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天花板海底捞,是如何失去顾客的钟爱的?
8月14日晚,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预计今年上半年最高亏损2.97亿元。
尽管这个数据不算好看,可仍然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因为去年海底捞在业绩更好的情况下,都整整亏损了41.5亿元。
这曾经被誉为业界良心的火锅一哥,如今为何风光不再?
想搞清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海底捞的兴盛说起。
1
靠超标准服务崛起的火锅帝国
1994年,海底捞成立。
当时的餐饮市场可谓是鱼龙混杂,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材质量、餐馆卫生的新闻铺满各大报纸;至于服务质量更是不堪,店大欺客和大呼小叫的服务员几乎每一位顾客都会遇到。
这时,立志于“服务至上 顾客至上”的海底捞迅速地凭借其极致的服务和卫生环境立下了口碑。
前往海底捞就餐的顾客,享受的待遇是这样的:
在她踏进海底捞店门的前,就会受到多名店员的热情问候。
如果需要等候,店员会送上免费的饮品,还会为她做按摩和美家。
在就餐过程中,店员们会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附送大量的赠品,甚至去感受她的情绪、送上玩偶贺卡和暖心的话。
她还可以向店员提出任何要求,哪怕听起来再不合理,店员也会尽力去满足。
再结合精美的菜品、优雅的环境和透明的厨房,当时的海底捞对我国的绝大多数餐饮店,几乎都在服务和卫生上形成了降维打击。
很快,海底捞火遍大街南北,一个商业帝国应运而生。
2
公关界的活教材
随着名气的增涨,海底捞也遇到了几乎所有餐饮类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即媒体和顾客对于其安全和卫生的质疑。
这些舆论对于以服务和卫生起家的海底捞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永远将客户满意度放在首位的海底捞,却能无比自如地应对这些公关危机。
比如在2017年,海底捞的北京劲松店、北京太阳宫店的食品卫生安全事件遭到曝光,一时间引起了网友的极大不满。
然而,海底捞仅用了4个小时就发布了一则声明。
声明中,海底捞承认了所有错误,并在诚恳道歉后,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整改措施,同时将责任揽到了公司董事会身上,告诉两店的店员无需过度担心。
声明一经发出,舆论就发生了逆转。网友们几乎在一瞬间就对海底捞予以了谅解。
这起案例被许多人誉为企业危机应对的活教材,一些公关人将其方法总结为“这锅我背、这错我改、员工我养”的十二字真言。
在此后的几次危机中,海底捞也运用了类似的方法将其一一化解。
3
疫情之下 疯狂拓展
凭借到位的服务和诚恳的危机应对,海底捞收获了许多顾客的赞誉,也创造了令同行羡慕的营收。
然而从去年起,海底捞却在盲目地扩张中走向了亏损。
我们知道,企业在扩张时除了要考虑自身竞争力和财力之外,市场环境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量指标。
市场好的时候通常要拓展,反之则要压缩。可身经百战的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却选择了反其道行之。
1994-2018年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海底捞在这24年里,一共只开了400家新店。可疫情爆发后,餐饮业面临严重打击、业绩纷纷跳水,海底捞却选择逆流而上,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新开了544家和421家门店。
任何看起来不合理的举动,其背后一定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而海底捞逆风拓展背后的关键原因就是——海底捞上市了。
为了募集资金、强化品牌、加强资本运作等原因,海底捞在2018年底正式上市。
自此,扩大企业规模,抬升股价就成为了海底捞的第一要务。
可是想实现迅速扩张,光靠自己的钱肯定是不行的。于是海底捞放开了它们的加盟标准,海底捞的加盟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铺开,这才有了两年新开965家门店的扩张奇迹。
创始人张勇在股价处在高点时,套现了15.6亿现金,存进了自己在新加坡银行的账户。
海底捞也从买火锅、卖服务的盈利模式走向了靠资本和高额加盟费赚钱的路子。
4
恶果浮现 连年亏损
逆流而上的疯狂扩张带来的恶果随之体现,海底捞连续两年出现大幅亏损,诸多门店举步维艰。而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海底捞突破了市场容量的上限。
这一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门店选址草率。为了满足扩张需求,海底捞不仅在一二线城市增大了门店密度,还在三四五线城市大肆扩张,在选址上无法像过去一样精细,造成新店的人流量严重不足。
其二,社恐群体厌恶。海底捞的服务模式,对于许多社恐来说,不仅不能带来宽慰,还会制造打扰和尴尬。再加上价格、口味等因素,导致海底捞的受众群体是存在上限的。
其三,成熟员工不足。海底捞对员工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要在一天里保持热情、细腻、容忍、幽默,还需要掌握包括歌舞、按摩、美甲在内的各式技能。可为了满足扩张需求,新店长的培训时间被压缩到了原来的四分之一,员工的培训周期也大幅缩减。由此造成了新店员工往往能力上良莠不齐,甚至爆出了不少服务员不懂变通、强行热情、反复打扰顾客聊天的丑闻。
由此带来的便是翻台率的下跌和口碑的恶化。
同时,随着餐饮业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顾客已经不愿意再为海底捞高昂的价格买单。
张勇在新加坡买房存款的事情也开始了发酵,质疑其“国内挣钱国外花”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了。
如今的海底捞被迫开启了“啄木鸟计划”,大量关闭门店。海底捞的市值相比颠峰时期,下降了80%以上,仅2021年就亏掉了上市三年来的全部利润。
以上,大概就是海底捞盲目扩张捞快钱所引发的恶果。不知道身价下跌到不足百亿的张勇,如今是否会后悔当年的那个决定呢!
最后,希望更多店家在玩弄资本时多一份谨慎,不要因此伤了顾客的心。也祝愿曾经为我国餐饮业的服务质量提升起到突出贡献的海底捞,能够重新找到一条更为正确的发展道路。
我是熨斗先生。
关注我,带你探知热点背后的秘密。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