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IT行业现状与发展挑战·加点料
阿联酋在波斯湾这个地方,以前是英国的被保护国,后来独立了。在发现了石油之后,这个地区的经济才开始有所变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阿联酋迪拜真的是翻天覆地。
今天的阿联酋
阿联酋本身确实是一个穆斯林国家,但是迪拜在阿联酋真正独立之前传统的产业是采珠业和贸易,所以迪拜是一个商业氛围非常浓厚的地方。所以他会以商人的头脑去看我怎么去发展这个地方。
阿联酋整个社会氛围非常国际化,不过这里也遵循sharia law即伊斯兰律法。日常生活来讲如果不碰触红线的话,和一个国际大都市区别不大。
阿联酋有七个酋长国,七国中最大的最富有的一个叫阿布扎比,它也是阿联酋的首都。阿布达比在独立前就有牲畜业,而且在沙漠腹地有绿洲,也有农业。
阿布扎比从国土面积到财政收入,对于整个国家的贡献都比迪拜大很多。《速度与激情》有一集就在阿布达比拍的,我们都说他是阿布扎比的城市宣传片。
迪拜也是七国之一。虽然阿联酋是石油输出国,但仰仗于酋长的领导力和远见卓识,迪拜目前的主要经济支柱是物流、贸易、金融以及旅游业,此外建筑、房地产以及相关的产品服务也是GDP的主要来源。
它现在的石油收入仅占GDP不到百分之二十。Mission Impossible就是迪拜的宣传片。
七国中这两个是最有名的,其他的那几个,相对来讲就比较保守和落后,而且他们的资源也不多。所以阿联酋其他五国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这两国, 特别是阿布达比,帮扶着一起过日子的。
今天的迪拜
有一个非常有趣儿的说法,说迪拜像是shameless-sixteen-year-old-boy,就是说它没什么历史。虽然是揶揄,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出,迪拜没有历史包袱,有的是未来,每一天都可能有很多新的可能性。
迪拜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改造政府、基础设施,以提升区域及全球竞争力。现在迪拜希望成为区域经济金融中心、教育知识交流中心,和物流中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小小的迪拜——常住人口不到三百万——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每年运送全球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现在正在建第二个世界上最大的机场和新的世博城。
阿联酋是联邦制,联邦政府负责外交、国防这些事。但是每一个酋长国,比如说像迪拜,都有自己的立法权、规章制度,和自己的税收。所以各国独立性很强,发展很不一样。
从迪拜开车两个小时,就能到另外一个酋长国。到了其他酋长国会发现,社会氛围、基础设施非常不一样。当然,因为离得近,所以别的酋长国也都是特别希望学习迪拜模式。
外国人在迪拜
整个阿联酋,去年的常住人口有九百多万。其中超过85%都是外国人。本地的阿联酋人(local)才会享受国民待遇。
外国人不享受国民待遇,在这边的外国人要么是过来工作,拿工作签证;要么是家人担保的签证。所以外国人在这边应该是没有失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阿联酋是非常非常之安全的一个地方,因为这边没有失业人口。
迪拜通过建设自由区来吸引不同的外部投资和人力资源。比如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迪拜分校就是由TECOM公司开发的,专门引进海外的教育机构、人力资源公司的机构。前几年,他们又继续开发了Academic City。
此外迪拜还有针对金融的自由区DIFC,针对贸易的自由区JEFZA,针对媒体的mediaCity,IT产业的InternetCity等。
在自由区里,外国人可以拥有100%产权,而且没有外汇管制(以前连增值税都没有)因此吸引了不少外国投资。具体的情况,可以参考迪拜商务部发布的报告信息。
如果外国人投资的企业不在自由区内,以前阿联酋是这样要求的:必须要找一个当地人做保人。做保人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当地人在书面上要拥有至少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对这家公司有控制权。
但实际操作,很多人会用sleeping sponsor负责paperwork,而不是真正找一个保人。当然,里面会有一些法律风险,需要咨询律师。
由于现在经济整体下行,所以今年迪拜商务部又出了一个新的政策,好像是要取消这个保人制度。这更是一个利好的政策。
以前迪拜像中东的瑞士,专注经济发展。迪拜很小,虽然自己很有活力,但是也容易受到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特别是全球油价的影响。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候,我恰巧也在迪拜,那个时候房地产腰斩50%-60%。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迪拜也不例外,外国人来这里也要考虑到这样的风险。
此外,迪拜或者说阿联酋的大部分常驻人口是持工作签证的外国人,这里没有所谓的绿卡,所以人来来走走是很平常的事情。
市场的变动和多样性也比较大,这对企业特别是消费品行业的企业是个挺大的挑战。比如,卢布贬值就立刻减少了俄罗斯游客的数量,当地的服务业就要及时调整。
中国人在迪拜
迪拜是中国公司国际化的重要一站。这里连接中西,也是通往非洲市场的跳板。自90年代以来,这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和中国公司。
根据网络数据,目前在阿联酋居住的中国人近30万,之前有个“迪拜人”的公众号曾经有比较详尽的关于中国人在阿联酋的沿革,在此不赘述了。
我根据自己观察、听说和阅读资料,了解到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分为几个群体:
中国的国有企业海外分支机构的员工;
私营企业,迪拜有一个地方叫龙城,类似广交会,大到建材,小到针头线脑,凡是中国能够制造出来的东西他全都卖;
来这里工作的中国人。
这几大群体之间交集不多。
随着中国对阿联酋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需求与日俱增,不仅中国的企业,当地政府企业以及国际企业都需要能够跨文化交流的国际人才。
最近几年里我见到越来越多来阿联酋的优秀年轻人,在不同的公司从事不同的行业。
另外一个趋势就是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今后会有更多的外国人为中国跨国企业服务,跨文化交流也是一个必然的需求。
迪拜的中国IT企业
最近两三年,中国的IT企业出海也渐成规模。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国内激烈的竞争,以及国内电子商务相对成熟,积累了很多人才资源。这方面我推荐“白鲸出海”这个公众号,他们做了很多相关报道。
这些出海企业不仅做工具类的应用,他们也拓展到游戏、内容类的应用。这对公司国际化程度和他本地化程度的要求相当高。
也就是说,中国公司现在已经开始在琢磨怎么利用两边的优势,取长补短,从而做到我们不仅出去,我们还可以落地开花!
