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感不是躺平摆烂,小城生活也大有可为 |「青年脉动」06 期
我们为什么做「青年脉动」?
青年文化热点一直不缺报道,但是很多都停留在现象表层,缺乏深刻洞见,不仅难以启发品牌行动,甚至会将品牌引向歧途。
作为青年文化的长期追踪者,青年志自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基础研究团队,形成了独家的分析方法以及深厚的趋势积累。我们一直为国内外各大品牌如腾讯、可口可乐、欧莱雅、雪花、轩尼诗等品牌提供趋势服务;2020 年我们开始尝试「趋势造浪营」的形式,截至目前一共为 500+ 商业品牌提供了近 3000 条青年趋势信号。
现在,我们希望通过「青年脉动」这个专栏,把一些有趣的日常发现和各位研究 / 咨询 / 营销从业者分享,「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欢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01
近几个月,重庆山火、成都高温、河南暴雨等极端自然现象增多,对于日常城市生活的影响也愈发严重。这也进一步唤醒了年轻人的环保意识,人们开始以「末日感」为题进行表达创作,描绘自己在极端灾难情况下的无力感;还有部分年轻人开始学习预防和应对灾难的知识,期待更前置地预防灾难的发生。
极端自然现象带来的断电、断网、停水等次生灾害,频繁打破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秩序,加剧了后疫情时代下年轻人的不确定性与无力感。这让年轻人意识到,自然环境的恶化程度已经十分严重,现代城市生活的脆弱性凸显,此类情况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常态,人们需要做好长期与之共存的准备。而灾难的预防不仅仅依靠市政规划,从此前的「末日生存包」式的被动应激行动,将在未来变为年轻人主动长期的可持续日常生活实践。
#商业启示#
对于品牌来说,社会责任感必不可缺。品牌应将环保理念融入产品生产、售卖、营销沟通全过程的实际行动中,并开放给年轻人一定的参与机会,让年轻人切实感知到个人行动与环境改善的必然关联性,为年轻人提供日常生活中可践行的环保提案。
02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了越来越多三四线小城、乡镇的年轻人在家乡进行了生活与消费空间的改造实践:他们在老家开设风格多样、兼具不同圈层文化交流空间功能的独立咖啡店,优化升级乡村小超市的视觉设计系统,爆改农村猪圈,改造乡村别墅……在小镇过出了不输一线都市的精彩生活。
随着线上自媒体社区进军下沉市场,小城年轻人对新鲜生活方式的信息获取速度已经基本能够与都市青年追平,信息差在逐渐缩小。与此同时,慢节奏、轻压力、低物价的小城生活吸引了大批想要逃脱都市重压的年轻人,他们在回归家乡的同时也带回了「挑剔」的眼光:他们期待的生活是兼具小城的闲暇与都市的便利的,是有审美、舒适度在线、能够满足独自休闲、熟人社交、结交新人等多样需求的。与过去下沉市场的逻辑不同,新生活方式的下沉不意味着粗制滥造和土味审美,而是在相对都市来说更加慢节奏的小城中打造品质生活。
#商业启示#
对于品牌来说,小镇青年消费能力与对品质的要求不容小觑,小城作为营销新场景大有可为。短期来看品牌可抓住审美红利,复制学习一线与新一线城市的营销法则,获得小城年轻人的关注。而从长远来看,红利期总会消退,要赢得小城青年的心,品牌仍需深入小城青年对生活与消费空间的真正需求,对症下药。
03
疫情过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工作之余的周末去寺庙做义工、去乡村短暂探索农耕生活。他们在寺庙与乡村里重新回归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专注吃饭咀嚼、认真低头走路,在低成本、松弛且规律的简单生活方式中重新放大个人的感知能力,收获对寻常事物的新发现与新体验,获得精神的休憩与心灵的平静。
内卷、狭小、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高压下,人们难以喘息,疫情和自然灾害的频频来袭更是让年轻人丧失了对生活的掌控感和安全感。年轻人开始探索新的出路,摒弃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与评价标准,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回归日常的真实生活。与过去的「逃离北上广」不同,去寺庙乡村的短暂体验并不意味着对都市生活的逃避与躺平,而是在这里逐渐重拾对生活本质、对自我内心的感知,重建在都市生活的能力和信心。
#商业启示#
对于品牌来说,能够让年轻人感受到「松弛感」是尤为重要的一件事。品牌既可将营销场景由城市中心扩展至城市近郊等周边区域,让年轻人收获异于都市生活的真实自然场景感知;也可在都市场景中打造「静心」、「专注」体验,帮助年轻人从中习得应对都市生活的心态与经验。
关注“青年志PRO”微信公众号,回复“青年脉动6”,下载本期报告完整版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