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里有多少“没用”的技术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2-03-02


1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阿波洛尼乌斯创作出了一篇关于圆锥曲线的超长论文。


长达八卷,论证严谨。


但并无人喝彩。


没有人欣赏其中美妙,更没有人懂得其中玄机。


甚至都没人看。


因为大家觉得没用。


确实,这东西并不能给予农作物生产任何帮助,也不能帮助希腊各城邦的国王攻城略地。


不能用于当下,有什么意义?


甚至,连学术界也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


在阿波罗尼的“圆锥曲线论”问世后的一千三百年里,整个数学界对圆锥曲线的研究一直没有什么新进展,在其他学科也没有被得到应用。


承认它很美,承认很炫,但并不承认它在“实用”方面的价值。


直到16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将圆锥曲线应用于行星轨道理论,也给出了航天器轨道运动规律的运动学描述。


这成为了现代航天动力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以此为基,人类从此开始探索外太空。


千年前的屠龙术,却成为了千年后的实用技。


人类科技的发展就像曲线一样。


世界滚滚向前,科技持续发展。


其实站在当下,都是两眼一抹黑的。A理论被发现,原本是为了B装备,但最后却阴差阳错地做出了C器械。这才是世界的真实状态。


现实世界并不是像游戏《文明》的玩家那样,可以提前知道科技树是怎么长出来的。在真实世界里,连第一个发现电磁的奥斯特都预测不到无线电技术马上会在70年后就被发明出来。


什么叫【有用】?


什么叫【无用】?


其实是很难判断的。


在结果之前,花是被视为无用。


在开花之前,芽被视为无用。


在发芽之前,根被视为无用。


【有用】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很短视的词。


用在哪里?用在何处?把利用率达到最高了吗?


以人类的寿命和认知其实没有办法做到对未来有完美的规划,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还是整个人类共同体。


在航海术被用来地理大发现之前,大家只会觉得航海只是对于近海贸易和海盗有用。


在短视频成为很多人每日必刷之前,大家也并不会觉得视频技术会改变很多商业模式的链路。


2

在前不久,火山引擎举办了活动主题为“乘云·瞰世界”视频云科技原力峰会,还联合阿里云、腾讯云共同发布了一项“超低延迟”直播技术标准。


很多人意外,阿里腾讯字节打上天了都,尤其是云服务这种需要抢客户的业务,怎么还会走到一起合作?


我倒是不意外这个。


毕竟得先有盘子,才是做菜。


但让我意外的是,火山引擎的RTC(实时音视频)宣布支持单房间超千人上麦互动,这还是业内首家。


要知道,现有的主播连麦、视频会议、游戏语音等实时互动的场景,一般也就支持几个人、几十个人同时连麦。


不对,等一下。


1000个主播同时连麦?是要开撕逼大会吗?声学污染?


三四个人同时连麦我都觉得有点聒噪,1000个主播不直接打起来了吗?


有这个必要吗?有这个需求吗?


直播电商需要观众,需要实时的互动,但并不会需要这么多主播。每人说一分钟,就需要16个小时,哪怕说成语接龙,也得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轮到所有人。


物理上,不允许这东西。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现代屠龙术?


为了炫技而炫技,为了显摆而显摆,为了证明自己可以实现“高并发”而不断拉高人数上限。


企业服务不是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奥义吗?


客户也不需要这个啊,对吧。


秀场直播,游戏直播,企业宣讲会直播,哪个场景需要1000个主播同时连麦呢?


哪怕是这两年非常火爆的语音沙龙,很多人在里面瞎几把聊,一聊聊几个小时。


之前由于架构限制,控制房间内“主播”的数量,一般是20~50个。


火山引擎RTC技术(实时音视频)通过订阅逻辑的改造升级,让产品逻辑更加灵活,单房间最高支持超过千人上麦。 


但真的要上千人连麦,你还是不可能听完其他999个人都发言,对吧。


还是不需要。


我想了半天,并没有想到在当下这个节点,有哪家公司会急迫需要这样的技术产品,需要把1000个主播同时放到线上,还达到好的互动体验。


很难不让人瞎想,这是不是为了销售话术而攒的?


