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视觉锤赢得竞争的6大法宝之一:让认知资源聚集
前言
我曾经在一个圈内的小型线上分享会中总结了《视觉锤》一书的3大贡献:
1、提出了“视觉锤”的概念,使人们意识到视觉的战略价值。
2、明确了“视觉锤”的地位:钉子更重要,但锤子更强大。(摘自劳拉·里斯《视觉锤》)
3、总结了一些视觉锤的普遍性规律。
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和大家探讨上述的第2点,为什么说“钉子更重要,但锤子更强大”?
书里主要谈到的两个原因是:
第一,识别更快:使用视觉锤比仅仅使用文字更好,因为它们几乎可以被立刻识别出来。(摘自劳拉·里斯《视觉锤》)
第二,记得更久:因为视觉具备情感力量,是情感使得记忆长时间存在于心智中。(摘自劳拉·里斯《视觉锤》)
实际上,“视觉锤更强大”的原因不止如此。
从品牌竞争的角度来说,为什么我们需要视觉锤?
第一,“视觉锤”是“语言钉”的信息补充,利用好“视觉锤”,才能使传播效率最大化。
2011年10月英国人类遗传学中心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语言最早源起于20万年前。也就是说,此之前的200万年里,还没有成为“智人”的“人”都是依靠非语言信息交流的。然而,即使人类拥有了语言,依然大量地、不自觉地在使用非语言交流。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的调查指出,在全部的信息传递效果中,高达93%的人际沟通是利用非语言进行的,仅有7%的沟通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而在非语言沟通中,有大约55%的沟通是通过面部表情、形体姿态以及手势等肢体语言进行的,38%是通过音调高低进行的。
因此,艾伯特·梅瑞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也就是说,视觉的非语言信息占比达到了一半以上。
在品牌的视觉传播中,非语言信息的占比究竟有多少,我不敢轻下结论。但是,我们知道通常语言信息的传递不可能脱离非语言信息进行。既然你甩不掉,那就好好利用它。
企业资源是有限的,每一个触点资源都极其可贵。你如此煞费心机地设计了能够占据顾客心智的“语言钉”,为什么不考虑去拥有一个有助于品牌竞争的“视觉锤”呢?
“视觉锤”是品牌识别,但是它的意义不仅限于识别。劳拉的提出“视觉锤”,是“捡回”了长久以来被人们遗忘的、品牌传播的另一只推手。
猴子在前进的路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人类在前进的路上,发展了语言功能区域,遗忘了非语言功能。但是,跟西瓜不同的是,大脑的进化具有历史遗传性,非语言的功能“丢不掉”,甚至更加根深蒂固。
正因为心智资源有限,传播资源有限,我们更要追求品牌传播的最大效率。
还记得那句广告界的名言吗?“我知道我的广告有一半被浪费了,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语言钉(定位概念)找回了广告浪费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靠谁找回来?
靠视觉锤。
有传播胜无传播,
有定位的传播胜无定位的传播,
有视觉锤的定位胜无视觉锤的定位。
第二,“视觉锤”与“语言钉”一样,蕴含着极大竞争价值,只是很少有人能看懂。
2010年5月,闷热的夏季,我带着两个同事在北京soho的一间小办公喝了一个月的红牛,只为完成《创业家》杂志的全部改版。
当时的杂志社社长牛文文(现黑马营董事长)、主编申音(后来创办了《罗辑思维》)和常务副主编刘涛(现在创立了自己的花茶品牌)都参与其中。
其间,我还跟牛文文有一次争执。起因记不起来了,只记得最后他生气地说:“哪有你这么牛逼的乙方啊?!”
最后,事实证明,不管我这个乙方是不是牛逼,成果是牛逼的:《创业家》改版后的第一期,销售量就翻升了10倍。
杂志的功能,是阅读,按理说,只要文章质量好,应该就不愁卖不是吗?然而对于杂志里文章的标题、内容,我没有一点修改的权利。
我做的,全都是视觉非语言信息的设计。这个设计不是关于漂亮的封面,而是关于有竞争力的封面,不是关于漂亮的版式,而是关于阅读的节奏和体验。
你问我《创业家》杂志有视觉锤吗?
