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粉蒸肉事件看,舆论对社会的价值是什么?
沸沸扬扬了一周的“150碗粉蒸肉”事件已基本落下帷幕,无数的网友在这一事件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前两篇文章里,我们分析了引爆舆论的要素和王女士赢得舆论支持的方法。
期间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表示大众的看法并没有对原告邵先生产生什么干扰,如此沸腾的民意也无法对社会造成实质的影响。
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来聊一聊:对于粉蒸肉事件乃至整个社会而言,舆论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价值。
1.舆论有没有可能影响到判决结果?
在二审判决前,粉蒸肉事件未曾得到媒体的大肆报道,法庭自然也不会受到舆论施压。然而王女士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她不会接受当前的判决结果,会继续向上审诉。
那么在后面可能出现的三审中,汹涌的民意是否会对案件造成影响,有没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到最终的宣判结果呢?
从过往的案件来看,这个可能是存在的。
在2010年10月20日,曾发生过一起骇人听闻的案件。西安音乐学院的学生药家鑫驾驶着雪弗兰小轿车将被害人张妙撞倒,为避免张妙记住车牌号找其麻烦,药家鑫持尖刀在张妙胸、腹、背等处捅刺数刀,将张妙杀害。
由于性质过于恶劣,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的网民在各大社交平台发声,呼吁立即处死药家鑫,还死者以公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审开庭前,西安中院给每个记者发了调查问卷,其中有个问题是——你认为药家鑫应该怎么判?
而在审判结束后,法庭给出了这样的判词:“药家鑫杀人灭口……虽然有自首情节,但……社会反映强烈,如果不判处死刑,可能会对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虽然舆论不会成为判决的主要依据,但其仍会成为司法机构考量的因素之一,对审判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舆论是公众意见的集合,如果公众对某一案件特别关注,意见特别强烈,倾向性特别一致,就会产生群情激奋的舆论场。在“众口一词”、“众曰可杀”的舆论氛围下,司法就很有可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作出迎合民意的判决。
过去在审判文书中出现的诸如“民愤极大”、“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之类的判词就是这一论点的明证。
2.舆论还有哪些的附加价值?
如果在三审判决中,法院依旧判王女士败诉,那么舆论是否就没有对这一事件产生影响呢?
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在此,我们就要提到舆论的附加价值了。
我们知道,法律是用来约束一些伤害他人的行为的。而粉蒸肉案件却较为特殊,原告邵先生将法律由盾牌变作了刀剑,反倒利用法律了漏洞牟取到了私利。
当出现这种法律与道德的平衡点并不完全重合的情况时,舆论就能促使群众通过法律之外的手段去惩恶扬善。
在粉蒸肉事件中,由于王女士博得了大多数网友的同情,她的在各大平台的粉丝数量迅速暴涨,店内积货也被抢购一空。
而在另一边,邵先生则遭受了网友的大量辱骂,其真实姓名也被网友扒出。据邵先生本人表示,他的实际生活已经因此受到了影响。
3.舆论会产生哪些更长久、更广泛的影响?
舆论是一柄扩音器,它会把能引起大众共鸣的事件传向世界的各个角落,也让他人看到故事中的教训,警惕类似行为的发生。
对于商家而言,他们可能会因为看到了这一事件,而去了解食品法,以防遭到职业打假人的敲诈。
对于想成为职业打假人或正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来说,邵先生被网爆的遭遇也会对他们起到震慑的效果。
除此之外,舆论还有可能会对立法产生影响。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人大代表们所提的意见,大多会反映出一些群众的困扰。法律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完善的。
有一位专家曾分析过舆论对法律的意义,并将结论凝结成了一句话。
他的前半句是“民意影响审判结果是司法的退步”,这一点当下尚存争议。
他的后半句是“民意影响立法是司法的进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一点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舆论是民意的集中体现,它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观点与期望。在舆论的作用下,社会就可以更轻易地朝着人们理想的样子不断的进化。
这便是舆论的重要意义。
可以说,舆论对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正视舆论的能量、领悟舆论的内涵、善用引导舆论的方向,才能对整个世界产生更独到的见解,在这个纷杂的社会中,处于不败之地。
关注我,带你探知舆论背后的秘密~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