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金马奖影后杨惠姗:35岁息影创业,建立世界级中国文化品牌

举报 2022-11-23

金马奖,影后,琉璃,艺术家,人物

采访:吴小宝,lily
撰文:吴小宝 


不为时间所惑,不为造物所欺,
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
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丰子恺《渐》


家喻户晓的巨星

1985年,台湾高雄爱河畔正在举行第22届金马奖颁奖盛会,身材高挑,后挽发髻的杨惠姗着一袭黑色连身长礼服优雅亮相。当晚,杨惠姗凭借电影《我这样过了一生》,夺得影后桂冠。影帝,是周润发。

金马奖,影后,琉璃,艺术,艺术家,人物

这不是杨惠姗第一次获得电影界的最高荣誉,1984年她曾以《小逃犯》、《玉卿嫂》(白先勇小说改编)这两部电影,分别在第21届金马奖、第29届亚太影展摘冠,曾被评为“中国电影一百年百大明星”之一,红遍大江南北。

奖杯余温尚存,杨惠姗却做了个惊煞旁人的决定。

‘退出演艺圈’,那年她35岁。

金马奖,影后,琉璃,艺术,艺术家,人物

34年后,
镜头对准上海的舞台。

杨惠姗作为演讲嘉宾出席上海天与空创意节。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银发黑裙秀颀自若,双眸智慧而定,内外明澈。

金马奖,影后,琉璃,艺术,艺术家,人物

那天的杨惠姗是一位品牌创始人,也是一名琉璃艺术家。

1987年,息影之后的杨惠姗创立了“琉璃工房品牌”,摸索出失传千年的古法工艺“脱蜡铸造法”,将10多年的表演经验,对人性内外的观察力迁移、淬炼进琉璃艺术,以中国厚学哲思浸润艺术作品,光洒国际舞台。

至今,琉璃工房有超过20多件艺术作品,获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多家世界级重要博物馆恒久典藏。现今的杨惠姗被誉为“华人现代琉璃第一人”,享誉世界。

前半生是演员,后半生来到了琉璃的艺术道场,
台下的年轻观众望着这位昔日的明星出了神......



心有所期定有所成,别忘了演员也是一个工作

第二次与杨惠姗见面,我们约了一场面对面的专访,地点在上海的琉璃工房办公室。我们提前30分钟到了会客厅,几位琉璃工房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我们,在商量采访的拍摄取景与细节的过程中...

杨惠姗提前到了,上身一件黑色的毛衣,下着一条水蓝色的牛仔裤,亲切地与我们打招呼。那时的上海即将入冬,带着7分凉意,她像家里的长辈握住我们微带凉感的手,而后请工作人员安排好茶水,点心,热气腾绕身心。

数英在上海琉璃工房,专访杨惠姗

金马奖,影后,琉璃,艺术,艺术家,人物
从左到右依次是,Lily,杨惠姗,吴小宝

近70岁的年纪,杨惠姗的双手温热有力,几十年的手艺化作独一无二的触感和温度,敬佩不自主在心中升燃。

“这是咱们琉璃工房自制的茶杯”。工作人员端来热茶热情向我们展示,杨惠姗微笑点头。白玉琉璃,器物温厚如人,琉璃工房的品牌文化,在员工的行为里无处不在。

一口暖茶下肚,我们的对话从“缘”字开始。

杨惠姗出身军人子弟,是家里的小幺妹,从小跟在哥姐后撒野,被“散养”长大,这与她接受过高等教育,受过艺术熏陶的父母有关,整个家庭氛围自由快乐,除了稍作要求孩子们强身健体以外。晚上100个仰卧起坐,洗冷水澡,吃八分饱,穿七分暖,对杨惠姗来说是家常便饭,也练就了她一副强健的体魄。 

上学时期,杨惠姗最喜欢的科目是体育和美术,或是遗传多才多艺的母亲,小学到初中,杨惠姗的绘画作品,常被老师送去各个班级展示,文艺汇演也张罗得有声有色。文化成绩不算优异,望着身边成绩出色的同学,杨惠姗很佛系,按着自己的节奏平稳长大,对未来始终保持着平常心,压根没想过有天会踏入演艺圈。

