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本经典好书,等你掘金好文案!
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单向街书店创始人许知远说:“店名的由来,就是本雅明那本《单向街》。”
书,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罗丹手下的“思想者”;读者,也逐渐成为为自己造型的雕塑家。
世界读书日的目的当然不止于唤起当天的兴起、狂欢,在此以后,将阅读重新揽进日常生活节奏,才更具实在意义。小编现整理出20本中外好书,以及对应醒脑金句妙语,希望能给渐趋数字同质化的生活,带来原生态的触动与实感;以及同步发起一场不打卡、无监督的“绿色”阅读挑战。期待各位踊跃参与。
1、《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弗里德里希·尼采
我爱那样一种人,他爱自己的道德:因为道德就是甘于没落的意志,一支憧憬之箭。
2、《2000年以来的西方》
刘擎
马克斯·韦伯曾说,现代化是一个“祛除魅力”的过程。现在看来,人类本身最后的神秘性似乎也要被祛魅了。
3、《愤怒的葡萄》
约翰·斯坦贝克
男人的生活总是不断地发生急促的变化——孩子出世,大人死掉,这是一变——置了几英亩地,又把它丢掉,这又是一变。女人呢,她的生活老是像河水似的流个不停,像涡流似的,像小瀑布似的,老是向前流着。女人对生活的看法就是这样。我们不会消灭的。人们都在前进——也许有些变故,不过好歹总是在前进。”
4、《德伯家的苔丝》
托马斯·哈代
这个世界上到处是苛刻:地位对性情的苛刻,手段对目的的苛刻,今天对昨天的苛刻,未来对今天的苛刻。
5、《虹》
D·H·劳伦斯
她对于那些猥琐的人物有一种本能的恐惧,简直像小鹿怕狗一样。由于自己的盲目,她根本没有办法正确地估价和评论任何人。她只能认为每一个人几乎都是和她一样的。
6、《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
少数人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他们除了上帝以外什么东西都有了;多数人也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他们什么东西都没有。
7、《时震》
库尔特·冯内古特
我会觉察到开一个世界级玩笑的机会,但是永远也不会为了让自己有趣而让别人觉得像被猫拖进家里的死老鼠一样。让它成为我的墓志铭。
8、《上流法则》
埃默·托尔斯
这说明,在选择你为之骄傲的东西时要小心——因为这个世界会千方百计利用它来与你作对。
9、《莫斯科绅士》
埃默·托尔斯
假如你有一个曾经珍爱的地方,而且你有数十年都没回去过了,那么智者一定会劝你永远都不要回到那儿去。
10、《面对面的距离》
赵汀阳 黄平
我们有理由疑心,个体主义游戏本身是错的,因为人们玩得越精明,情况就越糟,各种精妙的个体主义策略都只能使人们在集体非理性的陷阱中越陷越深。根本原因在于,个体主义思维是单边主义的,由单边主义视野所规定的个人理性一心追求排他利益的最大化,可是因此必定导致他者不合作,所以总是事与愿违。这是个体主义的宿命或逻辑。
11、《长日将尽》
石黑一雄
你是如何为了成就事业而荒废了你的一生,又是如何在个人的层面上蹉跎了一辈子的。
12、《我的名字叫红》
奥尔罕·帕慕克
我不想成为一棵树本身,而想成为它的意义。
13、《智利之夜》
罗贝托·波拉尼奥
那是一大帮年轻人,看起来心情很差的样子,但是在我看来,这群人仿佛是从一个梦里冒出来的,而在那个梦中,坏心情和好心情只不过是形而上学的意外罢了。
14、《被伤害的空气》
彼埃尔·勒韦尔迪
当一位拳击手遭受重创时,如果他经得起重拳打击,而且精熟拳道,如果他懂得遮掩一下他的惊慌,再坚持几秒钟,他就得救了。从精神上来说,有时甚至需要遮掩一辈子,置打击于不顾,并且挺住。但没有锣声允你喘口气。
15、《失控》
凯文·凯利
机器,正在生物化;而生物,正在工程化。
16、《赡养人类》
刘慈欣
“教育。你也知道,在你们目前的时代,教育是社会下层进入上层的唯一途径,如果社会是一个按温度和含盐度分成许多水层的海洋,教育就像一根连通管,将海底水层和海面水层连接起来,使各个水层之间不至于完全隔绝。”
17、《樱桃的滋味 阿巴斯谈电影》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拍电影时你或许不会总有好运气,但要注意,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且灵活。你或许能够把坏运气变成好的。
18、《罗素思想小品》
伯特兰·罗素
空虚之感是因为天然的需要太容易满足而产生的。人这个动物,正和别的动物一样,宜于作相当的生存斗争,万一人类凭了大宗的财富,毫不费力地满足了他所有的欲望时,幸福的要素会跟着努力一块儿向他告别的。
19、《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预感总是倏然来临,灵光一现,好像一种确凿无疑的信念在瞬间萌生却无从捕捉。有些时候来得如此自然,直到应验之后才有所察觉。也有些时候非常明确却没有应验。还有许多时候不过是普通的迷信而已。
20、 《一地鸡毛》
刘震云
中国的事情很复杂,别看素不相识,别看不送礼,说不定事情倒能办成;有时认识、有关系,倒容易关系复杂,相互嫉妒,事情倒不大好办。
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在批判后消费主义时说道:“公民变成了消费者。”
而在功利主义泛滥的当下,大众在摄取信息时也呈现出两种极端,要么过于功利,“我要获得什么”;要么泛娱乐化,即使知道是资本投喂,也乐意食之。阅读本身的乐趣,成为复古情怀、旧日理想。但这并不代表大众否认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只是时代异化了,卡夫卡小说《变形记》里的甲虫成为现实。从大家仍然保留的阅读心愿中,就能看到其中不灭的火苗,那是对于探寻生命意义的感性求索和自发动力。
最后,祝大家能在这次挑战中酣畅地阅读,投入地爱恨。总之,书里书外都要感受所感受,生活得尽兴。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