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专家点评:乡贤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以乡贤为楷模连接乡愁和乡情,乡贤返回家乡,振兴故里,对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人才引入、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树立文明乡风等都具有积极作用。关杰初,无疑是“乡贤”这一名词的最生动诠释。
图:乡贤,是乡村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新时代的道德模范和一批具有正能量的人物。关杰初就是一个生动的典型。麦婉华/摄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中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在这个过程中,乡贤正是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以乡贤为楷模连接乡愁和乡情,乡贤返回振兴故里,对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等具有积极作用。
乡贤对于乡村振兴有怎样的影响?就此,专家学者共谈乡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作用与贡献,并为乡贤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出谋划策。
有心回报故土的贤才志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解决当下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有利于促进乡村更好更快地发展。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对乡村振兴提出了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认为,在新时代条件下,大力弘扬乡贤文化,积极发挥乡贤的独特作用,不仅有助于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乡村文化,弥补乡村振兴中人才空心化的缺点,而且对于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完善治理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袁帅解释,“乡贤”是封建农耕文化的一种产物,原指民间基层本土、本乡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为当地民众所尊重的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贤”被赋予了新的定义。“乡贤”是“作为乡村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新时代的道德模范和一批具有正能量的人物”。因此,如今的乡贤是所有愿意为家乡发展建设建言献策、出钱出力的先进人物,包括在外经商的业界人士、退居二线的政府官员、德高望重的基层干部、有心回报故土的贤才志士等。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米莉也有类似的看法。她认为,“乡贤”多指乡土社会中有所建树或威望颇高的社会贤达人士。在传统中国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植根于宗族的乡贤与乡贤文化曾发展出一套广泛且行之有效的社会运行系统。
追本溯源,乡贤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早在秦汉时期,王朝统治者就已开始推行 “三老”的基本社会建制。宋代以后,以张载为代表的理学家明确提倡要建立庶民化的宗族,通过 “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使儒学伦理观念经由族学、乡学进一步渗透到了庶民社会。到明清之时,以王道理想、孝悌社会和伦理观念为基础的 “敬宗收族”的基层组织,基本上完成了对社会秩序的整合与重建。
米莉表示,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乡贤作为乡土社会中的饱学之士和贤达人才,大多承担了社会教化、乡村建设、社会救助、公共事务处理等多重历史文化功能,对于维护乡土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如今,更是有“新乡贤”的概念。所谓的新乡贤,是指现代社会中在各行各业中取得成功的精英人士,其无论是致仕、求学,还是经商,均能凭借自身的学识、眼光、经验、技艺、专长、财富以及文化道德修养,参与到乡村建设和治理的事务之中,从而反哺桑梓,泽被乡里,引领一代风气之先。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新乡贤将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与独特的时代担当,成为促进乡村制度重构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乡贤返乡投资实现产业振兴
不少乡贤长期在外经商就业,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也具有很好的经济头脑和经济思维,市场意识强,视野开阔。同时,他们大多具有反哺乡里、回报家乡、感恩父老乡亲的强烈意愿。
因此,在乡村振兴中,可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乡贤的积极性,积极吸引他们返乡投资兴业,并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的著名乡贤关杰初就是一个生动的典型。
他创办的源林投资(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林投资”)最近在家乡佛山投资了首个项目,预计可进一步夯实九江镇发展文旅产业的基础。2021年1月21日,源林商业大厦奠基仪式在南海区九江镇举行,该大厦规划了酒店、办公、餐饮、会议、休闲等多种功能,将被打造成为九江镇代表性城市地标和综合休闲文化场所。
除此之外,乡贤回乡发展在多地都有例子。他们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在不少乡村中普遍存在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投资主体缺失、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稀缺等现象。
米莉则认为,在乡村振兴的宏观战略之下,以产业为导向的乡村开发模式成为大势所趋,农村信息化、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正在逐渐进入农村,并成为未来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趋势所在。各类知识信息在农村的集聚,迫切需要有人进行创造性的解读,以便更加贴近农民的现实需要与当地生活的基本实际。
