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最命运多舛的项目
1
今年穿着安踏运动服的短道速滑国家队拿下了首金,为冬奥会开了个好头。
我关注的另一个项目钢架雪车,这几天要开始赛程了。
这个项目非常魔幻,非常刺激,人称冰上F1。
只不过F1是真车,铁包肉;
钢架雪车是近似车,肉包铁。
说起来一切源于1882年度假的英国士兵追求的一场刺激,那一年他们为了加强打滑刺溜的刺激感,建造了一条从瑞士达沃斯到克洛斯特斯的雪道,倍长。
恰巧,彼时阿尔卑斯山附近的国家,看到加拿大人和印第安人用雪橇运输东西,也开始用上了雪橇运输,给英国士兵们带来了充足的刺激灵感。
如果那时候有红牛,想必会更刺激。
于是在他们沿雪道打刺溜滑的过程中,雪车、雪橇、钢架雪车等冬奥项目的雏形算是诞生了,随后也诞生了相应的比赛规则,大体上是比四轮,大家开始俯冲,总用时最少者获胜。
但从1884年到1887年,一切都变了,他们琢磨出了钢架雪车,为这个刺激宣告封顶。
我解释一下,雪车是你坐在车里狂飙,你好歹有个车;
雪橇是你躺在雪橇上,腿朝下冲;
钢架雪车是你趴在雪橇上,大头朝下向下加速。
如果你控制不好,你就是人生向下加速,往地底下去了。
我不知道那几年有没有人因此吃席,但是资料显示,1892年人类才琢磨出外形酷似人骨架的钢架雪车,在这之前的岁月里,他们是趴在平板雪橇上,连个把手都没有的楞冲。
据悉,冠军奖励是一瓶香槟。
非常可以理解,毕竟任谁以140Km的时速从山上冲下来,都得喝点酒压一压。
2
也正是因为太过刺激这个特点,钢架雪车这个项目在冬奥百年史上消失了五十多年。
先后取消几次,官方给出的原因很简单。
是雪道不行,难以保证安全;
天气,气温,降雪等要素结合起来,还要求雪不能化的太快,综合下来没几个地方可建雪道,比不了。
硬要搞雪道,如果坡上因为雪花融化,但凡有个凸起,就足够运动员飞出去脸刹。
这个问题其实是冰橇的问题。
这要求冰橇设计过硬,材料结实耐用,各项性能都经得住考验,这对那个年代来说,是很难完成的事。
强行开车,很多时候是车比人快一步,人拿头减速。
那只能将这个项目封存,封存,再封存,一封五十年,再也不敢染指。
现在回头看,它反应的问题是,彼时人类科学水平无法平衡这种过于先锋的运动的竞技性和安全性之间的矛盾。
不是项目本身有错,而是它太先锋了,人们接受不了。
再细化一点说,安全性上的难度在于,它要求运动员能够承受住最高时速140km/h时,在最高弧度为20°的坡道上下降116米,承受千米内十几次过弯时的四倍重力的离心力;
对应的钢架雪车要由玻璃纤维和金属合成,并良好配重,控制在人车总重不超过115Kg,车不能超过43kg;
人车总重超过了115KG,车不能超过33kg,不然小人乘大车,就会一定出事;
换句话说,我去玩儿这个,算地府单程票。
甚至它严苛到对场地的遮光程度都有要求,运动员脸部贴合冰面极速移动,一点多余的反射带来的视觉眩晕,这就是在拿安全开玩笑;
竞技层面上讲,它要求更高。
运动员必须直面恐惧,在仅有头盔保护下,俯冲时将获取外界80%信息的视觉与身体反应保持协调,仅依赖肩颈肌肉、脚部肌肉快速做出判断;
它的成绩细微到以0.01秒为界点,运动员必须在头15米内尽可能完全爆发冲刺,加速过程中躯干与抗阻力跑时的躯干角度贴合到极致,才能将这占比最终成绩23%-40%的启动时间缩短,更缩短。
彼时对肌肉分离度怎么训练,怎么针对性肌肉训练、怎么将饮食问题解决好,怎么解决运动员心理问题都做不到,就别提这种极限运动了。
没错,人们热爱体育,尊重体育,享受体育。
但是科技从不因人的意志而妥协。
3
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钢架雪车项目再次重回奥运舞台。
五十年,科技飞跃,一众欧美国家科技溢出,足够将各式新材料、各式新训练方法应用到项目中,将这个平衡变成了可能。
先锋的体育项目,终于迎来了它的时代。
探索极限的魅力就在那里,没有人能拒绝这种诱惑,对发展几十年的中国来说,亦如是。
中国在2015年打造了钢架雪车国家队,队伍很年轻,有很多可能性。
