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开F1,科技与狠活
1
最近写了很多和车有关的文章,后台有读者问我,如果想和车的关系更进一步,比如玩赛车,应该怎么加入?
普通人体验赛车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云体验,打开电视或者电脑,纽北或者秋名山都在屏幕里。
这种体验的好处是省钱,缺点是只有眼睛体验到了。
如果想要得到更进一步的感受,买套赛车模拟器打开GT赛车或者神力科莎,然后动不动就原地打转的方向盘告诉你
玩游戏是真遭罪。
还是极品飞车极限竞速地平线之类的好玩,键盘车神YYDS。
第二种方式更简单粗暴,那就是开着车直接去赛道。
无论是七手夏利还是十五手的QQ,甭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车,能跑的,就行。
不要因为自己的车便宜而自卑,先开起来再说。
宁波北仑和上海F1赛道等着你过去。
哪怕不去这种国际赛车场,找个没人的空地(千万是没人没车),最好还是封闭的那种,原地玩玩漂移都是OK的。
只要别在马路上飙车就行,马路上飙车相当于投胎加速器。
一点都不酷,而且不安全。
很多人把赛车运动想的太复杂,总觉得F1那种几个亿起步的,还有那种三十万买车三百万改装,在乡间小路上飞驰人生的才是赛车比赛。
并不是。
实际上你只要开着车上了赛道,能完整地跑完全程。
或者没跑完全程也没关系,只要保证人是完整的,能走着下车。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赛车运动。
真的不复杂也不神秘,你开卡丁车都可以算。
我第一次进赛车场就是在赛道开放日的时候,跟着几个玩车大佬一起去的。
只不过是大佬们开车,我负责充当副驾驶里的吉祥物。
后来证明,我不是吉祥物,是压舱石。
大佬开的是一辆四处漏风的标致206,最终在我的加持下,我们险些没有跑完全程。
大佬哭着和我说,赛车最好的减重原来是减肥。
从那之后我痛下决心,为了我的身心健康。
再也没有去过赛车场。
如果只有大马力豪华车才能体验赛车运动的乐趣,那大佬和我不应该在车里,应该在车底。
被别人反复碾压。
多亏当年的赛车运动离普通人没那么遥远,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肤浅,因此才诞生了别具特色和韵味的驾控之车——路特斯。
以及其他一众赛车品牌。
2
当你有了一颗想要下赛道的心之后,你就已经算是半个赛车手了。
很多时候,下决心这一步相当于是从0到1,看起来最简单,实际上也是最难。
下了决心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选择一台有乐趣的车。
首先要明白,家用车和赛车虽然都是车,但是目标是不太一样的。
家用车的目标是出行更方便,更舒适。
而赛车的目标就一个,更快。
所以家用车的历史就是一部汽车的装修史,近百年来目标和宋丹丹的笑话有点像。
那就是把冰箱塞进一台车里要分几步。
当然,除了冰箱,还得有彩电和沙发。
俗称做加法。
但是赛车不同,赛车追求的是速度,唯一的目标就是快,一切影响拔刀速度的东西,全要舍弃。
极致的轻量化,就是在做减法。
一个字,拆。
玻璃拆掉,换成亚克力板。
开个口能透气就行。
多余的座椅拆掉,换成防滚架。
要不是拉力赛的副驾驶还需要一个看路书的,估计旁边那个座位也会拆了。
铁机盖拆掉,换成碳纤维板。
当然,对于比较穷的我来说,可以不要机盖。
什么都拆,唯有人艰不拆。
总之把一切能扔掉的都扔掉,是一台赛车诞生的第一步。
这时候我想起来当年带我下赛道的大佬了。
他对我是真爱了。
他拆掉那么多东西,都赶不上一个体重200多斤的我。
我一屁股让这辆车之前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甚至后面他修车还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在这里,听我说,谢谢你,温暖了赛道。
3
等到把车里能拆的,比如收音机和我都扔掉之后。
轻量化也就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能做的,就是改。
针对发动机,有钱的可以移植,没钱可以刷程序。
发动机的马力提升之后,更大的涡轮,更强的水冷,更好的排气。
当然,我对于动力提升这件事情还是持有保留意见。
对于一些本身就很小巧的车型来说,甚至不需要大改原厂发动机。
因为改发动机,意味着需要改变速箱,要从头拆到脚。
但我觉得更换更抓地的轮胎,让摩擦力提升动力。
换更有力的刹车能让入弯时间多上0.1秒。
换更合适的悬挂,让车子过弯的时候支撑性更好。
而不是从赛道中推进草地里。
这些都比一味地提升动力更靠谱。
大马力的车有的是,但是能让一台车在极限状态下跑完全程更考验车手的技术。
赛车的乐趣在于驾控。
动力很重要,但不是唯一。
光快不够。
活还要好。
4
当一个车的内在已经被调教的差不多,那就是剩下最后一步。
整。
轻量化和动力提升结合在一起,能造出来一台快车,但未必是一台好车。
快,不代表好操控。
就跟小时候玩的四驱车一样,他们够快了吧,你放马路上跑跑试试?
