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扎堆去的线下市集,在讲一个啥故事
作者:潘捷,来源:明亮公司
原标题:对话市集品牌「伍德吃托克」张琦:高流量驱动的模型如果不复存在,生意该怎么做?
购物场景正在被重构——年轻人对场景选择的标准来自于个体体验,集市带来的不确定感和新鲜感,商机由此而来。2015年初成立的「伍德吃托克」抓住了机会,形成了以提供美食为主的线下市集品牌,同时也构成了提供美食、音乐、娱乐、文创品牌、手工作坊的复合场景。
据天眼查APP,2016年,伍德吃托克完成6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经纬创投和挚信资本。2018年6月,伍德吃托克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华映资本领投,众麟资本及上轮资方经纬创投跟投。有报道称,Pre-A 轮融资后,伍德吃托克从“点式曝光”的运营模式转变为高频次、多场景、异地化的标准化的内容输出,目前伍德吃托克未有融资新消息。
现在的伍德吃托克在逐渐弱化“集市”标签,在和「明亮公司」的交流中,伍德吃托克自我定义为新消费品类的一个特殊渠道,是“更靠近一些更独立和垂直的类别或形式”。如果商品(物品)作为一种语言、商品、代码,购买一件商品为了表达自己的“真实”,从事创造的“商家”扮演着提供创造力、发掘品类潜力的角色,这自然也更考验渠道方的选品和策划运营能力。
伍德吃托克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ToB端,他们打造线下垂直场景,通过策划优化吸引品牌商入驻,其关键在于将线下场景与入驻商家的产品更好地结合;ToC端,则是吸引对品类甚至品牌有认知的消费者,从而形成商业上闭环。
伍德吃托克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琦向「明亮公司」透露了一项个人观察:疫情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同的时间感知和产品需求。一部分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更高、更挑剔,也更有耐心,愿意等待一个好产品的成长。
“比如21岁,刚刚留学回来,或者是30多岁上一代的有海外背景的学生群体,都市人群大过于传统意义的泛都市人群。”张琦描述对伍德吃托克消费者的细节观察,很多都是当地的城市人口居民,异地、旅游消费者群体相对较少。
场景维度上,随着购物中心、步行街、景区+集市的模式不断出现,怀旧、浪漫,以情怀为出发点的场景主题频现。商业场景在“内容有限”的情况下,伍德吃托克和纯商业场合作项目减少,更倾向垂直滋养场地,寻求新的社区价值生态。在伍德吃托克公众号中曾提及期待的场地合作对象,分别为商业街区改造项目,文化创业产业园区,城市公共空间改造的规划等。
商业地产曾代表一种形态,在固定的空间内用丰富的业态和品类,以沉浸式的方式吸引消费者、了解品牌继而完成购买;而社区商业概念更偏向一个长期路径,在固定类型业态的基础上,伍德吃托克为社区商业提供了“动态供给”,不过这更考验居民社区的基础设施和运营能力。
假设未来靠高线上流量驱动的生意(网红模式)不复存在,这时候生意怎么做?“附近”商业与社区的场景或许更值得关注。
以下是「明亮公司」与张琦Oliver的对话(有删节)
Q:明亮公司
A:张琦Oliver 伍德吃托克创始人
张琦(来源:受访人提供)
定义新消费品类的一个特殊渠道
Q:这几年举办的活动中,在流量的变化上有什么发现?
A:今年春天以来的疫情后,我们感觉线下流量的恢复速度远远低于2020年疫情平缓后。
回顾2022年,2020年5月份之后线下客流有比较剧烈的增长,突然来了以前很多不参加市集的人,那段时期举办活动的粉丝增速非常快。当时有种说法叫做报复性消费。未来客流的剧烈波动或者说不确定性,可能是一个常态,这是比较直接的感觉。
Q:未来如果面对流量剧烈波动的常态,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
A:用户细分、针对有重点有区分的用户进行策划,从专业层面、技术层面采取一些举动。比如针对不同的时间、季节,不同的场地,调整让主题策划更有弹性,我们也专门开发了对应强沉浸式体验但同时小规模小场地,针对一些有重点、有区分的用户去进行策划。
当大家整个消费意愿不是那么的强的时候,如果不是误打误撞来、而是带有目标来的客人,就更加有价值,他通过不同渠道形成观感,适配到了伍德吃托克,对场景中某个品类感兴趣,遇到某个品牌,并对这个品牌的服务非常认可,对这类客户的消费历程的研究,对们开展业务非常有帮助。
Q:伍德吃托克对自身的定义还是集市吗?如何理解你们现在的商业形态?