因此,乡贤往往既熟知本地发展状况、了解乡土思维模式,又熟悉现代知识技能、掌握现代管理理念,并在当地民众中拥有一定的信任度和权威,易于完成这种知识的转化,并在乡土社会中顺利推广下去,最终实现乡土社会的启蒙与转型。从这种意义上说,乡贤无疑应当被看作是农村的“知识阶层”,而农村经济活力的恢复,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一知识阶层的重建进程。
乡贤带来乡村振兴的核心人才
当前农村建设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严重的变革,年轻劳动力持续外流,导致乡村建设发展缺乏新鲜血液与活力。因此,促进乡村振兴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人才。
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表示,乡贤的标志在“贤”,贤才、贤能、贤德。乡村振兴,需要有才的人,不论是乡贤还是其他方面的,人才支持始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乡贤”因与乡村的地缘、血缘、文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乡贤”的才无疑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才”不一定有“能”,“才”向“能”之转化,可以放大“乡贤”的效应。
而袁帅则认为,乡贤应该成为乡村振兴时期的“新农人”领头雁。新乡村需要新农人,需要新乡贤,需要更多知识型的新群体,需要更多心在高处根在深处、把才智化为热爱洒在原野的乡村振兴新兴群体。
“新乡贤带到农村的不只有新型产业,更重要的新理念新模式。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如何为致力于乡村振兴的‘新农人’源源不断注入新能量,让他们成为领头雁,更需要有源头活水。新农人,新乡贤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是乡村振兴建设新征程时期的一支新的生力军,是农民的新群体、农业的新业态、农村的新细胞。”袁帅说。
他表示,农人没有诗人的浪漫,更没有明星的风采。但是,农人有种坚定的信念,用双手去挖掘生存最基本的东西。勤劳和汗水就是农人的最好见证。在这个全新时代,农人一词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和意义,农人和农民有着一定的质的区别。农业的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就业人口低质化已经引起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新一轮的农业农村改革已经上演,随着支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加速出台,会有更多的有知识、有能力、有追求的人投身农业、成为新农人,新乡贤,也会更多的人以农为业、以农为乐、以农为生,成为职业农人、职业农民。
“新农人,新乡贤,是一批人,是具有知识、眼光、技能、追求的一群人。他们中不乏海归回国、城市青年下乡或乡村进城求学然后再回乡的高学历人士、有经营工业商业的成功者,也有进城务工、在外参军转业回乡的草根青年农民。这群人从个体来看,无论出身、能力、阅历、经历、理念、追求都具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对农业这一古老产业的探索和突破,对传统个体农业经营方式的组织和融合,对传统乡村生活的认可是共同的。”袁帅说。
他总结道,传统的产业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重新唤起生气,传统的农业经营组织需要注入新的现代要素才能焕发出新的力量。因此,日益衰落的乡村需要加入新的生力军才能再度呈现出勃勃生机。新农人对农业、农村的正能量是巨大的。新农人是那些为了创业理想而投身到农业行业之中的创业者们,他们通过承包或者其他方式,获得拥有使用权的土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养殖、种植的创业,并通过团队的智慧进行管理,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生产创业活动。因此,他们植根于农村,创业于农业,成功于农业。
新乡贤带到农村的不只有新型产业,更重要的是新理念新模式。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如何为致力于乡村振兴的“新农人”源源不断注入新能量,让他们成为领头雁,新乡贤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乡贤文化为乡村提供道德规范
“乡贤”更重要的还有“德”。孟立联表示,“乡贤”有德,才能真正发挥“乡贤”的作用,使乡亲信任,聚乡村之力,求乡村振兴之路与道。所以,“乡贤”之“贤”应有可衡量可测度的标准。唯其如此,才能依靠“乡贤”与乡村振兴之理念契合。
有专家指出,作为德高望重,具有较高威信、又有道德内涵和文化修养的人,乡贤其实可以在乡村治理中发挥自身领导才能和管理专长,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手段参与基层党建工作,帮助基层乡村组织建立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利用乡规民约和个人威望有效改善乡村治理,调节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树立文明乡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乡贤文化忠于祖国、孝老爱亲、重视文教等内容仍然具有非常积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
米莉也认为,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各类精英,乡贤为乡愁所牵引,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用自己现代的生产经营理念、开阔的发展视野和成功的人生经验回报社会、滋养故土,这一行为无疑将对乡土社会产生深刻的人文道德影响,既延续了传统乡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历史文脉,又以个体的高尚人格彰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与感召力。
更进一步的是,新乡贤作为乡村社会中拥有较高威望的能人,可以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最大程度地综合不同群体的分散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的决议,最终予以执行。换言之,乡村社会内生的基层民主建设机制,离开新乡贤的参与,将难以达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乡贤既是实现乡土社会现代公共治理理念和传统人文精神巧妙平衡的重要力量,更是发展和培育乡村社会内在发展驱动力的关键性因素。
来源公众号:小康华南 记者:《小康》杂志 麦婉华 新社汇·全媒体矩阵转发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