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520“一面之缘”的梗,希望你永远也不会明白
一面之缘挂闲鱼
520年年有,年年也有大冤种。从七夕、情人节到520,每到送礼环节,都是一场情侣之间审美的“火星撞地球”——死亡芭比粉口红,瞬间芭比Q;变光棍的双节棍里,藏着爱情最欠揍的模样;永不凋零的永生花,可以恒久远地挂在闲鱼上。
因此,送礼是恋爱的入门课程。有些礼物,是爱情的催熟剂,有些却是爱情的清洗剂,洗完就无了。520的礼物,521就挂上了闲鱼,礼物与收到的人只有一面之缘,类似的“一面之缘挂闲鱼”的剧情,轮番上演。
这种“爱情循环”的梗文化盛宴,怎么能少了闲鱼官方出战。基于“一面之缘”的洞察,闲鱼策划系列创意传播,像素级还原520送礼场景的名场面。
贱贱的画风,挂面作为幕布,闲鱼打造了一幕幕“一面之缘”动画小短剧,演绎520那些只有一面之缘的奇葩礼物。苦口婆心,仿佛已经尽力在为痴男怨女们祈福,希望“一面之缘挂闲鱼”的梗,你永远也不会明白。
·将“挂”进行到底
官方玩同音梗,最为致命。闲鱼为520送礼“操碎了心”,策划出让人上头的创意周边——“一面之缘”挂面,将“挂闲鱼”延伸为通感的“味觉语言”。
有趣的周边百里挑一,闲鱼“一面之缘”挂面的趣味性文案,配合反差感的周边,提升了传播势能。可能“挂面”这辈子也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和520扯上关系。
而在海报创意中,闲鱼一“挂”到底,让人物拿着挂面,自己把自己“挂”了起来。在海报文案中,挂面的劲道口感,对应到爱情中的极限拉扯,挂面的不容易煮糊,对应爱情中不免发生的糊弄……诸多巧妙的呼应关系,让人会心一笑。
闲鱼的品牌创意聚焦于“挂”字,不断夯实“挂闲鱼”的核心心智,强化对卖家侧的发布提醒,并与送礼等场景绑定,形成关联记忆,就像“逛淘宝”“上天猫”类似的动名词搭配,“挂闲鱼”也在形成一种在送礼,乃至闲置经济中的用户共识——毕竟,万物皆可挂闲鱼。
·打开social的“流量密码”
好的立意提升传播势能,好的话题能将势能,转化传播动能。
好的话题有三个要素——冲突感、有共鸣和能展开丰富的二次创作的空间。在闲鱼官方创意物料出街的同时,品牌在社交平台上点燃social话题,进行氛围烘托。其话题冲突感体现在,送礼和挂闲鱼的冲突,能够加速话题引爆,让大家有兴趣去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共鸣点体现在话题覆盖度广,大多数人都送过礼,也收过礼,每个送礼的人,多少有过“踩雷”经历;在二次创作空间上,每个人都有表(吐)达(槽)欲,UGC内容能呈现出情绪张力,提升话题热度的同时,进一步延伸出更多的UGC内容。
闲学,成为显学
创意,是反常识的。闲鱼520“一面之缘挂闲鱼”的品牌创意,正是从另一个新奇的角度,打开520,营造“痴男怨女互送厚礼”的戏剧冲突感。
而闲鱼也借势520,再度强化了其年度文化IP「闲学行为大赏」,去解读年轻人在闲鱼经营生活的新趋势,创意及主题活动紧密围绕着520的爱情闲学,三位一体去诠释什么是“一面之缘挂闲鱼”。
在“闲置经济”以外,闲鱼平台逐渐延伸出独有的一种“闲学”文化,它不仅是年轻人热衷的梗文化的集中体现,更深刻反映出他们在闲鱼上经营生活的小趣味,无论是“十动然鱼/老婆不让/学不会了”等热门转卖理由,还是“屠龙刀/我是学生/暂挂不出”等闲鱼交易黑话,都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闲学”的独特文化体系,在传统的电商赛道已经逐渐拥挤的时局下,“闲学”成为了闲鱼与众不同的社区文化护城河。
正如网抑云之于网易云音乐,爷青回之于B站,梗文化成为品牌与Z世代用户沟通的关键。基于闲鱼平台的C2C交易环境,用户自发形成并且不断更新的“闲学”,反映了闲鱼上年轻用户的比例一骑绝尘,从亚文化到主流文化,也许还只差等待年轻人长大的时间。而“闲学”显山露水成为一种显学,可以说是伴随着95后逐渐走向社会的一种必然。
因此,你想顺利地和Z时代用户交流,必须掌握真实、玩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毕竟,双向沟通才是真的沟通,用户共建的品牌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
做一名闲学家
如果说,520的开始是送礼,那它的续篇便是“挂闲鱼”。
闲鱼基于520“一面之缘挂闲鱼”的背后洞察,延伸出趣味性的梗文化,以及年轻人表面上的调侃和吐槽,背后展现的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品牌也通过送礼场景的主题营销,与用户建立共识,从“挂闲鱼”到梗文化,通过融入多元的文化和兴趣圈层,闲鱼也在形成专属的、有凝聚力的品牌社群。
闲鱼品牌社群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位闲学家。年轻人对“闲学”的修炼,既不是躺平,也不是飘忽不定的玄学,是他们对生活的积极经营和调侃,是新时代下背景下的乐观和新型美学。
闲学之下,是一群善于经营生活小趣味的年轻人,他们在闲鱼上不断与时俱进地更新着转卖理由,使用层出不穷的交易黑话,这些基于生活现状,进行巧妙而独特的表达,正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独有创造力与青年文化。
他们在闲置交易中透露出的语气,自嘲中带着希望,低调中谋划着未来,这一代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消费观的自信,正演化成闲鱼品牌独有的“闲学”文化现象及语境。
一入「闲学」深似海,从此闲鱼挂不停。年轻人的「闲学」正逐渐从亚文化,进入主流文化视野,是闲鱼的不可替代的识别符号与心智资产。或许,闲鱼所代表的,并不是某几个文化圈层,或着标签,而是“更懂年轻人,跟年轻人一起‘经营生活’”的共识。
每个在闲鱼上挂出物品的“闲学家”,都在分享自己的一部分,是实物,是故事,也是情绪;有过去,有当下,也有未来,他们组合出生活的本身趣味,描述出更smart的一种生活方式。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