金马奖,影后,琉璃,艺术,艺术家,人物

大学放暑假一次公交车上给一对父子让座的奇遇,杨惠姗结识了一位电视制作人,即小孩的父亲,得以与演戏结缘。

跑龙套,做主持,拍电视剧,杨惠姗直楞地踏入演艺圈。后来好几次萌生退意,无关乎累,只是没想过会一直干这行。偶然一次拍广告的经历,杨惠姗走红整个台湾。一家媒体用了“天使脸孔,魔鬼身材”形容她,这个标签很长一段时间都烙印在大众的心里。

金马奖,影后,琉璃,艺术,艺术家,人物金马奖,影后,琉璃,艺术,艺术家,人物

一来二去,名声渐响,机会越多,再没时间退场,杨惠姗的名字正式划进了演艺圈。杨父保持开明态度,认为曾被称“戏子”的演艺人已今非昔比,以梅兰芳的国际艺术成就鼓舞女儿,望杨惠姗认真敬业,保持谦逊,以实力服众。

只身闯进未知世界,没背景的杨惠姗,拼的是,认真敬业。

杨惠姗所经历的台湾电影时代,流行琼瑶式的三厅电影、玄幻武打戏。出任过金马奖主席,被称为“电影教母”的焦雄屏评价那个时期的台湾电影,“强做浪漫编织爱情幻境,依赖钢索弹簧制造飞天遁地的英雄。”

杨惠姗,常扮演那飞天的英雄角色,一方面和她的体力有关,一方面杨惠姗对各种各样的未知挑战都很感兴趣,笑称自己是个“女打仔”。在没有绿幕或是高科技渲染的年代,杨惠姗总是真枪实弹闯片场:

荒郊野外,武行都怵,在没有完备安全措施的条件下,吊着一根绳索滑向看不见的黑暗;
拍一场骑摩托的戏,石块上踩油门,差点被撞个头破血流;
扮演一个初入人间的水母精,冬天6摄氏度,身穿薄纱猛地扎进冰冷刺骨的水里,
镜头里一看,湿漉的头发挡住了脸,根本认不出是谁。

朋友心疼,“干嘛这么拼命,不会请替身?”
杨惠姗不以为然,“少一个替身,少一些费用”。 

从不耍大牌,处处为团队、工作着想的演员,太招人喜欢,片源络绎不绝。难怪那时台湾电影市场上常会出现“杨惠姗打杨惠姗”的局面。杨惠姗自我调侃“我胆子大,体力又好,很好用。”的确如她所言,很多演员通宵一夜便花容失色,杨惠姗可以连续几天不睡觉,状态照旧,眼睛里一点红血丝都没有。

真是老天爷赏饭吃!

金马奖,影后,琉璃,艺术,艺术家,人物

1973年进入演艺圈,10多年,杨惠姗共计拍过124部电影,最高纪录一年拍22部戏,十多天不眠不休。实在挤不出时间,干脆住进车里眼睛眯一会儿,第二天旧妆新人,毫不出戏。

体力好,脾气好,专业过硬。媒体找不到话题写,讥讽她不挑剧本,拍烂片。 

杨惠姗不理会,她形容自己是一个没有框的人,给到什么角色就塑造什么角色。有人找来拍戏,便尽最大的努力。“我一直觉得演员是一个工作,工作就是要全力以赴。”

在杨惠姗眼里,工作是一个中性词,不褒不贬,不为别人,不为工作本身,只为自己的人生。

人的一生总要工作,不遗余力,不过是自我的人生修行。



彩云易散琉璃脆,聚光灯不可能一直打在一个人身上

追忆演员生涯,杨惠姗笑言“像是在看别人的故事”,她时常认为自己一生只演了一部电影,一个角色,玉卿嫂。

杨惠姗的“玉卿嫂”

《玉卿嫂》剧照-(2).jpg

《玉卿嫂》电影改编自白先勇同名小说,讲述了旧时代一位寡妇冲破传统女性牢笼勇敢追爱,却被自己对爱的控制欲而杀死的女性题材悲剧。 

至今为止,很多人认为没有演员可以超过杨惠姗的玉卿嫂,一颦一笑层次分明,入木三分到每一根手指都是戏。这部电影,让杨惠姗的电影艺术成就达到了最巅峰,电影精神彻底觉醒。 