分分钟旋风冲锋给你看。
整车动力发生了改变,空气动力学也需要重新设计。
不然车在高速行驶当中可能推头,可能甩尾,更可能飞起来。
建议多看看赛车车祸集锦,脑海中就知道不靠谱的改装有多魔幻。
要不要装尾翼,时速多少的时候需要提供多大的下压力,才能保证车子还是全速奔跑,而不是腾空起飞。
底盘要如何调整,车胎的倾角要做到多少。
包括这些在内,全部都要相应的进行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诞生一台速度与操控同在的,所谓的驾驶者之车。
上面三步说出来轻松,但是做起来难。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第一步第二步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花钱花心思就行。
但是第三步,往往只有爱车的天才们才能做好。
如果能把上面三个步骤完成,一台能够在赛道中驰骋的赛车也算是改好了。
我们所熟知的超跑品牌,很多都是这样诞生的。
比如路特斯的创始人,柯林·查普曼一生都在重复做这三件事。
将车子拆,改,整,一切都是为了赛道,一切都是为了赢得比赛。
于是诞生了征服F1的超级赛车路特斯。
1947年,十九岁的柯林·查普曼按照上面三个步骤,在女朋友海泽尔家后院的车库里开始改装汽车,并将其命名为Mark 1,并且用它参加英国的各种赛车比赛。
我和车神之间差的不仅是一个车库。
还有一颗工程天才的脑子。
柯林·查普曼用来改装的原型车叫奥斯汀 7,不是很贵的车,可以粗略的理解成一台飞度,或者是标致206这类车,主要是家用。
但是这个天才仅仅通过改变车身的姿态和简单的调整了悬挂等部件,就让这辆Mark 1就在英国的各种业余比赛中崭露头角。
于是柯林·查普曼总结出来,轻量化和空气动力学的充分应用才是赛车取胜的关键。
从那之后,柯林·查普曼就潜心研究如何让车子在物理意义上更符合物理学。
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柯林·查普曼觉得改不如造,改,只能根据原版修修补补,而造,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这才叫酷。
1951年,Mark 3诞生,这也是第一辆被命名为路特斯的赛车。
查普曼在这辆车上采用了轻量化铝合金车身,减轻了重量。
这辆车在当时大放异彩,为路特斯打响了第一炮。
整个伦敦玩车的圈子都知道有个叫柯林·查普曼的小伙子造车特别神,都来委托他造车。面对突如其来的订单,查普曼决定认真回应粉丝的认可。
于是,1952年,查普曼向海泽尔借款25英镑,成立了路特斯工程公司,并带着女友一起参加比赛。
《飞驰人生》里有一句台词。
车手只需要车和手,不需要老婆。
查普曼笑了笑表示,你们还是太年轻了。
我,全都要。
1954年10月查普曼和海泽尔结为夫妻。
结婚之后两口子专心搞车。
受限于当时的发动机技术,想要获得更大的马力,发动机的增重也是不能忽略的。
就跟泳池一边灌水一边放水的数学题一样,虽然灌水的速度提高了,但是放水的速度更快了也不行。
当别的工程师还在研究如何让发动机更有力量的时候,路特斯想的是如何让车更轻,如何让风为车所用。
比如50年代末的路特斯的经典车型Elite,使用了玻璃纤维混合材料车身结构,通过轻量化的设计,让车子变得更快。
Elan,则是路特斯第一款采用玻璃钢车身配合骨干式车架底盘的公路跑车。
1974年推出的4座GT跑车Elite,玻璃纤维混合车身使用真空辅助树脂填充(VARI)技术。
这也是路特斯连续6年拿下了勒芒分组冠军宝座的秘籍之一。
路特斯重新审视了风和车子的关系,无论是增大马力去对抗风,还是减小表面积去抵御风都不是最优解。
