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保险业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助企纾困
【策划人语】近期,金融监管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保险业助企纾困措施加速落地。银保监会提出,增加保险产品供给与覆盖,做好外贸金融服务等要求。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也倡议各保险机构创新保险纾困企业新路径,支持暂时遇困行业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在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再次强调了出口信用保险对于外贸企业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重要性。本期报道围绕保险业助企纾困组合举措落实情况展开分析,敬请关注。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今年以来,河北省唐山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通过减税降费扶持、金融信贷支持、房屋租金减免、保障物流畅通等措施助企纾困,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实际困难,促进经济稳增长。据介绍,今年1至4月份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
疫情要防住,经济也得稳住。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6个方面33项措施,为稳经济大盘降下“及时雨”。在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再次强调了出口信用保险对于外贸企业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重要性。
金融监管部门层面,近期相关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保险助企纾困措施加速落地。中国银保监会提出,增加保险产品供给与覆盖,做好外贸金融服务等要求。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也倡议各保险机构创新保险纾困企业新路径,支持暂时遇困行业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各保险公司多角度、多层次持续加大对市场主体、就业、民生、粮食能源安全以及外贸出口相关行业领域的支持力度,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有效的保险支撑,充分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外贸保险服务保障提质增效
综合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整体稳中向好,但也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正如李兴乾所言,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挑战在增多,防范化解风险的诉求也在提升,对出口信用保险的需求在增加。
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看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稳固外贸经济的作用十分明显,一方面可以保障外贸企业的收汇安全,降低交易成本,使其在国际贸易中更具竞争能力,有利于扩大贸易规模;另一方面,出口信用保险可作为企业在融资时的债权抵押品,降低融资门槛,帮助外贸企业加速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推动其与国际市场标准接轨。
今年以来,从国家层面到金融监管部门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外贸企业的保障力度。特别是在2月份,商务部与中国信保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工作通知》,重点强调要将出口信用保险作为稳外贸工作的有力抓手。
政策落实掷地有声。以上海市为例,中国信保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对符合专精特新等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实施不低于10%的阶段性降费。同时提升信保融资支持力度,针对企业资金紧张问题,充分发挥信保融资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支持各金融机构深化保单融资合作,持续扩大“信保+担保+银行”融资模式覆盖面,切实缓解外贸企业融资难题。
据商务部透露,截至5月底,中国信保承保规模突破3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7%,为14.9万家外贸企业提供了保险服务,同比增长7.5%。
除中国信保外,部分商业保险机构也积极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支持外贸企业脱困。记者从中国人保了解到,该公司创新推出跨境电商保险、海外仓保险等产品,服务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人保出口信用险承保金额达279亿美元,服务3375家企业;累计保障交易订单量超过2700万单,累计承担风险金额超过200亿元。平安产险采取包括推广小微企业线上化投保服务通道、对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的企业进行保险费率优化、允许合理缓缴保费等措施,有效发挥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我国5月出口增速明显回升,同比增长15.3%。随着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我国外贸进出口在未来数月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专家表示了“稳外贸”仍是下半年对外贸易的政策重点。为此,需要保险机构进一步发挥好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和融资增信作用,帮助外贸企业增强接单的信心,稳定发展预期。李兴乾提出,要鼓励信用保险机构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举措,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的发展,提供更具差异化的信保服务。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刘重阳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跨境电商、海外仓面临的风险更大,不同品类的产品风险等级不同,应当根据进出口相关国家双边协议、相关政策、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再提供有区分性的保险保障服务,对于一些关键领域可适当放宽风险要求给予支持。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则建议,在出口信用保险费率方面予以优惠,在案件受理、理赔时间、赔款支付等方面更好地满足企业要求,尤其是提升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政策获得感。同时,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建立的信息网络,帮助外贸企业了解进口方资信情况和进口国国情,识别可能面临的风险,为外贸企业提供专业化风险管理服务。
保市场主体“工具箱”不断丰富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为帮助企业早日摆脱疫情影响,专属保险产品“工具箱”也在不断扩容,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安责险”)就成了各地推广的保险工具之一。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包括北京市、江苏省、江西省、吉林省等在内的全国多地陆续推出安责险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相关政策,服务举措涉及延长保险期限、扩展责任范围、调整保费缴纳方式、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支付保险赔付资金等。