这背后,离不开一位伯乐,杨惠姗后来的丈夫,导演张毅,与她共同创立了琉璃工房品牌,谱写了中国琉璃的传奇。

导演,张毅

执行长导演5.jpg

提到张毅,有一个时代背景不能忽略。

那是在60、70年代,被日本等外来文化辐射的台湾社会,巨变、矛盾、困顿、规训地生长,寻不到根。电影市场多以爱情、武打、缺乏营养的商业快餐电影为主。

这时,一群年轻导演开始走一条与快餐式电影相悖的路。

1982年,张毅与杨德昌、柯一正等人拍下一部《光阴的故事》,拉开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浪潮。他们摒弃商业里的虚无,在文学作品里寻找题材,一开始是社会生活的写实,逐步过渡到记录时代,寻根文化,身上背负起更多文化传承的使命。平行时空转换,大陆的第五代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则是用《红高粱》、《黄土地》扛起民族文化与历史的探索大旗。

遇到白先勇的“玉卿嫂”,张毅压力很大,担忧无法完全表现出这部优秀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浓烈的人性表达。得知女主角是杨惠姗,更是要疯了,带着“拍百部快餐电影的大明星没有演技”的偏见,现场冷眼冷语,百般刁难,试图两个礼拜让她打退堂鼓。

杨惠姗显然没能随了张毅的意,拿出惊人的意志力和行动力,将自己化作一块塑泥、一张白纸,甚至剃掉了与角色不符的深眉,全心让自己变成玉卿嫂。

张毅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女明星能忍受一遍又一遍,上刀山下火海般的“折磨”。后面为了另一个电影角色,不容易吃胖的杨惠姗,甚至用23天便增胖22公斤! 

杨惠姗《我这样过了一生》

我这样过了一生-(2).jpg

张毅曾在一次采访中形容杨惠姗,“只要给她一条跑道,无论多长,她都能一直跑一直跑......"

惊觉杨惠姗“吃苦”的特质与潜力后,张毅开始褪去偏见,爱起才来,试图打通她演戏的“任督二脉”。很快,杨惠姗便吸收了才子导演的电影理念和逻辑,120部碎片的电影角色经验,在某一刻变成了一块完整的拼图。一番合作下来,杨惠姗的艺术生命力得以直线爆发,演技从有形内化至无形。

导演与演员的默契配合,达到了二人均未曾想过的境界,杨惠姗与张毅先后搭档《我这样过了一生》、《我的爱》,这两部电影因传统女性时代下的突破性女性精神写实,与《玉卿嫂》共称女性电影三部曲,在中华影史里留下了不可泯灭的价值。张毅也在第22届金马奖,凭借《我这样过了一生》拿下最佳导演。

张毅指导杨惠姗的“玉卿嫂”

张毅和杨惠姗(玉卿嫂).jpg

连庄影后、新生代天赋导演,夫妻二人,同时站在巅峰之上,飞龙在天。
为何却突然放下荣誉,转战琉璃,这个弯未免转得太狠,太急,太不可思议。

每个记者问及杨惠姗或张毅,都会提到此。

杨惠姗次次耐心解释,答案坚定,“聚光灯不可能一直打在你一个人的身上”。

翻遍杨惠姗与张毅过去的采访,还有四个被人忽略的字,生不逢时。

回到《玉卿嫂》,当年杨惠姗凭借玉卿嫂获得了第一次金马奖提名,却未能获奖。原因竟是电影涉及女性情欲觉醒的片段而被定义为伤风败俗,电影更是遭遇了删减。讽刺的是,国内拿不到奖,亚太影展却因《玉卿嫂》给到杨惠姗影后称谓。因为玉卿嫂,杨惠姗获得了巨大的荣誉,同时迎来的是波涛汹涌的争议,让她心力交瘁。 

另一边,作为本片的导演张毅,更是愤恨现实的不公,十分惋恨文学作品精神的不完整呈现,试着申诉抗辩,无功而返。即便后来因另外一部电影摘得最佳导演殊荣,张毅也依然困惑于过程中太多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张毅系列琉璃作品,一抹红·行藏

一抹红.行藏.jpg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是时候寻一条他路。

这条路在哪里,无人知晓,杨惠姗与张毅心中自有微光,他们期望再做一次极富有挑战的人生选择,使满腹艺术才华不至于被时光抹去。 

在合作的最后一部电影《我的爱》中,杨惠姗意外遇见那些透着光的水晶玻璃艺术品,震撼得眼睛挪不开道,从儿时起便积累的艺术创作欲望猛地苏醒、茁壮、转移、种下。张毅也甚是欢喜,那种透亮的材质,很像庄严易碎的生命。

杨惠姗作品《澄明之悟》

澄明之悟.jpg

杨惠姗作品《红尘不扰菩提心》

红尘不扰菩提心-.jpg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中华文明不断燃烧,式微的过程中,自有人站出来,以文学、电影、诗歌、小说,凡是能记忆与思想的载体抗辩。

琉璃,是杨惠姗与张毅找到的电影之外的载体。



守候毫无人性的断裂,我们的努力是一个文化的努力

“何为琉璃,是玻璃吗?”