选择让风穿过车身,用空气动力学实现“贴地飞行”的梦想。
真的,一定要好好学会数理化。
1977年,Type 78赛车开创性地使用了地面效应侧箱,提升了弯道的速度又没有破坏稳定性,也成为了路特斯制霸F1赛道的独门法宝。
Type 49B则是一款采用车尾定风翼的F1赛车,更从此让F1进入“风翼”时代。
路特斯这家车库汽车公司刚刚进军F1的时候,甚至一度被法拉利嘲笑为“修理厂工人们拼凑出来的零件”。
但是当路特斯七次问鼎F1比赛冠军之时(此时已经领跑F1排行榜10多年),路特斯就已经和“最快的男人”之间,画上了等号。
5
在比赛的光环加持下,路特斯的车,挂上车牌就是超跑。
拿下多余的座椅装饰就是赛车。
即使从赛用到了民用,路特斯依然保持这种不断做减法的习惯。
这个车,你说他家用,似乎也是忙着送孩子去补课。
或者自己约会路上不迟到。
不然真想不到什么场景,需要这么快。
在家用车大行其道的时代里的确是不吃香,毕竟别人的车都已经是把房子下面安装了四个轱辘。
而路特斯还坚持轻量化,把less is more的理念玩到极致。
这也导致路特斯一度叫好不叫座。
马路虽然不能当赛道,但驾驶员永远可以是车手。
速度是唯一的注脚,至于设计,一定是为了性能。
但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份坚持,才让路特斯的车子一直有些“格格不入”。
在汽车已经逐渐失去驾驶感的今天,路特斯灵光一闪,一拍大腿觉得,不能光做减法了。
当然,也不能做加法,做加法就违背了路特斯的初衷。
要做,就做乘法。
超跑 × SUV。
于是纯电超跑SUV路特斯Eletre诞生了。
不要因为纯电+SUV两个关键词就质疑路特斯Eletre的性能。
两种版本的车型,为符合空气动力学重新设计的外观和强力四驱,其中S+版本最大功率612Ps,最大扭矩710N·m,R+版本最大功率达到了918Ps,最大扭矩985N·m,零百加速分别为4.5秒和2.95秒。
性能上,绝对不妥协。
驾驶上,得益于SUV的设计,都市、赛道、山路全地貌从容应对,既有超跑的速度,又有SUV的性能。在过弯时智能防侧倾控制,电子主动稳定杆实时计算仅需2毫秒,加上主动后轮转向,体验人车合一。
空气悬架+CDC连续阻尼可调减震器,减弱了传统赛车的“硬”的感觉,换来了一定程度的豪华舒适感。
这祖传改车的手艺,又回来了。
轻量化这一步也没有放弃。
内饰上,门嵌件和中控台采用独特的新型缎面编织1K碳纤维,每一束碳纤维仅1000根碳纤维丝。
大量的铝应用在车内,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也能通过金属质感提高车内的运动感。
即便是在车内安装了电视,路特斯Eletre装上的也是极简风格的超窄边框电视,营造了视觉轻量化。
超薄副驾屏为豪华品牌中独有设计,“隐藏”于仪表台羽翼下方的区域,专为副驾乘客服务,将视觉上的轻量化进行到底。
当然,轻量化只是手段,给车手带来独一无二的驾驶感,才是路特斯Eletre的最终目的。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路特斯想给你的,永远都是更好的驾驶体验。
没有为什么,因为74年来路特斯都是这样过来的。
只有这种偏执才能诞生超越极限的车。
即使不在赛道上,也让更多的人能体验到驾控的乐趣,
至于它的造型是超跑,或者是SUV。
还是超跑 × SUV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足够快,足够稳,足够激情。
让无趣的世界,多一些变化。
就足够了。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