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生活叠加疫情影响,中国健身房产业促进新式变革!
自2014年我国首次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国家政策不断助推我国居民体育锻炼的宣传与发展。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65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3.51万元。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居民运动健身意识不断增强。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上来说,经济水平提升带动我国居民的基本物质生理需求满足以后,自然也就开始追求对于健康的安全需求。这就意味着,居民将更愿意花费在提升相关需求的事情上面。
社区营销研究院制
除了基本的健康意识崛起以外,百姓对于“美”的追求也在不断加深。尤其是在这个外貌焦虑的世代,可以说,追求美就是一种追求自信、追求尊重的手段。而身材就是现今注重外表形式中重要的一环,“身材焦虑”促使了更多人投入健身行业。
社区营销研究院制,资料来源:智研咨询
而对于身材焦虑,最主要的健身目的就是为了减肥。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数据反映出,截至2021年,中国18岁以上居民超重肥胖及肥胖率高达50.7%。自然也就意味着肥胖人群亟需减肥的需求是很高的。这也就与首要健身目的是减肥相符合。而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居民最主要的减肥方式就是运动,占比近70%,领先节食近10个百分点。
由此看来,我国居民的健身需求增长,推动了我国健身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健身房产业自然在持续增长。
01. 不断升级进化的中国健身房产业
我国健身房行业最早起源于20世纪末,早期可以说基本是富人才能消费和享受的一种服务。但也并不是一对一,在那时候私教业务还尚未兴起,健身房基本可以称作是健身器械的“租赁场所”。随着海外健身房进入中国市场,加上奥运会的影响力,健身房行业在中国逐渐开花,各种商业模式也百花齐放。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从最初的连锁模式,到新式健身房的推出私教服务、月/次预售卡模式,再到垂直健身工作室进行单一细分领域健身指导也相应诞生。可以说,我国的健身房产业飞速发展,在2016年以后整个健身房行业进入内容为王、服务制胜的全新发展时期。
社区营销研究院制,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过去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健身房品牌,由于场地规模需求巨大,一般在1000-4000㎡左右,不仅租金昂贵,并且相应设备需求量也大,自然也增加了不少额外成本,可谓是重资产产业的典例。
成都的一位知名连锁健身房品牌负责人许晨(化名)透露说,像他所负责的门店,占地有1000多平方。每个月租金大约在5万元左右,据他所说,这已经算是相对还算合适的价格了,有些热门地段的门店租金甚至更高;而二线城市可能相对会低一些,大概每月租金在3-4万元左右。
但是,疫情黑天鹅给线下健身房产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19年末以来,疫情的反复让线下健身行业时不时关停闭门,不仅造成了健身房很长时间收入低下,也让顾客无法前往从而所求补偿。可以说是两边都不愉快,不少健身房都出现了现金流短缺的危机。尤其是对于高成本的传统健身房来说,出现了不小的闭门潮。
在这样的危机下,中小规模的新式健身房以及垂直健身工作室也同样难以避免。只是由于其成本相对较低,因此风险承担也就小了一些。
但是,不同于传统健身房的年卡、半年卡收费模式,有些传统健身房可以说是已经提前拿到收入,而新式健身房及垂直健身工作室按月、按此、按课时收费,在疫情管控最严格的时候基本可以说是零收入。很多平时储备金不足或者现金流本就不高的新式健身房及垂直健身工作室也就同样面临关门潮。
社区营销研究院制,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健身房市场规模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也能看出因为疫情而被压抑的健身需求是仍然被积压着有待爆发的。在2020年疫情刚有所缓和时,这种迫切的健身需求就有一股小爆发,让市场增长率来到了近21%,健身房的市场规模也涨至626亿元。
然而2021年以来,疫情反复爆发,导致健身房业内不少玩家关停,增速下滑至12.7%。在这样的情况下,艾瑞咨询预估如果此后几年我国健身房行业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那么市场增速将递减至9%以下。这样的趋势下,预计要到2026年,健身房行业市场规模才能突破千亿达到1082亿元。
但在近期,我国国内疫情防控政策全面调整,相信未来疫情在得到良好控制的前提之下,健身房行业的市场增速将远远不止于此,市场规模破千亿或将提前到来。而在即将迎来的2023年,或许积压已久的健身需求将得到触底反弹般的爆发。
02. 健身房行业激增的健身需求驱动因素
疫情让民众更加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即使疫情对于居民收入有一定影响,相对也还是愿意在健身上消费。
根据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健身房消费支出相比去年有所提升的消费者中,半数左右的健身用户表示主要原因之一是个人健康观念的转变。43.6%的受访者表示过去没有线下健身的习惯,但如今健康观念转变,也开始选择健身房。再次印证前文所说,消费者对于健康认知和运动审美的提升为健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社区营销研究院制,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那么这种线下健康认知需求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驱动力呢?
