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保险数字化转型已上“赛道” 如何让保险更加可感可及可靠

举报 2022-03-14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成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重点内容之一。今年1月,银保监会印发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 在新的发展阶段,银行业保险业将积极推动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近年来,保险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信息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保险业务的线上化、智能化大大便捷了用户的投保、理赔,让保险服务的可及性大大提升。然而,保险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仍面临着业务、技术和监管等多方面的挑战,保险公司将如何应对?

构建更完善的组织架构

“行业的管理层其实都很清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但目前保险业整体数字化发展不均衡,数字化短期对于业务提升效果不明显。”友泰商服首席执行官赵大玮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保险业数字化的起点应该是组织架构,这一点其实监管层面已再三明确。”

《指导意见》提出,改善组织架构和机制流程。鼓励组织架构创新,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加强跨领域、跨部门、跨职能横向协作和扁平化管理。组建不同业务条线、业务与技术条线相融合的共创团队,优化业务流程,增强快速响应市场和产品服务开发能力。完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考核机制。建立创新孵化机制,加强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研发,完善创新激励机制。这是科学制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强数字化顶层设计的关键环节。

“数字化转型实现成功推进,不仅是技术上的改进,更深层次在于制度、流程、考核、资源等生产关系的调整。”在谈到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与组织架构之间的关系时,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此,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组织架构之间的联系,将数字化融入保险机构的战略主线,从全机构利益的视角统筹推进、打通资源,明晰战略定位,从公司治理的高度充分发挥董事会、高管层的作用,立足自身差异化竞争优势,制定战略实施计划,才能更好助力企业甚至行业实现数字化高质量转型发展。”

对此,诚泰保险总经理助理许振辉认为,数字化转型一定需要组织架构的配合跟进。在公司初具规模后,每一位经营者都在考虑如何降低部门之间的壁垒,而数字化能做到底层数据的流通和连接,围绕着用户经营和业务经营去打破组织壁垒,同时又保持了各个部门的独立性。

保证数据要素安全性

“信息技术之于保险业的发展正在由支撑保险业务经营向引领、驱动保险业务创新发展过渡。”力码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超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科技发展到数据要素化阶段,通过数据的流通和共享,打破数据孤岛,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潜能,不但能提升保险业经营、交易的便利度,也能加深保险业与其他领域的结合,提升风险辨识能力,加强业务创新的颗粒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各行业、各领域的变革需求,发挥保险业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然而,随着数字化转型,业务数据逐步对外共享,使得企业原本的安全机制无法发挥有效作用。李超认为,当前,在应用数据层面,保险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主要面临两大困境。

一是用户隐私、数据的共享性及安全性。李超进一步解释道,保险业不仅要遵守保险行业的法律法规,还要受到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的约束。作为典型的数字密集型产业,保险的“大数法则”决定了其与生俱来的数据属性。随着保险业数字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如何筑牢个人敏感信息“保护墙”,更加智能、高效地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数据的合规获取、计算和治理、分级机制等均有待完善。

二是对多重风险的控制能力。多重风险体现在数字化本身的数据、系统风险,拓展可保边界带来的业务风险,被层层分隔在信息孤岛中的“原始风险”。可以说,保险数字化既带来了行业价值链的重塑和变革,提升了行业效率,也让风险控制变得更加分散和多维,这些都要求保险科技企业必须建立与之匹配的数字化风控,建立企业级的风险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各类风险管理系统,将数字化风控工具嵌入业务流程,提升风险监测预警的智能化水平。

数据的高价值早已得到证实,其本身就容易引来外部攻击。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管控需求,防止数据在流动过程中不被非法复制、传播、篡改甚至恶意盗用,已成为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一大重要安全挑战。

李超认为,数据是新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这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共识。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驱动和引领作用,无论是打造高端产品供应链,提升保险产品的质量和水平,还是创新优质服务链,让保险服务更可及、更有温度,抑或是延伸行业价值链,推动保险业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扩展可保边界,均需要打通信息孤岛,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解决数字化人才短缺问题

要解决上述难题,人才是不可或缺的。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的问题依然是数字化人才的短缺,特别是高层领军型复合型人才。”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认为,“数字化转型需要管理层、主导层具备统筹能力的人才来落实实施,保险企业需要选聘具有科技背景的专业人才进入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同时,引进和培养金融、科技、数据复合型人才,重点关注数据治理、架构设计、模型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专业领域。另外,积极引入数字化运营人才,提高金融生态经营能力,强化对领军人才和核心专家的激励措施。”

去年年底,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选配具有科技行业背景、科技金融专业知识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加快引进培养懂科技、懂金融的经营管理人才,有条件的可组建专业化科技金融团队,强化科技领域行业研究。

在普遍面临数字化人才短缺的当下,保险公司如何打造数字化人才队伍?李超认为,要始终不断坚持科技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数字化时代的保险科技公司应建立更灵活的组织架构、培养更与时俱进的人才梯队、打造更开放的企业生态,以制度驱动科技创新落地。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加大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保险价值链中的场景应用投入,加速保险业务线上化发展。

保险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任重而道远。不过,在李超看来,保险的本源是保障,保险科技的根本目的是依靠信息技术的力量让保险更好地为用户服务,让保险产品和服务可感、可及、可靠。“这才是我们进行一切科技创新的初衷和目标,也是我们构建保险全链条生态体系,促进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李超说道。(以上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记者 王笑 新社汇·全媒体矩阵转载发布)

11.png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高级数据分析师袁帅认为,数字化作为优化体验、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成为保险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突破口之一。在新的发展阶段,银行业保险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是构建银行业保险业新发展格局、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现实需要,是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但是这条路并非是一马平川,而是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坎坷的。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着业务、技术和监管等多方面的挑战,保险企业要秉持怎样的理念、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赶上新技术催生的数字化浪潮,从而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助力存量市场挖潜和增量市场拓展。

我个人认为,当前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的问题依然是数字化人才的短缺,特别是高层领军型复合型人才。数字化转型是需要从管理层和主导层具备统筹型人才来落实实施,保险企业需要选聘具有科技背景的专业人才进入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引进和培养金融、科技、数据复合型人才,重点关注数据治理、架构设计、模型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专业领域。积极引入数字化运营人才,提高金融生态经营能力,强化对领军人才和核心专家的激励措施。

微信图片_20210918070755.pn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