毕竟嘛,to B业务就是在各种数据指标上卷起来。


这样,才能在产品竞标中胜出。


这莫非就是技术领域的孔乙己?


茴香豆的茴字也需要写四种?


3

目前不需要,就代表不需要吗?


并不是。


技术从来都是要领先于应用。


现在的无用,只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场景。


现在用不上,并不代表将来用不上。


我想象力有限,我先瞎举个例子。


比如为啥很多人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为啥喜欢在网上看电影的时候打开弹幕,其实就是想和其他人一起同频共振。


这个笑点大家一起23333,这个泪点大家一起呜呜呜。


这部分人并不是真的要看电影,就是想社交,想寻找同类,电影只是用来破冰的工具。


那大家未来在线上看电影,可能会在一个线上房间里一起看,会有不同的人同时进来。也会有人选择连麦交流,但电影还得继续看,你怎么处理播放的电影声音和交互声音不干扰,对吧。


一下子需要同时处理很多实时信息,哪怕没有千人,那也是一种对高并发的极高要求。


千人连麦就是通过技术实现了这样场景下大容量支持的一种体现方式而已。


没有技术投入的话,可能就会出现有的人说话别人听不见。


没有技术投入的话,实时交互就是个笑话。


还有就是VR社交是未来数字世界里的一个可能的趋势,在这种场景并不只是单纯地连麦沟通,是要同时搞很多事儿。


比如牛老师就曾经跟我说他想在VR里面开个大型party,请一千个富老头来参加,遇到他生命力的the one,遇到他此生命中注定的那个千分之一。


但这只是一种可能的发展路径。


未来真正的趋势,是没法预判的。


2008年的时候,即使最顶级的诺基亚手机工程师也无法预判到十年后手机最重要的功能不是打电话,而是看短视频。


所以人类才会在过去相信巫术,相信超自然的力量。


因为在科技发展路上充斥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偶然。


这是人的局限性。


没有办法预判,没有办法预知,人类唯一能做的其实就是对现有的知识不断深挖,对现有的技术不断改良,不断做到极致。


4

做技术,是要满足现在的需求,是需要关注应用场景。


毕竟商业组织的核心使命是活下去,是要赚钱。


你需要一个大致的、模糊的、觉得差不多的方向,需要往这个方向使劲儿。


因为方向看起来是对的,至少是一个很好的增长故事。


哪怕离真正的产品落地还远着呢,至少还能骗来投资人的关注。


但也不能过度关注应用场景。尤其是那些已经成为行业技术领袖的企业,已经暂时摆脱经济困境的技术企业,已经不需要考虑活下去的技术企业,它们需要考虑的要更长远一些。


要多关注那些暂时没有那么“有用”的技术。


太关注场景和实时应用,就会变成销售驱动、商务驱动。


就像诺基亚的故事一样,作为曾经手机的顶级品牌,它自己知道用户需要更为智能的手机吗?


不清楚,也许知道。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用户自己并不知道。


诺基亚选择了关注实时场景,关注当下需求,聚焦当前的市场。


未来是什么,无所谓。


赚当下的钱就够了。


结果显而易见,市场拱手送人。


“目光短浅”和“短视”是人类的常态,所以才应该直接无“视”,埋头研发,把技术搞到最好。 


哪怕是现阶段无用,但总有一天会被后来人用到。


即使一个理论、一个科研成果、一种技术被证明是一个错误的路线,那也是“有用”的,因为可以为后来人节省时间。


把一个技术做到极致,甭管它超前不超前,管它有用还是没用。


这不是卷,而是磨刀,是练屠龙术。


万一龙真的来了呢?


阿波洛尼乌斯写出《圆锥曲线论》的时候并不是为了人类日后探索太空,只是为了探索本身,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超千人实时音视频技术肯定远远不及圆锥曲线伟大,但也是拓展VR交互性必然要迈过的一个门槛。


我们需要这个世界容许更多无用的人、无用的发明、无用的技术存在,因为在更长的时间长河里,我们这些看起来为营生苟活的人才是那个相对无用的。


探索有什么意义?


探索知识的边界有什么用?


将现有技术穷尽到无可探索的地步有什么用?


探索本身,就是意义。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