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四期雷军的谈话节目,发现 他变了
咖啡有中杯、大杯、超大杯,手机同样有13、13 Pro 、13Pro Max。
「超大杯」,这样一个手机圈秀肌肉、指代旗舰款顶配的行业黑话,如今被小米,一语双关地说起了故事。去年8月,谈话节目《雷军请你超大杯》正式上线。
雷军邀请不同行业的嘉宾、朋友,亲手为其做一杯超大杯咖啡,聊一些与手机、科技不太相关,却超有料的话题。
手机大佬做对谈,大概率也是科技圈、商届精英之间的交锋,说着观众听不懂的参数、高阶术语......可如果真是这样,那对大多数人来说,节目的形式更大于意义。先来看一份与雷军对谈的嘉宾名单:许知远、孟京辉、苏炳添,罗大佑。
看上去,雷军和其中任何一位都像各处两个世界。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既然总裁踏出专业舒适区,出镜主持谈话节目,自然有其出人意表的深意。
第一期 雷军对谈孟京辉
行业虽有别,但先锋观念之间总能交相辉映
《先锋之痛》
或许是为了在态度上有利刃出鞘的锋芒,或许是为了让聚焦能量的语词加强话题的紧绷感,也可能节目考虑兼而有之。总之,《雷军请你超大杯》第一期,就打出了「先锋」这个有锐度、能提神的关键词,并请来了先锋话剧代表人物——孟京辉,围绕「先锋之痛」聊聊那些能刺激神经感官的非常规话题。
一个是有亲和力、普通话烫嘴的的企业家,一个是讲求立意深刻、擅长戏谑批判的戏剧导演。
节目似乎还嫌这种身份差异不够特别,另外在服装、超大杯咖啡都有意做了标注。雷军,孟京辉,一白一黑,被符号化处理之后,更强化了角色之间张力。
在这种暗示、有意突出中,节目最关键的内容料,在锐利的提问下被剖开。
雷:“做话剧30多年,有没有累得不想干的时候”
孟:“有一次开车的时候阳光特别好.....突然就觉得,我的所有的这些想法都是雕虫小技。”
孟:“您最惨的是什么时候?”
雷:“上市第一天,结果破发了,特别没面子”
这种绕开常规礼貌问候、一上来就“互揭”对方「不光彩」的沟通方式,不仅没有制造紧张、冲突,反而让两位术业各有专攻的行家里手,从开始的距离,进入到个体间对话下,那块更感性的氛围。
正如一个人文对话节目那样,《雷军请你超大杯》始终紧密围绕嘉宾,作螺旋式的访谈。
怎么会有勇气挑战改编经典剧目《茶馆》?
如何看待尖锐评论?
做了这么多年,你觉得你还是先锋吗......
没强凹话题,不挑战嘉宾的专业边界,也没有临时补功课的勉强融入,不捧、不激,作者有些惊喜地看到,雷军首次对谈这位可能不好聊的先锋导演,就表现得可圈可点,过招上有来有回。而第一期《雷军请你超大杯》,也得以营造出有质量的谈话氛围和节目质感。
随着谈话愈发深入,孟京辉与雷军观念、智识上的「同」渐渐盖过行业有别的「异」,各自理想主义的延长线,也总能在感知到的远方产生交点。
雷:“做先锋话剧这么多年,有没有人说您不现实?”
孟:“不现实比现实更有力量,超现实比现实更有诗意。”
孟:“那有没有人说您很天真呢?”
雷:“其实很多伟大的梦想听上去都是很天真的......在现实之外多一点点天真,这种淳朴的力量比那些口号,要打动人很多。”
节目结尾,金句式的对话,标注出各自态度的同时,也再次点题——先锋的代价。
但第一期节目到此还不能算结束,宣传言内言外都在为小米2021秋季发布会预热。细究来看,主题「先锋之痛」也和发布会上雷军年度演讲《我的梦想,我的选择》,内容上有着紧密联系。节目与品牌动作之间的承接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期 雷军对谈苏炳添
雷震子CP新年出道,品牌和代言人之间 看起来更对头(般配)了
《慢慢来》
第一期海报上,有一个包含试探意味、向观众示好的词汇——「试播季」,这说明节目起初是否持续播出并不确定。
如果说第一期《雷军请你超大杯》是小米借着为秋季发布会宣传的契机,完成了摸石头的第一步,那么第二期,就可以算小米团队确定了做这档节目的决心,并由CEO与品牌代言人,共同开启新年重要节点发声。
2021年,小米在极短时间内签下亚洲飞人苏炳添作品牌代言人,在东京奥运会社会大事件、体育热潮之下,这步走对了的棋,为品牌赢得超出米粉之外的广泛好评与价值认同。
竞技体育最能代表人类顽强意志力、突破自我极限的精神,它与科技行业追求不断创新,遥相呼应。在第二期《雷军请你超大杯》,CEO和代言人畅聊之中,小米与苏炳添合作的本质得到更立体、深刻的诠释。
对运动员来说换起跑脚意味着什么?
