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城市的起飞:进击的芜湖
“叮咚,前方到站,中山北路“,伴随着单轨列车呼啸而过,在轨道摩擦的回声中,穿梭于芜湖城市上空,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看着飞速发展的城市,跨入轨道交通新时代的芜湖,正在起飞。
无论你是初到芜湖的异乡人,还是生于这里的“老芜湖”,都可以沿着这条单轨,或追忆或找寻,轻抚城市的轮廓,与这里的一切温暖相依。
从中山北路站出来,映入眼帘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芜湖第一条美食街——凤凰美食街,在这里汇聚了耿福兴、四季春这样的传统老字号。沿着单轨的方向,一边是可以俯瞰江城芜湖的秀美赭山,而另一边是承载芜湖悠久历史的鸠兹广场,波光粼粼的镜湖安静地躺在鸠兹广场的臂弯里,而几步之遥的中山路步行街与它们交相辉映。这几个地标,正是芜湖的城市中心,呈现了“半城山半城水”的精致布局,也构成了芜湖人文魅力与市井气息的“会客厅”。
正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座城市的一点一滴都值得细细品味,而作为三线城市的芜湖,或许它的故事也是众多三线小城发展的缩影,下文我将带大家从三个问题出发,一起感受芜湖的产业发展变迁:
历史上的“皖江明珠”芜湖,经历了怎样的沉浮兴衰?芜湖的重工业格局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企业在芜湖发光发亮?发展中的芜湖,遇到了什么样的困境,它能守住“安徽第二城”吗?
从顺风顺水到“家道中落”
芜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商埠城市。
明代,芜湖有一张响亮的名片,那就是“芜湖浆染”,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就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的记载。近代芜湖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晚清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打开了芜湖对外开放的大门。
可以说,历史上芜湖的发展几乎从未掉过队,每一个前进的节拍都精准地踩在点上。然而,建国后错失省会之争,再加上长江水利的没落,芜湖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为什么芜湖会与省会失之交臂,而被当时并不起眼的合肥捷足先登呢?那是因为合肥位于江淮之间,在安徽的正中心,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是最均衡的省城。
省会城市自然有着不一样的发展先机,合肥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而皖江地区的经济格局此时也重新洗牌,因为资源和区位,马鞍山的钢铁工业、铜陵的有色冶金工业,以及安庆的大型石化工业得到国家大规模投资建设,芜湖并无相应资源,也未得到大规模的投资,以轻纺工业为主,经济地位并不突出,故而芜湖的魅力在渐渐淡去,打在芜湖身上的时代聚光灯鲜艳褪色。
布局重工业,芜湖做对了什么
历史的选择,就像人走路时遇到岔路一样,要在思考中选择方向。
上世纪80年代,芜湖尚未打破旧有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以轻纺工业为主,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时有着“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芜湖,在90年代之后,经济格局却变为了以重工业为主,而且重工业化程度越来越深,2008年,重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了72.3%。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时间拨回1978年,隔壁宣城市宁国县成立了水泥厂,因为工厂的石灰石矿山叫做海螺山,所以商标命名为海螺。90年代,海螺水泥在大基建启动的背景下,有对外投资和对外扩张的意向。而距离宁国最近的芜湖,刚好成立了经济开发区,刚好又拥有一家白马山水泥厂。
当时的白马山水泥厂是芜湖手里少有的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国有企业,年缴税超过5000万,芜湖打算用这座小金山换大金山,市领导亲自找到海螺水泥,请海螺收购白马山,并把总部迁入芜湖的开发区。作为交换,芜湖为海螺提供户籍指标,而且可以最大程度享受税收优惠,再把赭山公园东大门那块绝佳地段留给海螺盖员工宿舍。
在大量政策和优越环境的感召下,海螺终于落户芜湖。1997年,海螺不仅重组了白马山水泥厂,还在香港和上交所上市,在这之后的20年,完成了遍及全国的收购和技术装备国产化。2021年世界500强名单中水泥厂出身的海螺集团排名第315位,成为安徽省本土企业里首个世界500强。
卖掉白马山水泥厂,芜湖拿了1.95亿,在打造了海螺的总部经济之后,芜湖还有一个汽车梦。80年代末,芜湖有一些亏损的汽车零部件厂,当时的想法是打造一家汽车企业或许能营造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链。1996年,芜湖揣着这1.95亿到省里寻求支持,得到5个公司共计8亿的投资,就这样凑足了10个亿。芜湖汽车零部件公司用其中的2980万美元,从英国的福特公司买了一套二手的汽车生产线,这就是奇瑞汽车的前身。一年后曾是一汽大众总装车间主任的尹同跃被引进到了奇瑞,2004年他成为了奇瑞汽车的董事长。
