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封面也能这么美,张张屏保!
作者:老Y,来源:奇遇博物馆
原标题:张张屏保?是时候夸一夸期刊封面了!
提到学术期刊的封面,大家是否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以下几种画面?
呆板平淡、苍白乏味,毫无美感可言。不过,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学术期刊已经悄悄改头换面了。
不信?请往下看。
一、学术期刊也是艺术杂志
以卡通画、素描、油画等绘画手段展示研究生物对象,也是生物学期刊封面中常见的方法。
这些期刊封面均兼具高度的科学性和美学性,其中往往会运用故事化的手法介绍和解释前沿的技术发明和原理发现。
由日本分子生物协会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Genes to Cells,将生物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融入浮世绘风格的绘画或经过后期处理的照片中,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封面美学。
这本杂志封面呈现出典型歌川广重浮世绘的风格。
画面中的青山、小舟与落日来自日本志摩半岛区域的菅岛,画面的透视感带来开阔空间,又突出日本美术的华丽色彩。
在三座岛屿之间那些浮萍一样的圆形物体,原型来自名古屋大学科学研究院菅岛海洋实验室(NU-MBL)于周围海域收集的酵母和丝状真菌样本。
今年发布的7月刊中,染色后挂起来晾晒的布条为22条,正好对应着人体的22对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
2011年1月刊是杂志封面正式改版后的第一期,其展现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DNA双螺旋。
浮世绘的原作是葛饰北斋所绘《富岳三十六景》之《深川万年桥下》。
除了第一期外,《富岳三十六景》还曾多次出镜。
2012年1月刊的封面故事是“DNA修复”,借鉴的是《富岳三十六景》之《尾州不二见原》。
2月刊中,《富岳三十六景》再度作客封面,描述的是生理节律同步化。
2014年2月刊,依旧是《富岳三十六景》,展现的是细胞器。
云的上方,还有高尔基体,最上面小一些的云则像是分泌囊泡,当然还少不了右上角的线粒体。
2011年2月的封面描绘的是有丝分裂的末期子。
封面的灵感应是来自于歌川国芳的《猫做鲶之形》,喵星人真的可以像鱼儿一样柔软。
2012年3月的封面展现的是缝隙连接,其原作是喜多川歌麿的《鹭娘》。
头戴花笠的女子跳着日本传统舞蹈,花笠的样子象征缝隙连接。
美术中的色彩、几何、图像永远比理性的文字更让人亲近。
同时,再辅以故事化的手段解释技术和原理,往往能带给受众新奇、有趣之感。
二、学术人也爱看图
学术期刊的封面是读者视觉活动过程中的第一视点,其受众主要为科学家、科学公众和社会公众。
具有美学价值的封面,能在无形中扩大论文的传播范围和提高影响效果。
因此,封面图片作为期刊及科研究成果展示的第一阵地,不仅具有静态科学意义,还能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心灵的剧场,提供多方位的感知体验,发挥艺术的多元化吸引力争取读者、引导读者。
直接以照片展示被研究对象的宏观外貌,是学术期刊封面中常常采用的表现手法。
例如2020年10月29日,Nature封面显示了津巴布韦万寿菊珠饰合作社在研究中收集到的一部分基因数据,并将其翻译成手工编织的串珠项链。
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导完成了全球首个蝾螈脑再生时空图谱,让人类看见脑再生的希望。
为记录这一成果的取得,今年9月2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封面上刊登了一只粉色蝾螈的图片。
2022年10月14日,Science的封面是一只正位于露珠网中心休息的圆球织布蜘蛛,蜘蛛和蛛网都是这项研究的主角。
这项研究确定了生物丝织品非凡的机械和物理性能的设计元素,并可以为可持续的生物材料设计提供了模型。
Genes to Cells有一系列对实拍图进行后期处理的封面作品,同样可堪玩味。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ASQ)从2011年开始对封面进行了改版。
其中不乏与论文相关的优秀的风光摄影作品。
2022年9月15日Nature封面显示了2018年8月北极融化的海冰,照片来自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的航空海冰调查冰山。
气候变化正在以1000年来从未见过的速度减少北极海冰。
用照片展示研究对象的方法最为直观,通过具象化的手段让读者以最快速度捕捉图像主题,从而提升阅读的效率与机动性。
三、看不到的微观也很美
近年来由于成像技术的长足发展,我们也越来越多的看到计算机图形学基于这些成像技术渲染出来的奇妙、瑰丽的微观世界。
在2019年1月17日的Nature杂志上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人员发现孔雀鱼与先前认为的早期四足动物相比,它的运动更为先进,更加直立,更平衡,更节省机械功率。
这表明先进的运动可能早于羊膜的多样化。
2021年9月23日Nature期刊呈现了一系列的三维宏、中、微尺度飞行器,它们可以类似地利用风来进行扩散。
灵感来自于空中搭便车者——许多植物种子的三维形状被优化以帮助风的传播-通常允许种子传播数百公里。
2019年10月10日Nature封面图像显示了两颗大质量恒星合并的模拟序列中的一个阶段。
在封面图片中,一颗质量更大的恒星当它与一颗次恒星合并时被破坏。
2021年5月3日Nature封面图片显示的是一具约78000年前幼童的部分骨骼重建。
这一发现代表了非洲已知的最古老的现代人类蓄意埋葬,为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如何对待他们的死者提供了新的线索。
今年9月28日,重庆化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封面上的几条鱼,是此次发现的世界最古老完整有颌脊椎动物化石复原图,其中还包含了世界上的第一张脸。
今年10月12日Science封面图片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向我们展示了生物工程的最新成果,象征着生物工程研究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过程。
几个世纪以来,许多碑文遭到破坏,以支离破碎或半易读的形式存在,使得阅读和解释它们的工作变得极其困难。
科学之美是在人类审美心理、审美意识达到较高发展阶段,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融、渗透的情况下才得以产生。
同时,关注封面设计是科技期刊发展到高阶阶段的一个表现。
越是国际高水平顶级科技期刊,封面设计越美观,艺术性越强,按期更换封面的比例越高。
虽然不能以时尚杂志的装帧对学术期刊进行苛求,但相较于通篇枯燥的公式、文字而言,拥有有趣的插图和封面的论文的阅读体验要好得多。
作者公众号:奇遇博物馆(ID:bowu21)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