提高0.08秒用了三年时间 你不着急吗?
不是天才怎么办?
在雷军软刀子不见血的提问中,苏炳添分享为了突破速度,如何克服原有的肌肉记忆,换动作技术其实就是在换肌肉感觉;提及讲究数据理论的外教,称他改变了苏炳添对跑步的理念;教练拍下慢动作视频,一帧一帧地分析技术动作还有哪些优化空间......
如若不是这样一次深度对谈,观众很难了解到「苏神」光环的背后几乎是分子级别的较真、肌肉纤维之间的拉扯、对抗。小米自耕内容IP,透过一次细致分享,让世界顶级运动员和科技品牌之间的合作,现出精神层的共通。
有心的是,节目在最后将话题指向了观众——怎么找到自己的9秒83 。苏炳添的回答彰显体育精神的同时,也巧妙糅合了小米产品主张:找到自己的赛道,慢慢来,要快也要稳。
这场近20分钟的谈话,以豹尾式精悍结尾。虽说,大家能想到,对谈节目在问题设置上有设计、个别回答有排演,但节目整体看下来,操作痕迹并不明显,「节目组」目的也不显刻意。究其根本,还是要归因于小米与苏炳添合作本身“血型匹配”,而观众也能透过这期节目了解到,雷军与苏炳添这对被网友组建的雷震子CP,其实有着更具肌肉感的价值纽带、是共鸣共识的智性合作关系。
第三期 雷军对谈罗大佑
时代歌者亲述,科技影响了创作的方式
《先要感动自己》
请艺术先锋代表「打前锋」、邀体育传奇「秀肌肉」,节目到了第三期,又请来华语音乐教父罗大佑,聊聊和创作、表达有关的话题。
显然,雷军请的「超大杯」,和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节目节奏一如既往的循序渐进,由嘉宾代表作《童年》逐渐深入到音乐创作,雷军才引出科技话题。
罗大佑随之谈到,技术改变了音乐创作的方式,使创作变得更有效率,但这也有不好的方面,比如优越的硬件设备让现在许多年轻音乐人精神上变得懒惰、不用心去感受,可创作需要感动,而且先要感动自己......
而更普遍的变化是,科技甚至让人人都可以是创作者,比如移动影像的发展。节目中,罗大佑身为摄影爱好者,表达了自己的创作理念,也和雷军分享了他用手机拍摄的动人瞬间。
谈话已经进行到这里,经历了两期言外提示的各位观众,自然能会意,这次节目与品牌动作之间,依然会有话题呼应这样千丝万缕的联系。溯流而上,节目上线前两天,小米发布与莱卡合作的影像旗舰产品——小米12S Ultra。与全球顶级影像品牌的合作,表明了小米向移动影像上限发起挑战、以技术壁垒冲击高端的决心。
不再像之前那样为品牌活动先声预热,第三期《雷军请你超大杯》转向后来做功,在品牌大事件之后从容不迫地发力。节目邀请到具有国民影响力的罗大佑,趁怀旧热潮 ,由时代歌者、摄影爱好者亲述科技与音乐发展、日常表达之间的关联,沟通逻辑上能自洽,内容深度层也具有感染力。而从营销层面来说,第三期节目也为小米与莱卡合作这次品牌大事件,画出一条兼具人文气质与传播价值的长尾。
纵览这三期《雷军请你超大杯》,无论是上线节点、嘉宾人选,还是主题设定,都透露出并非偶然的确定性,显然经过小米团队周到考量、细致策划。
而要了解节目策划的具体脉络,文章就必须将时间拉回到早于第一期近半年——2021年3月。其时,雷军邀请到许知远,开启一场「灵魂对话」。这是雷军第一次开启「对谈」这种内容形式。
原点 雷军对谈许知远
不同出圈「网红」之间,有着「重刷ROM」的共识
《灵魂对话——出圈的代价》
原点的这次谈话,其实是用意更加明了、借文化名人造势的合作。在即将举行的小米春季发布会上,雷军有大事要官宣。
手机品牌造汽车,这不只是破圈,简直是破壁的战略决策。如何超越商业布局、跳出市场数据单维意义,更全面地诠释这次业务调整,战略升级?由CEO和离商业最远的文化圈代表,不那么目的论地聊聊这背后的更多思考,或许是更高级的做法。正如节目一开始许知远对雷军的评价:他有一种are you ok式的挺复杂的天真。这次谈话的沟通策略,亦如此。
