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撰写:吴小宝、Choco
罗易成,文案出身,原HAVAS创意合伙人,曾在FCB、奥美、达彼思等国际公司就职。
做广告时,江湖人称阿三,现在是共同成长创始人、《中国守艺人一百零八匠》新书作者,罗易成。
前几天,数英推送了一篇关于罗易成老师(以下简称罗老师)的文章《前HAVAS创意合伙人:两年采访160位手艺人,还顺便带出个女文案》,引发了大家一系列的探讨。除了对老师的文案赞叹有加外,也多了一份对罗老师以及手艺人老师们的敬畏和好奇。
最近也是罗老师《中国守艺人一百零八匠》的新书发布会,趁发布会刚结束,数英便第一时间联系到罗老师,邀请他与我们分享了手艺人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他在这过程中的所得所获,还有他一直强调的“相信”。
相信,看完这些故事,那些触动心弦的文字,会突然开始,刻骨铭心。
*罗易成老师新书发布会现场
再走来时路,愈发相信守艺的意义
两年来,您走访了这么多位手艺人,有让您觉得特别扎心的瞬间吗?
罗易成:有的。就是我书本里第一位老师,龙玉门老师,她是苗族花带的传承人。
苗族花带传承人:龙玉门
以前,苗族花带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如果遇着中意的人,女孩儿会亲手编织花带,让男方系在腰间,往往就这样系住了一世情缘。编织花带的每一根线,就代表女孩对这个男孩与日渐增的思念。龙玉门老师从小学习编织花带,嫁到凤凰县城后,时常坐在沱江边上,边织边售卖,以不紧不慢的节奏维持生活,很多人称她为沱江织女。
但自凤凰古城商业改造后,她却被城管轰来轰去,不让在这里摆摊以免影响市容。这个不擅叫卖,只喜欢埋头编织的人,那点收入完全支撑不起去租个门面。作为非遗传承人,归文化馆管,但市容这边,又归城管负责。这是让我特别扎心的瞬间,这样的现象太奇怪荒诞,但又是事实。
*后来,罗老师还专为龙玉门老师做了海报去呼吁这件事
很心酸也挺无奈,难以融合的矛盾,最为拧巴。那还有什么让罗老师觉得特别惊喜吗?
罗易成:冷兵器研磨师闫民老师,之所以让我惊喜,是因为闫民老师一直在不断刷新我的认知。
冷兵器研磨师:闫民
这是个冷门得不能再冷门的手艺,若不是走进他研磨兵器的小屋亲眼所见,真的难以想象这样的手艺存在。老师以前在兵工厂上班 ,其祖父也曾在和八国联军打仗时期为义和团打过兵器。后来闫民老师辞掉兵工厂的工作,把精力放在研磨冷兵器上,这一放就是三十年。
他可以卖掉一套房子,花三十几万全部用来买磨石。
他也可以花二十年时间只为修复好一把民国时期的刘云锋佩剑,至今老师仍收藏着,谁也不卖,铁了心把它作为传家之物。
他就在这样一个四面都是铁门的房子里,没有窗,一磨就是几十年。中国十几亿人,甚至没有几个做冷兵器研磨修复的,他是其中一个。
听了闫民老师的故事,对罗老师写下的这句“定可发智,然而清净最难熬”的理解突然深刻了,可仍有疑惑,老师可以为我们解读吗?
罗老师:在一个连窗户都没有的小屋子里,这一待一钻研就是几十年,自是清净最难熬呀,当然,就像闭关修行一样,你在这方面的智慧也因为你定力的增长而发起。
前面也提到闫民老师研磨兵器的地方,四面都没有窗户,甚至周围的邻居都不知道他在干嘛,你说清净难熬不难熬。定可发智,其实手艺人有时就像一个修行的僧人,你同样需要一个能让你静下来的地方闭关,如果你耐得住清净,你就能拨开迷雾启发智慧。
在我新书发布会上,闫民老师也来到了现场,为我们分享了一把他于1984年修复的刀。1984可能对很多采访者来说只是一个时间,但对于我而言,1984能让我联想到乔布斯和乔治·奥威尔,把巨大的事情,放在一个很冷门的手艺人身上,它们本身不相干,却因此产生了联系。我觉得这也是我区别于其他采访者的地方。
*闫民老师1984
*定可发智,是佛教里经常会提及的词,它一般用来形容一种修行。但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可以说非常难,就像一瓶水,你将它安静置于桌上的瞬间,水里的杂质会与水融合,开始变得浑浊。但你一旦继续安定,杂质就会一步步缓慢沉淀。到真正定下来之时,甚至连分子都停止运动,一切纷扰就会抛开,会让人更清晰理智地去客观看待眼前的事,智慧也就发起了。
罗老师您刚好提到文案,您为108匠撰写的文案,有20句已经在广告圈传开了。在写这些文案时,老师会定一个基本的标准或方向吗?
