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视觉锤赢得竞争的6大法宝之四:让品牌体验升级
第四章
让品牌体验升级
1. 什么是体验?
上几个月,在朋友圈看到了瑞幸咖啡的广告,说是免费送一杯,我就点了进去。结果,告诉我要下载APP才行。我犹豫了一下,觉得好像有点麻烦,诶,懒得下载,就放弃了。
过了一个月,我发现这个品牌在线下也有大波的广告攻势,出于一个营销人的研究心态,我才真的下载了瑞幸的APP,点了一杯咖啡尝尝。结果,也就这样吧。作为一个对咖啡没有深度研究的普通消费者,并没有喝出什么特别。
总结这两个经历,笼统地说,就是“体验”不好。
“体验”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词。互联网行业的朋友们,尤其是产品经理们,3句话不离用户“体验”。
不仅是互联网产品谈体验,线下也谈,购物体验、门店体验、服务体验等等,关于用户体验的书籍。
然而,“体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如何界定体验的好坏呢?
是情绪。
“用户体验”的概念最初由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提出,在他的著作《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中,他提出,一个产品的成功与否,设计的情感要素比使用要素更为关键。
唐纳德·诺曼认为,把认知与情绪对立是可笑的,因为情绪是认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所做所想的每一件事都收到情绪影响,在很多情况下是潜意识的。
也就是说,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情绪所影响了,但事实上,你的所做所为的确被情绪左右。
《心智:认知科学导论》([加]保罗·萨伽德 著;朱菁,陈梦雅 译)书中将不同的情绪砸两大维度上区分:愉悦和唤起。
我在上面添加了一些表情,让你们感受得更直观一些。
可以说,好的体验就是唤起了愉悦的情绪,差的体验就是唤起的不愉悦的情绪。
本来兴冲冲地点开了朋友圈广告,想要尝一杯免费咖啡,结果却要求下载APP,一想到繁琐的步骤,心生烦躁,情绪转向,这就是体验不好。广告声势浩大,称世界级咖啡大师之作,结果没有什么感觉,没有唤起我愉悦的情绪,体验一般般。
回想一下你生活中场景,每一次的体验评判都与情绪有关,对吧?
所谓体验设计,就是想方设法让用户产生愉悦的情绪。
为什么上了那么多产品课,却还是做不好产品体验?
原因就是学了太多细节方法,却没理解体验背后的逻辑:情绪。
举例而言,10篇教你做产品的文章里,9篇都告诉你:产品要简约简单。
但是,不是简约简单就等于好的体验,简单到简陋,也只会唤起不愉悦的情绪。
简约是一种风格,下面还有细分风格。北欧式的干净简约让人放松。日本式的禅意简约让人平静。笼统地用“简约”概括,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
▲芬兰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作品
▲日本设计师隈研吾作品
再说,繁复的风格真的等于差的体验吗?
不一定。
美式复古就不算简约,但它仍然让你感到舒适。
▲美国品牌Double RL店铺
中国风用的好,也是很高级的。
▲香港设计师陈幼坚作品
因此,不要轻易陷入体验设计的执行细节,要先理解好体验的根本:唤起愉悦的情绪,避免不愉悦的情绪。
理解了背后的逻辑,你才能灵活运用方法,而不是被方法带偏。
2. 谁更容易带来体验?
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谁更容易带来体验?
换句话说,哪种信息更容易唤起我们的情绪?
里斯先生在《视觉锤》书中,引用了我们熟知的“左右脑”理论,这是由美国心理生物学家Roger Wolcott Sperry(罗杰·斯佩里)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语言功能由左脑负责,而情感功能和图像功能都由右脑负责。因此,与语言相比,图像在引发情感方面更具优势。
很多人在看感人的电影时流过眼泪,但不是很多人在看小说的时候也能情动流泪。
要被感动,有时候一张照片就够了;而用文字就艰难多了,需要介绍人物背景,需要铺垫情节,慢慢将读者带入高潮。
当然,也有的文字,三言两语就令人心中起波澜。比如说,诗,就是最精炼的情感表达。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节选自《再别康桥》
你知道文字和图像间最有意思的事是什么吗?是他们可以在大脑中被转换。
如果你真的被这段诗撩动了心绪,你的脑海中一定浮现了某些“画面”。
你仿佛看到了徐志摩站在桥头轻轻挥手,你仿佛看到了随风飘荡的柳叶、随波摇曳的水草和远处隐约的彩虹,是么?
大部分时候,文字是如何动人心弦的?
