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营销,怎么才算高明呢?
世界上有两种公益动作:
一种是默默捐钱做好事,无人知;
另一种是做一些好事,大张旗鼓做宣传。
我们认为,低调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惩恶扬善才是。在品牌中,做公益传播的品牌不胜枚举。正因为有很多带头做善事的人,才影响了更多想做善事的人,把己善变为了众善,更具备公益的价值。
但是,我们的公益思维太过传统。一提到公益,正常人一般会想起「捐」。没错,「捐」是最常见的公益行为,因为最为简单,最为粗暴。但是,世界上的公益行为,都这么粗暴、不动脑子吗?不会。
好的公益营销,复合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特征一:品牌发心本善
公益营销,底线是不是作秀。
这个很难区别,怎么看呢?作秀,是本心假;不作秀,是发心本善。所以,如果公益立场是为了自己、带有掠夺性,那这种公益活动不管怎么做,都是发心本非善,在借助善的面具作秀。
特征二:具备业务独占能力
好的公益事件,是脱离捐赠思维的。品牌在公益上有所建树,必然是符合自己的品牌特质。
举几个经典例子:
梅西百货做的believe战役,利用商场为媒介,让更多孩子来捐一块钱,帮助其他孩子。
外国矿泉水Life Water,只生产半瓶水,另外一半的水,捐赠给缺水的地区。
腾讯邀请很多艺人来读书,用音频帮助盲人阅读书籍,还有,用AI技术帮助被拐儿童返家。
甚至还有公安系统研发的宣传片,让“古惑仔”开始做公益。
以上都不是做捐赠,而是依托业务能力来进行更多形式的善。这种根植于能力的公益,影响力更为深刻。
特征三:引发共情
己善和众善,不同。让更多人来成为善的传播者和参与者,是数字新媒体时代更为容易能做到的。
这种引发参与,不是传统的展示、号召、征集,易落于俗套。好的引发,自带吸引。
冰桶挑战?OK这太经典了。与渐冻人感同身受,这种洞察怎么能找到。堪称天才!
当然我们也看过一些优秀案例,他们很擅长转换。他们知道,这些人再惨也跟用户毫无关系。因此他们更重视换位思考,为捐赠对象和捐赠者建立更强的情感链接。让每一个人都能看见公益的结果,所以才让参与者都有了兴趣。
所以,简而言之:高明的公益营销——本善的初心、独占的能力、让人共情。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