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awom回忆录:几个关于客户、合作方、同事的故事
前几天在杭州,晚上住在滨江的江晖路附近酒店,距离苏泊尔大厦很近。
深夜在附近便利店买饮料时,仔细看了那栋楼,几年前有过那么一段日子几乎每个月都要来几次,或者提案,或者结案,或者PPM,楼下的星巴克也常去,做过多少个项目,拍过几条片子已经不清楚了,在深夜驻足,那栋楼里曾经合作过的客户朋友们大部分离开了苏泊尔,时间飞逝,只留下那些视频和平面作品可待追忆。
那些年有很多品牌和企业从一个小项目开始,成为非常紧密的合作伙伴,每年都要参与多个产品或营销战役的策划和传播。
前两天我看了从2009年到2018年所有的项目销售数据,发现好多企业和品牌和我们的合作不止一个项目,也不止一年,从一个项目建立信任,到合作深入后逐渐累积信任,很多项目经历过的拍摄片场、提案会议的那些场景都还能记起,历历在目。
菲亚特、上海家化、希思黎、百加得集团、雅培、九阳、苏泊尔、老板电器、德克士、汉高、江诗丹顿、红星美凯龙,几年过去了,有的快退出中国市场了,有的品牌直接消失了,大部分依然屹立行业龙头。
看着那几年的销售数据和增长趋势,有点感慨于我们当时怎么那么能赚钱,放到今天这些财务和销售数据都很猛,无论是销售额、人效或者利润水平。
Verawom肯定不止靠自己,靠客户的信任,也靠一众靠谱的、实在的、有才华的、耐操的合作伙伴帮衬支持。
苏泊尔当年有两次产品战役的视频《8分钟搞定你的菜》导演是沙维奇,是客户欣赏的一位很特别的导演,实际上他并不是专业拍广告出身,他最早是玩乐队的,后来做音乐,后来和我们有了很多次品牌视频的合作,再后来他拍网剧和电影,又远离了广告。
那几年里他还和我们合作了冰锐、六神和九阳等等视频,为什么和一个非传统意义上的导演合作?
他懂音乐,视频里的配乐和歌这一块就有成本优势,同时他很灵活,有想法,和我们的风格一样,没有什么套路束缚,因为灵活,因为有想法,在制作费用上就会有优势。
事实上,开公司的本质就是生意,让钱多赚,让钱少花,让钱早点进来,让钱晚点出去,就这四句话,体现的就是财务上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从财务数据上看,Verawom极为亮眼的财务表现核心原因是我们几个创始人非常强大地搞定客户的决心和能力,有非常强烈的控制成本的愿望和执行力。
包括上面提到的那位导演在内,我们特别喜欢也很自然的愿意跳出自己知识和能力范围,从广阔天地里寻找可以创造内容、助力传播、有各种绝活技艺的牛逼团队和牛逼个人。
为什么会认识沙维奇,溯及到源头,必须提及胡戈,就是在病毒视频历史上留下深深时代印迹的这个人,有些朋友会知道他当初成名的原因,也应该看过他的一些牛逼作品,包括七喜圣诞系列视频,以及和我们一起合作为上海家化旗下家安空调消毒剂策划创意的视频——《咆哮谍战剧》。
2011年的春夏之际,已经忘记了为什么会突发奇想找到胡戈给家安空调消毒剂拍病毒视频了,那场营销战役,我们自己也策划了视频,结果现在我都忘了自己拍的视频是啥了,而胡戈突发脑洞创作的那支视频一下子就爆掉了。
至今我还记得2011年6月的某一天我在小区食堂外边吃饭,刷微博时看到视频转发爆了,效果也爆了,客户也爆爽,那是客户第一次尝试如此大胆的病毒视频,预算不多,但是效果太牛逼了,比自己拍的任何视频好多倍。
从那个案例开始,除了和大部分Agency一样自己想Idea和具体视频创意外,我们特别喜欢挖掘牛逼的、非广告行业的、性价比无敌的人和团队和我们一起创造内容和创意,或者干脆直接交给他们去做内容,我们更多的角色是把关和说服客户,以及内容的传播。
可以说因为我们从Social起家,逐步融合传统创意思考方法,所以就很自然的兼顾外部资源合作和自己创意于一体,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成本控制上非常漂亮,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有源源不断的好内容和风格差异巨大的创意呈现给客户,也是这一点我们往往在比稿中无往而不胜。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比稿是不赢的。
和胡戈的合作可不止一次,因为那一支视频爆了,后续就有很多项目接踵而来,我自己就参与过两个家安的项目,一个威猛先生的项目,还在高夫项目中邀请胡戈做拍摄嘉宾,他在大部分项目是导演兼编剧,也作为“演员”以人物纪录片的形式卖给了其他项目。