建队之初,三级跳冠军小将赵丹,短跑双子星的张培萌,一直从到跳远专项转型、在国王湖打破了德国人垄断的闫文港,一群运动员还是从田径项目跨行选材来的初学者。
三年之后,队长耿文强率先敲开了大门,在北美杯惠斯普勒站夺魁,向国际舞台迈了第一步;
他们是一群幸运的运动员。
尽管他们是中国的初代钢架雪车运动员,但比起其余项目的前辈,他们这一代年轻运动员感受到了国家科技进步后的技术红利。
他们的教练团队能够将下肢肌肉群分析到臀肌、股四头肌在加速和最大速度阶段的贡献度占比到百分之几、在国王湖赛道S1-S3弯道该以active to the wall入弯还是L入弯;怎么让运动员在高速滑行中,颈部肌肉承受住6个G的重力。
训练更立体,更安全,伤病更少。
他们更是享受到运动装备的红利的一代。
国产品牌发展至今,已经能够打造成成熟的装备,与他们一起接受国际竞技的考验。
就针对钢架雪车冲刺的这15米,钢架雪车鞋要求做到脚前掌不超过250个长度5mm、直径小于1.5mm的小钉子,增强抓地力的同时,还要足够轻巧。
安踏首创了智能模拟仿真设计钢架雪车鞋,将这些采用了3D打印钛合金的鞋钉,在设计层面,在重量和强度做出了平衡。
在鞋身方面,氮科技中底耐低温高回弹,材料回弹率达到82.6%,鞋底是异形曲面碳板科技,材料回弹力提升2%。
整体能量损耗更小,运动员下一次发力时,才能更省力。
15米后,开始滑行,要求鞋子足够贴合钢架雪车,运动员才能减少风阻,呈流线型前行,不落后。
安踏对鞋子进行了导流板和翼型降阻设计,使整体鞋身降低风阻10%,降低壁面摩擦力53.5%,选手更好发力微调。
在千分之一秒可分高下,百分之一秒立决胜负的赛道上,这一双安踏的鞋子,比起某国外顶尖品牌,让运动员成绩最高提升0.054秒,平均提高0.023秒。
快一点,再快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同样,钢架雪车比赛服,要求能够允许运动员高频做动作的同时,减小阻力,避免能量损耗。
那就要求安踏比赛服依据每位运动员肌肉线条、风洞测试结果进行最佳分割,让肌肉发力收缩时高弹易恢复,最贴合最减阻的同时,在脚口、袖口和衣侧处增加耐磨拼接面料,让衣服更耐磨,更经得起极限程度的考验。
就连比赛服印花这个小细节,都需要对印花工艺和浆料比例进行一年的调整,才能做到印花更柔软贴身,还环保。
做到了极限,在装备上做到最精确,才更能通过世界水平的考验。
北京冬奥会的前几个比赛日穿着安踏比赛服的短道速滑队员们,在360度Dyneema防切割技术保护下,穿着轻薄透气的装备,已在短道速滑赛场上创造佳绩。
整个冬奥会赛程中,安踏打造的奥运装备也与雪车、雪橇、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冰壶等15个分项中的12支国家队同在,为运动员针对性打造,一起前行,探索可能。
技术的背后,安踏十年投入近30亿,成立国家级运动科学实验室,在中美日韩意等地建立五大研发中心;
同时引入18个国家及地区,超过200名国际设计研发专家,与清华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将风洞等大型设备添加到测试环节。
让运动员们穿着自己国家的装备,感受自己品牌的科技。
探索极限时,大家一起发力。
4
体育在于挑战极限,更高更快更强。
人类疯狂发展科技,就是让每一个运动员都能够在安全、稳定的挑战极限,都能够通过不断的训练刺激,兑现天赋。
然后这些技术下沉到日常装备中,所有看到运动员展现风采的爱好者们也能心向往之,穿着包含科技的装备投身其中,构成庞大的爱好者群体,酝酿着下一批天之骄子。
这是一道正向循环。
过去这扇大门,对我们是关闭的。
我们的运动员在身体训练上咬紧牙关,在肉体层面,疯狂追赶。
如今时代更好,科技树被点亮,运动员们也能够感受到数据的魅力,穿着为他们定制的设备,走进探索极限的大门。
轻松一点,省力一点,安全一点。
体育竞技,是凡人以肉体之躯成神。
陪着他们的登顶,是我们能做到最浪漫的事。
冲。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