针对这次品牌破壁,谈话主题也设定得十分吸睛且醒脑——出圈的代价。许知远,文化圈中曝光度最大,个人品牌打得最响,甚至站上脱口秀舞台,开启知识分子吐槽、热讽。由这位知识名人、文化网红来聊出圈的代价,节目策划组可谓策略鬼才。
对谈约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意盎然的环境下,话题从跑步开始;以及雷军顺话头将自己称为「跑者」......观众能看到,围绕发布会主题生生不息、小米跨圈造智能电动汽车等核心内容,节目在策划中的不遗巨细和具体深意。
如果说发布会是雷军宣讲品牌价值、理念的公共讲台,那么这次公园对谈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草庐茶话。
但在节目开始聊起「出圈」的定义时,许知远和雷军并不能就此流行词达成共识,但若用「重刷rom」来比喻诠释,出圈就是重刷新系统,两人却达成一致。恰恰是在定义的探讨中,这个行业热词渐渐降温到客观价值层,得到更理性的解释。谈话也由此伸向词汇称谓之下更重要的动机、行为。
围绕主题破圈,雷军、许知远聊得更具象,通过「放弃」、「代价」等话题词,带出更多个人的经验和思考。许知远提到自己放弃了当时正值趋势的热门计算机专业,但并不后悔。而雷军则谈到,之所以在人生道路上持续跑,其实就是不想让自己活得太舒服;以及不想被大众贴的标签所定义,即使在选择中被贴上新标签......
对谈也从理念引申到具体“实证”,许知远带来一本标价仅仅2.1元却影响雷军至深的《硅谷之火》。雷军自然聊起十八九岁时,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受到的冲击。
回顾这一路的原动力,雷军用一种观众更能同理的真诚表达,解构、消融了一个大品牌创业成功表层的权威性,淡化商业色彩,而显示出背后创业者雷军的「人格」,以及创业行为本身的感性力量。这种创始人主动降维、向大众敞开,而折射出品牌精神内核的沟通方式,让大众看到一个更有内聚力的品牌形象。
雷军跨界做谈话节目,小米IP化叙事借文化偶像照见品牌切面
过去,由于教育发展不均衡、信息资源难平等互通等各种原因,人群之间,在认知、交互沟通存在一定阻隔。这时,领袖演讲就因其感染力、激励作用,发挥出相当的影响力,不同行业也都在强调「领导人话筒」的力量。
但到了今天,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社会已形成较为全面的认知系统。网络的发展也消除了时空限制,信息在搜索、传递之间几乎如过无人之境,大众从有限被动接收,转变为无限主动选择。而其中,随着广告业态愈发成熟,大众被默认成潜在消费者,就难免消费者面对与品牌动作、营销传播相关的信息时逐渐脱敏。
而在小米自造内容IP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沟通切入角度和值得留意的视域。《雷军请你超大杯》,创始人亲自下场做谈话节目,这种差异化沟通方式本身就有话题度,观众从中看到品牌新鲜的发声立场和足够诚意,更能产生好感。对谈嘉宾来自各行各业,能助力小米跨进不同圈层。并在深入交流中,借谈话对象的专业方向和思维视野,雷军克制、适时让自身理念、小米价值内核,自然晕染于谈话内容,巧妙带出对应品牌事件。
我们可以看到,小米在冲击高端市场中,为实现用户增量、让品牌辐射进更多中高净值人群,做着蓄力和储备。而这种IP化叙事的方式,信息密度更大,价值浓度更高,长期累积下来,无论对雷军个人还是小米来说,都能沉淀出相当的品牌资产。
正如节目第一期,雷军向孟京辉解释的那样“超大杯量比较足,聊的时间长”,这档节目在配合品牌动作之余,从长远来看,也有着值得大众期待的价值和意义。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