我和蔡萌第一次去横店就是探班胡戈给家安拍的第二支病毒视频《步步惊奇》,那是清宫题材的病毒视频,典型的胡戈风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优酷Verawom专区里搜索。
从胡戈的合作开始,他的摄影师成为了我们以后很多作品的摄影和导演,也是一个神奇的非广告科班出身的摄影师,还能自己做点动画什么的。
他和我们的合作作品非常多样,从煽情的,到极为无厘头的,从装置到版画,从复古风格到活动纪录视频,好像就没有他不能拍的,后期我们的创意和拍摄制作要求更高了,逐渐合作就少了。
他的无敌性价比,一专多能,各种资源都能调配上等等优势,绝对得在Verawom的历史上记上一笔,他江湖人称七哥。
沙维奇的女朋友就是《咆哮谍战剧》里的女主角,后来这个女主角还出现在其他视频里,她当时本职是一名歌手。
男主角之一是龚格尔,后来成为《流浪地球》的制片人,也在其中客串,他很有故事,参演了胡戈和我们合作的所有视频。
除了和病毒视频大师胡戈合作之外,我们应该是最早和叫兽合作的Agency,那时候《报告老板》和《万万没想到》还没出来之前,我们就果断的和客户推荐了叫兽团队,给统一酱拌面拍摄了一支病毒视频,我自己觉得并不是很搞笑,但客户是满意的,成本不高,利润也不错。
后来万合天宜大火,《万万没想到》已经合作不起了,太贵了,我就向家安推荐了他们的一档新节目-《学姐知道》,可惜因为他们自己的没准备好,节目上线一再推迟,导致了项目无法合作,因为这事我被客户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非常委屈,可能你们不信,那一次我泪洒了客户会议现场,并且还和客户拍了桌子,客户也吓坏了。
从那之后我就不再推荐特别红的团队拍视频,不再给自己找事。
大概四年前,我在幼儿园遇到了胡戈,他儿子和我儿子在一个幼儿园,我们彼此寒暄,他还是没有变,一样的不善表达和交流,甚至一样的衣服,他所有的才华和脑洞想法都在他的作品里了。
几年前我也和叫兽再见了一次,那一次他很瘦,减肥很明显,经历过失败的《万万没想到》大电影整个人也活的通透了点,更务实了。
我自己粗略地数了数,Verawom的那几年,我们用非广告导演或非广告制作公司的团队创意、拍摄和制作视频不止20条,如果算上动画视频那就30条也不止了。
还有一些作品的某些元素来自于外部,比如我们的代表作之一王品台塑牛排《母亲》的创作故事来自于某一年新浪微博微小说大赛的获奖作品,我们联系了对方花了几千块购买的改编权。
比如2016年我们找到了做了《风雪山神庙》一位杭州的大学老师,他是粘土动画的高手,我们邀请他给佰草集定制了一支粘土动画风格的视频。
比如我们还曾经在微博或是豆瓣上找到了一个德国小伙子安东,让他改编了《爱上夏天》,给六神花露水定制了一支MV,当时给了他几千欧元,他和同伴在柏林一个公园拍好视频发给我,在微博上发布后效果挺好的。
再后来我们把他从德国挖到了公司来,专门负责视频音乐制作,他还出镜了红星美凯龙《我爱鲁班》的视频拍摄和制作,他很厉害,从出镜到拍摄,从后期剪辑到音乐一个人全包圆了。
我们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了,除了那些你们记住的牛逼作品外,有一大堆各种方式制作的视频和作品,有的是高性价比的团队或个人,有的是长期在某一个领域深度合作的高手,比如御用的2D动画作者、御用的配音等等。
能够不断的找到牛逼的人,牛逼的团队,超高性价比的合作伙伴,这就是可以获得更高利润同时还能保证持续不断的让客户感受到创意和执行都持续有亮点的保证,完全靠内部团队,很容易枯竭,很容易开始重复和套路化。
找资源本身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上面提到的很多作品名称,我就不贴出来了,大家可以在优酷Verawom专区和Verawom公众号上找到,如果你特别有兴趣想看的话。
2016年是Verawom业务最鼎盛的一年,销售额和利润都创了新高,但是相比2015年已经感觉到一些力不从心,到2017年虽然销售额还有增长,但是利润下滑很厉害,核心原因是两个:
一是自媒体采购的利润空间快速下滑,价格变得透明,头部自媒体合作又痛苦又没有利润,一般自媒体合作没效果差价减少了;
二是大预算大制作的视频虽然流水高,但是利润很少,周期还很长,一旦变成了非常正统的广告制作流程和套路,成本越发高企,我们失去了早几年仰仗大量独有外部资源的成本优势。
