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不上的「修脚」,是门大生意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2-08-30



城市的夜生活在哪里?


除了美食,女人们的快乐在美甲、美睫、美容院;除了游戏,男人们的快乐在足浴城;除了唠嗑,老人们的快乐在广场舞。


那么有没有一个地方的快乐是覆盖男女老少的?回答是:有的!


你有没有发现,不论你去哪一座城市,走在一条灯红酒绿的街道上,总有一家面积不大但装潢简洁明亮的修脚小店。刚有客人出来了,又有新的顾客来了,透过玻璃门望去,有年轻人、老人、小孩,里面坐得满满当当的。


修脚小店,比街上任何一家服务类门店更为刚需。比理发店的回客周期短、专业性强,头发是可以在家洗剪吹,但是用刀片修脚不是人人都会;比美甲、美容店覆盖人群广,脚上的问题男女老少都需要解决。不同于大型高端足浴会所,修脚小店客单价更低,驻扎区域更多元,目标客群更广泛。


但是,人均几十块、面积几十平的修脚小店又如何掀起百亿市场的波涛呢?



追溯修脚的源远流长


这就不得不说说“修脚”产业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了。


既然有专门治脚的人,那就肯定是先有“脚上的病”,值得一提的是“脚气”这种足病。早在尧舜禹时期,聪明机智的炎黄子孙就找到治疗脚气最好的方法:光脚。虽是光脚生活,但长期奔波捕猎锻炼,使得他们有了极强的身体素质和免疫能力,“脚气”也就无从生存。之后人类文明化进程加快,也就有了“履”的出现,从皇帝到臣子,记载道“用革造扉、用皮造履”,大家开始穿鞋了,由此捂脚出汗、摩擦成老茧等问题也就慢慢出现。



其实早在公元前1300年的甲骨文中就发现,商朝时已经有了“足病”的记载。相传在商代即有周文王患甲病,有一个叫“冶公”的人用“方扁铲”将其治愈。隋朝《诸病源候论》中已有胼胝和肉刺(鸡眼)的记载。到了清代,由于重视了“整足”,修脚已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名不见经传的修脚师可不是做简简单单剪个脚趾甲的活儿。由于古代特殊的服饰和习惯,男性黄袍马褂、高筒朝靴,女子裹足三寸金莲,是很容易得各式各样的脚病,这就要求修脚师还有专业的诊断知识和高超的技术。


古语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中医上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心脏和精气之源。在中华文明演变的千百年来,修脚作为中医文化的一支分流,中国人对其文化认同感早已深入血脉。直至今日,修脚和中医的针灸、按摩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国术”。



中国人的脚,修出一个百亿市场


数据显示,人的双脚一生平均要走12.5万公里,每走一步要承受3~5倍的体重。脚在人的一生中承受了很多,病变的几率也很大。


根据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脚病,成年人患病比例更是高达75%。同时,在中华医学会开展的300万人足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显示,中国内地有超过六成的足病为真菌感染,其中足癣的发病率是45.2%。



人们每天在城市奔波,拥有一双健康又活力的脚是一天奋斗动力。在“脚”上看到商机的企业,比比皆是。纵横全国,有从河南郑州起家的“彭世修脚”,凭借“传统修脚术”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年销售超68亿元;从陕西小村做到全国超6000门店的“远元集团”;川渝地区的“富侨足浴”,在十几年前就做成百亿上市集团;东南地区老牌“大桶大”,已经成为美团点评人气超高的足疗店,在新一波流量时代赢得一筹。


修脚行业的雏形大致在21世纪初形成,现如今很多修脚龙头企业都是在那个时间段纷纷起家。2000年,22岁的彭有兵带着4000块钱,从湖北老家来到河南郑州,盘了一家八平米的小铺,“彭氏修脚屋“正式开张。三年后,20岁的郑远元来到陕西汉中,拿起修脚刀摆地摊为路人修脚。2005年,彭世修脚的商标注册成功,彭有兵带着四五家分店成立了郑州彭世足部保健服务有限公司,靠着集团化运作模式,把彭世修脚开出了郑州,开始进军全国市场。同年11月,以郑远元个人姓名命名的修脚房也开业了,紧跟着一年后,十几家“郑远元专业修脚房” 在汉中、安康、四川等地扩散。


