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酿,如何破局千亿啤酒赛道?
天猫啤酒数据显示,2021年精酿品类的表现势头良好。其中,果味精酿的成交额翻了一番;另外,世涛、酸啤、IPA都分别获得不同程度的大两位数增长。
伴随消费升级,精酿正成为低端啤酒的替代,甚至脱离了原有的场景束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家里独饮精酿。
事实上,精酿文化的国内起步最早可追溯于2013年左右甚至更早,在十余年的市场教育下,消费者渴望喝到白啤以外、酒花和品类更为丰富的精酿。
01. 千亿啤酒赛道迈向高端,国产精酿乘风起
对标其他市场来看,国内啤酒的渗透率已达到天花板。
申港证券指出,我国啤酒渗透率较高,人均啤酒消费量至 2020 年达到约 30.45 升/年,虽然和美日德等国尚有差距,但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6%。
中国啤酒早已迈入高端时代,2013年行业增长动力由量增转向价增。Euromonitor 统计显示,按每年中国啤酒终端销售额及销量推算,2006-2020年,我国啤酒单价逐年上涨至14.36元/升。
不过,按国际水平而言,国内啤酒仍有提价空间。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啤酒平均出厂价仅为印度的 72%、美国的 63%、日本的 41%、香港的 38%,而多数拥有成熟啤酒市场的国家仍在对啤酒提价。
当啤酒提价变得常态化以后,更高价位的精酿啤酒也会实现消费的大众化。
“精酿啤酒”顾名思义,要区别于普通工业啤酒的差异化品质。市面冰柜常见的燕京啤酒、青岛纯生、勇闯天涯、一起哈啤都属于精酿啤酒。
中金报告指出,从原料来看,精酿啤酒一般为纯麦酿造、麦芽、啤酒花等原料用量更大,口感更浓郁,而工业啤酒则会加入大米等成本更低、口味更清淡的原料;从酿造工艺来看,精酿啤酒一般使用上发酵工艺,发酵时间相对更长,工业啤酒为了批量化生产,一般使用下发酵工艺,发酵时间更短。
本质上来看,精酿牺牲了工业化的规模生产,换来的是更好的口感和创意。
在生产原料、生产工艺更为上乘,在消费文化上能够给年轻一代提供个性认同,但产量较小、难以发挥规模优势降低成本的精酿,自然有望受益于啤酒市场的整体提价。
从2013年起,精酿的市场表现就要明显优于啤酒行业整体。观研网测算,2013-2020年国内精酿啤酒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5.38%。与此同时,即便是2020年,国内精酿啤酒的消费量仅为82.9万千升,占全部啤酒消费量的1.9%,参考2012年美国精酿渗透率为12.6%,仍有明显差距。
不过,国内精酿啤酒的客单价已属于高位水平(平均零售价为25元/500毫升),提价空间不大,未来市场增长点在于消费渗透。结合中金报告,可将消费渗透的驱动因素核心概括为四点:
收入提升、中产崛起、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为精酿提供主要增量;
品质更好、风味各异的精酿啤酒能够满足Z世代的个性化表达、情绪释放诉求;
目前适口性更好的白啤提供了更低的消费门槛,精酿啤酒的文化有望继续扩散,受众扩容;
工业啤酒行业政策不断出台,劣币出清改善精酿啤酒的市场环境。
而美国精酿啤酒之所以繁荣,参考其驱动因素也可窥见国内市场的不足所在。
首先,收入提升伴随饮酒品质的提升,是啤酒市场趋于成熟的共性所在;其次,在消费文化上,美国的精酿文化提供了反主流、反工业化的叛逆精神,而国内主要由小众审美、个性需求寻找认同,消费文化的内核相对薄弱;再次,在原料上,美国酒花产量大、品种多,国内酒花产量低且单一、依赖进口;最后,美国会在行规上更多保护本地小型酿酒厂,国内则缺乏相关的利益协调者,难以保证“小而美”的创新。
总而言之,精酿尚属于小众消费,由于尚未培养起有坚实文化内核的消费文化,做精酿创业的难寻销路、起单量不大,加上啤酒行业的传统性,根据独特配方上门去找代工厂定制生产,往往是四处碰壁,而自投建厂又是一笔天价开销。
这不仅要求国内行业监管连同民间自发组织牵头,去协商创造一个更加健康成熟的行业环境,鼓励精酿啤酒的发展,更要求精酿品牌理解变化中的消费者,用更低的产品门槛、打造爆款,扩散精酿文化。
02. 如何打动更多潜在的精酿消费者?