当然关于生意这部分,等我有兴趣了可以专门说说这里的门道。
是事故,也是故事
故事一
在Verawom刚开始的前几个月里,通过比稿获得了上海家化高夫品牌的一个营销战役的策划、创意和传播项目,这是对刚开张的我们极为重要的项目。
2009年下半年当时流行给品牌战役做Minisite,我们的解决方案里也不能免俗,策划了需要做一个Minisite的互动活动,还要拍一条品牌代言人古天乐的视频和几支病毒视频。
我第二次去香港就是一个人带着一个外聘的菜鸟摄影师(当时其实不知道很菜,确实也是费用有限)去香港拍古天乐,那一次记忆非常深刻,也是我为数不多的和大牌明星完全没有距离的接触。
可就是这个项目各项工作都在顺利推进准备最后上线的时候,真正意义上创业的第一个槛就让我们遇到了。
我们遇到了一个“骗子”供应商,他是我们其中一个创始人的老乡,可能也不是很熟,推荐过来的时候说可以做Minisite,有自己的程序员,刚开始创业的我们从节省成本的角度选择了他,并且有点天真的以为有老乡的背书也是一个保证。
当时留给他开发Ministe的时间应该至少三周,但是我们这方面的经验不够足,过程中间并没有严格的Check进度,也过于相信了对方,他说没问题就真的信了。
结果到临上线的前一天晚上,在我们满怀期待的验收Minisite的时候,这小子联系就出现了问题,要么是不接电话,要么就是遮遮掩掩找借口说再等等,当我们要去他公司的时候,他很慌,找借口拒绝我们,那时候就预感要出事了。
我和蔡萌、郑联达在当天晚上来到他给的一个郊区工业园的地址,当我们走进他所谓的办公室,前面是一个衣服仓库,后面有一个极为简陋的办公区时,绝望∞了,那一刻都觉得我要晕过去了。
他没有自己的团队,都是临时雇的程序员,而且都是水货,其中一个还是当天临时找的,一看进度几乎没有做。
我就觉得血压飙升,已经不知道如何面对客户了,想逃避,更想揍那小子,你们可以想象么?半夜就要上线测试了,客户都在满怀期待地等着,而我们几乎什么都没有。
创业者的宿命就是走到绝境也无路可逃,一边编理由让客户不要等了,延迟到第二天上线,一边逼那小子临时找程序员来应急,但显然再靠他已经没有任何信任了,万幸的是曾经写过代码的蔡萌捡起了已经有点生疏的代码,硬生生和他们的水货程序员一起在一个通宵之后的第二天凌晨拼出了一个可以应付客户但依然还有很多bug的Minisite。
那一天早晨的早餐很难忘,在附近的永和大王吃的,我还请了那个混蛋一起吃,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有难过,有绝望后的劫后余生,有后怕,也有愤怒,甚至还有点可怜那家伙。
这可是我们第一个正经通过比稿拿下的大项目,对完全没有名气的Verawom是极其的重要项目,经历过那一夜,品尝了没有退路的滋味,或许理解了创业为什么一生悬命。
故事二
2015年初第一次和苏泊尔合作的项目(空气净化器)中,差点就被合作伙伴给坑了。
当时有一家做H5很牛逼的公司,叫W,刚刚凭借大众点评的几个H5爆火,于是我就很大胆的在第一次和苏泊尔合作的项目中推荐了W。
W在我们的创意大方向上为苏泊尔做了一个H5,用粘土模型做场景,制作费用极高,提案的时候很cool,但我们和他们都低估了制作难度,低估了技术难度,上线时间一再推迟,实际上他们一再突破了自己承诺的时间表,最后上线了还因为服务器准备不足导致访问速度很慢。
时间的推迟和访问速度过慢已经让我们在客户面前很难堪,最不地道的是这家公司的老板还在很多场合公开说这是一个比较失败的案例,仿佛失败和他无关。
这件事于情于理都做的很不地道,让客户和推荐他们的我们都很难堪,这一次我体验到了选错了合作伙伴的滋味,客户也是有苦说不出。
这是唯一一次合作,也是最后一次。或许这家公司之后做出了作品有让大家记住的,但是从合伙伙伴的角度,我对这位老板个人非常的不以为然。
故事三
应该是在2016年苏泊尔火红点炒锅的项目中,出现了一次在广告制作圈很有影响的片场临时终止拍摄的事故。
一个知名的老外制作公司推荐了一个水货导演,用假履历蒙蔽了我们,结果在拍摄第一天现场事故百出,进度极度缓慢,拍到半夜所有人包括客户都要崩溃了,对于我压力也到了极限。
最终我叫停了拍摄,或者说是直接终止了拍摄,在广告圈绝无仅有的一次,一个拍摄团队全部停工。
之后制作公司发现纰漏很大,意识到对其声誉及其不利,老外老板来到公司道歉,并且给补救方案,我们逼他不管花多少钱,哪怕亏本也要给选更好的导演临时来救项目。
这个项目后来重新换导演,新的脚本,新的PPM,在上海拍摄,在台北后期,有大量的后期特效。
至今我没想通制作公司出于什么动机想投机取巧,以为本土Agency好蒙?