修脚行业在经历了10年摸索之后,进入快速复制扩张中。彭世修脚在2010年迎来加盟高峰,在全国各地区,加盟数字达到1000。截至2013年底,陕西郑远元专业修脚服务连锁有限公司已在全国21个省市、地区发展加盟店五百余家,从业人员达五千之众。


这背后正是彭世修脚所搭建起的“培训-加盟”的闭环模式。彭有兵在2011年开始布局多种业态的培训机构——培训中心、商学院和技术学院等,让过往师带徒的个体户思维,演变为一条完整的、规模化的产业服务,培训机构的学员不仅要缴纳相应的培训费用,接受相关的技能学习,毕业后也大多会选择加盟彭世修脚,继而又为彭世修脚贡献了可观的加盟费用。



以市级加盟门店100平米为例,加盟商在初始投资额中,需要向彭世修脚支付18.6万,所得盈利的40%需支付给彭世修脚,这意味着每开一家门店,初始就能给彭世修脚创造18.6万的现金流。另外,加盟店在物料采购上,需向彭世修脚品牌采购药包等产品,这又是一块持续创造现金流的业务。



2019年,彭世“传统修脚术”拿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目前为止,门店数量已超4000家,若以每家门店15万初始加盟费为基准,光加盟费就为彭世修脚创造了6亿的营收。


而受到彭世修脚“培训-加盟”模式的启发,郑远元修脚也进行了另一条尝试路径,在2014年与陕西紫阳县县政府合作,成立培训班,并逐步开设出19所“远元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免费培训、转移安置劳动力4万多人,带动5万多人稳定脱贫致富,帮助2万多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并快速带动门店加盟数量。


从2005年开出第一家“郑远元专业修脚房”,到培训班成立前的2013年,形成了450家门店,在2014年开启“培训-加盟”模式后,2015年郑远元修脚门店总数就来到748家,2019年突破5000家门店,培训带动加盟成为头部修脚品牌的共识。



小店资本化规模盈利,步步为营


凭借“脚生意”做大做强的公司,不胜枚举。综合多维度考量因素,接下来本文将选取修脚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远元集团”作为探究对象,深入剖析“修脚”生意背后的商业运营逻辑。


企业创始人郑远元,生于陕南农村,从陕西安康市的深度贫困县紫阳走出创办修脚店。十几年间,郑远元修脚店从8平方小店到如今生态产值超90亿的集团。在最不起眼的修脚行业里打造一套新的商业模式,在一家街边小店里探索一个品牌的成长路径。


远元集团究竟做对了哪些事情?我将从员工、渠道、产品等方面进行阐述。



·地域选址


“修脚”本身就是周期性短,复购率高并且单价较低的服务,修脚店的重心不只是吸引新客户,更关键的是提高客户留存度,将新客户转化为老客户。


从选址层面研究,郑远元连锁店铺多选在多个住宅社区相邻的位置或是大型商超内。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些区域内人员流动性大,显眼好找的店铺回访率自然会被拉高,另一方面,脚上的问题多发于中老年人,店铺开在社区门口,考虑到一部分腿脚不方便群体的需求。


自2016年起,郑远元主要通过直营、收购、并购同行以及鼓励陕西同乡加盟等方式快速扩张,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超6500家。门店定位在社区生活化场景,标准定位在中端消费,在三四线城市下沉和一二线城市渗透,“郑远元”很快作为一个亲民化品牌在大众日常生活活跃。


·人员+政策


从独立的街边小店,向规模化的连锁店扩张,规范化的管理架构和专业性强的员工团队,是实现“破局”的关键性要素之一。


管理学范畴中有条金句是“改造一个企业的秘诀是,把企业和它的员工整体推到统一战线。”如何建立员工和企业稳定的合作关系?远元集团找到了另一股力量来“牵线搭桥”,解决了员工来源问题。


2014年起,远元集团联合政府,将公司发展战略与地方政府脱贫攻坚政策相结合,构建以“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基地培训+定向就业”的模式。集团在县里成立专门的培训学校,以全免学费、生活费的招生策略收入当地人员,为全国迅速扩张的店铺输送源源不断的修脚技师。


做生意有句俗语是“生意不做熟人,干活不找亲戚”,这句话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但郑远元的修脚店却推翻了这一结论。事实上,郑远元在开办第一家修脚店的时候,迫于资金和人员空缺的压力,店里的帮手是来自于他的亲戚朋友。随后做大做强,经过当地培训学校专业化教学,集团内部员工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郑远元的家乡。亲戚熟人之间复杂的关系,不是阻碍企业壮大的“绊脚石”,没有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才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