我告诉你,很可惜,没有。如果8年前的我就有意识地为其打造视觉锤,这个销量的翻升,应该就不止是10倍了。
优秀的设计,给品牌带来直接的竞争优势。而“视觉锤”是更优秀的设计指导思想,它不仅是一个符号、一个形象,它能帮助品牌在整个的视觉竞争层面奠定优势地位。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视觉锤”是一个可用于品牌识别的视觉非语言信息,而不直接说“视觉锤=品牌识别”。
因为“识别”源于CIS,是从企业内部视角出发,逐渐演变而来的产物。而“视觉锤”是从顾客心智出发,从竞争角度出发的。
因此,从“VI与视觉锤”的关系来说,视觉锤承担了最基本的“品牌识别”功能,但是它不仅仅是识别。品牌识别是视觉锤发挥竞争作用的一个方面。
关于VI设计与视觉锤设计的差异,以及具体思考方法我会在之后的文章中阐述。
今天,我将带大家了解:“视觉锤”是如何作为“语言钉”的补充,帮助我们最大效率地利用每一个传播触点,从而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的。
为了详细说明这个问题,我总结了视觉锤的6大作用:
1、让认知资源聚集
2、让品牌识别更快
3、让认知成为事实
4、让品牌体验升级
5、让品牌容易记忆
6、让产品成为广告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视觉锤6用”。
《视觉锤的实质与创作》系列
中篇:为什么锤子更强大?
第一章
让认知资源聚集
1. 注意力:早于“定位”的竞争
漆黑的夜晚,你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坏了,仅有微弱的月光相伴。走着走着,还飘起了蒙蒙细雨。当你转过街角,眼睛瞥到什么晃过。于是你回头望去,发现一个黑影正在向你靠近。随着黑影越来越近,你看的越来越清楚,原来它是......
就在这个有一点戏剧色彩的情节中,你经历了什么认知过程呢?
首先是[注意],从心理上关注一些感官刺激(一个晃过的黑影);
然后是[知觉],解释感觉信息以形成有意义的资讯(影子越来越近的过程中,你反复赋予试图理解这是什么);
当然,在认出这个影子是某一熟悉的事物的过程中,你无疑用到了[记忆]。
注意(attention)、知觉(perception)和记忆(memory),他们都是认知过程中的重要要素。
我们都十分清楚,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认知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谁先赢得认知资源,谁就在竞争中占据了先机。那么,是谁在配置顾客的认知资源呢?
是注意力。
意识的聚焦化和专注是[注意]的根本所在。这意味着为了有效处理某些事情,就必须从另外一些事物中抽离出来,是与混淆、茫然、脑力不集中截然相反的一种状态。
从信息获取和加工的顺序来看,[注意]是首先发生的,注意力主导了后续的信息处理活动。
换句话说,注意力掌握了品牌的生杀大权,没有对品牌的注意,就没有对品牌的记忆。吸引注意力,就是在第一时刻引导顾客的认知资源聚集。
那么,什么是引起了注意呢?
是感官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刺激。
消费者正在扫描货架上的一排排各式各样产品,你能不能让他快速把脑力资源集中在你身上?
就是消费者偶然路过你的店面,你能不能让他突然停下脚步,把散漫的眼光聚焦在你这里?
如果没有让顾客将注意力资源放在你身上,后面的一系列认知过程不会发生,顾客没有机会花费脑力去理解你是品类第一还是第二,也没有机会花费脑力去关心的你的特性到底是什么。
视觉锤的作用首先就是对视觉产生刺激,从而捕获消费者的注意力,抢夺认知资源。这是早于“定位”的竞争,它发生在顾客“理解”品牌名、品类名、广告语这些定位信息之前。
所以,为什么分众传媒的电梯广告如此受欢迎?
因为他强迫式地引导了顾客的注意力。在这个狭窄的空间内,“分散”顾客注意力的事物极其有限。
为什么很多品牌热衷于冠名综艺节目,或者在影视剧里植入广告?
因为当顾客在观看节目时,他们的注意力资源投放在节目上了。
那么,通常是谁在执行在吸引注意力,抢夺认知资源的这项重要工作呢?
是非语言信息。
在一个吵闹的party上,你的朋友在正跟别人聊天,你远远地看到了他,想跟他打个招呼,你会怎么做呢?
你可能走过去,从后面拍一下他的肩膀,用触觉的刺激引起他的关注。马上,他的注意力就成功从他的聊天对象身上,转移到你身上了。
但是如果前面挤了一堆人,你一时半会挤不过去,怎么喊他也听不见,你又会怎么做呢?
也许你会尝试朝他用力地、大幅度地挥手,用你的身体最大程度上地去制造视觉刺激引起他的注意。
瞧,这是一个多么司空见惯的场景。当我们想引起别人注意的时候,我们本能地、下意识地,就知道用非语言的形式去带给别人感官上的刺激。
为什么我们用非语言信息去进行感官刺激?