2007年,奇瑞第10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第一个进入百万俱乐部的完全自主品牌。2021年,奇瑞汽车销量96万台,同比增长31%;其中出口26万台,每3辆出口海外的中国乘用车里,就有1辆来自奇瑞,连续19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奇瑞成为了海螺集团之后的芜湖第二大企业。
奇瑞的发展带动了芜湖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有870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20多万产业工人因奇瑞而集聚芜湖。对于芜湖来说,奇瑞就是经济增长与就业稳定的关键支柱,在芜湖的大街小巷,奇瑞汽车的身影随处可见,从公交车到出租车再到小汽车,无一不展示着奇瑞与这个城市的深度连接。
卖白马,换海螺,建奇瑞,芜湖打出的这套组合拳,在当时被称之为“安徽资产存量调整最成功的范例”。用现在的话怎么解释呢?一个城市经济体制的变革,首先要“对外开放”,也就是用完善的投资和商业环境吸引外商和外地企业,从外部要增量。进而通过增量改善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来消化未来对存量的改革。这样的一套方法论,放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依然有可行之处。
芜湖有了海螺和奇瑞作为重工业依托,后面发展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和材料产业,大多是在原有重工业的基础上开枝散叶形成的,而这两大产业的支柱作用,从经济数据上可见一斑。
2021年芜湖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4.1%,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0.5%,材料产业增加值占比为30.6%。
城市今天的发展路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当年的产业基础向前递进的。拥有海螺和奇瑞两大企业作为重工业基础,芜湖有了工业发展的火种,更有了城市发展的底气和资本。
两颗“坚果”的诞生
也许是因为芜湖自古就是徽商门户,长期积淀的商埠文化,孕育了优良的商业基因。从近代开始,芜湖发展史就是不断地无中生有、有中培优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在芜湖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九,一开始只是一个炒瓜子的小商贩,每天晚上人们下班,看电影的时候,他就偷偷摸摸推着他的小推车,在昏暗的灯光下,等待过路的人垂青这个不起眼的小摊。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瓜子属于统购统销物资,由供销社统一控制,个人经营是违法的,因此年广九一边卖着瓜子,一边跟城管打着“游击战”,瓜子生意就这么在夹缝中越做越大。
别人买一包,他就多塞给人家一把,人家不要,他硬是要往对方的兜里放。也就是这样的“傻子”行为,让目不识丁的年广九,在那个连“万元户”都极度稀缺的特殊时代,创下了百万家产。要知道,那个时候社会的平均薪资每个月只有30元!
接下来的几年,年广九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突破计划经济的禁锢,雇佣更多工人,开启市场经济产、供、销一体化的先河,在各地建立专卖店占领市场,成为全国畅销品。在他的带动下,这期间芜湖崛起的国营的、集体的和个体的瓜子经营者有57家,其中个体的占了48家,它们也都销往全国各地,使芜湖成为名副其实的瓜子城。
瓜子是护城河很低的行业,但是一旦形成品牌和规模壁垒,对手也很难低成本进入。然而到了九十年代,同为炒货品牌的洽洽瓜子,迅速占领现代商超渠道,后来居上。此时的傻子瓜子仍然坚持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坚守着专卖店和零售批发店而不进大超市,曾经超前时代、勇于创新的“傻子”,在更新的理念面前,却选择站在了对立面。
2012年,在互联网浪潮下,芜湖商业传奇的另一颗“坚果”——三只松鼠横空出世。“松鼠老爹”章燎原带着5个年轻人,就在芜湖的一个民房里搭伙起步,他们要做的,是互联网坚果生意。而这5个年轻人,都是没有互联网工作经验的,其中有一位,上一份工作是厨师。IDG投资人李丰来到芜湖与这群年轻人见面时,聚会很愉快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位厨师亲自下厨,做了一锅红烧排骨。
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坚定的认为,坚果品牌在线上还没有超级大boss,只要抓住时机,就能成就新品牌。的确是这样,三只松鼠抓紧了“互联网+”的时代红利,借助电商蓬勃发展的业态,在产品研发、消费体验、包装设计、品牌IP化、新零售等各方面紧跟消费需求的变化,不断创造自己的经营高度,成立7年便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电商零食第一股”。
芜湖市作为徽商文化地域的重要地区,自古以来其传统文化中就凸现着商业气息。因水而兴,因商而盛,敢闯、敢为、创业、创新已融入城市的人文精髓之中。
芜湖崛起,路在何方?