A:我们把自己尝试定义新消费品类的一个特殊渠道。这是相比其他类别,比如说京东、天猫、淘宝平台型的渠道,包括现在流行的直播带货新形态来说的。
我们这种特殊渠道,更靠近一些更独立和垂直的类别或形式。比如奢侈品电商平台发发奇,再比如服装类的买手——你手里可能会有大概30-50个欧洲小众品牌、你获得了独家代理权。举个例子,如果你有200个特别认可你的消费客户,哪怕你找到一个比较好的下午茶餐厅,一次性把你代理的30个品牌按照季节陈列,把一二百个客户请来,同时有基础的咖酒餐食辅助,这也是非常高效的渠道。我们作为一个消费类别,有自己的转换模型。
Q:什么样的转换模型?
A:周末三天,从季节、时间、场景,跟消费群做一个集中式的配适。
Q:用户画像是什么?
A:用户整体的审美基础,以及(构建)生活方式的消费经验是比较充分。基于这样逻辑,可能有一些相对清晰的细节,比如,21岁,刚刚留学回来,或者是30多岁上一代的有海外背景的学生群体,都市人群大过于传统意义的泛都市人群。
从质的层面来划分,很多都是城市人口,异地、旅游消费者群体相对较少。从量化角度划分,真正的消费群体的传播转化较快,相对年龄再高一点。当然这不是一个绝对的二元化区分,不能用有钱或者没钱或者年不年轻来区分。
Q:你们判断出来的核心消费者人群是哪类人?
A:如果说消费者是小红书上纯打卡型活跃那一类用户的话,偏后面的多一点(只用小红书做搜索)——从小红书上得到信息,针对这个信息,会有自己判断、决策的方式。决策后,Ta未必发小红书,但他会持续地去(伍德吃托克)。
从累计情况来看,我们真正核心的消费人群比较理性,有消费经验,也具备持续消费意愿。这群人,是我们在疫情过后更加需要去维护的,要找到不同的方式去连接对话。
Q: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维护和连接对话?
A:在内容层面,从文化里出发,我觉得首先在策划的策略上,在独特的渠道、应该是一个快车道上的;在选品上着力于好产品和流行产品之间的比例,流行产品是给刚才说的对喜闻乐见的,好产品是作为跨越周期的,有消费力的人群,可以持续地去了解、复购,拉高客单价,所以我们在选品层面上要明确。
场景对品牌是试水市场的好选择
Q:选参加伍德吃托克品牌有多少?
A:3选1,比如说300个参展的申请,最后可能有100最后落地。
Q:品牌的考虑和衡量标准是什么?和其他集市标准有什么不同?
A:更关注它的发展阶段,关注品牌的一些细节,设计很好或者是品牌故事是不是非常的独特,这些可能还是一个比较前端层的筛选标准。
后端关注整个财务发展,比如创始人是第一次做个人平台,但他是个专业人士。我还会关注品牌整个发展脉络、自身的社交命题,以及去关注自身的私域和用户规模。
Q:伍德吃托克的市集开办地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A:回到最基础的线下逻辑,Location(地点/地段)是非常重要思考的点。比如创意区,适合这样的地区进入销售展示平台,还要考虑地区对应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交通枢纽。
一个是口岸城市,有1000万以上的人口,地点的选择面就变得很丰富,就不一定非要在第一商圈,一是在地铁(沿线)上,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比较高一点(的地方),营造独特的渠道落点和选场合作方的选项也会变得相对多元。
如果只是一个5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去营造一个特殊渠道精选的东西,这个事情就很难。
Q:操盘方式有什么变化?
A:刚刚进入市场的时候,大家都喜欢讲Top,比如本城Top10咖啡,大家都在讨论绝对流量,精致设计的Top解决方案,“我也是Top的商业,所以我就要跟你合作”。不太好的一个地方就是当大家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合作,其实彼此很内耗,而且带来很多的错配。
现在有点变了,有一点点“去竞争化”的趋势,呈现出自由市场的氛围。商业开始分层的比较细,原先非常TOP的(品牌或公司),也不一定能在单一的具体业务上出类拔萃,可能当中有经济环境变化的原因。这时候带有一些文化使命的品牌,比较有优势。
现在有些领域,我们大家关于溢价的这种更多考虑的是跟情绪有关的价值,因为情绪这件事情没有绝对衡量标准的,你喜欢的音乐,也许你推荐的另外一个人觉得完全没有感觉。
如果做一个文化品牌,要有你自己的情绪,用一个更能达到共鸣的方式传递给想传递的人。
Q:无论是从客户还是消费者端还是其他集市,你们优势和竞争的壁垒在哪里?
A:从底层结构上面来说,是不太一样的市集,回到刚才说的怎么定义我们自己,站在客户层面怎么定义,我们定义为城市的独特渠道,要得到实际的商业价值。
不论作为品牌营销和效果营销的参与者,我们仍属于市场比较细分的类别。一个以覆盖千万人口以上城市核心客群的营销项目中,我们的场景是比较推荐给客户试水市场的好选择。
对于线下体验的营造和运营涉及长时间的Know-how的积累,对消费端消费习惯持续观察和理解。尽管我们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不过让大家能记住的是我们一些比较恒定的印象:比如热烈、美食社交、对本地创新的挖掘和放大。
Q:你怎么理解文化引领,当代年轻人就需要引领吗?
