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常焦虑”的创业者,我和Heartly Lab 的V公子聊了聊冥想
创业路上总是充满焦虑。
我刚创业那会,有一次见「得意忘形」的主播张潇雨。
见到我的那一刻,他和我说:
“你一进来我就觉得你头上顶了一朵好大的乌云,你还好吗?我看到你就像一个一直在踩着油门在高速公路上狂奔的车,你可能现在还觉得没什么问题,但一旦你碰到一个障碍物的时候,你可能整个人就要翻车了。你现在很抖抖瑟瑟,就是因为你一直在开这个快车,你很担心开错方向,你非常希望前面不要出现任何的障碍,因为你觉得这样就会影响你的速度。”
这段话彻底地击中了我,我当时在他面前崩溃了。我把这个经历和我当时一个同事淡淡说了,淡淡当时跟我说了一句话,她说:“因为你被看见了。”
我觉得一个真的自己被看见了。
也是因为这个契机,我开始接触到了冥想、正念、coach,想要缓解我的焦虑。
在这过程中,我发现我有个原来在字节的朋友Vivienne 出来创业做了一个冥想正念品牌Heartly Lab ,她的个人经历也非常神奇,她曾是Uber中国核心成员,后来又加入了字节跳动,曾任字节跳动全球战略合作及市场负责人,到后来开始在冥想正念行业创业。我就想邀请她来一起聊聊冥想,和她职业路径切换背后的心路历程。
本期嘉宾 龚姿予 Vivienne
这期对谈是我做对谈以来至今,可以说是最喜欢的一期。我可以反复听、反复听都不会生厌。尤其是最后那段,我问Vivienne 如何和自己的“急”和解,她给我的回答非常发人深省,让我和她聊完之后,获得了非常多内心的能量。
很多朋友们最近被关在家里无法出门,难免心里有些阴霾。
希望这一期能在最近纷纷扰扰的环境中给大家带来平静、温暖和治愈 ☀️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 等平台搜索【温柔一刀】收听
你将在本期听到:
从宝洁- Uber - 字节跳动,再到创立正念品牌Heartly Lab,行业切换背后的心路历程
为什么会开始冥想,冥想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正念、冥想、禅修这些名词的定义与区别
心理健康赛道的国内外发展和商业模式
什么是 Heartly Lab ?
如何和自己和解
01
为什么开始冥想,冥想给我带来了什么?
Vivienne:
我觉得冥想是一种很好的科学现代方法,帮助我更好地跟家人相处、去选择自己的职业,更好地找到持续成长内在动力的一种法门。这也促使我,最后自然地选择以它为我的职业。
因为我受益于冥想,我觉得它可以帮助很多像我一样曾经很有野心,认为自己很优秀,但实际成长的过程中,面对越来越多责任甚至是压力,无法去平衡和自洽,从而产生了痛苦和焦虑的年轻人。
所以才进入了我们做 Heartly Lab 的这个过程。这跟我自己的成长一步一步是相关的。
刀姐doris:
你是怎么开始冥想的呢?我还挺想听听,你能说更多吗。
Vivienne:
其实瑜伽一直算是我早期对于冥想的一种认识,瑜伽它更多的是通过身体把你的身心整合在一起。那这样子其实身体成为了一个你去感官体验的锚点,然后慢慢地来调理你的心,包括我们说的纷繁的思绪。
练习冥想,那我练的是什么?以及我开始怎么真正去练。在最早期,我对冥想是什么?它背后到底是什么原理?甚至它能带你去哪里,根本不了解。
有一个词叫“三十而立”,我不觉得每个人都会在30岁那个时间真正“立”起来。一定是在生命中有人、有事真的触动到了你,才真正地自己“立”起来。“立”起来之后,才真正地了解人和生命是什么样的。
