片问题,仿佛院线就是要跟艺术对着干。


实际上大家想多了。


院线眼里没有艺术,只有上座率。


为啥?


因为不关注艺术不重要,不关注上座率死翘翘。


电影业的发展,电影人的艺术追求,电影界的明争暗斗,网友的评价都和院线没关系,院线需要考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赚钱,赚更多的钱。


最好的位置一定是给最热门的片子,要么就给最有钱的凯子的,不管质量如何。


其实最热门的片子往往也代表有钱,因为有钱砸宣发砸出一个热门。


为啥要给他们排片?


因为凯子给钱啊,不管是分成还是补贴,都是实打实的银子。


你说这个电影好不好,其实很难讲,因为不同观众会有不同的审美标准,豆瓣评分天天打架来着,这东西不确定性太大了,太主观了,水太深了把握不住。


作为商业机构,只看三样东西:宣发预算,宣发预算,还是他妈的宣发预算。


只要宣发预算上去,你就是一坨屎也不要紧,第一天肯定能骗来大量慕名而来的傻子,这些傻子能贡献一大波票房,那我肯定要赶着时间把好时间都丢给这些能骗傻子的大制作,哪怕他们出来就骂,前两天的票房也不会太难看。


而凯子除了给钱,最爱干的事就是堆宣发,找大明星,拼命吹牛逼。


他们牛逼吹大了,被骗进电影院的傻子就多了,那我的钱包不就鼓了吗。


所以最好的位置一定要给凯子,给那些把钱都花在“刀刃”上的人。


你以为电影的刀刃是制片,可在商业的角度刀刃就是宣发,只有吹牛逼才是永恒的,哪怕口碑后面崩了也和我没关系,反正第一波这个钱一定得赚。


另外,片子烂,大家骂的是制片的,关我电影院啥事儿。


2

有人就问了,这只能说明院线为什么要把位置给商业预期好的片子,为什么要给烂片呢?


难道不是要给好片子才能赚更多钱吗?


你说的对,但不全对。


很简单的道理,烂片能骗出来的票房是一时的,而好片能榨出来的票房是长久的。


越是好片子,越不能第一时间给排片。


你前几天把那种质量特别好的电影丢出来了,观众看完了回去直接开心的吹牛逼了,还会出来看剩下的烂片么?


好片是有口碑发酵的,我不需要一上来那么急,我可以等过几天口碑起来了再把好片丢上去,排片量加起来。


当年流浪地球红海行动以及你好李焕英,不都是逆袭的么。


第一波吃凯子钱,第二波吃好片发酵的钱。


多好啊。


这时候,从影院的角度看观众,那些不管内容是什么,只是想找个电影打发时间的,用烂片(或者说用凯子片)塞一下;


那些想要看好片的,也不会因为我把好片排在后面就不来看了。


最好的结局就是先放烂片,让对方掏第一波钱,看完了,骂够了,然后想洗洗眼睛,第二次进电影院看好片,再掏一次钱。


关键这么做是没有损失的,不管我把好片排得多还是烂片排的多,都不会影响我电影院的客流。


讲白了,“电影院”的商业逻辑和“电影”的商业逻辑就不同。


【拍电影】和【开电影院】,是两码事。


电影是内容,是创意,是艺术,需要讨好观众,需要研究流行、风向、舆论、口碑。


但电影院不需要,电影院是非常典型的传统线下生意,核心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只要地段好,自然就有周边的客流被你吸收过来,只要你的内部环境不是low到让人无法忍受,大家根本就不会在意你到底是人是鬼。


电影看的是自己这部电影能榨出多少票房,而电影院看的是“这个档期总体能榨出多少票房”。


只要这个档期够红火,能带动足够的客流来观影,那我放什么都一样。


如果这个档期就是杂鱼,就是不行,那我还是放什么都一样。


我电影院就在这,我就吸收附近这几公里的客流,他们不会因为我排片不对就不来了,就跨越城区去几公里外别的影院,最多隔一天再过来,甚至还有可能,他们今天想看电影了,但是找不到好电影的场次,于是花钱来看了烂片。


而就算我把烂片排的满满的,也不会有人关心院线怎么样?他们回去只会骂现在的电影拍的越来越不行,不会说我家旁边这家电影院不行,我在整个产业里就是隐形的,不是导演出来抱怨根本没人会意识到电影业一半掌握在院线手里。


但是他们抱怨有什么用么?


你愿意因为别人抱怨就多跑两公里去看他的电影吗?


如果你愿意,那么感谢你为电影艺术贡献时间精力金钱。


但现实数据就是,大多数人不愿意。


上座率说明一切。


你不给我院线交钱,我干嘛给你留排片?


而且吧,观察几天再来更新排片策略,也没有什么问题。


3

从这个角度再看老谋子的这个《狙击手》,你会发现排片不好非常符合逻辑。


本来宣发就很不用心,基本没什么声量,选角又没有选大牌或者说爆点明星,硬要挑战商业规律,还只能宣传说这是张艺谋的电影,可是……张艺谋老师的艺术水平确实牛逼,两次开幕式弄得那真是顶顶牛逼。


但艺术可以不考虑赚钱,院线排片必须考虑啊。


在必须考虑赚钱的商业片上,他不擅长把观众弄进电影院啊。


艺术和商业并不完全重合。


而且偏偏选题材还选了抗美援朝,和今年声望最盛势头最猛的《水门桥》撞了题材。


各个角度都是商业上的减分项,那从院线的角度出发,就是没有道理一开始给大排片。


就算这个片子爆了,那对院线来说也没有损失,只要口碑上来了之后再增加排片不就行了嘛,当年《流浪地球》一开始也没人给它排片,后面真的赚钱院线加排片也很及时啊。


如果所谓好片做不到,那也不是院线的问题,是这个片子的商业潜力就是不行,没能把观众镇住。


院线从来不看艺术,只看实打实的上座率。


就算多少年后有的电影被人挖出来,说是什么沧海遗珠,被时代坑了的绝世佳作,那和院线又有什么关系?


大家在网上感动的稀里哗啦的会给院线交一分钱吗?


票房收入就到这了,你后面的口碑再怎么样反转也和我们没关系。


你当时没榨出票房来,那院线就是不需要关注你。


什么电影艺术,关院线屁事,院线就是一个做生意赚钱的,院线为电影行业捐躯,有没有人为院线晚饭捐躯?


电影院本来就是一个回本难的行业,大家都不容易。


或许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说,那我以后在网上看不就好了?


说的很对。


但这更说明了院线的策略没错,自己已经是夕阳行业了,能赚一点是一点了。


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


4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商业问题,各行有各行的运作规则,而持续运作的行业必须要保证盈利。


电影人可以亏本做一部电影来满足自己的情怀,电影院则很难很难,因为大家都要恰饭,我开不下去对大家都不好。


房东又不会因为我支持艺术而少收我钱。


片子好不好,艺术上院线不懂,但上座率他们真的懂,不懂活不下去。


片子真的口碑起来了,上座率起来了,谁会跟钱过不去,有病么。


于是院线选择了先喂饱凯子,电影的命,电影自己拼。


大家能各自活好,都不容易了。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