因为我们的身体很聪明,它知道所谓语言信息,要经过“知觉”(对感觉的解释)才有意义,否则,“字”只是“字”的形状,没有语义。
换句话说,没有经过“知觉”的语言信息,就像没有经过解码的密文,不能称之为“语言信息”,它就像阿塞拜疆语一样,对你没有意义。所以我们下意识地选择使用效果更快的非语言信息。
因为在吸引注意的阶段,我们不需要对方理解“意义”,我们只要给他们“刺激”。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在现实的商业社会中,视觉锤是如何带给顾客感官刺激,从而抢夺注意力资源的?
2. 用视觉锤抢夺注意力
美国学者迈克尔·R·所罗门教授所编写的经典营销学教材《消费者行为学》中,专门介绍了两个心理学名词:[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一般来说,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但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绝对阈限]是指特定感觉渠道所能察觉的最小刺激量。
在进行视觉营销时,[绝对阈限]是必要的考虑因素。例如,高速公路上广告牌上的文字也许是一个特别厉害的广告语,但是印刷的太小,驾车路过的顾客根本看不清,这个超牛的广告语就白费了。
所以,刺激量要超过人的[绝对阈限],这一点,通常的广告设计都能做到。
而[差别阈限]是指,感觉所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
比如有些过于相近的色彩是肉眼难以分辨的,它们之间的差异量就没有超过[差别阈限]。
[韦伯定律]告诉我们:初始的刺激越强,引起注意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越大。
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晚宴上,所有男士都戴浪琴手表,而你戴劳力士,你就可以引起注意;但是如果所有人都戴劳力士,你想要引起注意,就需要一块里查德米尔了,或者,一块潮流的swatch。
差异越大的刺激越有可能引起注意。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为什么视觉锤能聚集认知资源?
因为视觉锤能通过设计与周围事物形成差异巨大的刺激,来抢夺顾客的注意力。
具体看看视觉锤是怎么做到的。
(1)视觉刺激之“大”
大,对于视觉来说,可谓是最简单粗暴,直接有效的刺激。
我记得小马宋做过一个题为“如何开好一家奶茶店?”的演讲,他说了九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店招”。
他说:“什么叫店招?就是门头。”
“门头的设计,最关键是什么?是抢夺顾客的视觉注意力,那怎样才能做得到呢?logo要大,然后,内灯要打亮。”
是的,大部分时候,这就是我们思考框架:
按照以上逻辑,喜茶的店招设计是不合格的,因为logo只占整个门头的五分之一。还有五分之四的面积居然不好好利用,真是气死了。
再看一点点奶茶。logo占据了门头的三分之一,比喜茶好一点,不错。
这家皇茶似乎是最符合要求的,logo几乎把整个门头都铺满了。
所以,皇茶真的是这3家奶茶店中最能抢夺注意力的吗?
各位看官自己评判,我暂不表态。
我只想问,当一条街上所有的门头一样大,所有的logo都用尽了门头的最后一丝面积时,如何把logo做的更大呢?
还记得[韦伯定律]吗?我们去哪里制造更“大”的刺激,来抢夺顾客的注意力呢?
这时候,我们需要逃出上述的思维框架了。
从哪里跳?从逻辑的第一层跳。
“店招=门头”吗?
这样想的话,就太狭隘了。店招就是店铺的招牌,你应该把整个门面当成招牌,而不是只盯着小小的门头。
Tiffany如何保证自己在商场中被顾客注意?
在整个店面大面积使用它的视觉锤——独有的Tiffany蓝。
打开你的思维,店招不等于门头,店招可以“放大”到整个店面。甚至,是整个建筑。
我推荐所有企业家看一部电影《大创业家》,它讲述的是麦当劳的诞生和扩张。这里面,你也可以看到经典的视觉锤应用案例:麦当劳的金拱门。
两个金色的拱形拔地而起,独特而大气,这样一个建筑物在路边,难道不足以引起注意吗?