今年4月下旬以来,北京市疫情出现反复,全市部分区域、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到较大影响。北京银保监局会同市应急管理局、市金融监管局、市商务局出台6项措施支持参保北京安责险的企业保持稳定发展。
作为北京安责险制度推进的主要保险机构,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介绍说,“公司对于部分行业领域的2.68万余家参保安责险的企业,其中,涉及年保险费在2000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2.5万余家,免费延长保险期限1个月。后期,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我们还将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区域和行业,再行延长参保企业保险期。另外,对城市快递、物流、批发市场等企业,特别是生活必需品重点保供企业,在原有政策不变的基础上,再给予10%的费率下浮优惠。”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各类企业在复工复产中要兼顾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当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外部冲击加大,带来内部操作风险事件上升,安责险定位于承保雇员的人身伤亡损失以及施救和救助费用,也可以拓展至第三者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赔偿,保障范围较广。
“通过为企业提供较低成本的风险管理工具,可减少企业事故发生,更大程度地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从而增强企业信心,促进企业恢复和扩大生产。保险机构积极发展安责险,也可在增加保障型保费收入的同时,促进与企业主体及政府相关部门间的合作,发挥保险服务实体经济作用。政企联合出台的安责险相关福利政策也充分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王向楠说。
有力有序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和重振,保险工具运用还不止如此。目前,上海市正在加快复工复产恢复经济,为减轻在沪小微企业资金负担,中国大地保险针对急需资金周转的科技企业,推出科技履约贷保险服务,通过采取云尽调、线上审核、资料后补等方式推动业务顺畅进行,帮助企业顺利度过困难期。中国人寿财险则是围绕科技保险、货运保险、法定传染病保险等多领域打出保险产品“组合拳”。如在上海市推出的冷链货物无害化处理保险,为中小微企业因标的物被政府相关部门检测出携带法定传染病病毒而被进行无害化处理造成的损失提供风险保障。
袁帅表示,在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方面,保险机构还要充分发挥金融服务本职功能,与银行机构紧密联动,探索“银行+保险”等面向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模式和政策性担保融资模式;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开发定制定向的保险产品,提升服务质量,简化相关业务办理流程,为助企抗疫、复工复产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力度加大
货运物流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不仅连接生产和消费两端,也影响抗疫物资的生产和流通。为此,相关部门已应需出台多项举措,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保险机构针对货车司机、快递员等特殊岗位工作人群特点,推出专属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积极拓展货运物流企业相关保险保障,保障物流畅通。
“快递小哥”犹如保物流通畅的“毛细血管”,疫情期间极大支撑了城市的正常运转。中邮保险作为寄递行业“国家队”中国邮政旗下的寿险公司,联合相关机构对快递员群体进行调研分析,有针对性地推出“邮侠e路保”专属意外保险,为快递员等新产业新业态人群提供全方位的保险解决方案,缓解其保险保障不足问题。
据中邮人寿相关负责人介绍,“邮侠e路保”专属意外保险产品覆盖意外、医疗、津贴等保险责任,并拓展新冠身故、伤残责任。同时,该产品根据快递行业工作节奏,在快递业务激增的高峰期将提供额外保障。
“人保财险面向货车司机、快递员等特殊岗位人群,专门推出‘安业保’意外伤害保险货运抗疫版产品方案,总保额近40万元。此方案针对特殊人群流动性大、风险性高、收入稳定性较低等需求特征,提供意外伤害身故、伤残给付责任和意外住院津贴责任以及法定传染病(含新冠)确诊给付、身故给付和住院津贴保障责任。产品主要优势在于兼顾货运物流工作人员在特殊时期罹患法定传染病(含新冠)导致的收入中断风险,为其提供更完善的风险保障。”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了增加对物流从业者的人身保障,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公司还可以从物流企业的车辆保险入手,多方面解决困扰物流行业的根本痛点。比如,对于大货车等营运车辆遭遇的投保交强险、商业险难题,大型财险公司要发挥带头作用,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物流行业的现实困难,加强风险管控、推进科技赋能,通过运用大数据、车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风险减量管理,逐步改善营运车辆商业保险经营状况。(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记者 戴梦希 新社汇·全媒体矩阵转载发布)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表示,在我个人看来,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无论任何时候,企业的安全责任保障都应该是放在首位的,加之当前疫情的反复对企业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安责险自然成为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得力保险工具之一,毕竟疫情防护,降低责任风险和损失风控策略,在当前对企业而言是首当其冲要面对的。
我国的对外贸易以出口贸易为核心,向着多元化、多样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除了商品贸易外,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也在日益增加,培育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优势的对外服务贸易领域,包括货运流通、物流、工程、旅游业、制造业、劳务派遣、技术输出等等都对保险业的保障功能提出着需求。另一个角度,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新的经济发展建设时期,经济的发展需要引入更多的国外先进技术、原料、服务等,这些也特别需要来自保险业的保驾护航。
在我看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稳固保障外贸经济作用十分凸显,不仅体现在对众多从事外贸经济的企业保障其收汇安全,提供安全保障机制,使企业给予其买家更低的交易成本,从而在竞争中最大程度抓住贸易机会,提高销售企业的竞争能力,扩大贸易规模,同时其也可作为企业在融资时的债权抵押品,降低了企业融资的门槛,更加在助力外贸领域企业加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与国际接轨,推进内外贸易一体化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金融服务保障力量。
保险业在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方面上,我认为,保险机构要充分发挥其金融服务的本职、本质,要紧密与银行机构联动,探索“银行+保险”等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保障,政策性担保融资模式,畅通企业金融渠道和通路,开发定制定向的服务产品,提升服务质量,简化相关业务办理流程,为助企抗疫、复工复产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