当你回顾以前,开始有了一些反思和反省,才能看看自己以前是真正在很清醒地去选择生活,还是被外界裹挟做了很多选择。这就是叫“觉察感”。这个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但不一定是在 30 岁。
这个过程我觉得每个人的出发点不一样,我觉得应该感谢这样的机遇,让我们开始反省。我可以跟你讲讲,我的童年其实是蛮自在的。我出生在新疆,在户外待了非常多个暑假,很自在,我父母也不太管我,没有给我报过任何兴趣班,我喜欢舞蹈,我喜欢画画,都是我自己要求的。这个经历,给了我很多对生命中比如说像花、草、小动物这种大自然的生命的链接感。
你会发现这里面有个很大的冲突,就是在我工作以后,包括好像不小心选择进入 Uber 这一类跨国的科技互联网公司,公司里有非常多的优秀的人。那时候你才看到别人的背景跟你很不一样。
我感觉我是一个很淳朴的自然生长的小孩,包括我的学校也不是那么的精英。我从来没有觉得我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人,但是我很上进,特别阳光,而且什么都不怕,只要我愿意去做,我一定能做好,甚至是有那种必胜的决心。但是那种东西我觉得会变化。
这两年大家讨论人的异化,其实你会被无形地裹挟进去,会被环境所影响。我看到了周围如此多的精英和优秀的人,其实你会无形地一直在比较甚至被比较。包括我后来去了字节,TikTok 海外期间。你甚至看到了比 uber 这样一个以前你认为很厉害的环境,这个超级创新公司还要更创新的一个中国模式。那你看到了世界各地的国家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优秀员工,你会有更多的焦虑,更多的比较。
那个时候,我感觉我很不像我自己,而且我明显地感觉到,不要说跟我小时候的状态对比了,你很本能的感觉这个跟自我的状态是脱离的。
每个人其实都有所谓的“本自俱足的智慧”,你知道什么样的东西让你快乐,什么样的东西让你放松,甚至让你充满创造力, 那个是人的本能。但是当你脱离了我们说的这种本质,你其实是会有这种应激的反应和症状的。
我觉得很多时候,人都在用一种统一的标准去规范,优秀的人是怎么做,优秀的体系怎么做,我觉得这是一种异化。
那本质应该是什么?比如说我看到了我的限制和我的短板,甚至是我作为人的脆弱和有限。
那我其实能不能去承认他,臣服他,甚至我觉得当你痛苦到一定程度,你内心会释放出无能为力的感受的时候,你就会生发出一种柔软,这其实就是臣服,你臣服了,才真正地松开了以前对自我的执着。
我之前是:我一定要做什么,我一定要做哪吒,但后来我发现,不是哪吒也可以很好。我觉得这需要一些过程,可能冥想是一种方法,但也有别的方法,它其实帮你慢慢打开,要么重新认识自己,要么回到自己。我觉得都需要一些契机,但冥想是这个过程中帮助到我的方法。
02
你看见一朵花,就像看见你自己
刀姐doris:
去年是我的另一个焦虑的巅峰,当时我在看一本书叫《臣服实验》,没看懂,但是我一直在悟它什么意思,至今其实都没有明白。
英文原版叫 《The Surrender Experiment 》 ,我觉得“臣服”这个中文翻译真的写得很好。
我觉得积极的臣服是看到了你的边界,但是在这个边界里,我仍然相信我可以变得更好。有时候,人会进入一种消极的放弃,所以很多人就躺平了,躺平是个很差的状态,我觉得要找到那种中间状态。
那怎么通过冥想达到这种状态呢?