罗老师:除了是文案以外,我更想把它们当作是一份礼物,去送给这些手艺人老师。
我本是文案出身,并不希望大家非要看完那几分钟的视频,或者读完整本书,才会对这个老师有印象。我更想通过一句话,让大家瞬间对这个手艺人老师有基本的认知,它更像一个手艺人的名头。所以我给我的徒弟赵大航说,你写这些文案要记住两个核心:
第一:它能高度概括手艺人老师所做的事情,尽可能用几个字便能提炼并生动表达出这份手艺的价值。
第二:这句话不止写手艺,而是让看到这些文字的人,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共鸣,甚至不同的人可以自行去延展它的意义。
最后,不要写自己不相信的东西。举几个例子:
精神有归处即为富足
这句话很多人喜欢,写的是擀毡传承人王玉成老师。他是我见过唯一一个至今还在穿打补丁衣服的人。
擀毡这项工艺已有上千年历史,是王玉成老师祖孙三辈的谋生技艺。随着社会的发展,毛毡也开始退出人们的生活,但王玉成老师过得很开心满足,不在乎外界条件,一门心思想把自己擀毡的手艺传承下去。
所以,所谓的富足,并不是说你口袋里有多少钱,而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也知道自己要什么,精神有了归处,才是真正的富足。
擀毡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玉成
刀无刃,封住初心不染尘
这是写的苗族蜡染传承人王曜老师。一方面是在说蜡染这项工艺,它需要用蜡刀去刻画融化的蜡液;另一方面又把时代比作染缸,提醒我们需要一把蜡刀封住自己的初心,别让它被玷污。这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句文案。
王曜老师做蜡染的初衷也在于此,做这件事的时候,他的心能静下来,一切繁杂皆所空,他也希望看他画的人能静下来,甚至有所顿悟。
同时封住初心不染尘也是在告诉大家,保持自己最初喜欢、相信的东西,不要轻易追逐时代的浪潮。
苗族蜡染传承人:王曜
唯有念想,最懂你的想念
这句话是写段改芳老师的。首先一个词叫睹物思人。当我们思念逝去的事或人的时候,如果你手上有这么一件相关的东西,你的思念就会有所寄托。念想是有实际承载的东西,想念有时是虚空的。之所以写这句话,是因为里面也藏着一个特别扎心的故事。
段改芳老师原是山西省群艺馆研究员,50多年来,她接触了无数的手艺人。甚至很多手艺人祖孙三代都和段老师有交情。那个时候条件很艰苦,根本没有现在齐全的采访设备,完全靠纸和笔,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录。段改芳老师也喜欢收藏民间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比如曾经费了很多心血买回来河南淮阳的泥泥狗,放不下就全部放进地下室包括文字采访资料,可有天一个小偷钻进地下室,发现没什么可偷的,一怒之下就放火全烧掉了。她回到家的时候,消防队正在救火。
那些有念想的东西,全都变成一滩滩黑水,最终消逝在空间里。
这件事发生在03年,对老师的刺激非常大,以至于她后来生病做了乳腺手术,到现在伤口都没完全愈合。
段改芳老师的故事也让我更加相信我现在做的事是有意义的。我想把这些民间手工艺的东西,像刺绣、苗族花带等等,留在时间长河里,因为它们就是后辈的念想。这些文案也是,它们像一面镜子,能让人从中受到不一样的启发。我希望它们被赋予强有力的生命力,留得长一些。
原山西省群艺馆研究员:段改芳
您说段改芳老师的故事让你更加相信你所做的事。所以罗老师,经过这两年的走访,这些手艺人,有给您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带来什么改变吗,还有您在做广告,和不做广告后,您坚信的事物有变化吗?
