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绝叫 | 什么是文字的信念感?
写在前面:
文字正在没落,这是不争的事实。
内容从纸媒转向公众号,再向现在的短视频平台迁移,文字不再是唯一重要的载体;人们的遣词用词越来越匮乏:绝绝子,yyds充斥屏幕,“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才能刷屏;文案的专业度不被认可,“谁都能写几句”成了一种错误的共识。
靠文字吃饭也热爱文字的我,想通过自己的表达,让文字更有力。
笔力不够怎么办?
我刚入行的时候常被说笔力不够。当时一心想改,但苦于不知道怎么改,只好多看书,以为积累的素材多了,文章自然能写好。或者模仿一些名家,以为写的东西跟他们差不多就是有笔力的表现。
这是误解。
怎么练笔力?怎么行文不散?经过数年的摸索,我认为信念感非常重要。
什么是文字的信念感?
信念感是被章子怡带火的,她说演员要有信念感,但放在写文章上,信念感一样重要。
“为文之道,曰理,曰事,曰情”,其中理占第一位。理是道理,是主题、观点。一个没有主旨的文章如同一场漫无边际的闲谈,说的话可能更悠闲,但不会更有力。
为什么鲁迅提笔如刀,因为他深感封建礼教丑恶,一心想叫醒“沉睡”的中国人,发扬新文化和白话文运动。这份痛心感和紧迫感,就是鲁迅的信念感。他要让自己的文章变成当头棒喝,敲醒麻木不仁的中国旧民。
他必须有力,所以他才能写出这么有力的文字: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鲁迅《呐喊》
鲁迅就差从书里钻出来,摇着你的肩膀,怒骂你清醒一点,这样的文字怎么可能无力?
借余秀华的诗聊信念感
有人说现在的中国不需要让谁清醒,我没有这份信念感。
文字可以包容一切,信念感可以是家国大义,也可以是个人感情。
“余秀华的作品泥沙俱下、混着血污,在脂粉闺秀中像杀人犯一样醒目,初次见到,就像打了一剂强心针,睡意全无。”
她写的就是爱情: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余秀华《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来,封我为荡妇吧,不然对不起这春风浩荡里的遇见”
——余秀华《或许不关于爱情的》
她极度渴望爱情:
“我只想轮回转世,做一个好看的没有残疾的女人”
“如果这一世继续写,可能还会得许多奖,但是都没有意义了,我就是想和他在一起,和那个人在一起,才算是有意义的。”
这种求之不得就愈求之的执念,最终变成一颗热腾腾连着神经血管的心脏,她通过文字把它血淋淋地端到你面前。
这样的文字怎么可能无力?
你有观点吗?
有人说我对爱情没有执念,我有甜蜜的爱情、真挚的友情、幸福的亲情,没有特别突出的信念感。
那你有观点吗?
这是最实用的信念感,我们不是鲁迅,不是余秀华,但可以成为一个有独立观点的人。
有态度和人云亦云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完全不一样。写城市更新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城市更新“网红化”》这篇文章刷了屏,因为它切中了时下大热的城市更新要害:我们的城市需要那么多太古里吗?
*图片源自:城市8部
民间对“网红化”的追逐却愈演愈烈,“网红化”也成为不少城市更新项目的一种标配式要求。好的项目自然会在网络上引起话题,一如上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刚兴起时在传统媒体上掀起的浪潮;但“网红”的项目未必一定是好项目,对“网红化”的盲目追求也可能使城市更新误入歧途。
——城市8部《城市更新网红化》
一番真话,振聋发聩,写出了很多人知道但不敢说或者没有说出来的心里话,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自愿转发,这样的文字怎么可能无力?
总结来说,信念感可以是家国大义,可以是个人情感,可以是一个独到的观点。说到底信念感是一种内力,看到、听到、思考、表达,只有作者成为一个“有点力”的人,写出来的东西才不至于无力。
「文字绝叫」栏目内容同步更新至公众号「八百字」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