红屋顶作为必胜客的视觉锤,同样是引人注目的建筑。
如果建筑本身不能大改,那就想办法在上面加点什么。比如前几年因为韩剧而大火的 line friends。这是他们开在南京的一家店。
视觉锤可以充满整个店面,可以与建筑相结合,在第一瞬间夺去顾客的视觉注意力。这是语言信息难以做到的。
承载语言信息的“文字”放得再大,也大不过建筑本身。
▲没有金拱门之前的麦当劳
所以,跳出“店招=门头”的思维框框,你会发现,想要吸引眼球,你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视觉锤是一个创意,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视觉锤的创意者,这并不是设计师的专属能力。创意,从跳出传统思维开始。
如果你走出“店招=门头”框架,刚刚的喜茶、一点点和皇茶门店,哪个更能抢夺顾客的注意力,还真不能靠门头上logo的大小去评判。
想要用“大”去刺激顾客的视觉,就不能再把眼光放一个门头上了,顾客视力范围内的,是一整个店面。
(2)视觉刺激之“色”
色,即颜色、色彩。
同品类的商品往往陈列在相近的地方,通过使用与品类中其他品牌具有强烈差异的色彩,不失为一个引起顾客注意的好方法。
我在办公室楼下超市的啤酒货架上发现了很好的例子。
不锈钢的亮银色立刻在棕色系的玻璃瓶中跳脱出来,第一眼,我就被引这个“小钢瓶”吸引了。后来,我才知道它是一个中国的精酿啤酒品牌“莱宝鲜啤”。
还有一个容易引起注意的啤酒包装,就是这个白色瓶装的“粉象啤酒”。同样的,它因为与周围的深色包装形成强烈对比,而赚取了更多被关注的机会。
上一篇文章提到过,颜色很难单独使用成为强视觉锤。但是,很多有意识积累视觉资产的品牌都有自己的“品牌色”。“品牌色”有可能是视觉锤的一部分,也有可能不是。
举个例子:Moster(魔爪)功能饮料的品牌色是什么呢?
是黑色+荧光绿。
它的视觉锤是什么呢?
是罐子上这个透漏着一丝恐怖的、荧光绿的爪痕。Moster的品牌色就是视觉锤的一部分。
再举个例子:劳力士的品牌色是什么?
是绿色。
但劳力士的视觉锤却与绿色无关,劳力士的视觉锤是它的“三角形坑纹外圈”,俗称“狗牙圈”。它的视觉锤就与品牌色无关。
在视觉竞争中,色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竞争工具。因此,如何选择品牌的色彩,是企业在打造视觉锤的过程中应慎重思考的关键之一。
(3)视觉刺激之“状”
状,是形状的意思。
还记得上文讲[绝对阈限]时提到的例子吗?
就算高速公路上广告牌上的文字是一个特别厉害的广告语,但是印刷的太小,驾车路过的顾客根本看不清,这个超牛的广告语就白费了。
我们知道,要判断一个产品的品质高不高,就要关注细节,比如衣服的针脚走线、皮包的内衬缝合、眼镜框的铰链和螺丝等等。但是,吸引视觉注意力不能靠“近观”的精妙,要靠“远观”的震撼。
形状与颜色一样,是顾客在“远观”时就可以接收的有效信息。形状上与众不同的产品外观、包装,甚至店铺,都有可能为你的品牌转化更多的视觉注意。
例如劳拉提及的L’eggs丝袜,就是相当典型的案例:蛋形包装将L’eggs与其他的丝袜品牌差异开来,一下就抓住了顾客的眼球。
例如冰淇淋品牌 LODOVNIA,他们在波兹南 Stary Browar 购物中心,打造了一间可移动的冰淇淋店。近1000个白色冰淇淋圆筒自外立面伸展出来,构成了独特的外形。
看到这样的冰淇淋店,难道你不好奇吗?
前几年,90%的有车一族,车里用的都还是盒装纸巾。2014年我接手了一个车载纸巾的项目,采用了黑白易拉罐作为它的包装。
白罐具有强大的清洁功能,黑罐加入了薄荷气味,有醒神功效。
该品牌在上线后的几个月内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的原点顾客,但最可惜的莫过于,该企业最终放弃了这个具有潜力的项目,并未让这个品牌成功进入大众心智。
但时至今日,在车载纸巾这个品类中,这个黑白易拉罐的视觉锤,仍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小结
1、不能吸引注意,就不能聚集认知资源,没有认知资源,再好的概念也无法进入心智。
2、语言信息可以制造概念性差异,但无法制造大小差异、颜色差异和形状差异这些直接的感知差异。
一般来说,一个强有力的视觉锤就是通过制造这些差异,帮助品牌在第一瞬间抢夺顾客注意力,聚集和引导认知资源的。
3、店,总是要开的,产品,总是要包装的,既然都是非做不可的事,为什么不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呢?
拥有视觉锤的品牌,比仅仅拥有语言钉的对手多了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武器,它不仅让自己获得了“关注”,更让周围的产品黯然失色。
公众号:記豪(gh_8baa859b931a)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