罗易成:变化肯定是有的,而且是巨大的。可以说我整个人生的参照物都发生了改变。
以前我们的周围总会充斥这样的声音:某某广告公司又得奖了,谁又买房升职加薪了、去国外旅游了等等。刚听见时,会假装淡定,但你成天处于这样的环境下,这些声音时不时会提醒你,焦虑在所难免。
但做手艺人不一样,大部分时间你在外面跑,你感受到每个手艺人对事情的痴迷,用不计得失的投入感去持续做一件事时,你的心智是有变化的。逐渐地,我的参照物就变成这些手艺人了,他们的收益也没有很多,但特别充实和快乐。
我开始思考我和他们身上的差距,我甚至在想我们的下一代,年轻一辈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有什么是可以在人生中去借鉴的,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同时我也越来越坚信两件事:1、相信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捷径;2、相信专业。说的是外界,更是我自己。
是相信传统,也是更坚定未来
您提到了下一代,我们知道罗老师偶尔走访手艺人,也会带上您两个小孩。您当初是为什么想带上他们呢?您觉得传统文化对儿童教育有什么正向影响吗?
罗易成:其实带着他们去拜访有着我做爸爸的私心。
*罗老师的儿子们在西安碑林看拓碑
这个私心可以归宿到我小时候,我从小在农村长大,16岁之前甚至连县城都没去过。这样的好处是你的心会变得单纯明镜,但坏处也很明显,你的视野会变得狭窄。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走出去,去增长阅历,去开阔视野。我已经带他们走了差不多快25、6个省,我的大儿子甚至骄傲地对外人说:“地球上的每个省我都去过了,是和我爸爸去的。”
其次我觉得走出去,可以增长他们的创造力。
有一次,我们的车在高速路上,刚过潼关,前面路的左边闪出一道高高的山脉,那是华山。我的大儿子就问我:爸爸,为什么要把山修在路边?当时觉得这句话特别有创意,因为它颠覆了我们既有的逻辑,更没有对山和路先入为主的主次之分。
让他们接触传统文化也是一样,我会鼓励他们去写毛笔字,用最传统的桑皮纸、枸皮纸、麻笺等手工抄的纸。因为你能感受到墨水在纸上意想不到的变化,他们自己看到这种变化也会很开心。虽然传统文化现在对他们的影响看上去不大,但凡走过,必留下痕迹。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定会跟随他们,一边伴随他们成长,一边逐渐变得清晰和深刻,直到有一天,他们会理解爸爸所做的事情。
对,我想让他们理解,又展露私心啦~(罗老师真皮)
*罗老师大儿子、小儿子在章丘铁匠牛祺圣爷爷家打铁
您也说到从小接触传统文化对儿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那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科技和商业的飞速发展,让他们很少有机会去接触,也正是因为这些发展,人们的生活开始逐渐远离文化传承,我们又该怎么去引导这些年轻人呢,又该怎么保护传统文化呢?
罗易成:不是我们去帮助保护传统文化,而是怎么用传统文化帮助我们,保护我们自己。
很多传统文化传承已有上千年了,以我们或年轻人的年龄,何谈保护,我们不应该在错误的维度去思考。反而该思考时代飞速进步下,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内心需要的东西。
我不是反对时代进步,这是历史前进的必然。但人们容易被一些所谓的新鲜所迷惑,产生我每天都在与时俱进的错觉。换句话说,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是你真正感兴趣想去分享的。余秋雨曾经在文化走访时,不知道外面世界发生了什么,于是问朋友。他的朋友说了句话:那些昨天刚发生的事,今天就没有再去讲它的欲望了。如同今天的网络热点,谁还会有分享昨天事情的欲望呢?
在我们人生当中,为了生存、甚至名誉上的需求,我们去学习各种商业计划书、互联网营销知识、文案的300种技巧...但真正能给你生活带来意义的,还是那些沉淀下来的有思想有文化的东西,只要我们对它保持一份敬畏心,有好感,认可它,我觉得就足够了。
这些都是我们能从中汲取的养分,时间也偷不走。
所以您对现在的年轻创意人或者文案来说有什么建议吗?
罗易成: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建立对生活的热爱,不要做自己不相信的事。
*罗老师的大儿子,为陕西富平107岁的剪纸奶奶展秀兰画画
从创意启程,以守艺人回归
相信这件事始终不变
我们也知道罗老师实际在广告业已有快15年的时间,为什么会想到走进历史、人文这样一条陌生的领域呢?