上台分享品牌,杨惠姗猜到大众内心的疑惑,先自问自答,“琉璃,是中国古代对玻璃的称呼。”

从材质而言,琉璃即水晶玻璃;历史上,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文化里,它是佛家七宝之一,在中国人的哲思里有重要的意义。

1987年,杨惠姗、张毅一行7人,与先前直接或间接从事的电影事业匆匆告别,注册了“中国现代水晶玻璃工作室”,并默许心愿,希望通过琉璃这个媒介,创作出有现代中国文化风格的作品,弥补他们在电影里一直的遗憾。 

从琉璃工房的品牌名,亦能看出一行人的文化野心。

1669103249666860.png

杨惠姗站在演讲台上,语气温柔有力,“我们将玻璃以琉璃书写,是因为琉璃本就是中国的语言及文化思想产物,琉璃在中国的文化里是白居易诗里面的彩云易散琉璃脆;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琉璃耳杯的琉璃;是《药师经》里面的身如琉璃,内外明彻的琉璃。至于工房,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早已记载。大众认为的日本流行语言,中国早就使用。为什么中国人反而避弃之?!”

“很多人建议我们说,可以取个洋名词,比较时尚,但琉璃工房的琉璃是我们在历史民族文化上的自我定位,对于琉璃工房来说,是一个思想,一个情感,一个文化。无法割舍和中断。然后也有很多人说为什么琉璃工房的房子要伸出去?为什么?因为创意不就是要不安于世,才能出圈儿吗?”

古代出现的词汇,顺理成章地化身“琉璃工房”,所谓什么都不为,只为文化的民族归属和认同。

2021年的上海,掌声响彻黄浦江。

而对于34年前的琉璃工房而言,无论是对创意传播、文化产业的格局思考,一切都过于前瞻冒险,心气也高得吓人。琉璃工房也自我预料到创业即将纷至沓来的困难,只是想不到会如此惨烈,差点让琉璃工房开不下去。

因为玻璃艺术品,对当时的台湾,乃至整个中国来说都太新了!

杨惠姗与张毅妥妥的门外汉,心心念念另起炉灶已然艰难,更难的是发现玻璃艺术在中国还是个古老而新鲜的领域,强大的技术,优秀的现代艺术品全在国外。

一开始整个初创团队到处摸爬滚打,海外求学,在玻璃吹制法中寻求解法。可惜试过多次,都不如一种法国的技法(现脱蜡铸造法)更契合琉璃工房的愿景,可以更完整地塑型表达中国语言,中国文化,中国思想。

杨惠姗一字一句地向我们诠释,之所以选择这个技法,是因为它的特点是先雕塑后成品,可以百分之百的拥有准确和自由的创作空间,能够延续中国工艺美术的匠心;另外,它会用到玻璃粉烧(千度以上的高温),质感似玉呈半透明状,中国人常说,温润如玉,古代也常以琉璃代玉。而在光的照射下,琉璃所呈现的光影、色彩与空间的变化,万分迷人,化境着无处不在的中国智慧。

杨惠姗作品《穿越时空的云水慈悲》

穿越时空的云水慈悲.jpg

杨惠姗作品《禅花不语众妙法》

禅花不语众妙法.jpg

气泡亦是智慧之一,杨惠姗一边说,一边用五根修长有力的手指向中间聚拢又散开,做出放烟花的动作,“早期很多人看到作品里的气泡会说它是瑕疵,但我们不断地让大众了解里面的有趣,正因为气泡,这个冰冷的材质才有呼吸感和生命力。”

技法的重要性,在宏大使命期许的牵引下,不言而喻。

可怕的是,1989年,这个技法,在全世界,只存在于一家法国工作室。人家传承百年,更不向外传授。

不服气是第一反应,自己研发则是初生牛犊意气的决定,“法国人可以,我们也可以。”这一决定,让杨惠姗等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光是烧钱买设备、材料就烧掉了几千万台币,自己的、亲人的房产通通被抵押。