Vivienne:
首先我要承认我也是一个冥想中的小白。
我是在这条路上愿意去探索的人,但我绝对不是说在这条路上走得很深的人。你刚刚说了一个特别好的词,叫看见。我之前看歌德写的那本书叫《植物变形记》,里面讲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因为这个跟我的成长环境非常相关,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有在启发我的思维过程。
因为我天然不是一个特别理性或者说逻辑性很强的人,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后来我也很悦纳自己。那我觉得这种感性很容易帮我去理解一些事物之间的关系,甚至包括我后来进入商业世界。很多商业看似非常有逻辑,但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的打法和理性的分析,所以早期来看,我感性的部分有时候就是偏颇的,但是慢慢我发现,冥想能帮助我更感性,甚至是感受和体悟到一些东西。就像你说,不要去玩逻辑游戏,去看你真正看到的,那就一下子感受到了事物的本质。
就比如说,去观察一朵花,从它生长的过程中,它那个花蕾花蕊,包括那个花托,一步一步怎么生长出来,最后花瓣落掉,花变为果,果又是从哪个位置长出来开始蓬大,什么时候是开始膨大的最高速?因为我自己也很喜欢种东西,然后有个小小的阳台,我就经常会去观察,那这也是我的一种冥想。
有一天我特别烦躁,我就一直在那看那朵花。因为是下雨前,开始刮风,我就看那个小小的花蕊开始颤抖。
我就想到另外一本书就是《箭术与禅心》里面,它说:「当你看到一朵花,你看到整个花的样子、形态、能量和流动,你其实是看到了你自己。」
这句话说得很玄。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每个人都有的感受能力,不需要用言语过度去解读它,但你看到的那种所谓的自己是什么?是因为你没有以一个观者视角去看它,你就是那朵花本身。
所以这个反过来也可以解读“非二元”,冥想最终是希望你可以慢慢通过一些方法慢慢地训练你的心性,能理解很多事情它首先不是对立的,这里面有一个词叫“无分别”,甚至到最后你自己的观者视角都没有了。
先练习一定的稳定专注力,开始让你的心不纷繁不散乱,然后慢慢地去观察,甚至觉知从呼吸到你周围的声音,包括周遭正在“发生”的事物。感受它这种起落的无常感。
你是真正地去用逻辑去想它的无常吗?不是。
是你无数次在这种冥想的感受和练习中看到了,包括这种一花一世界它的这种无常,你其实理解了无常的本质,我觉得它本身会让你升起这种臣服的心理。
冥想不完全是说我每天很努力跟着App 要去练,你固定给自己花一些时间去练习它当然好。
它其实在帮助你持续地去理解,帮你把本来散乱的心慢慢变得更聚焦收束,包括用这种方法能更找到你的一个锚点。最后,你理解了观察了这种“无常”,你能真正从过程中去理解和承认了“无常”。
我非常爱我的父亲,也非常感激他。但是17年开始到今年这五年过程中,我父亲确诊了重病。我希望为父亲做很多事情。我特别努力地去做,不亚于我以前工作时候的那种拼命和那种叫”人定胜天“。我又一次把那种“人定胜天”的哪吒精神用在我怎么去帮助爸爸康复。
这也是我真正开始去应用冥想的时候,你觉得一点办法都没有,让你感觉到非常的绝望。这种绝望会让你产生 “臣服”(surrender ) ,因为你没有办法,甚至你因为自己的无能无力,你非常痛恨自己,你觉得我怎么这么没用。然后那个时候自己连自己怨恨到没用的最极致的时候是啥?我觉得是爱,因为你自己都没有爱了,我觉得那真的是一种特别深度的抑郁。
我有一阵其实陷到了那个境地,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一个像小太阳一样有无限能量的人会走到这样一个境地。但是当时我在想,那我又有什么任何办法帮助我呢?我不要说我帮助我父亲,我自己都自救不了。所以那时候其实有很多的冥想和正念的方法,让我一点一点找回到了爱。
慈悲其实不往往是对别人、对事情,其实是对自己。你如果不对自己有这种慈悲和柔软,我觉得简单来说你有的时候你无法过活,连明天怎么起床的勇气都没有了。那我觉得慈悲其实是要看的,你不是全能的,你不是什么都可以做,甚至你最亲爱的人你也救不了。
那面对这种无能为力的时候,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很多时候冥想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当然我的案例可能相对会比较极致。就像我们说的到了最后,你对非二元的一些理解。事情最终都不是说一定会是好或不好,一定会成功或失败的。
你真正要看见那朵花,就像你看见你自己。其实你是什么,你有的和你没有的,你最擅长的和你不擅长的,我觉得每个人的特质很不一样,但是你一定要看见它。这是从我们经历的事情中慢慢锻炼出来的。
像我可能放在五年前,我也会觉得我想要的冥想是让我更成功,更高效,然后变成一个更优秀的精英,帮我实现我自己。如果这么想,你会觉得冥想是一件非常狭隘很功利的事情。但我觉得冥想真正的要义比这个宽广的太多,而且当你在面对人生中很多重要的关口和选择的时候,它真的能给你最大的力量和智慧。因为你会发现最重要的选择都不是你用逻辑想的。
我觉得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一定都是发自内心,或者说是感性的一些选择。我觉得冥想它确实能够让你深度地挖掘你内心的个人潜能,那个潜能是真正看见你自己。
这就是我以自己现有经历得出对“冥想”的有限理解。
03
心理健康赛道的国内外发展和商业模式
刀姐doris:
首先我非常认可做这个相关的一些事儿。我以前也有想过,如果我真的财富自由了,然后我做一些自己热爱的事,我觉得我可能会做跟这个事情有点相关的,能帮助人活的更快乐或者更好地找到自由的状态。但是我后来也从商业角度去想了一下这个事情,因为我观察了一下,目前国内对正念冥想的了解其实是非常基础的,甚至有些人会拿这个去骗钱的。
第二方面,大多数人会从做一个非常小的社群组织开始。而你是想要用 App 的形式或者是 App + 社群。你可以跟我们说说你准备怎么去做这个事,怎么把这件事情跟商业结合起来,或者你是怎么设计Heartly Lab 的。
Vivienne:
首先我觉得大前提在于,我进入这个行业和这个领域,是出于一种使命感,也基于客观地看到了这个行业的一些增长趋势。就像我说,如果我要看见自己,真正地看到自己擅长的和一些短板。那我觉得好像我做这件事情,所以我擅长的事情都是这里面必要的,我的一些短板在这个阶段不是那么伤害。认清这些事之后,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基于这些原因,开始做Heartly Lab 。
离开大厂以后,在我看来,会有一段探索期。我觉得那个时期其实还是在用很多惯性思维去看问题:我之前做了什么东西相关度最高?资源在哪儿?行业的趋势在哪?