在打动消费者之前,首先要了解当下精酿市场的竞争格局,找准品牌定位,用差异化的产品路线撬开更多市场可能。
中金曾对精酿啤酒的市场产品进行过一番整理,他们发现,在价格带分布上,新进入者定价在25元以上,龙头公司凭借规模效应集中于15元;在产品特性上,都集中于高酒精、高麦芽度、苦度较高,以白啤、IPA等大众品类为主。
按市场份额排序,只有百威、嘉士伯两大外资品牌分列一、二,具明显优势。国内精酿如优布劳、熊猫精酿已初具全国化潜质,但年销量仍然在5万吨以下,且部分销量来自为非自有品牌代工。整体而言,国内精酿厂商大多未走出地域限制,市场高度分散。
不过,精酿文化在国内已有十余年的市场教育。
几乎是在啤酒市场由量增转为价增的同时,留学生、外企人员、在华外国人开始同步扩散精酿文化,越来越多的啤酒爱好者开始摸索家酿,前店后厂的精酿酒吧从北上逐渐扩散到一二线城市,头部精酿厂商将扎啤拓展到瓶啤,以白啤为主的低门槛精酿产品开始在市场盛行,精酿在资本的关注下也在逐步实现抬产能、扩渠道。
工商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精酿赛道的企业还不到2000家,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已经翻了2.5倍。36氪报道,仅在2021年上半年,国内的精酿啤酒企业就新增了600家。
精酿市场高度分散,但精酿文化已培育起核心消费圈层,想要进一步打动消费者,那么渠道建设可以贡献增量,而品牌建设则能贡献复购。
首先看渠道
实际上,从商业模型去看,一个纯正的精酿酒吧仍然很难赚钱,卖餐、卖伪精酿、卖音乐蹦迪等场地发生费用才是能跑通的模型。
这并不难理解,进入夜场的酒饮本就需要较高的产品毛利率,而精酿的制作周期更长、成本更高,唯有花式降低成本、拓展高毛利产品及服务,才有望赚到钱。
例如一瓶精酿啤酒成本价一般为5元,出厂价为10元左右,包装、运输又会产生一笔费用,而想要触及终端的广大消费者,还要积极进入夜店等即饮渠道,而渠道分成占比可以达到一半左右的水平。
不过,电商货架也在引起重视。啤酒日报报道,高于15元/500ml的价格段的啤酒以精酿啤酒为主,在中国啤酒全渠道的占比远低于1%,而在天猫依然超过了5%。除开电商货架无限延展,无需线下高额的入场费、陈列费之外,购买渠道的转移侧面印证酒饮消费场景的转移。
艾媒咨询显示,传统酒饮消费主要集中于朋友聚会的餐饮场景里,而年轻一代更爱在夜场、独酌等场景下消费酒。线下餐饮、酒吧、夜场渠道仍然是酒酿玩家广撒网、铺开市场的重点,但发展全渠道已经不容忽视。
再看品牌
中金指出,自产自营的精酿品牌从2015年开始起步,许多厂商从OEM发展而来,不过另据CBCE2020统计,当前虽有72%的精酿厂商自产自营,但8成以上生产规模不到1000吨,并不具有对外部渠道的稳定供货能力。
而以优布劳、乐惠为代表的较为出名的品牌,都走的是自有品牌+OEM的模式,既为客户代工,又自产自营。而为之代工的客户则来自餐饮、零售领域的玩家。
36氪报道,2017年下半年,海底捞开始推出精酿啤酒;2018年,盒马切入精酿啤酒赛道,推出四款自研常温精酿,并于2021年推出两款主打冷链到家的精酿鲜啤。
不过,在消费端,消费者对精酿品牌的感知度却仍然不够强。
中金指出,酒吧、餐吧、瓶子店等线下场景固然高密集中了热爱啤酒文化的消费者,但酒饮消费的场景属性较强,品牌属性被压制,只有将产品拓展至常规餐饮、零售渠道,让大众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愿意消费并复购精酿,品牌才有可能跑出来。
可见,渠道是一把双刃剑,渠道进场的同时精酿品牌要带动产品升级,布局到全渠道,将品牌故事融入流行文化,巩固消费者心智,才不会被侵蚀利润,变成渠道的附属。
例如,熊猫精酿的下游策略就包括,先在直营店进行口味测试,再推出大众口味的精酿瓶啤、推向全渠道;在一二线城市发起系列城市快闪活动,吸引年轻人、扩散精酿文化;凭借产能端的优势,与全家、盒马等零售渠道,Ole、1919等线下KA,木屋烧烤、太二酸菜鱼等连锁餐饮店进行绑定,在拼多多上架10元入门级产品……
精酿这个赛道当然需要更多的玩家加入进来。
精酿和高端啤酒界限模糊、除白啤外的精酿品类并无心智,精酿定价缺乏一个严格对应的价格带,精酿的行业规范还不明晰而这需要行业人士的推动……
以熊猫精酿为代表的独立精酿厂商已经刷新了一条可能的路径:从代工做起,完成订单起量,而逐渐发展起自产自销,先用核心单品撬动大众认知,再调试升级口味,用更大公约数的产品铺开到更多渠道,并结合渠道特点推出定制产品,讲好品牌故事,精酿之风终会吹进消费者的夏日凉夜。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