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软硬件思维,大屏角逐折射生活态度
文|智能相对论
作者|佘凯文
和手机的大屏化趋势一样,电视的大屏化已经成为另一种科技风潮。
从行业角度来看今年竞争尤为激烈,国外品牌方面,索尼在3月发布两款75吋大屏产品,LG继续扩张,推出了97吋巨幕OLED,三星同样持续加码大屏,新款TheWall电视在尺寸上,最大可以提供4K110吋或者由4块4K110吋面板组合成的8K220英寸巨幕。
国内品牌竞争也不含糊,小米推出了100吋巨屏电视,华为前不久发布了全新大屏系列,4月25日,海信在2022年春季新品发布会上,也一口气推出了多款产品,更有堪比一个国标乒乓球台的大小的“120英寸激光电视”,再次刷新了大屏的上限。
与LG、索尼、海信等抱有相同想法的玩家不在少数,不过“高端大屏”或许也并不会成为所有人的方向,甚至于它可能只是一场“胜利者的游戏”。
“科技”与“生活”的双向奔赴,大屏成为全新指南
自“黑天鹅”侵袭以来,一切的户外活动都被按下了静止键。当“宅”成为日常,孕育出了新的“宅文化”、“宅科技”乃至“宅生活”。
从小家电产品的爆买,到大屏电视的突围,展现出的都是用户对于当前生活方式的“不满”,或者说他们正在试图改变。相较之下,小家电产品为用户带去的只是一时的新鲜体验,但大屏电视赋予的可能将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2022年,又是一年世界杯,然而以往世界杯的观赛经验在今年都将会“失灵”,可能将没有通宵狂欢的酒吧、也没有人声鼎沸的大排档。但大屏电视正好能弥补这些遗憾,巨幕与音效的加持,给用户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三五好友也能拥有完美世界杯体验。
像此前冬奥会,全新科技的赋能,让大屏电视观赛堪比现场。“中国近6亿人通过电视观看了冬奥会”冲上热搜,表明即便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依旧是影音娱乐等生活方式的首选媒介。
AVC全渠道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75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的销售量增幅高达60%,销售额增幅达到36.5%,与中小尺寸电视的低迷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都说明,大屏的生活滋味正被越来越多的用户体会,而大尺寸电视也正在成为全新的用户“生活指南”。
冲向“高端大屏”,能否成为低迷中的突破方向?
在消费趋势及品牌转型的双重裹挟下,高端大屏电视产品成为整个行业的“金矿”,然而绝大多数玩家可能搞错了,“高端大屏”并不是想做就一定能成功的。
原因是目前消费市场对彩电产品的定位发生巨大偏移,从满足刚需的功能性消费转向满足改善型、享乐型需求的品质性消费。这也意味着在红利退去、行业见顶、从刚需逐渐转变为替换需求后,赛道玩家必须,也只能在“存量”市场找切口。
至于为什么说“高端大屏”会是“赢者通吃”的市场?
一方面因为高端大屏门槛并不是所有玩家都能迈过,第一是技术门槛,大屏电视不光只是屏幕够大就行,其色彩表现、音质效果、背光技术等细节部分能不能跟上,则决定了一台大屏设备的“完整性”;第二是生态门槛,在大屏“娱乐化”的背后,所对于的其实是足够丰富的内容和更贴近用户的场景,再优质的硬件,没有内容做支撑也不过是一个空壳;第三是品牌门槛,“高端大屏”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其天生所具备的“高成本”及面向市场端的“高售价”,众所周知高端产品所考验的将不仅仅只是产品自身,品牌能力更是承载关键。
另一方面,从当前行业集中度来看,正呈现“强者恒强”的趋势。2018年数据显示,在75英寸+市场,海信电视的零售量占比达到27.39%;2021年,海信电视在75英寸+、8000元以上高端大屏市场继续领先,8000元以上的高端大屏市场销售量占有率更是首次达到30.43%。此外,在100+大屏市场,海信也是行业第一。今年第一季度,在100吋+大屏电视销售额中,海信激光电视占比达到63.6%。
从当前的市场格局来看,海信俨然成为高端大屏市场的“守门员”,技术方面海信多年来都是大屏领域的拓荒者,早在2014年海信就率先推出100吋激光电视,到如今全新引擎平台LPU发布,海信一直走在大屏技术的前列;生态方面,此次发布会海信就为激光电视用户定制了激光影院专区,依托聚好看科技自主研发的大屏4K超画质家庭影院产品“小聚院线”,每年为激光电视用户上线百部精心调教的帧选大片,打造高端影院级视听解决方案;品牌方面,多年来海信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渠道都占据着绝对第一的市场份额,品牌价值深入人心,在挖掘“存量”用户方面更有优势。
那么为什么会是海信?海信又做对了什么?