基于此,集团布局各层管理者系统化的培训,并且开设针对企业需求而办的商学院。同时通过表彰大会、现金激励、宣传报道和明晰化的晋升机制,实现多层面激发员工斗志。特别是集团内部的“店长持股计划”,赋予店长通过以自有现金购买店面股份的权力,使店切身利益者,并可以持续享受店面股权分红。


·多渠道链接客户


从修脚店的地域性牌子到全国性品牌,就要做好多触点、多渠道的用户运营和品牌营销。


远元集团除了借助线下铺开门店覆盖范围、口碑介绍、发传单等传统营销方式,同时布局线上新媒体渠道。企业入驻天猫等平台销售门店套餐、药品、护肤品等;从线下公域流量池汇聚成线上私域流量,通过公众号、朋友圈等线上推广门店定期活动,形成自有流量生态系统。


·整合产业链上下游


六千家门店做出超九十亿的生态产值,远元集团并不是只靠单价几十块的修脚服务,在扩大营业规模的同时,顺着上下游产业链,有限度地向多元化发展,从而形成强大的营业能力。


在发展过程中,业务范围向上游产品技术研发环节布局,自建药厂。针对不同人群足部问题,围绕足部保养、治疗护理、保健美容系列产品研制开发,从而供应企业线下门店货源,形成了一套“产、销、用”的服务保障体系。



千城万店,谈何容易


从2016年起远元集团就提出了“千城万店”的战略目标,甚至和多门店员工沟通还得知其近两年来上市的愿景。的确,从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以及营销策略等方面,远元集团做到了多维兼顾。但是,在一切向好的表象下,仍潜藏着阻碍发展的种种危机。


根据黑猫投诉APP显示,针对郑远元修脚店有80%以上的投诉是涉及恶意收费和不真实产品销售等方面。很多消费者描述,本来只是想去修脚店泡个脚,结果门店修脚师傅便提出一系列客人的脚病,制造健康焦虑,从而达到推销高价服务的目的。



根据线下实际调研,治疗一个脚趾的灰指甲要花费500-1200元不等,门店师傅按照甲床的大小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自行定价,涉及到其他种类的脚病如甲沟炎、肉刺等又是另外一套收费说词。但实际上,治疗脚病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消费价格,定价权掌握在修脚师傅手上,甚至同一个人的同一个灰指甲的治疗费用,在两家郑远元门店的报价相差300-500元。


加速扩张连锁店的同时,捆绑销售、虚假宣传、服务态度差等系列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从郑远元创业起初“泡脚+修脚+按摩=8元”的摆地摊服务,到如今门店治脚高达几千元消费的状况,虽然加价本身是符合企业发展逻辑的,但这也意味着服务标准化、产品优质化协同提高标准。


品牌口碑的树立,并不是停留在某一阶段,企业壮大的同时并不能总从营销方面美化品牌形象,消费者买单的永远是服务、产品和体验。与此同时,近两年疫情防控下,对线下门店严格把控,多店暂停营业对于远元集团的“千城万店”目标又是一次冲击。


修脚小店到千店连锁,如何洞悉到更多细节层面?大众化品牌如何经久不衰?在中国每一条街边小路上走过上亿人,修脚店如何留住过客的“双脚”,是片面化关注产值、销量,还是深入反思不足,做到品效合一,远元集团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琢磨。



不容忽视的传统门店


事实上,很多坐落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店铺,看似不起眼,实际上背后可能有强大的盈利能力。几十块一次的修脚小店,撑起了百亿市场;售卖几块钱一个零件的五金小店,行业规模累计可达千亿水平;传统服务门店像是采耳针灸等中医馆,甚至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几十万的年营业额。


新消费、新产业的涌现,并不代表着传统门店和传统产业的消失。在庞大的传统产业群内,一些是国民工业基础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一些是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产业,镌刻着中国人共同的情感符号。传统产业比新兴行业更饱经风霜,在大浪淘沙之中,兼顾自身优势和新的商业模式,会是不错的发展路径。


在极具规模和纵深的中国市场,任何一个细分再细分的垂类,都有百亿千亿的规模,小行业里依旧藏着大生意。或许在某个不起眼的街边小店,背后就有一条庞大的产业链。


内容作者:赵甜甜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