昔日名角,落得一无所有,只剩一堆烂玻璃,还被人嘲笑“大明星也来借钱”。

2018年,董卿主持《朗读者》,请来杨惠姗与张毅。节目中,董卿提到琉璃工房第一个台湾淡水工作室外,有一座琉璃冢,堆满了失败的,因烧制断裂的作品。

WX20221122-174143.png

杨惠姗用太不知“天高地厚”自黑打趣,“那个时候太惨了,每个人都是拿命在博。皮肤经常被高温斫伤,一块皮'撕啦'地就掉下来“;"有一次,那个二楼的炉内浓浆爆裂,我们赶紧叫楼下的伙伴,'快闪,快闪'。”制作琉璃,设备的炉内需要燃烧千度以上的高温,而破炉而出的高温浓浆能直接戳穿两层楼之间的水泥地!这画面,想想都惊悚恐怖,头皮发麻。 

琉璃工房的创业初期,简直是一部毫无人性的断裂史,非常人所能承受也。 对玻璃工艺一不知半不解不说,还敢经营一个生产性质的工厂,这群人到底是为了什么?杨惠姗始终谦逊微笑,全靠内心“为中国留下点什么”的信念苦撑。

终于,琉璃工房第四年,杨惠姗的苦心孤诣,一行‘非常人’的努力,脱蜡铸造的技法流程逐步清晰。法国人两百年传内不传外的技法就这样被一个中国人几年之内破釜沉舟,甚至在技法逐渐成熟后,被国际证实远超法国。 

这时,还沉浸在高兴里的杨惠姗却得知一个意外的消息,这个技法早在中国两千多年前出现过!现存可见最早使用脱蜡铸造法铸就的器物,就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琉璃耳杯。

LYCY-工作合照-(42).jpg

难掩震惊、激动,和无法抑制的心痛。

震惊的是现代的仪器抵不过千年前的古人智慧;激动,因为一切的断裂有了更为具象的意义;心痛,随着历史的颠沛,这项古琉璃的传统工艺竟然中断了两千年?!

余秋雨曾经书写过杨惠姗与中国古代琉璃工艺的缘:“原来还以为是法兰西文化的骄傲呢,居然在异国他乡拾到了一部依稀的家谱,找到了自己远年血缘的印证。这就终于理解,为什么自己会毫无理由地对琉璃世界如痴如狂?为什么以前毫无雕塑经历和冶炼经历只凭自己的摸索便取得奇巧配方?也许是接收到了几千年前发出的秘密指令?几千年都是失传的荒原,荒原那边是影影绰绰不知名的伟大工匠,荒原这边是一个惊慌失措的当代女子。”

脱蜡铸造工艺-细修.jpg

1995年,琉璃工房现代版水晶玻璃脱蜡铸造法十二道工序成型。
而这个惊慌失措的女子,又做了一个令人惊掉下巴的决定:对外公开这项技艺。

琉璃工房脱蜡铸造法十二道工序(现十四道)

1. 作品设计
2. 雕塑原型
3. 涂硅胶模
4. 灌蜡
5. 脱硅胶模取得完整蜡型
6. 精修蜡型
7. 蜡型翻制耐火石膏模
8. 蒸气脱蜡取得耐火石膏模
9. 颜色选择
10. 窑烧
11. 二次烧融
12. 拆石膏模
13. 研磨拋光
14. 镌刻签名 

琉璃工房拍摄《脱腊铸造法》
导演 张毅

视频文案截选

脱蜡铸造法
中国汉代二千年就有的技法
它与商周青铜器的技法基础非常的类似

在琉璃的创作上
选用这种技法
辉煌造型
或细腻或壮阔
才有可能实现

摄氏1400度 烧融
在炽热里成就一种崭新的透明的晶莹
如同创作的热情
闪着民族的光芒

琉璃工房三十多年
以「永远不断地创作有益人心的作品」为愿景
创作对工房而言
不仅仅是材质 技法
更是一种学习 信仰 热情


“当初,我们在摸索这个脱腊技术的过程中,曾经试着寻找有没有任何资料留下来可供参考,很遗憾找不到只字片语!创立“琉璃工房”时,我们说要做“中国风格的琉璃”,原只是自我期许,如今却成为一份坚定的文化传承的使命。但是,一个产业,光靠一个企业,无法产生大的力量。琉璃工房希望推动的是华人文化的整体实力。今天全中国数百家的脱蜡铸造技法的玻璃艺术工作室或品牌百花齐放。我相信, 是因为琉璃工房在二十多年前做的这个正确的决定。” 