A:引领一部分是文化行业的从业者的使命。
反过来从消费者层面来说,当下更需要的你给他方法,而不单纯是权威的结论。这种引领的使命要在形式和实际价值中找突破。以前的选题往往是“你绝不能错过的20部欧洲作家电影”,现在是告诉你“给你展示10个创意产业里有意思的人,他们正在看什么电影”。
未来十年是好内容、好品牌的买方主导市场,而不是平台方来定义要招什么入驻
Q:关于居民社区的商业,你发现有什么潜在的机会吗?
A:不管是社区还是商圈,线下的零售的生意模型都是有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形成的,业主端把高价值的这种东西就是卖给你、租给你,实际上你是去买一个基础理论,比如购买一个很强的运营能力和用户模型。
大家都该意识未来的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是好内容、好品牌的买方主导市场,不是商场和平台单方定义要招什么,而是反过来,是谁要入驻你,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在这个地方。差异化的定位形成产品,不管线上还是线下应该有稍微中长线的规划。而植根社区可以是差异化的选择。
Q:有种说法社区是做品牌开店的价值洼地,你怎么看?
A:我们说的社区肯定不包括社区购物中心,这种社区商业已经很贵。还有一种社区,在距离核心商圈大概两公里以外的区域。这里的居住者的生活模式、生活节奏,对新内容和新消费有期待,而且包容度很好。
再传统一点的复合社区,整个居住也好,生活也好,人群某一种同质化的标签是非常清晰的。比如顺义这个地方,生活状态未必是一个高节奏,但可能有比较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但在这个地方去创立品牌发展业务,你要面对的高的博弈沟通成本。
Q:社区用户特点是什么,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A:高净值的用户的心态,就是等得起,你看到样品,但这个独特的品牌一年全部产量可能就100个,而且你必须得全款付款,恐怕要等上一年以上的时间拿到产品。
面对这样的客户,对于你的技术、服务体系,对你自己对某种品牌背后文化的助力、情绪的传播,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而不是人云亦云。人云亦人只看到了社交媒体上某种流行趋势,但其实真正的核心价值不是平台上展现的流行价值。如果你要抓表面上的那群用户,你会亏得很惨。
回到我们讨论,假设未来靠高流量驱动生产的生意模型不复存在,这时候生意怎么做?坚持长期主义,寻找长期、站在你这边的坚定用户。
Q:流量的弊端在哪里?
A:比如说线上很红,一个月积累的增长的粉丝,很快三个月之后马上就掉粉丝了,因为这些粉丝不是你的长期用户。
一个流行品牌,生命周期这件事情几乎是不能够逾越的,线下的谈生活方式的品牌,3年就是一个坎的,如果能经过3年,有可能经过10年的概率就会很高。一个商业模式和产品,依赖规模较大的流量基数生意模式,在高流量环境不复返的情况下很可能有逆转,这种传播方式的产品和消费,以流量直接做转化为基础的运营模型就有点问题了。
Q:为什么会选择跟这种商业合作场地的合作逐渐减少?
A: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下。场地和承租方(包括合作方)双方都会考量人、货、场适配的问题。合作过程两方目标比较难高度同步,我们会谨慎选择合作,也从思考中长期双方获得共同收益角度,优先选择可以联系合作的合作方。
当你要做一个更长期的文化品牌的时候,整个培育周期都相对长,需要寻求能在更大一些的市场共性一点的价值和故事,但一个地块的商业,它期待的回报周期更短。
Q:怎样让场域会更加的具有活力?
A:城市本身是一个有机体,有机体对应体验和职能,从基因层面来说不能逆其道而行之。一个区域聚集游客,而旅游景点商业比较多是单次博弈。
在单次博弈的区域去做文化品牌的深度根植,我觉得本身有矛盾。
我们现在很愿意在一些非核心商业区的场所做深度一些的策划,这些区域可能毗邻商业区,稍隔一条街。比如从核心区到我们举办活动的地方骑单车20分钟,在这片区域更适合构建年轻人稍微沉下一点去感受的内容和体验。
Q:我们谈论了很多线下,从城市角度来说你个人还有什么思考?
A:目前的舆论喜欢谈赋予城市某种新业态,和某些经营形式的创新?但是不是也同时要探讨我们的城市是否具备类似创新的基础?
举个例子,像长沙、武汉这种美食很丰富的城市,谈夜经济就比在北京容易落地一些对吧?这有点微妙,我觉得北京的夜经济除了做饮食街区、娱乐演出,可以有多一些思考的点,高水平的话剧,高质量的音乐体验,这些更深度一些的文化体验,连同夜间完整消费历程,串联起来,可能是个新的场景营造模型。反过来,长沙武汉,它烟火气的城市气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去关联娱乐消费的场景就更适合一些。
作者公众号:明亮公司(ID:suchbright)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