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字、50条,复盘我创业第三年对于营销、管理和生活的思考
喜鹊头子:齐树伟
2022年是我的喜鹊诞生的第三年,过去的两年无论从业务形态上还是我的生活轨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很多人能看到我的公司模式的调整速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保持对世界的观察,心态当然也是在滚动变化的,我整理了我在微博和朋友圈的一些反思,与你共享。
一、谈创意流程
01
一个创意拯救世界的事情极少发生,升级只能靠在实战中反复磨练……
02
设计二十年,我没有固化过我的创作风格,这个风格可能因为天气、季节和空气就会富于变化,风格不是固化的视觉,是一种情绪,可能今天下了一场雨,我的情感就会为这场雨有变化,可能今天有一件开心的事,我的内心很愉悦,我的设计也会随着心情有所改变。
03
想打造一个爆款,是绝对没有秘诀的。如果有人告诉你有,直接拉黑……
04
所谓专业门槛就是当你在外面的时候讨厌它这么高,但身在其中时,你又开始希望它能再高一点……
05
“被击中”就是准确,准确需要反复,反复才是坚持……
06
我的工作风格是先简单了解对方的市场,在初期集中问题一次性与客户解决,然后再深入再集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时候就是最笨的方法最快,我的一稿通过率90%以上,其实没什么奥秘,就是要在出手之前,把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全部解决掉。
07
如果你认为好的设计太贵,那不妨尝试一下烂的设计会让你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08
策略是创新设计的演算过程,少了策略的支撑,创新行为等同于撞大运。
09
如果你的设计方案得到了所有设计师的认同,那你也只能做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设计……
10
我最怕设计师谈起“当年我在哪家4A公司时是多么的如何如何”……
创意永远是动态的智慧,总想拿自己的当年勇来说服今天的人,这就像一个永远没有新鲜事儿的行业罐头,一张嘴,就是20年前的味儿……
11
其实我一直强调灵感不是天来之笔,是经过反复、刻意、大量练习之后,通过对Brief进行深入了解判断,一次稳定的水平发挥。
12
很多不卖货的产品其实都是掌握不好信息沟通的问题,不美观同理,你想表达的东西别人看不到,问题自然就会滋生。
我常说我们的工作其实更像是个医生,很多产品的疑难杂症有时候找不到原因,我们就要抽丝剥茧的去聊、去了解,通过技术手段去对症下药,包装有一套自己的逻辑,一切都通顺了之后,产品当然一顺百顺。
二、谈疫情的影响
13
现在招聘人难,一方面是疫情,一方面是在给过去互联网资本化买单,设计公司要做好未来十年都找不到人的准备。
14
专业人才稀缺,给想起步的设计师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间,疫情打击了行业的大方面,同时也调整了行业结构。整个行业正在被迫专业化。
15
过去十年最好的时候,我一个月接10个LOGO设计,一个就要15万,突然一下做LOGO的项目全部归零,疫情两年了,很多企业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再过一两年品牌业务会回归,包装业务会下降。
16
人性就是喜欢抄近路的,设计师更是往往自命不凡。所以一些兜售小妙招、小方法的课程培训机构很火爆,让人感觉学了就赚钱。
小妙招谁都是一学就会,大家都会的时候这个招就不好使了,我跟我的员工说,未来你们不想卖服务,想卖课,自己做培训,要一直迭代妙招让自己的课程保鲜,也不容易的。
17
所有设计师都要做好准备,当组织被压垮的时候,你靠自己活下来的能力有多少?
18
疫情的确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本质上你今天的业务环境来自于两年前的耕耘。
19
如果有设计工作室在疫情中倒塌了,创业者要尽快进入其他活得好的公司,吸取养分,因为成果意味着你创业的底层逻辑已经出了错误。重复旧的行为,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三、谈今天的营销
20
被公司的90后嘲笑为啥不用“小红书”,索性立即下载了一个。心态真的不敢老,因为经验会随时过期。
21
包装设计的商品感,实际上就是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其实就是消费者是否会被包装吸引并买单。
一个设计师,以纯艺术、纯设计的思维去设计一个包装,可能也并不难看,但这样的包装商品逻辑是不对的。可能你引以为傲的部分,在消费者看来,和他完全没关系,那么他就根本不会选择你的包装。
22
很多设计师为什么留不住,他在意公司可不可以带宠物,有没有下午茶这些事情,这些花里胡哨的对入行的设计师很重要,没人告诉他们,这些是对于这行来说最不重要的,对于人生的竞赛来说更是不重要的。所以很多入行的设计师会离开。
实际上人生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朴实是重要的,你能做好你本分的工作是重要的,你今天裁了一张纸,做了个盒子,这个盒子最后非常实用,你自信地笑了,没有你市场上没有这么合适的产品。这个是重要的,这些所谓的脏活累活,细碎的工作,前期把手弄脏的过程是重要的。公司发了下午茶,屋里有跑步机这件事重要吗?那不重要。
四、谈审美
23
在90年代到本世纪初,我在4A公司的时候,总监都是港台和东南亚地区的,大陆设计差距主要就是落后在眼界上,但是现在经济大环境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拉平了眼界的差距,加上我们中国人的勤奋、努力,目前大陆已经有设计师达到了国际水准。
24
消费者对一款产品的不信任,最直观的理由就是刚看到包装就会感觉产品品质有问题……
25
年轻化不是没文化。
26
现在很多所谓“国潮设计”,同质化太严重了。严重到什么程度,你把品牌LOGO拿掉,会发现设计可能都是一样的:宫殿形式一样,仙鹤飞的方向一样,甚至配色都是一样的。那这就是一种非常低品质的重复性设计了。
27
“国潮”这个词儿是在常年文化内循环里导致的自嗨产物……
28
设计和诗歌、音乐、建筑一样,所有问题,都是节奏问题。
29
我们内部也讨论过这些问题。我们认为,问题根源在于两点:一是,没有“与时俱进”。很多设计师就是拿着几百年前的造型和图案,生套到现在的产品,这就是刻舟求剑,必然是会出问题的。
二是,没有把“文物的艺术价值”转换为“当代的商业价值”。有一些设计师不生搬硬套,但是选择彻底抛开文物,从零设计一套,结果就是根本没有传统文化的神韵。
当国潮的潮水散去,就知道谁在戏弄文化。
30
如何解决包装中的跟风问题?
