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投入商品研发,叮咚买菜赢在了供应链投入上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7月28日,每日优鲜宣布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将暂停“30分钟极速达”服务。而和每日优鲜同一天上市、同为前置仓模式的叮咚买菜,则在去年年底实现上海地区盈利,且当前亏损持续收窄。
多家行研机构发布报告认为,商品和供应链能力成为决定生鲜零售企业成败的关键点。叮咚买菜领先的转折点在于,2021年8月叮咚买菜宣布战略调整:从“规模优先”转变为“效率优先”,把商品力作为发展第一推动力,主要发力上游供应链,做深护城河。
相比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更注重订单量和效率、更严格的控制成本和供应链。商品丰富度方面,叮咚买菜SKU相对丰富,每日优鲜刨除次日达后的即时配送品类较少。在硬件投入上,每日优鲜的前置仓采用“自营+加盟商”模式,而叮咚买菜前置仓全部自建自营。
反映到财报中,就是叮咚买菜商品研发成本、前置仓等投入成本更高。
2022年Q1财报数据显示,叮咚买菜产品研发支出大幅上涨49.5%,达到2.339亿元。叮咚买菜在“做重做深”上持续发力,在全国建立了10个食品研发加工工厂。自营商品的利润更高,根据长桥海豚投研的调研,去年叮咚买菜的自有品牌的券前毛利率高达33.8%,比同期整体商品券前毛利率26%高出不少。
同时,叮咚买菜也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在了供应链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据了解,叮咚买菜已拥有约60个城市分选中心以及近1400个前置仓,2022年还将继续建设3个大规模、现代化的生鲜综合体,以实现公司更低的采购成本、更有市场竞争力的销售价格和更大的销售规模。供应链效率的提升,使叮咚买菜的配送成本不断下降,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叮咚买菜主要通过深入供应链的方式优化毛利率水平。相较之下,每日优鲜则更注重业务的拓展。这也使得二者的毛利率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每日优鲜在2020年全年的毛利率几乎与叮咚打平,但2021年无明显的改善,直至不再公布财报。
叮咚买菜CEO梁昌霖曾表示,“随着叮咚买菜商品力的进一步发展,客单价会有所提升,随着用户复购率的增长,订单密度加大,分选中心和前置仓的固定费用会被继续摊薄,履单效率也会更大提升,进而能够获得更多净利润。”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8万亿元。疫情期间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需求较强,且用户对生鲜电商行业的信任度加深,相比2021年,2022年有65.4%的消费者消费频次增加,51.6%的消费者消费金额增加,可见消费者需求旺盛。
深耕供应链,扩大产地直采比例,促进本地消费复苏,成为目前生鲜电商共同发力的方向。2021年,叮咚买菜启动“绿水青山”计划,帮助更多农产品打开消费市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叮咚买菜产地直采率已达到了79.1%。朴朴超市、美团买菜等同行也有类似举措。
2021年7月,商务部等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提出,菜市场、前置仓成为需要优先配齐的基本保障类业态。疫情常态化管理之下,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增强,对配送速度和效率的要求更高,生鲜电商成为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发挥带动本地经济、促消费的积极作用。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