大屏的背后:是向上的“场景叠加”与向下的“用户体验”
海信在高端大屏市场占据先机,主要能力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对“场景叠加”的塑造;第二是对产品的诠释来自“用户体验”;第三则是对于“大”的“价值判断”。
1、“全场景”背负的新使命
当前电视产品随着大尺寸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写电视功能的单一性。过去电视所承载的是“看”的能力,而当下电视不但要“看”,还要承担“用”、“玩”、“交互”等多种职责。
简单而言,这是客厅娱乐的变迁。不同于七八十年代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的黑白电视机、又或者九十年代连着功放、音箱唱拉卡OK、2000年以后电视又称为各类游戏主机的显示屏,可以明显看到越往后,电视产品所承载的职责越发“边缘化”,行业的低迷,也因为如今客厅娱乐场景下,电视不再是主体。
如何才能让电视重回客厅娱乐的中心舞台,重新抓住用户?将电视比喻成一名运动员,此时它所需具备的不光只是长跑能力,还要能游泳、能骑车,也就是需要从单纯的长跑运动员转型为“铁人三项”运动员。
这也是海信当前正在做的,赋予电视“全场景”能力。海信与FIFA官方、专业电影剧组、全球知名影像品牌等专业机构跨界合作,深度适配主流游戏平台,推出了涵盖体育、电影、专业、游戏的4大模式,全场景“干预”用户的客厅娱乐场景,再用内容覆盖全年龄段用户,海信深厚的用户底蕴便是由此而来。
2、“超画质”赋予的新体验
在更多的体验场景之后,考验电视产品的依旧将是基础能力。绝大分部用户购买高端大屏产品主要都是想体验堪比影院的观影效果,然而结果却并不尽人意。
例如,不少大屏产品随着观影角度、光线的变化,屏幕显示亮度、色彩会出现明显差异;或是在观看体育及动作类内容时,出现掉帧、噪点等问题;普通软屏对比度高但视角小,硬屏视角大但对比度低的问题也在困扰着用户。
此外,画质模糊、有延迟、边框粗、送装体验差等问题,都在困扰用户,许多厂家对硬件的升级和软件生态的丰富的同时,往往都忽略了这些关乎用户体验的细节问题。
而海信则是将目光都放在了这些细节处,如世界杯官方电视U7专属定制的“黑曜屏”,同时具备10万:1超高对比度和178°全维广视角。解决大屏效果受光线、环境影响的困扰,成为液晶显示行业的重大突破;全新海信U+超画质芯片则保障了观看的画质和流畅性。
此外,在激光电视领域,搭载了数字激光引擎LPU技术的海信L9H系列,100%纯净三色激光,实现了精细至1nm的超窄激光光谱的控制,带来更好的画质显示。
细节决定成败是真理,在“高端大屏”赛道同样如此。
3、“超大屏”提升的新价值
虽然彩电大尺寸化进步速度很快,大屏也被视为中长期电视行业的唯一方向,但就用户需求而言,当前的大屏产品依旧不是最完美状态。
从历史角度看,2002-2003年前后的背投电视已经实现46-60英寸的尺寸。当前彩电市场销量占比最高也才刚刚进入65英寸,2008年前后液晶和等离子电视都已经推出100英寸产品——这依然是今天平板电视的尺寸最大选择。都说明,过去20年,彩电的供给升级,并没有显著改变“技术上限”。
当然,激光电视的普及是一个惊喜,海信作为行业拓荒者的作用更加明显。从2014年,率先推出100吋激光电视,到2019年,又率先完成75-100吋全尺寸段布局。再到今年,120吋激光电视的出现,在打破平板电视“技术上限”的同时,也赋予了大屏全新的价值,不仅对用户如此,对于行业更是如此。
说白了,120吋产品问世,向上是“场景叠加”、向下是“用户体验”,大屏为用户带去的不再只一种娱乐方式。同样,在这三大能力的作用下,使海信在大屏领域早早占据先机,一步强步步强,为实“现赢者通吃”打下基础。
总结
当下,传统电视日渐式微的趋势已不可逆,曾经“如日中天”的移动互联网也面临流量见顶的困境,高端大屏崛起的脚步迅猛,或许能成为打开新时期流量的“新钥匙”。但还是那句话,这把“钥匙”并不会属于所有玩家,像海信这批高端大屏的头部品牌,极有可能实现“赢者通吃”。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AI产业新媒体;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