一个是前文提到的减肥需求,快节奏生活下,在外就餐的比例以及不健康的饮食及作息,导致我国整体居民脂肪和盐摄入量都相对较高。也才会导致我国人口肥胖率超过50%。肥胖导致的相关疾病,例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病率持续提升。所以在解决健康问题以及“以瘦为美”的审美趋势下,自然推动了健身需求的增长。
快节奏生活还会造成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增加。不仅会容易导致一些情绪心里问题,还会导致失眠、焦虑、颈椎病等亚健康状态以及慢性疫病。而健身是十分有利于解决这方面问题的。无论是舒展身体,还是舒缓情绪,亦或是释放压力,运动健身都成为了推动健康认知以及运动健身的发展。
另一方面就是区别于线上健身的线下健身驱动在新的政策下,将迎来曙光。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线下健身和户外运动场景受阻,催生了以线上为主的居家自主锻炼模式。依托于视频直播以及健身APP授课等形式,线上健身渗透率持续走高至2021年,达到45.5%的比例,居家“云健身”成为新业态。
但是,线上健身也有着弊端,这恰巧给了线下健身房相应的可乘之机。也可以说,这是线上健身替代不了健身房的地方。
许晨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曾经的调研结果,他们曾经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愿意选择线下健身房健身的用户认为线上健身基本会受限于场地、器械等限制,一些有强度的运动都不能在家做。甚至说还有些用户反映,他们缺乏自身约束能力,需要外界的监督和督促,以及专业的指导。
社区营销研究院制,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这就与艾瑞咨询的《中国新式健身房行业研究报告》中反映出的问题是基本一致的,该报告将健身用户线上健身遇到的问题归为了两大类——专业教练指导需求以及健身场景体验需求。
对于专业的教练指导需求,缺乏专业指导担心成效和安全性,以及需要饮食搭配等方面的专业意见分别以54.4%和52.2%成为了健身用户线上健身最关注的问题。而对于健身场景体验需求来说,缺少必要的健身器械以50.6%的比例成为了制约线上健身最主要的因素。
而相较于线上健身,线下场景健身(即健身房模式下)最难被取代的也正是健身房一般能提供专业的教练指导动作以及锻炼安全的保障。其次,只有线下场地才能提供部分大型器械并且形成健身氛围,这也是线上健身难以替代的部分。
因此,面对线上健身的冲击,健身房行业想要得到长足的发展,需要扬长避短、海纳百川,才能稳定的提供充足的服务来满足增长的线下健身需求。
03. 数智、物联、一体化的健身房才是未来
首先是扬长避短,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迭代发展,新式健身房积极应用并打造自身技术壁垒。不少线下健身房正在着重宣传扩大自身的不可替代性,以此来获取顾客的芳心。许晨就介绍了他们门店之所以还屹立不倒的几大优势。
最主要的优势就在于,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健身培训领域的发展,已经有不少产品适配于现代健身房。
许晨说,像他们的会员及客户入场都会分发智能人体监测腕带,在健身运动的同时,将运动表现以及体能状态变化及时反应在投屏、手机上,可以让教练及运动者自身随时查看,科学运动,可以大大帮助客户有效健身,达到自己的目的。
其次,搭配自家门店品牌的专属小程序及APP,数据还可以一步到位同步到自己的手机里,让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对比不同时间以来自身的运动表现。而且还可以随时通过APP预约课程、私教、专业课程等。甚至说,在最近一两个月,他们还推出了新的模式,一对一线上教练,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
社区营销研究院制,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这就是“海纳百川”,不是一味敌对线上健身,而是包容容纳为一体。使用专属的品牌APP就能够同时充当联系教练及学员的桥梁,以及提供专业健身指导服务的平台。利用APP一方面避免教练员与学员之间添加微信私联,另一方面则是精细化运营的体现。
在专属健身房APP上,教练不仅能在平时对学员进行督促和线上指导,同时还提供各种饮食搭配建议及当天饮用记录和运动量计算等。可以说,全方位满足学员线上及线下,全智能的系统架构。总的来说,就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共同支持作用下,驱动了健身房更加精细化运营并且更容易受到市场得认可。
社区营销研究院制,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总结来看,快节奏生活叠加疫情影响,正促使健身行业不断变化。近两年,开在社区和商圈的传统健身房正在收缩,而新式健身房以及垂直健身工作室在结合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科技发展下,正在逐步促进健身房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一体化进程。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