杨惠姗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实在忍不住让人热泪盈眶。常人不可能贡献出来的技法,只因杨惠姗修行于琉璃这道场,终究是换得时间的不负,终究是用断裂守候了文化的延续,也得来某种悟,某种果。比起公开后会面临的品牌生存竞争,杨惠姗更痛惜这样的文化再次流失。 

2019年,杨惠姗带领创作的脱蜡铸造法获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两千年啊,多么痛悟的文化断裂。

"我们的努力是一个文化的努力。"杨惠姗比任何时候都更坚定这句话。


生死本无常,唯有创作不离不弃

杨惠姗是演员,张毅为导演。

这样的角色与分工,在琉璃工房延续得顺理成章。张毅书写品牌剧本,拟定理想蓝图,确立企业经营理念;杨惠姗研发产品技术,倾注文化思想具象化表达与创作。一个战略思想家,一个完美主义积极乐观的实干家,完美搭档。

IMG_8154.jpg杨惠姗和张毅-2.jpg

杨惠姗正如张毅所言,即使在一条看不见光的跑道上,也能一条路跑到黑,因为光在她心中。做演员是这样,琉璃艺术更是如此。杨惠姗曾经对自己的好友林青霞说,自己不是什么电光火石的天才,都是下死工夫、笨功夫。电影她花了11年,琉璃花了28年。(现35年)

琉璃工房从无到有,如今做到中国世界级文化品牌的位置,离不开杨惠姗长期主义下的一腔孤勇。 

创业初期,杨惠姗定下了三个十年的目标:
第一个十年,80%学习,20%创作
第二个十年,50%学习,50%创作
第三个十年,20%学习,80%创作

如今回过头看,杨惠姗好像真就按照这个节奏在学习,一点一滴的蜕变。

第一个十年,是杨惠姗大量学习、临摹的十年。在中国文化、佛教文化里发狠地汲取,接触里面的美好与智慧;

杨惠姗作品《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jpg

第二个十年,杨惠姗开始用作品回应自己对中国文化,中国哲思的理解,逐渐开展关于“仁”,“有益人心”等的命题;

杨惠姗作品《大圆镜智》

大圓鏡智.jpg

第三个十年,杨惠姗用左手握紧右手,轻搭在腰间说,“或是因为年岁的增长,生命种种的不安与变化时而在身边发生,佛教哲学里的慈悲与智慧,给到我更多的体悟,也让我对于生命、对创作,有多一份的笃定。 ”杨惠姗的作品倾听,则是在张毅一次突发生病的情境下创作。

杨惠姗作品《倾听》

傾聽.jpg

杨惠姗从零开始的学习与创作,像是一种希望、一种不可能的可能性,她清晰地记得每一个学习的脚步,创作的过程,脚印会随风而散,但时间不负于她的正念带着她去迎接了所有的困境与挑战。 

杨惠姗很大一部分作品与佛像有关,问及偏重于这块领域的缘由,杨惠姗说这也是痛苦前行路途中一个因缘巧合,与琉璃有关。

创业初期,炉子烧光了钱,留下一次次绝望,在大家快要崩溃的边缘,有人给张毅和杨惠姗推荐了一本《药师本愿经》,里面描绘了琉璃的佛学意义,“愿我來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

那个人在推荐之后便消失了,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第一次塑刻佛陀,杨惠姗便能习得佛像神韵,甚至后来塑刻千手观音,每个手指的关节,她就是比其他人更知道骨骼的走向,这里可以推演有绘画的基因,有演员的观察积累,有持续不断努力的成分,但很难说这里面没有某种缘。这里并不意在神话佛学,而是这样真切的缘分对于杨惠姗他们来说是刚刚好的信念加持,方向从模糊到清晰。 

后来,佛像创作深融杨惠姗的生命里,不管去哪儿,带上泥塑,手就停不下来。持续的揣摩、雕塑,每天失败,每天学习,在与佛陀进行无数次对话中,修心,练心,养心。 

杨惠姗在敦煌

楊惠姍在敦煌-(10).jpg

杨惠姗作品《亿万年敦煌》

億萬年敦煌.jpg

1996年,杨惠姗来到敦煌,内心洗礼的过程让创作心境与思维有了一大跃升。平日里对佛学的学习大多取自于敦煌的书籍与壁画,第一次踏进敦煌石窟时,陌生又熟悉的氛围一直萦绕着杨惠姗。来到敦煌第三窟,千手千眼观音的庄严与漂亮,让杨惠姗心中充满敬意的同时倍感难过,因为它总有一天会消失在时间的风化潮解里,这个过程还在加速进行。

