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内容创作者掘金的下一站?
播客志一直致力于记录播客发展趋势,从出版业、脱口秀到实体经济,较为成熟的行业跨界做播客,探索更多发声渠道。同时,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现象,越来越多新媒体开始尝试播客,比如姜思达、胡辛束等网红大V,少数派、娱乐资本论等新媒体平台,还有《人物》、《三联生活周刊》等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传统媒体。
内容创作者对于平台态势、营销风向变化一向嗅觉极为敏锐,从中我们也能从更多角度得到对于播客的认知。
那些来做播客的新媒体
博主相关播客
以上提到的博主主要以个人IP为主,除此之外,许多新媒体机构也在以播客为触角,延伸内容的表现形式。
本月,她刊推出了对话类播客「她刊TalkBar」,ONE文艺生活上线「万一火了」,这种拥有广泛受众的媒体跨界播客或许会成为趋势。更早之前,还有商业新闻媒体晚点LatePost推出的「晚点聊」,生活方式项目未来理想图的「现在进行时」,数字生活方式平台少数派的「一派·podcast」,运动装备媒体 ULSUM的「ULSUM Radio」。内容垂直,涉及的领域互不重合。
中文播客与文字媒体的结合由来已久,许多头部播客的主创都是文字工作者。在b站、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里,播客在公众号的渗透率最高,在新榜微信公众号的4月份榜单中,播客渗透率达1.6%。数字本身并不高,但足以说明长期更新、内容过硬的头部机构注意到了播客,声音正成为媒介拓展的选项之一。
新媒体机构相关播客
新媒体与播客背后的“声意”
图片来源:《Social Media Trends 2022》
形式回流,长内容再流行。短视频、直播无疑是新媒体内容生态的主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能看到短视频在变长,慢直播开始流行。这背后折射出受众对于内容品质要求的提升,场景、画质等硬件升级的同时,内容也不能再停留在模仿复制的层面。经过初期的尝鲜阶段,人们对于内容的需求渐渐明确分化,优质的长内容重新受到追捧,陪伴性质的媒介走入许多人的日常生活。对于有陪伴感的长音频内容,从广播到播客,需求一直存在。
内容方面,播客兼具的娱乐属性与文化属性,在单期节目中很难区分,但在整体定位上却是泾渭分明,进而折射出不同主体的追求。娱乐对应着加强受众连接,文化对应着打造品牌。
部分投放播客的品牌
加强粉丝黏性,提升广告效果。当流量时代走入下半场,增量难寻,粉丝忠诚度成为比拼的新战场。当网红经济刚刚兴起,广告是唯一的变现形式时,关注数、阅读量是奋斗的主要目标。但随着各大新媒体平台打通电商平台,链接可以追踪到购买来源,开网店、直播带货成为收入渠道,转化率成了新的关注点,所以开小号、抽奖、建粉丝群这些加强与粉丝链接的方式,成为KOL的日常操作。做播客的许多博主和机构早在多年前已实现粉丝的初步积累,就算无法通过播客盈利,借助声音具有的亲近感,也可以拉进与粉丝的距离,打造个人IP,延长自己的流量周期。
内容形式拓展,建立更立体的品牌形象。虽然基于对于媒介的敏感,从业者需要尝试各种各样的传播渠道,但由于内容调性、目标受众等元素,并不是平台热度越高越合适,比如文化领域相关的媒体,与短视频、直播等渠道存在天然互斥。看理想、单向街等文化品牌的受众,对于长内容的接受度相对更高,其推出的播客也数据表现良好。播客既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讲清楚一件事情,也富含文字无法完全传达的温度。在不影响品牌调性的同时,机构建立起更鲜活的形象。
当播客成为一种媒介拓展的选项,只要播客的受众在不断扩大,新媒体与播客的碰撞就不会停止。
©播客志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联系方式:
[ 微信客服 ] podcaster_union
[ 投稿邮箱 ] contact@wavpub.com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