罗易成:其实我从来没有跳离创意和文字,一切只是回归到我最初喜欢的东西。
一是对这方面感兴趣,从小我就喜欢古代的东西,无论是抄宋词三百首、对联或是练习书法。二是中国乡土让我有归属感,以前传统广告也是这样,它能让我慢一些,多沉淀。到了互联网时代,太快了,我这个适合跑国道的车,就不太想超高速了。
所以我出来,开始追寻我最初喜欢的东西,一开始我做路边摊,但我高估了自己脱口秀的能力。因为在镜头上,别人不会知道你是谁,我从最基础做起,这本是一件很难的事,也让我越来越没有信心。后来机缘巧合下,腾讯 99 公益日项目找到我拍摄手艺人,然后发现国家也在提倡工匠精神、传统手艺,逐渐地我开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我开始对我所做的事情越来越相信,有信心。就像我在种一棵树,我相信它一定能结果,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这期间也有一些品牌找到我,想嫁接传统手艺去传播,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好的事。
为什么您说品牌嫁接传统文化是件特别好的事情呢?借助平台和品牌,是否能放大手艺人的价值,让他们被更多人听见呢?
罗老师:借助某些平台和品牌,可以挖掘手艺真正的内涵和价值,去启发更多社会大众,尤其年轻一代。
我自己对互联网都那么不感冒,更何况那些一门心思做一件事的手艺人呢?他们对互联网传播这件事肯定会更加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去发出声音。我也好,品牌也好,我可以运用我的传播经验去帮助他们互动、发声。品牌也一样,能够扩大传播力度,让这些手艺人被更多地听见。
之前快狗年的时候,京东就找到我做一波年货节的活动。他们希望自己的吉祥物可以与传统手艺嫁接。
因为我了解手艺人,也了解他们做的事情,所以我不会把它变成一个商业化的东西。而是让他们自然地连接,也让手艺人的手艺得到很好的传播,这就不是简单的跨界了。
*罗易成作品:京东吉祥物JOY与手艺人的跨界合作
那罗老师对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和打算吗,是想继续守艺人这条路吗?
罗易成:我想从黄河流域的源头出发,到山东的黄河入海口,以“人生的长河”为脉络,去梳理黄河流域的一些民俗和民间手艺。
这是我第二阶段的想法,这个想法也来自于这些年我走访过的人和故事。在他们的生命中,会存在很多隆重的时刻,满月、成年、结婚等等。比如你的孙子满月,你会想着做一顶童帽给它,这些东西我们没办法用价值去衡量,因为她是奶奶的一片心意,很多手艺也因为这些时刻而变得有意义。
我也不希望把这些手艺一个个扎堆起来呈现给大家看,而是基于一条生命的长河,黄河本就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也被人称为“母亲河”,它蕴育着无数生命的成长,这两者相遇恰到好处。
我甚至想过我退休的时候会干什么,是跳广场舞吗。
但再想一想沈从文和鲁迅,他们根本就没有退休的概念。也许我老了,再去这么多地方不现实。但是给我一支笔,一张纸,我就能书写那些手艺人的故事,我可以一直写下去。
有些东西根本不会受时间所影响,时间越久,反而沉淀越深。创意和文案早就长在我的生命里了,剥离不开了。
人生就是一条长河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隆重对待
人有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
虽然罗老师写下《中国守艺人一百零八匠》等于说是立了言。这对未来而言,是一份极其有价值的艺术备份。但罗老师的初心,更是希望它可以被未来的人知道,在某一段历史的长河里,某一个时间点,曾经有这样的一个艺术它掀起了涟漪。如果能给这些人带来思想的启发,那就再好不过。
罗老师在书里也写道,我们没必要放大守艺的价值,我并不推崇民艺复兴,它就应该小众而独特地发展。就像我们的饮食里需要盐,但也不能因为盐很重要就毫无节制。
可以看出罗老师在骨子里就是一个文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如此单纯地去守护艺术。守艺人第“109匠”、手艺人匠心雕刻师,罗易成老师当之无愧。
最后还藏有一个小彩蛋。
我们让老师在15年广告生涯中,选择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他第一时间给我们分享了这则别克君威2.0T的广告片还有文案,据说当时为了提这个案子,罗老师还剃了光头。有时候过去并不能代表什么,但在我们自己的人生长河某个时间点里,它值得被隆重对待。可以说是相当隆重的彩蛋没错了!
一秒钟 是2.7瞬间
一瞬间 是20刹那
一刹那 是TA的动力爆发
一刹那,即一念,一念,即是人的顿悟
图片/视频来源:罗易成 官方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