如果放在五年前,我对于创业的理解可能是:一个好的商业 idea,一个可规模化的商业生意,有投资人,有资本,然后有市场的趋势。
作为创始人,你要相对全能,能找到人,找到钱,然后把这件事情很快速地迭代,甚至是你比别人迭代得更快。我觉得那一套创业逻辑后来在我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也从我的脑海中瓦解了。
我不觉得这对每个人都不适用,但我觉得它对我不适用。我们还是回到“看到自己”。
我发现我创业的那个根基来自于我认可和信任的东西。这一类代表性的创始人,我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就是Patagonia 创始人。他创造这个品牌之后,直到今天也还有很多人说他商业上不成功,因为它没有那么规模化,它的变现和收入甚至它的每年的增长也不是很好,甚至大家觉得它还挺土的。但是在另外一群人眼中,它是一个犹如指南针、灯塔一样的品牌,甚至是一种精神符号。
这也其实让我更理解了世界的多元。你不需要从外界去找标准,很多时候你先把自己定住,你是这个事情的起点,你看见了自己,知道了自己能做什么,且什么能做好。
刚才一直在说创业,我觉得是一件太不确定性的事情了。资源的限制、外界的不确定性、包括初始团队。你早期一定会面临找不到最优秀的人,也不能在早期就证明你是一个很快让投资人眼前一亮的模式。
当你没钱没资源的时候,我觉得唯一不能动摇的就是创始人的信心和做这件事情的笃定,这才能绝处逢生。如果我们说创业九死一生,我觉得很多时候是先有了这个1,才会有后面的0 。如果你都没有这些笃定,你一直在看方向,行业,太多的变数,随时可以把你击倒。
我是一个很相信品牌的人。
我觉得前几次职业的选择是在于希望能创造一些东西,你觉得有些品牌做得很好了,那你也不用去做了。我觉得有人很擅长创造,那就让他去做。我希望说能在一块有需要,但是没有人愿意去做的领域耕耘。
这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有使命感的事情,甚至是很能够创造一个好品牌,对人有影响的。而这种使命感来自于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去找冥想的方法、冥想的路径、冥想的这种产品和服务。我发现了很多空白,而没有人做。
就像我们说国内有些方式早期十年可能是没有的,不管是商业模式、生活方式,但反过来也有一些国内的方式是创新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内现在既有需求,但是又没有足够的方式和团队在解决,而且国内从创业者和资本上也有足够的空间,那我觉得其实值得尝试。
现在各种行业都在精细化,我们现在选的方向,不认为自己特别垂,但我们也足够专。那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线上加未来可能有的线下服务能切入到这群对自己的身心灵健康有足够多的重视认可的人。那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垂类品牌,我觉得它是有机会的。
用我们正念里面的一句话,叫 gentle focus 。你得特别专注,但是你是放松的专注。这里面的极度专注是因为你没有太多资源可用,所以你只能专注在你很有限的资源上,这样反而你不会被外界纷扰所慌乱。你把你的 general focus 放在你有限的资源上,你就极限了它,你会发现这跟你以前所拥有庞大的资本和资源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你是不是会失落甚至是灰心甚至放弃?我觉得不至于。
因为每两朵花都不一样,你怎么能拿去比较。这是我现在做这件事情的一些心态。
04
和“急”和解
刀姐doris:
最后再问你一个关于我自己的问题。我生活中一直和一个词没法和解,叫“急”,就是我很急。从小到大我都觉得效率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需要非常快速地做到一些事情,所以当我慢下来的时候,我会非常焦虑,感觉十万只蚂蚁在身上爬。
我前两天还看了一本书,叫《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它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得非常好——「现代人总是觉得如果做事不够迅速,就会损失一些时间,但面对省下来的时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打发了事。」
