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吴小宝、Wull
撰文:Wull
责编:吴小宝
“清明”节气之后,伴随着“清明时节雨纷纷”诗句的出现,冰蓝色的山川风雪漫天。镜头逐渐拉远,靠近近景的滑雪板、亮灯的帐篷和滑雪人,在视角的重叠透视之下,三者竟然组合成了一条乌篷船!再看整体画面,一幅冰雪之中的“山中泛舟图”就这样凭空出现了。
“所谓创作,就是要跟观众达到共鸣,唤醒大家心中原本存在的映射。我只是拍冰雪运动,但你会想到江南和清明。配合诗句,共鸣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意象与思维方式的影响。”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24节气倒计时短片导演龙江波,向我们揭示了其中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相信有很多观众跟我一样,在收看开幕式时,由于倒计时太过精美和震撼,并没有注意到很多画面中的细节。在访谈中经过龙导提点,只能再次惊叹于短短几秒之中蕴藏的深意。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24节气倒计时短片导演版
毫无疑问,这次冬奥会的开幕式在大年初四的晚上给无数国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热搜爆发、人民盛赞的背后,是一颗颗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拳拳之心,总导演张艺谋也再次成为热议焦点。二十四节气与古诗结合的倒计时短片,是冬奥整场开幕盛会高能的开始,大家纷纷称赞张艺谋的创意之绝、审美之最。而在张艺谋统领之下,让这些绝美画面得以实现的,正是倒计时短片的承制方北京龙江波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以及付出过艰辛努力的各方团队。
数英联系到龙江波导演,与他进行了一场深度交流;同时也采访了协助团队之一的深圳点维,力求从各个侧面,再次展示节气倒计时短片这一凝聚创意之美、运动之美、文化之美乃至人类之美的精彩手笔,究竟如何实现。
一、
“风吹雨洗一城花”
24节气倒计时的创意表现,以超高速镜头还原一瞬诗意
在诗句“风吹雨洗一城花”对应的镜头中,以不同时段的紫禁城为背景,花朵与雪朵,人物与静物,古典与未来仅在短短几秒中就得以尽致体现。在视觉享受之外,冬奥与北京在纷飞绚丽中,更交融出一层更加深邃的文化景象。
这样的视觉效果正得益于倒计时短片在创意表达方面最大的亮点:以超高速的镜头画面,展现一瞬而出的诗意。
“张艺谋总导演要求我们拍出超高速的画面。因为只有超高速的镜头能应和诗情画意。我当时还提出过一个质疑,这个片子拍出来之后会不会像PPT。然后张艺谋导演给我纠正了一个观念,他说你被通常的形式束缚了,哪怕是读图,只要是高级的,就不会丢脸。形式不重要,你的段位高不高,这才重要。”
1、以未来科技淬炼东方文化内核,与冬奥冰雪美美与共
“我们冬奥会有个口号是一起向未来,怎么能够表达对未来的这种观念呢?‘风吹雨洗一城花’这几个镜头中,我们不仅结合了东方文化,还加了未来的元素。”
关于如何运用东方文化,龙导表示短片中不是简单一拍脑袋的随意添加,要先想到一些现象,再根据背后的缘由去考量。
“千万不要以为我们把皮影戏、剪纸或者其它传统元素拎出来就叫做传统文化、东方文化。你要想这种东西,哪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没有呢?”
龙导向我们举例,一城花的“城”为什么选择了紫禁城,需要从故宫的文创为什么很火,为什么有很多人穿着汉服在故宫前做cosplay表演等现象出发进行思考,其背后最有价值的文化符号正是故宫。
2、中国式意象思维冰融东方哲学,做世界共知的顶层设计
“冬奥恰逢立春,我们将数字替换成节气,又引入了古诗,来解释节气,而古诗词并不是正解,要用新解的方式来展现中国的新风貌,最头疼的是,这些都和冬奥几乎没有关系......我们需要经过三四道思维转化之后,来设计画面,还要让外国人理解,这看似是一道无解的题。”
诚然,当中国观众看到开幕式倒计时是24节气+古诗的形式时都感到一阵阵的惊喜,但对于全世界的观众来说,这种形式仍然存在着需要消除的文化隔阂。
“当我们去谈创意表现,用哪些画面来展现这些东西的时候仍然是一件极其难的事情。这个时候张艺谋总导演会说,‘我们要通过这个片子传达出中国人的生命观、哲学观。”
龙江波导演告诉我们,团队主创们觉得这些词听起来比较大比较虚,经过反复琢磨,他决定从东方美学意象入手。
“为了达到不可言传的美妙,我们需要用东方审美的意象思维来设计我们的影像,也就是说像诗人那样浪漫地去思考。”
我们可以发现,在倒计时短片中,并没有刻意体现某种中国传统的审美风格,但中国感却无处不在。短片用一种更现代、更冬奥、更婉约的创意表达将中国之美传递到了全世界。
“因为意象不等于说把这个东西拍成中国画,那种朦朦胧胧的水墨感不等于意象,那只是一种表现风格,跟创作观念不是一回事。”
3、工必有意,精雕细琢的中式美学与意味深长的匠心细节
在倒计时短片中,人物造型设计也是相当的考究,以古今元素结合冰雪运动,既“中国”又“现代”,以细节撑起了全片的质感。