企业多点开花展现的是芜湖创新创业城市精神的引领作用,城市的经济指标还要从硬核数据来看。众所周知,GDP是检验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据芜湖市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1年芜湖地区生产总值达4302.63亿元,较上年增长11.6%,增速全省第一,用“硬核”成绩捍卫了安徽“第二城”的地位。但与跻身万亿俱乐部的省会合肥相比,芜湖的经济体量仅相当于合肥的37.7%。
在主要经济大省中,往往都有多个经济增长极,而且体量较为均衡:如浙江的杭州与宁波,山东的济南和青岛,经济总量差距都在三千多亿,福建的福州和泉州体量更是十分接近,处于你追我赶的态势。然而,芜湖与合肥中间,存在7000多亿的巨大断层。
在省内,合肥越跑越远,与芜湖的差距不断拉大。而芜湖对省内其他地市的领先优势却在缩小,长三角发达城市对芜湖的虹吸效应也在日趋显现。芜湖正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发展态势,当然,这其中也暴露了一些芜湖自身的短板。
首先是传统行业的转型尚未完成。芜湖的经济过度依赖于海螺水泥、奇瑞汽车这种传统重工业、重资产投入的企业,目前以大基建为代表的高固定资产投资时代已经过去,汽车制造的红利期也进入尾声。芜湖再也未出现90年代成规模引入龙头企业,带动新兴行业发展的大手笔,而奇瑞汽车也未能在新能源浪潮中保持优势地位,最终使得芜湖在新一轮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为主要引领的产业升级中略显失意。
其次是人口问题,2020年,芜湖常住人口364.44万人,户籍人口388.47万人,净流出人口24.03万人,仍为人口净流出地区。芜湖地处合肥与南京两大城市中间,被两大城市影响较深,人口增长动力不足,在“人城产”的城市发展逻辑中,人是首要因素,人本理念是城市规划的起点。简而言之,就是“以城聚人、以人聚产、以产兴城”。
其实,芜湖并不缺发展的机遇,在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芜湖不但成功入选南京都市圈,同时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核心城市。在这些资源和区位优势下,芜湖需要的是增加自己的厚度和韧劲,形成自己的产业发展壁垒。
今天,以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航空、数字电商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产业在这里生根发芽,这些,都是芜湖在现阶段着重培养的新优势企业,我们也期待它们可以快速成长为拉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宏伟而广阔的星球中,我们无法改变太阳与潮水的轨迹,我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本身就是一座孤岛,但我们可以跳出已知的重复生活,看更广阔的风景。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虽然有过“风正一帆悬”式的小步快跑,也有过一蹶不振、踟躇不前,但更重要的是未来的方向,和前进的勇气。
因为一句谐音梗——“芜湖起飞”,这座低调的城市一夜之间成为“网红”。而要维持这样的热度,提升芜湖的存在感,依靠的是城市的向上力量。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芜湖起飞路上坚定的步伐,一定能让它迎来真正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参考资料[1]不了解芜湖工业史,便不能感受“三新”概念的分量,芜湖市人民政府发布[2]去年这座城市经济增速长三角排第一,芜湖,发力就起飞,首席商业评论[3]芜湖10年工业革新记,大国初心[4]省会太强,挤压我,还是带动我?江南智造总局
内容作者:刘嘉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