我认为翻盘的可能性在于一些有创新思维,敢于进行创新尝试的企业家们。
创新是最难的,是需要冒风险的。而这些企业家的创新,其实就是在建立新的标准。
这种标准是非大众化的创新性标准。也正是这种标准,在无形中为文化和商业的平衡做出了一个巨大的贡献。未来10年,我们中国文化真正进入国际赛道,可能真的需要感谢一下这些敢于创新的企业家。
31
总有客户上来就想做可口可乐,元气森林那样的包装,一个LOGO拍上去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我从来“不做简约”?
也许你会举出一堆品牌采用简约风格的案例,可你是否知道,可口可乐在广告投放上砸了多少钱去教育市场?
可口可乐,元气森林可以采用简约包装,因为他们无处不在的产品广告,在反复的给你讲他们的产品背后有多少故事。
为什么喜鹊包装上的信息总是很丰富?
每年上市多少新品?又会有多少产品惨遭淘汰?很多产品为了追求互联网化,连第一次准确介绍自己内容物的机会都没有。目前市场最需要的其实就是沟通,就是差异化。如果一个包装有合理的信息层级,消费者就能轻松的获取信息,实现自我介绍的功能,那企业可以节省多少成本,客户心里是最清楚的……
五、谈设计师管理
32
入行的头两三年是非常宝贵的,设计师在这段时间里提升品味,加深对社会的认识,积累你对人世间的感悟,不断寻找文化、艺术与商业价值的平衡...这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成长的过程。
33
我是要求一日一总结,今日事今日毕的,只要把大事拆解成无数个细碎的步骤,分清责任人,天大的事也会按步骤解决掉。
当然这样的模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年我是个极有英雄主义色彩的设计师,我一个人可以完成一个团队完成的事情。这是强悍也是弱点,随着我越来越强,团队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我,越来越弱,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果断地调整了整个公司的行为模式,现在大家的状态都非常好。
34
设计团队的凝聚力不在于文化建设,在于一起打胜仗。即使只是过稿了一页纸,也能让几个人的心更紧密,积攒每次小胜利,都能突破团队的能力边界。
35
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耽误在了“我以为”上。
我以为小A在调设计,所以我没开始准备渲染。我以为小B文字架构还没调好,所以不着急准备设计。我以为就我忙完了,所以没开碰头会……
我们推行全公司一张to-do-list,这也让每个人更清醒地认识自己一天的工作量,也认识到与别人的工作差距,同时很好地了解自己在整个项目中今天/此刻的位置,清醒更有利于每个人的成长和项目的推进。
36
公司多找些90后和00后,原来不太能放得下的东西慢慢就都能放下了……
37
马东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谁不是一边当老板一边当孙子呢?
39
人性就是喜欢强调自己受到的委屈,放大自己的功劳,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作为创业者来讲,这也是牌桌上的一部分,有经验就能打。
40
相比很有才华的人,我喜欢用“很笨的人”,一天一天,一点一点做很笨的小细节的人。
六、谈调研
41
如果让消费者站在货架前说实话,卖场里至少下架一半商品。再经典的理论都需要拿到市场中去验证,否则都叫纸上谈兵,一百本讲理论的书也替代不了消费者掏钱那一刻的真实眼神。
42
没有悬在半空的创意,一切在消费现场找答案。
43
如果有人认为应该一段日子完全在做方案,一段日子完全在深入体验生活,那肯定方案也不对,生活也不对……
44
真实的去调研,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好的方案都是在求知中不断完善,每一次的小发现都有可能是战略上的大突破……
45
销售终端才是产品战略最好的秀场。
46
设计师为什么要反复的“下基层”?
因为抓住老顾客的反复购买理由,很多时候就等于拿到了新顾客入门的钥匙……
47
多做调研的本质是姿态放低……
七、我的生活
48
凡是能让我每天保持愉悦的,绝大部分都是生活里那些不足挂齿的无聊小事儿……我为什么写诗呢?是因为我能留下的自己的时间太少了,我现在可以如数家珍般的叙述出任何一件工作中的微小细节,却无法回想起今年夏天究竟下过几场雨……
49
艺术家要保持对生活的敏感,我们去美国、去欧洲是学习,更是开阔眼界,去观察不同地区的人如何生活,去观察各种情感,创作如果没有眼界,没有情感,技术再好也不是艺术家。
50
设计师的穿着是等同于他的设计品味的。穿着其实是他选择什么风格的设计来表达自己。
如果你喜欢简约的,one piece的,你的设计也会追求极简美;如果你喜欢炫酷的潮牌的话,你的设计也会偏好现代、有激情的;如果你喜欢奢侈品的,那设计师会希望自己的风格是华贵的。
不绝对,但是穿不好的肯定做不好设计,无一漏网。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