“但这句诗,尽管我们有人有城也有花,如果只是穿着汉服来表演一下,那跟寻常的cosplay区别不大,没有未来感,而且与冬奥也没有什么联系。所以几个镜头中的滑雪板,女演员胸前的装饰,都是故宫传统纹样的提纯和再设计。”
“一城花的最后一个镜头我们加了一点未来感的元素,为女演员设计了未来感十足的裙子。这个别致的裙子需要经过专门设计、打版、筛选材质以及测试,要在光效上满足故宫镜头环节的要求。”
倒计时短片的人物造型总监钟昔梦,不眠不休地赶制了90多人次的演员造型。
“她后来就把很多工作都揽下来了,基本没怎么睡觉,打个盹就继续工作的样子。因为很多服装没得买,需要现做。有些服装既得是运动装,又要有时尚的感觉,而且还不能是那种我们平常看到的东西。这是一种硬性的需求,因为我们要做的是视觉艺术。”
二、
“春雷响、万物长”
惊艳世界几乎无解,唯有“饱和式”的努力
在《倒计时:立春》惊艳世界的创意表达的背后,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留下来的思维方式,更有从元素以及素材的饱和式努力。因为在内容考量方面,龙江波导演面对的可以说是一个近乎无解的命题:
“我们自己的逻辑已经理顺了,但如何让世界理解?而且在这种前提和要求下,片子还需要把中国人新的风貌、大国的工程、祖国的繁荣,甚至恨不得把城市的发展、乡村的建设全装进去。得花多大的篇幅才能够说明这一切?而且即使说明白了之后,这个片子会不会像一般宣传片所呈现出来的堆砌感觉?各方有太多的需求,其实这个问题前面也提到过,有点接近于无解。”
解决问题的手段依然是东方美学中的——“意象”。
配合着诗句“春雷响、万物长”,几秒镜头,蓝色水滴无人机在赛博都市逆地而起,高铁如一排春笋伸出站台,倒计时短片统一的意境之下,丰富的素材极尽地展现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新面貌。
无人机雨滴镜头来自深圳点维团队的协助,总制片人李志伟导演以及张子杰导演带队联系了他们,我们也与点维聊了聊在成片之中这个1秒镜头背后的执行细节。
“这个镜头拍摄于深圳市福田区的市民广场,面向深圳主干道深南大道。因为镜头角度需要,拍摄时必须在深南大道封路;再加上疫情期间担心群众围观造成不必要的风险,我们把拍摄时间定在夜间12点之后。为了营造波光粼粼的画面效果,每一次开机前都要人工为路面洒水。配合着环绕市民广场的城市灯光秀,3000多架无人机“雨滴”起飞,位于“雨滴”中心的小演员跳着优美的舞蹈......” 来自点维的监制谭晗冰向我们介绍到。
这次拍摄既是点维团队的任务,也是冬奥组委会交给深圳的任务。整个深圳政府各相关部门加上无人机公司高巨都为此次拍摄进行了通力配合。
在元旦节前一次干脆利落的会议之后,点维团队和深圳政府各部门便开始快速行动。从市委党委宣传部到城管局、交通局、公安局、卫健委、气象局、电视台等单位,从手续审批到资源调度,各部门给予了最快的反馈,全力保障筹备各个环节的流畅。
“被深圳的高度配合打动,导演组临时决定多拍一些镜头回去给总导演张艺谋看,也许可以争取让深圳多上几个镜头。作为深圳团队,这也是我们在为自己多争取一份参与其中的荣誉感。虽然最终用的其实就是那一个镜头,但整个深圳为此付出了200%的努力。”
点维提到,拍摄那几天正值深圳最低温,镜头里的小女孩为了拍摄效果,必须穿着花滑的短裙,受冻在所难免,还要一只脚卡在特殊装置里在轨道移动同时翩翩起舞;镜头里的3000多架无人机,一次电池只能飞20分钟,而换一次电池就需要半个小时,给无人机换电池的志愿者就有50人;为了保证洒水——封路——起飞——演员动作再加上场内外安保的环节流畅,需要在对讲机对现场来自各个单位的20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协调调度。
可以想象,最终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节气倒计时,甚至是整个开幕式的背后,是多少地区多少团队和个人努力的结果。每个人都是大国气象背后付出的一份子,也理所应当共享这一份荣耀。
“点维作为一个商业广告公司,比较少有机会去参与冬奥这种国家级别的项目。所以一旦有机会做,团队里面的每个人都是带着一份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去全力以赴的。尤其当你知道这个镜头要代表深圳来完成国家的任务时,就下定决心要从方方面面体现出深圳的素质和水平,我们要代表深圳把这次国家任务完成好,情感上是带着一份庄重感的。”
三、
“萤火照空时”
超越自身承载的意义,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的火花碰撞
除了最后十秒的全民倒计时,短片另一个激情时刻便是“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火花在古老的城门口喷薄而出,高速镜头下,冰球运动员在空中的碰撞停滞,冬奥的激情澎湃就在这样超现实的场景中直击人心。
“那种红色调像斗牛士一样。然后我们的冰球运动员从门中奔涌出来,像一头头公牛,在漫天飞舞的钢花之中,你能感受到运动员的激情冲击。”
一次激情的冲击,是无数研究和推敲的结果。龙江波导演表示,其实开拍之后各个诗句的画面拍摄采用率很高,因为在此之前,导演团队花了很久的时间去确定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与诗句结合的主题及表现形式。