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应该跟我处在一样的状态,想尽快完成一些事,尽快成就一些事,但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你省下的那个时间。就像前段时间清明节,三天假期在家,我觉得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尤其是作为一个创业者,你要带着团队前行,有时候我可以接受说我们慢一点,这个东西我们慢慢去探寻的。当然我说的慢,可能因为我的标准比较高,我要非常快。同时我也很深刻感受到,有时候这个“快”让事情更慢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我就想问问在这件事情上你是怎么看待的。
Vivienne:
我尝试着用我的经历回答一下,刚才想到了两个角度。
第一个,有的时候有些人要来冥想,我们会问大家为什么要来冥想。你也可以问一问自己,即目标是什么,最终你希望的一个好的结果、预期的结果应该是什么样。比如有的时候我们快了,我们能够效率更高,对商业结果来说能有更多保证,得到更好的成就感。如果我们这么顺着这个逻辑来讲,成就感和所谓的成功结果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第二个,我们回到说你自己心里能不能踏实稳定。不需要别人去认可你,或者你的投资人给你这个承诺保证说,刀姐我们全力支持你,不要太快了,不要着急。我觉得心里踏实这件事永远不是别人给你的。有的时候你会这么想,会觉得这是不是对自我的一种纵容包容,还有自己不努力的一种借口。
刚才也说到你跟大家分享怀孕的这个例子,这是个特别好的例子。你会发现孕期妈妈所有的激素分泌都是在保护这个小生命。这些激素的变化就会让你痛苦,让你不能做别的事情,但它是天然的,这个宇宙发明了这些机制,就是让你为了准备好一个生命的诞生。
你会在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因为很多事情不是你能控制的。当你无能为力的时候,你会生发出来一种对自己的温柔的爱,也会生发很多的信心。
我相信我们都是对自我要求很高的人,而且往往愿意自我激励、自我打鸡血,我不相信我们会自我懈怠。这个过程中,我们缺的其实是一种对自我的真正的慈悲和宽容。你内心有了这种力量和信心,对外界就会有足够的力量去感染别人,你不会觉得你做得太慢了,那个慢它是有意义的。
我相信我们都体会过,但是获得那个结果那瞬间的情绪是很短暂的,一下就会过去的。相对来说,这个过程比你最终拿到奖杯的那一刻更难熬。但是你想,如果你花了 100 天的时间去追求1个小时的结果,那你放在生命里来想,那个100天才是最重要的。那个结果有可能是拿着奖杯,但也有可能什么都没有。我觉得那个一百天怎么过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希望这个过程是充实的,很多事情是你自己在安稳充实中去度过的时候,其实你对那个结果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等风来」的感觉。你有信心可以快一点,但是你也有充实感。
如果你快了不行,一定就是欲速则不达。这个往往从结果上就能看出来,效果是不行的,那你就得慢一点。包括你刚刚也说到,外界会不会觉得太慢了,会觉得我挺挫的,做事情也是挺没能力的。
这时候我们把心收回来,还是看你自己够不够踏实,以及有自我的信心感,我觉得不在于外界。但这个的确挺难的,我觉得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且我觉得这个过程不是一朝都能练成的。我 17 年见你那会和最近跟你有了重新的连接,我觉得你是有很多变化的,这个东西真的是通过一定的时间、经历了一些事情才能慢下来,特别是作为创业者。
所以我觉得说,先问问你要的结果,然后反过来再看那个过程你应该怎么过,可能就会更好的理解快和慢的相对性。
联系我们/
小助手微信:digipont001
商务联系:DigipontBD
如果喜欢,让我知道你在看吧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