我没有过问他最终花了多少钱,但据说这家制作公司在这个项目上血亏,口碑也没了。
这件事故对我们、对苏泊尔都没有赢家,项目上线的时间肯定是推迟了,好在苏泊尔给予了我们充分的信任和宽容度。
这次事故之后我对制作公司和导演的知名度高与低并不在乎,重要的是创意好不好,执行力强不强,是不是重视,性价比高不高。
是不是知名制作公司,是不是知名导演,消费者会在乎么?不在乎。
真正关心的是广告从业者,满足的是客户和自己团队一些人的需要。
虚荣心是人性,这一点上必须接受,想和有名的人合作提升自己的见识和阅历这没有错,也是可以支撑项目高费用的方法,所以在Verawom中后期很多大预算项目里和牛逼导演、名人合作还是很多的。
故事四
在Verawom第二年或第三年,曾经参与过一次李锦记项目的比稿,客户是熟识的,所以把握比较大,但参与比稿的另一家公司是我们以前在大旗网曾经的老同事的创业公司,可能也有创业压力,都想拿下这个项目,于是在客户那里捏造了一些虚假信息,诸如我们的案例不可信,数据上有问题等等。
结果可想而知,比当时丢掉了一个金额可观的项目更糟糕是后来知道了为什么会丢掉这个项目。
创业的不容易不仅仅是在事情本身不容易,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多变,利益关系变化后的善与恶的变换,这是一次不愉快的经历,但有这个经历未必是坏事。
故事五
在创业的第二年,也就是2010年,公司被解雇的员工告上了仲裁庭。
我第一次体验了仲裁,在仲裁庭上和曾经的员工面对面,并且还在职的员工还给对方作证来攻击我们,那种感受多么复杂你们可能无法体会。
整个事件就是为了解雇的赔偿和所谓的加班费,或许站在大部分打工者的角度看,资本永远是万恶的,但是如果正在看这些文字的你是创业者,或许能感受到我当时的心情。
公司还很弱小,租住在石龙路一个偏僻的小别墅里,我开除了消极的员工,对方提出赔偿加班费,其实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还在公司里的员工去给对方做证人,这件事让我体会到了极为扭曲和严苛的人性考验。
那天王彦和我一起上庭应诉,我至今记得我们当时的情绪,绝望但又必须坚强的面对指证我们的下属,这种体验希望大家永远不要经历。
最后仲裁官各打了50大板,实话实话当时创业条件所限,为了活下去没有办法像外企那样给予那么完善的福利待遇,但面对消极的、负能量的、混日子的人我宁可上仲裁庭也需要干掉他,因为公司需要活下去。
故事六
还有一件事是创业者常遇到的,大批人同一时间离职,不一定是商量好的,但密集的人员离职确实会触发年轻人的情绪爆发,类似于银行出现的挤兑一样。
广告营销是服务行业,如果平时遇到不好服务的客户,或者在同一时间段内和同事、客户或者老板沟通上的不和谐,甚至是自身家庭或感情出了问题,都会出现自杀式的离职行为,这个很难避免,人会长大,只是没在这里长大。
在2013年的一个时间点里,我清楚地记得有一个晚上收到好几位年轻同事发来的辞职信,那时候感觉就很不好,都是顶梁柱,很多具体工作需要他们做,而且最担心的是引发更大的群体效应。
我们五个人紧急做了电话沟通,讨论和不同人的沟通方法,其实只要不是同一时间段,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怕就怕都堆在一起。
好在我们五个人都在项目第一线,加上分头做了沟通,有的人答应好好交接,有的人情绪过了之后稳定了下来。
说实话,Verawom来来去去好几百人,从招聘、面试、入职、离职全过程我参与的最多,习惯人来人去是创业者的基本功。
前几年还容易动感情,后来就还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能在一起共事过就挺好的,不能给他们更好的预期,是我们的能力不够,让对方没有安全感,祝福离开的人是最好的方式,而不是死缠烂打。
实际上以后大部分人不会有太多往来和交集,但也不要把关系搞成僵,朋友不一定能多多的,但是敌人要少少的。
创业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百米冲刺组成的马拉松,从一开始就命悬一线,不同的阶段问题不同,时刻准备面对各种问题,小问题、大问题或者演变成事故的严重问题。
现在回望那些年经历的大大小小的事故,都已经变成了快被遗忘的故事,
海面或许平静,海面下暗潮汹涌,时间久了就会有面对问题的肌肉反应,遇事不慌,给同伴以力量,以依靠,遇事主动顶上。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