“这次倒计时短片首先是一张中国给世界的名片,其规格之高,承载之重是可想而知的。”
而除了国际层面的重大意义之外,龙导的倒计时环节对标的,正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典的击缶倒计时环节。龙江波直接面对的,也正是“影像宗师”张艺谋。
“有时候好不容易睡一会,突然接到张艺谋导演的电话,必须要在2秒之内清醒过来。"龙导跟我们回忆起曾经“挨骂”的场景。
在双重压力下,龙江波和他的团队下定了决心要“赴汤蹈火”地将这件事情完成。尽管他也怀疑,刚接到任务的时候能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身心地投入,但他立刻就发现,自己手中的这支配合了20年的固定团队,比想象中的要更“爱国”。
“一个人如果是不爱自己的家乡,不爱自己的国家,那我就觉得他创作不了什么东西出来,因为他没有爱嘛。像俄罗斯文学《静静的顿河》,那里面的人那种厚重的情感会让你觉得热泪盈眶。如果没有这种深沉的爱,不可能写出那种厚重感。”
文化自信、软实力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看起来像是一些政治词汇,但龙江波导演在拍摄中逐渐体会到,这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这支片子是一个窗口,能够向这个世界来展现中国的面貌,除了奥运会,你几乎很难找到一个这么大的一个平台和机会来展现中国的国家形象。”
龙导和法国作曲家Rudi Sordes,后者担任此次倒计时短片的作曲
四、
“春种一粒粟”
以全新的维度实现,自我风格的升格创新
其实在冬奥会之前,龙导在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的宣传片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也是张艺谋后来选中他的重要原因。这次倒计时短片的风格可以说与成都全运会宣传片一脉相承,并且站在了国家乃至世界的维度完成了创新。
2021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宣传片导演版
“一条宣传片、一条广告,一部电影,不同风格永远是为某个主题服务的,是服务于美,服务于信息的浓度和密度的。每次拍摄时,你必须要知道自己服务的对象是什么。”
我们向龙导询问,这种以现代画面风格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作方式是否已在他内心沉淀多年,然而龙导却表示他并不喜欢风格这个词,创作观念不该因限制而狭隘,只有专注与自己要挑战的命题,才能达到更高的层级。
“就是把一个东西拍美了,其实挺容易的。”
对于我们对倒计时短片的溢美之词,龙江波导演表示画面精美只是基础,分内之事。听到这个回答,不禁让人回想起这部惊艳、丰富、震撼且难以穷尽的片子里无数“容易”的绝美镜头:龙抬头、彩虹田野、冰下锦鲤、山花烂漫、飞鸟别枝……
五、
“恰逢立春”
冬奥大幕拉开,中国文化表达的新时代
出于好奇,我们向龙导询问倒计时最终播出时自己作何心情。他表示经过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之后,心中的想法在那一刻是极其单纯的,只是简单希望自己的倒计时不要给张艺谋导演丢脸,不要给国家丢脸。
“我们有我们的浪漫,我们有我们的幸福感,我们有我们的幽默,我们有我们的尊严。这次有机会,为整个民族能够做出这么一点小事,确实是光荣的。”
他开始问自己:要不要把半年多的时间奉献给这个项目,这期间,他整个团队的主创都不能再干别的项目,而且,你的努力有可能不被认同。龙导并没有具体叙述当时的心情,只是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无比重要的选择。
毋庸置疑,在这个选择背后,既是个人生涯,也是大局所在。在当前的形势之下,包括龙导在内的开幕式全体工作人员都背负着重大使命。疫情正阻隔着各国之间的联系,全世界都需要希望;而中国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对内需要树立文化自信,对外需要真正展示自我。
2022年北京冬奥会“恰逢立春”,是疫情之下全人类的希望盛会,也是中国人民的运动和文化盛会。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成功让每一位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冬奥会开幕式的观众心中,燃起感动与骄傲。
在短短的三分钟背后,是诸多主创、团队,各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心血凝结。从结果上来说,中国当然会拥有这样的倒计时,当然会不负众望,惊艳世界。但我们仍然要追寻其意义、深究其内涵。
因为美好一经创造而存在于世,必将发挥其永恒的作用。
一篇冬奥倒计时小作文,来自一位兰州的孩子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