不过总体上,虽然中国企业走出来的很多,对当地经济的参与度也逐年提高,可是在品牌建设方面还是亟待改进,市场份额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IT企业出来挺多的,百度、阿里等国内IT大企业都有海外事业部。但是很多国内的“大品牌”在海外仍旧是“小品牌”,至少在阿联酋这一块儿,都还是大家没听说过的牌子。
一个可能是这些企业对于海外市场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可能是对海外市场的运作还在学习阶段,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
比如云计算市场,主流的产品依然是欧美品牌。AWS市场份额是占到>40%, Microsoft从去年开始发力,市场份额从几乎没有涨到近20%。
至于中国的阿里云,根据下游零售厂商的反馈来讲,在这边是比较缺乏竞争力的,而且是没有市场认知度的。
在中国国内做营销,可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出了国门之后,中国企业需要学习一套国际语言。
扬帆出海去迪拜
现在迪拜对新技术采取积极拥抱的态度。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也是这里未来的发展重点,大家可以看一下www.smartdubai.ae;Future Accelerator等来了解目前迪拜正在开展的项目。现在这些新兴技术领域也吸引了各国创业团队来迪拜,和迪拜的政府企业一起,探索如何利用新技术迎接未来的挑战。国内IT企业出海中东方兴未艾,还是非常新的东西。这个市场虽然不大,但是很有活力,也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中国IT人才加入到了迪拜当地的公司,比如careem(这里的uber);也有很多中国人来这里创业,寻求自己的发展。
我的经验告诉我,只要真心想扎根下来,努力耕耘,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和路径。
阿联酋的社会分层是比较明显。最大的一个族群是印度人,然后是巴勒斯坦人。这里的中国人,按人口计算,排第七或第八位。
还有很多泛阿拉伯国家的人。再下来,比如服务业,很多都是菲律宾人、泰国人。之后再到worker,就是蓝领,可能主要是孟加拉国等很贫穷的人。
中国人所处的层级在变化。以前大家都从事比较低级的贸易工作,例如打个工什么的,现在中国人整体面貌也开始改变。对此,我自己也贡献了一份力量。
至于在迪拜的外国人是否会遭遇针对国别的差别对待,这个可能会有,但是我自己体会不深。我在大学工作,从来没觉得在工作环境里受到任何歧视。所以这点可能是见仁见智。
另外,作为女性在这里工作、生活,我觉得很安全的,这里是保护女性的。
几个细节问题
网管和言论:在迪拜,自己私自用VPN的话是违法的。所以不能随便用。这边色情网站以及极端传教网站是被屏蔽,其它的google之类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此外,在阿联酋公开传教一律非法。在社交网络上侮辱、威胁、诋毁他人也是违法的。虽然有人会觉得这和“言论自由”相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是要求大家对自己的行为言论负责任。
着装和生活习惯:现在迪拜的中餐馆越来越多,对于适应异国的生活有所帮助。虽然水准不如国内,但是食材食品安全还是不错的。
至于着装,我觉得就是一个常识,就如同你不能穿bikini去商场,入乡随俗即可,阿联酋还是很包容的地方。
如何去迪拜找工作:现在迪拜对中国人开放旅游签,有效期三十天。理论上可以直接来迪拜找工作。
不过我建议打有准备的仗。如果想要来这边工作的话,很多国内公司在中东有事业部,或者是分支机构,可以研究一下。
另外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读书来搞定就业,这样风险比较低。这边的硕士,就是晚上上课,白天都不上课。所以读硕士期间,就可以去工作。
在签证有保障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学校的渠道找实习机会。经由实习去求职,是一种相对稳妥的方式。
现在已经有很多中国人在迪拜的大企业里工作,中资机构在这边的招聘力度也越来越大。英语好、有国际工作经验、会沟通,而且又有比较好的长期发展态度的人,大家都很愿意招聘。
作者:申宁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硕士,香港城市大学资讯系统系硕士博士,现任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迪拜分校教授。
转载自:加点料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