杨惠姗再次决心守候中国思想文化的断裂,她当下对着敦煌许愿,有生之年会用各种材质无限期还原,以手艺焊住艺术的根基,守护文化的尊严。 

2011年,接受命运的指引,受星云大师之托,杨惠姗不眠不休38天,完成了一尊5米高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杨惠姗也因此被星云大师称赞,“世界第一的佛像艺术家。”

琉璃千手千眼观音细修-(2).jpgLY_佛像雕塑.jpg

晚年转向作家的林青霞见过昔日好友杨惠姗,曾好奇她从事琉璃后,整个人的气质为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好似变高了,那双手甚有直透人心的能量。尤其敦煌之行后,杨惠姗整个人产生了从内到外的蜕变。

聆听杨惠姗的经历,一切问题的答案,明明白白。

时间无常且空,但时间是有记忆的。



有文化,才有尊严

中国为什么鲜有世界品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某些时刻而言,品牌就像一种上层建筑,影响了人们的人文思想、精神价值走向。在中国,经济基础的提升换来的上层建筑好似被功利消费主义、物质主义裹挟,人们乐于追逐功利,急于求成,追寻方法论,忽略了文化精神的孱弱。

琉璃工房想改变,通过琉璃这个媒介,通过杨惠姗从零开始的学习经验,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浸淫,通过对工艺美术的学术与哲学的研究,通过从本土到国际的传播来解决......立言,立行,终立德。

杨惠姗作品《且舞春风共从容》
获中国美术馆典藏

且舞春风共从容-ok.jpg

在琉璃工房的远景里,有一句主旨,“透过创作的卓越成果,在未来对全世界展示一个新的中国文化性,精神性的尊严。” 

在《天道》这部影视作品里,曾提到,人从根本性上面对两个问题,一个是生存,另一个是对生命价值的回答。这里面,文化属性和命运呈联系的因果关系,文化里的逻辑,道德,价值观,对人类命运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90年代初期的中国玻璃工艺产业,用日落西山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甚于那时的中国都没有“文化产业”等说法,直到2000年后,“文化产业”的概念被国家正式提出,十年间不断在市场加速发展,中国的话语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变化深远。

琉璃工房创立之初,便在杨惠姗与张毅的带领下,树立起琉璃工房要做中国的文化产业,要做世界级的中国文化品牌的使命,琉璃,是中国的玻璃,用任何一国语言读出来都是LiuLi。 

而在品牌建设与传播上,射手座的张毅用的是广告人的思维,他曾在奥美的前身工作过,与华文广告四大教父之一的孙大伟是朋友。张毅认为,品牌的努力,是思想的努力、是文化的努力。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讯息,广告人尊严的回潮在杨惠姗与我们面对面的分享里有了更为具象的实例。

张毅说,琉璃工房,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传播产业。而这个传播,必须是有益人心的,必须是坚持以民族尊严的提升为基础的,必须是国际化的。这便是那个时候一个导演的品牌规划。

怎么做到?张毅早有蓝图,先锋至极: 

一是建立中国琉璃的民族文化传统基础形象:

通过无条件地大量收藏中国古琉璃,进行留存、研究,以严肃科学,学术性地发展现存古代中国琉璃文化,同时还需要做传播的“翻译”工作,让文化思想通俗易懂地走向世界。

提到传播通俗易懂这一层,杨惠姗提到了张毅关于琉璃工房说明文文学的创意,即坚持每一件作品都附带张毅亲自书写的说明文。文学作家出身的张毅,试图将艺术作品与文学创作相结合,这件事对于现在的广告业来说,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过那时,是在1987年。

通过说明文文学,我们可以在语言的基础上达成某种意境、思想、审美的共识,而文学的文化属性又让思想具备发散创新能力,人们的思想可以通过实物的作品,文学性的说明,而流动起来,甚至产生一套合理的新诠释。 

1669112497723406.jpg1669113516695279.jpg

xPEG061.ADAXA-1.jpg

二是强大地在艺术及产业两方面,对世界推广中国琉璃:

形象奠基之后,大众对中国琉璃的文化价值认知、认可之后,便是资源的自然整合与流通。

·为何1996年,杨惠姗与张毅坚持在台湾淡水工作室后,建立上海琉璃工房工厂,后来还直接落户上海;
·为何2006年,琉璃工房又成立了第一个琉璃中国博物馆;
·为何不遗余力地进行全世界展览分享的同时,邀请全世界的艺术家来中国琉璃博物馆进行展览;
·为何要在2001年,建立LIULI LIVING时尚家居设计品牌,以“中国为什么不能拥有一支自己的酒杯”喊话世界;
·为何紧接着又在2002年,成立LIULI PLUX观念佩饰品牌,以杨惠姗独特女性思维创作专属女性的琉璃佩饰,鼓励所有女性勇敢坚强;
·为何琉璃工房被邀请参与上海世博会、中国诗词大会,今年更是第五年参与进博会展览;
·为何琉璃逐渐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代表性国礼,全世界百位国家和地区领导人都受赠过琉璃工房的作品......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

P1040015.jpg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jpg

杨惠姗设计创作的第一座户外琉璃雕塑喷泉,在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喷水池-2.jpg

LIULI LIVING时尚家居设计品牌

WX20221122-230526@2x.jpg

LIULI PLUX观念佩饰·作品:张爱玲

LIULI-PLUX張愛玲.jpg

琉璃工房从创立到现在,35年,不断地走出世界,也向世界引进。

一切,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文化,才有尊严”。

《杨惠姗的兰花》
杨惠姗与英国玻璃艺术先锋科林·里德共同创作
英国夺目的光学魔法与中国永恒花语的生命诗句,第一次有了结合。

杨惠珊的兰花.jpg

在琉璃工房品牌的创建中,我们看见,建立品牌,就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是物质消费到文化消费的过程,是建立新的精神性、尊严性的过程。

张毅说,这一切不求经济回报,"对我来说,这是基于千年、万年的基础。因为一个民族、一个真正的大国的崛起,不能只靠经济,必须走出去让别人知道我们是谁,同时也知道别人是谁。 


我们的采访即将结束,时空切换到2021年舞台上的杨惠姗也快要结束她的演讲。

在与杨惠姗的交流中,我们不断领悟琉璃工房品牌的思想,杨惠姗的坚韧,张毅对未来文化产业极具魄力的判断力,更不断加深悲痛与遗憾。

IMG_9024.jpg

最后几分钟,杨惠姗哽咽在喉,“我今天很勇敢地站在这里,站在那么大的舞台来讲我们琉璃工房这个品牌,讲我们的理念、价值观。各位不相信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滔滔不绝站在台上,过去都是张毅站在这里……他在2020年11月1日辞世,给我们留下了一万多张诗歌般的说明文,是我们这个世代的文化与尊严。琉璃工房会永远用他提出的不断创造有益人心的社会责任,用诚意至善前行。”

琉璃工房,会永远不断地创作有益人心的作品。

张毅和杨惠姗.jpg


后记,坚持、向上

拙笔万字难详尽杨惠姗,张毅,与琉璃工房的故事,其间的艰辛与悲怆消融在他们的孤勇和智慧中。杨惠姗三十多年一直喜欢创作花,那是她心中生命的意向。伴随花开,绚丽绽放背后的搀扶前行、坚韧跋涉,我们终难体会于心,更难书于字间,只能抒发于琉璃,花开无常。与杨惠姗的访谈,话间投足,流光扑面,似乎于禅七修行,温暖、亲切溢满全身,清净庄严。

人基础需求有两种:生存和精神。

世事浮躁虚华,我们在生存的物质上一路狂奔,没有间隙,也没有停留。很难去思考事业的方向和未来,更难去为此而用一生去坚持。再何况对于精神的追求,仅剩下的是深夜的茫然,和回忆里的怅然所失。

杨惠姗,张毅这对伉俪,以琉璃工房传递的价值,不仅是一种文化哲理。他们在对工艺美术的长期追求训练中,与人和外界和顺相处,获得的耐心与谦逊,习得的无常,收获的信仰,产生的商业价值,都给我们一个追随的信念:坚持且向上。

不仅达成物质,还反馈于精神,收获平静的满足。

杨惠姗道,“千辛万苦何不知,何不尝,但内心,是充足。”

这就是我们今天最缺失并需要的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选择,可能是有太多选择,终究我们只能有一个选择,

笃定前行,坚持、向上,会支撑你我穿过黎明的黑夜。



文章图片&素材来源于琉璃工房,网络,书籍《今生相随》
琉璃工房的故事期待你继续书写:
琉璃工房官网:
www.liuli.com.cn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地址:黄浦区泰康路25号
琉璃工房微信公众号(ID:liuligongfang)
琉璃工房天猫旗舰店:liuligongfang.tmall.com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