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火鸡面事件|国际大牌们为何要在中国把“双标”玩得飞起?
4月9日,#韩国火鸡面被爆保质期双标#的话题登上热搜第一。
1.三养集团给中国消费者吃过期食物?
据网友爆料,一款因韩国综艺和“吃播”在国内爆红的韩国三养火鸡面,在产品保质期的说明上存在着严重的双标问题。
其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保质期显示为一年,但在韩国本土销售的同款产品保质期却显示为半年。
究竟是三养集团为了延长保质期将更多的防腐剂加入了卖往中国的火鸡面里,还是同样的产品在中国降低了质保标准?显然,无论哪一种解释都是中国消费者难以接受的。
我们知道,过期食品中超标的过氧化值会对食用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而韩国三养集团的这一做法,相当于是让中国的消费者去吃在韩国过期了半年的食品。
由此引发了中国消费者们对韩国三养集团的怒斥和对民族品牌的赞颂。
然而,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这一现象在中国市场上并不是首次出现。
2.将“双标”当作日常的的国际大牌们
(1)梦龙雪糕 浓缩奶vs奶粉掺水
2021年8月,雪糕界的“扛把子”梦龙被爆出国内外口感不同的丑闻,进而被大家质疑其用料存在双标。经调查,梦龙雪糕在欧洲使用浓缩牛奶,在中国采用复原奶(奶粉大量掺水)的“差异化生产”得到了证实,其所属公司联合利华的全球副总裁也亲口承认了这一说法。
面对网友的质疑,梦龙的官方微博称“使用植物基”是为了“顺应未来发展,让可持续生活成为常态。”这一蹩脚的说法让梦龙遭到了又一波的舆论袭击。此回应也在不久后被官微删除。
(2)好丽友 代可可脂巧克力vs巧克力
今年3月,好丽友只在中俄两国涨价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一。同时其在他国使用正常的巧克力,唯独在中国使用代可可脂巧克力(容易造成免疫系统异常、增加心血管胃肠道患病风险)的问题也被相继爆出。
面对质疑,好丽友在声明中表示价格上涨是出于人工成本的考虑,而配料的差距则被其归结于翻译问题。可在全球人力成本都在上涨的情况下,好丽友卡单单在中俄两国涨价,让我们很难相信这蹩脚的解释;而在经过专业机构检测后,证实了“其配料的差距是由于翻译问题”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3)芬达 浓缩果汁vs香精兑水
前几日,一位英国留学生发现,英国版芬达橙的配料表与中国大不相同。英国版里添加了浓缩果汁,而在中国却以香精兑水来代替,且许多添加剂也存在差距。
面对质疑,可口可乐工作人员则表示,芬达橙添加的东西不同是因为各国标准不同;而在我们明知国外一直在使用浓缩果汁的背景下,给出了之前国内也尝试过果汁,但因为技术限制仅用了一年的解释。
3.在中国的市场上,是谁给了洋品牌们这样的底气?
近些年,外国食品公司屡屡被曝出在中国市场以次充好的新闻。似乎无论哪一类别的食品,面向中国消费者时总要区别对待,堪称人为制造的“南橘北枳”。
而面对这一现象,我们不禁陷入思考,为何国外的食品集团们会在中国这般肆意妄为?又究竟是什么给了洋品牌们这样的底气?
(1)食品检验标准的差别
相对于欧美,我国的主粮标准向来十分严格。可在部分非主粮食品的检验标准上,却相对要宽松许多。
这是由于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经济水平相对滞后。相比于质量,彼时的中国消费者对食品的价格更为敏感,这让更多企业选择通过选用更廉价的原料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相关机构也出于降低物价的需要,制定了相对宽松的标准。这也让当年一些生产水平不够精细的本土企业得到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而由于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加,大家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在迅速提升,而一些为过去制定的食品检验及处罚标准,显然难以对各大企业形成十分有效的制约。
(2)中国民众的宽容属性
中华民族以宽容为美,“上善若水,有容乃大”的名句被刻在了炎黄子孙的骨子里,而这份宽容也让唯利是图的品牌们尝到了铤而走险的甜头。
星巴克使用过期食材道歉了事,DQ冰淇淋虚假营销道歉了事,麦当劳吃出活蛆道歉了事……
善于原谅的中国消费者们让一些国际品牌知道,他们可以一面在中国市场大卖特卖,一面降低质量要求压低成本,出事了无非交了罚款再道歉加促销就可以轻易地得到中国消费者的原谅。然而随着我们维权意识的增强,相信这一局面必将得到改善。
(3)国际大牌日益滋长的傲慢
凭借多年累积的技术和强大的品牌力,一些外国品牌在与我们民族品牌的竞争中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因此其对我国消费者的轻视和傲慢情绪也得以迅速滋长。而当他们以这一情绪为主导去参与生存与品牌运营时,就难以给予我国的消费者以充分的尊重了。
当问题被爆出,三养、好丽友等大牌往往会根据它们此前的习惯,端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用甚至经不起推敲的公关辞令去回应中国消费者的质疑。而它们这几十年来养成的陋习,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治。
结语
中国老字号同仁堂有句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的品牌永远不会在时代的竞争中落伍。
在此奉劝傲慢的“三养们”,对中国的消费者们多一些尊重、少一些轻视。当众多国货食品的质量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民族品牌打响属于它们的名号,那些选择冥顽不化的国际大牌们早晚会失去中国消费者的心,被我们的民族品牌一一取代。
希望更多的民族品牌可以坚守产品质量,生产出更多优质的产品,也请大家给我们的本土品牌多一点关注和时间,让越来越多的民族品牌成为我们的国货之光!
想了解更多营销与公关背后的故事,关注我~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