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愚书论 | 谈书画入门基础易混淆的笔法与用笔技法的联系与区别
书画同源,主要是指书法和国画在用线的审美要求上是一致的,写即画,画即写。
由古至今,无论是写书法还写国画都有同样基础性质的“用笔技法”和“笔法”,“用笔技法”和“笔法”不正确,书画的效果也不会是正统、正确的。
但是很多喜欢书画的人因为没接受过正规系统的知识学习,往往造成了只知“笔法”却不懂用笔,或者知道“用笔技法”却不明白什么是“笔法”的局面;这会让你觉得自己出的作品有问题,但又不知道问题根源在哪。
当然还有更多不懂得“用笔技法”,更不知“笔法”为何物的江湖野路子人士,这些虽然方向不对但却有颗热爱书画艺术的心,也是难能可贵的。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一聊什么是“笔法”、什么是“用笔技法”。
|“笔法”
“笔法”法则:笔笔见形、笔笔饱满、笔笔中锋、藏头忽尾、一波三折。
“笔法”是文字诞生之初的概念性意义之说,起始于象形文字,运用发展到现在已有千百种字体,是真正意义上的“万体之宗”。
“笔法”概念于金文、大篆时期发展至成熟,呈实际性质的表现在人们眼前;后世无论字体如何演变,从本质意义上来讲,任何时代包含有“笔法”的文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作品,否则只能是毛笔字而已。
“笔法”是艺术家书写、作画前心中拥有的概念,是书写、作画过程中每时每刻的实践体验,是完成后呈现在作品里让人们能看到的真实存在。
以上解读即是“笔法”的核心意义,那么如何让作品里有“笔法”的存在呢?除了上述拥有“笔法”意义的用心外,也要懂得下面要讲的用手。
|“用笔技法”
传统的“用笔技法”诞生于书画之初,在千百年间无数艺术家的交流碰撞中探索发展,又在近现代艺术家黄宾虹先生于晚年间总结性提出“五笔七墨”之说,为后世的笔墨境界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这也是最具代表的“用笔技法”讲解。
“用笔技法”核心重点在“用”之一字上,要仔细品会“用”的意图;“五笔七墨”看会了不行,要学会了然后动手去使用才是“用笔技法”的实践意义。
|“五笔七墨”简介
“五笔”技法:平、重、圆、留、变。
“七墨”技法:淡墨、浓墨、焦墨、破墨、泼墨、宿墨、积墨。
“五笔七墨”全面总结了书画创作中的用笔问题,是集古人智慧和近现代艺术实践的成熟完整的“用笔技法”基础知识,是每一位书画爱好者打开艺术大门的密码钥匙,更是在书画领域的海洋中摸索前行的灯塔。
·黄宾虹先生的“五笔七墨”我会在后续详细解读,这里不展开讲述;本篇文章意在科普“笔法”和“用笔技法”的概念辨别。
|总结
学会“用笔技法”如何去用很重要,明白在创作中如何体验“笔法”、融入“笔法”更为重要。
前者是能让你披荆斩棘的“武器”,后者是能让你提升境界的“秘籍”。
“用笔技法”与“笔法”,这二者虽缺一不可,但更不能将其混淆让自身迷失了方向。
希望热爱书画的同道中人在感悟了这二者的区别后,能够将其化为自己的“武器”和“秘籍”,拔高自己的书画艺术境界,深入体验创作过程中的愉悦。
备注:以上观点为笔者经与大愚先生交流整理而得,并不直接代表大愚本人观点。
大愚,号虚空,中国传统笔法、星云图创始人。其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是致力于探索与书画有关的笔墨学者;喜明代徐渭之风,研究黄宾虹“五笔七墨”独特画风,探索传统笔墨与宇宙星云的碰撞、开创星云图国画风新领域; 其代表作有:18米惊世长卷《新富春山居图》、12平方米巨幅《万壑奇峰图》、传统笔墨《拟黄山汤口》《秋鸿》,创新星云图系列《十方空间》《创世之柱》《迷踪》等。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