是通过描述,调动你的经验记忆,让你脑海中产生相关的画面,让你“仿佛”看到、“仿佛”经历、“仿佛”置身其中。也就是说,文字想要带来情感,也要经过图像的“显现”(在大脑中)。
所以,如果你想在营销环节中激发顾客情绪,带来更好的体验,你不应该仅仅使用文字,你可以使用图像,去提高获得体验的效率。
3. 升级体验的视觉锤
广州正佳广场的Line Friends Cafe&Store开业的时候,我也到现场感受了它的火热。女士们就像过年时候排队拿红包的孩子一样兴奋,不同的是,她们是准备进店付费消费的。
从她们与肯尼兔一般的丰富表情中,你会惊讶于这家店铺撬动情绪和制造体验的能力。
情感能带动情感,具有情感的形象特别擅于制造情绪体验。比如,我们为这个鸡蛋上的打造的萌萌表情。
几乎没有孩子和女孩子不爱这个“小笨蛋”。
凭着无敌的万人宠爱,这一个小小的初生蛋,足足翻升了7倍溢价。
当然,不是所有的体验都要朝着兴奋和激动的方向展开。能为顾客带来舒适感,也是一种相当具有沉浸性的体验。
几乎每家innisfree(悦诗风吟)的店铺都有一面“绿草墙”,这个来自韩国的化妆品品牌十分聪明,它不仅有“植物logo”,还把“植物”大面积应用在了店铺之中,以增强自然、轻松、舒适的体验。
同样是主打“自然”,但国内品牌自然堂的专柜就远远不如innisfree。
自然堂没有视觉锤,还有很多品牌,明明曾经拥有一个具有潜力的视觉锤元素,但是由于缺乏视觉锤意识,没有系统使用、坚持使用,不仅不能发挥“视觉锤提升品牌体验”的作用,还白白地错过占据它的机会。
举个例子,比如同样是“翅膀”,维多利亚的秘密和波司登对其应用就是天壤之别。
你不一定逛过维秘的店铺,但你一定知道每年的维秘大秀。维秘天使的翅膀也是每年的关注焦点:哪个模特背了翅膀?被分到几对翅膀?最贵的翅膀耗费多少钱?请哪位大师设计的?
店铺里也有满满的翅膀元素,它们是开启你大脑联想的开关,仿佛穿上这件内衣,你就是维秘秀上的天使。
可是重新定位后的波司登却放弃了原有“翅膀”,也没有打造新的视觉锤。
把“波”和“登”字的字体设计解释为融入了“翅膀”与“羽毛”的元素,显然是一种内部思维。原来的羽毛翅膀难道不是更显著吗?
虽然新的字体比原有字体更现代化,但这不代表放弃翅膀这个元素是正确的决定。“畅销72国”的波司登如何让72国消费者记住自己?
设计72国语言的文字标吗?这是个方法,却是个效率低下的笨方法。
只有用“视觉锤”这种非语言信息,品牌才能跨越国界,超越语言界限,在全世界顾客心智中留下统一的认知。
波司登的重新亮相是否提升体验感呢?
是有的。这种体验感的提升归结于产品整体美学的提升。
不得不承认,体验与审美就是有着极大的关系。有人认为,美这件事不重要,只要不太差就行了,但是其实并不那么简单。
每个顾客的大脑里都有一个美学的天平,它不偏向左边,就偏向右边,不唤起愉悦的情绪,就会唤起不愉悦的情绪,想让天平中立是很难的,因为,每个人都喜欢评判。
所以,波司登的服装向潮流化设计是没错的,它极大提升了年轻人的购买意愿及体验感,至少,不再丑得让人滋生负面情绪。
但是,不论是一个服装品牌,还是一个电器品牌,还是其他品类,“不丑”都不应该是我们的底线。
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崛起,想要继续存活的中国品牌,都会被迫提升自己品牌的品位。美学意识,将成为企业的标配。关于这一点,我从不担心。
相比“审美品位课”,企业更急需的是“视觉锤意识课”。
我们可以靠“视觉锤”以外的设计来提升品牌体验,但更极致的做法是:让视觉锤成为品牌体验提升的一部分,并让视觉锤为品牌体验加分。
小结
1、不要轻易陷入体验设计的执行细节,要先理解好体验的根本:唤起愉悦的情绪,避免不愉悦的情绪。理解了背后的逻辑,你才能灵活运用方法,而不是被方法带偏。
2、与语言相比,图像在引发情感方面更具优势。文字想要带来情感,也要经过图像在大脑中的“显现”。因此,想要提升品牌体验,视觉锤是比语言钉更好的选择。
3、体验与审美间的关系极强,消费者审美的提高,会直接倒逼企业审美成长。相比“审美品位课”,企业更急需的是“视觉锤意识课”。
公众号:記豪(gh_8baa859b931a)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