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了个羊,一个以营销变现的宰羊游戏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2-09-15

这几天刷社交平台,到处都在晒“羊了又羊”这个小游戏。好多人吐槽第二关过不去,但越难过越想过。有人为了玩游戏不睡觉,甚至请假。也有人因为过不了关而暴躁,在微博疯狂吐槽。


9月8日,“羊了个羊”注册微博官v,9月13日#羊了个羊#空降微博热搜,9月15日,微信小程序显示已有超100万人玩过这款游戏。短短的几天,“羊了又羊”为何能造成现象级的传播?

事实上,但凡有点营销经验的人都能发现,这款游戏本质上就是一场资本运作的,通过营销变现的“宰羊”游戏。

我来带大家以营销的视角对此款游戏进行剖析,不得不说,有些套路虽然基础但还是百试不爽。

首先,以微博热搜作为主阵地,营造大火氛围。

在9月13日,游戏利益方以“新浪游戏”主持话题#羊了个羊第二关#空降热搜,然后调动游戏KOL分享游戏第二关的难度,以此引发网友好奇。并制造大量二创素材,使得话题更加饱满。

同天,还上了#羊了个羊崩了#、#羊了个羊回应崩了#两个热搜,也是通过事件来营造火爆的氛围,属于司空见惯的套路。

其次,不断制造新闻点,让热度延续。

为了延续宕机事件热度,《羊了个羊》官方甚至在线急招后端服务器开发,官方称“推荐入职的奖励五千,自荐入职的奖金五千”。做过事件营销的大家都知道,要想让一个事件热度持续,必须通过制造新闻点来引导舆论,强化大众对该事件的认知。自此招聘发出,随即引导各大媒体报道,不断强化“游戏过于火爆”的认知,激起用户猎奇,“既然这么火,我也想试试”。9月14日,#羊了个羊急招后端开发# 、#羊了个羊通关率不到0.1%#、#羊了个羊 音乐#、#羊了个羊 卡bug过关#等话题频出,从不同角度去讨论游戏。9月15日,事件蔓延至抖音、快手等,目的只有想告诉大家,这款游戏很火!不玩不是一线网民!

(截止9月15日,羊了个羊 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除了外部的营销,回归游戏本身,也极大戳中用户痛点,这款游戏的设计者堪称营销大佬。每一个人性的弱点都抓得很准。

那么他们到底是如何抓住用户的?

始于猎奇。这是人类对于新鲜和前沿事物的一种自然冲动。尤其在各大营销账号和媒体的炮轰下,不得不驱使你去试一试。

陷于胜负欲。这个游戏最大的卖点在于“通关率不足0.1%”,这会激起你的胜负欲。再加上有人晒通关截图,你内心会想,为什么不能是我。当然也有从生理层面的分析,“多巴胺不是快感本身,而是对快感的预期、对快感的追求。沉迷于羊了个羊的多巴胺并不会让你感到‘我玩这个游戏好爽啊’,而是让你觉得‘我就是想要玩这个游戏’、‘我下一把能过’。”

而且游戏里面的文案也充满了“算了,放弃吧”之类的挑衅文案,再次激发你的胜负欲。投入时间成本越大,越想成功通关。这是人之本性,不要小看它的力量。

再者,排行机制的设置是一个杠杆,它会放大玩家的感受。人们不仅仅关心他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而且还关心他们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排名靠前的有一种荣誉感,排名靠后的有一种挫败感。有情绪投入,便有时间粘性。好友排行、省份排行均是如此。

有人也很形象的总结了“羊了个羊”的五宗罪:傲慢,我肯定能过第二关;嫉妒:XX省凭什么有这么多人过关;贪婪:求求下面几张牌都是我想要的;懒惰:玩一把不玩了。

忠于跟风。别人都在玩,我也不能落下。其实大家有没有仔细思考,这个游戏名称为什么叫“羊了又羊”。

在心理学有个著名的理论,叫做“羊群效应”

有一个人白天在大街上跑,结果大家也跟着跑,除了第一个人,大家都不知道奔跑的理由。人们有一种从众心理,由此而产生的盲从现象就是“羊群效应”。

虽然大家嘴里骂得都是这个游戏太无聊了,太消磨时间了,但手里还是止不住的玩,因为大家都在玩。

羊了又羊这款游戏的领头羊,就是资金操控下的社交媒体的意见领袖,后面加入的玩家不断跟风,乐呵呵的加入“羊群”。但很少人关注到牧羊人正在开心的笑。

此外,好友分享获取权益等机制也是电商平台的惯用拉新套路,不足为奇。

其实营销到这个阶段,要想收割更多的用户,就必须蹭更多的热点,以达到进一步出圈的目的。Cxk、疯狂星期四等流量IP躺枪,段子层出不穷。

当然“抄袭3tiles”我认为是整个营销链路中的意外,但不妨碍它猛烈大火的势头。

这款游戏的“智慧”在于它真的是赤裸裸但又悄无声息的“宰羊”从游戏的诞生,没有精美的UI、没有丰富的剧情,单纯的靠营销制造起流行。玩家“氪金”也是悄无声息,但这个游戏的“氪金”,更多氪的是时间成本、注意力成本,你要知道这个在品牌方看来是很宝贵的,他们愿意为此付费。这也是为什么游戏会设置那么多的广告。也有业内人士吐槽,“玩了羊了个羊,一天看的广告比我一年接的还多”

说得直白些,游戏方重金做营销引导用户到游戏,再以用户流量售卖给品牌方,完成变现。听起很像一场宰羊的交易对不对?不过大家也不用玻璃心,毕竟这就是此类商业游戏的本质。

你要说,《羊了个羊》到底能火多久?按规律来讲,基本上是昙花一现,但足够利益方在此期间通过游戏撬动巨额的收益,他们需要支付的只是营销成本和低廉的开发运维成本(这也是为什么这种游戏会做的这么简陋)。

这个游戏也只是利益方的一个赌局,任何一个品牌方不会在没有试水的情况下,一开始就轻易投入那么多的营销费用。只不过在这场赌局中他们运气好,赌对了。爆红自有逻辑,七分操盘三分运气。此前操盘的热点案例无一例外。

其实小游戏刷屏事件已发生过不止一次。类似《2048》、《旅行青蛙》、《合成大西瓜》等,生命周期都是很短的,也满足用户意识逐步觉醒的规律。

新鲜感终将抹去、潮水也终将褪去,过程中有大众的嗨点与资本的笑点,留下的似乎只有互联网的记忆碎片。

不过,谁又会关心结果呢?

首发作者公众号:广告局(ID:admeeting)手把手教你做social

1663236046517424.jp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