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设计大赛,看华为全屋智能的初心与理想
第12届艾特奖的榜单近日已经揭晓,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7461件设计作品参与角逐,最终21项作品揽得全球最佳设计大奖。
艾特奖与德国红点、IF、美国IDEA并列为国际四大设计奖,奖项以倡导“设计师用作品说话”而著称,主张尊重每一个设计师及其参赛设计作品,希望以专业标准、专业责任及良好的专业沟通促进设计业的发展,发掘最佳设计师和最佳设计作品。
和往年有所不同的是,华为终端BG首席战略官、全屋智能产品线总裁邵洋“意外”出现在第12届艾特奖的颁奖盛典上,并在致辞中向外界宣布了一个新消息:华为全屋智能将联合艾特奖组委会共同举办“华为全屋智能设计大赛”。
在空间智能化的浪潮下,华为全屋智能为何要举办这样一场以“定义未来家”为主题的设计大赛,其中隐藏着什么样的初心与理想?
01 空间3.0理念的两大使命
故事还要从两个月前的一场发布会说起,11月华为正式发布了华为全屋智能3.0,,并在发布会中梳理了“空间3.0”理念,认为家居空间已经进入到向智能化转型时代。
市场上似乎始终不缺少相似的说法,譬如场景智能、智慧生态、感知智能等等,甚至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程度。但华为全屋智能对“空间3.0”的理解绝非是为了喊口号,而是在对智能化发展与数字时代趋势的理解上,通过个人智能到出行智能再到空间智能的演变规律的探索经验,梳理后提出的行业转变方向,面对已经发生的市场趋势,华为赋予了“空间3.0”两个使命。
一个是极简,华为认为空间智能应该是无需学习与记忆、极简掌控,且充满艺术和美的。本质上和追求简单的侘寂美学、功能至上的包豪斯异曲同工,也是当代年轻人偏爱的审美风格,即功能和美感的统一。
另一个是魔力,为用户提供过去在空间中做不到的事情、得不到的体验。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就流行过“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口头禅,技术创新的魔力,正是一步步满足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和想象。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华为全屋智能升级迭代后的“1+2+N”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并站在普通用户的立场上,塑造了“五高”极致体验 ,即高可靠、高掌控、高感官、高智能、高心意,有别于市场上主流的单点式智能体验,华为的切入点是系统的场景化空间体验,将智能化渗透进生活场景中,通过不需要学习、拥有自主选择权的方式,输出用户认同的生活理念。
回到空间进化的维度上,华为全屋智能3.0背后展示的是对“空间3.0”两个使命的践行。
比如PLC+Wi-Fi 6的双网架构,既解决了连接可靠性的问题,还消除了凌乱的电线,让空间回归简洁;比如智能中控屏和华为智慧生活APP两套交互的有机结合,消除了“中心化控制”的盲区,即便是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也可以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控制智能家居,几乎不需要额外的学习成本。
作为“空间3.0”理念的提出者,华为全屋智能正在用“五高”体验让复杂的操作变简单、让憧憬的服务变成现实。
然而空间智能化这场生态革新,并非华为全屋智能一家的独角戏,个性化的生态体验与风格化的空间享受,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成熟落地,为了推进空间智能化的落地,设计师群体作为大众消费者装修环节的参与者与指导者,同样至关重要。
02 “定义未来家” 的题中之意
华为全屋智能联合艾特奖组委会主办“华为全屋智能设计大赛”的初心不言而喻,正是广邀全社会的智能空间设计师,为空间设计师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并借此发掘和培养更多也更优秀的全屋智能空间设计师。并最终通过设计师与行业厂商的共同努力,推动数字家庭的加速覆盖。
在这场活动中我们需要更关注的则是,为什么是“定义未来家”?
华为终端BG首席战略官、全屋智能产品线总裁邵洋对空间智能化的诠释是:“华为全屋智能是让空间去迎接人,空间自我要有序整合起来。先不考虑谁进入这个空间,而是已经做好了给人迎接的准备。”空间智能化俨然是一场交互与场景体验的跃迁,用户的感知和理解都需要被重新定义。
不少人的认知里,空间智能化还是一种“未来时”,空间设计师群体在这个过程中则扮演了两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一是智能和美学的融合。
“空间3.0”并非杜撰出的说法,空间1.0属于物质满足的阶段,典型的现象就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的冰箱、彩电、洗衣机为主的“大三件”;空间2.0开始了对美学的追求,过去二十年中形成了欧式、美式、新中式等多种设计风格。但空间的进化并非是替代关系,而是传承与融合,冰箱、彩电、洗衣机等至今还是家庭的标配,但设计时则会更多考虑到家居环境融合。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空间2.0到空间3.0的进化。当下流行的审美风格在空间3.0时代照旧有生命力,设计师正是将智能与美学融合的主力军。至少华为在2020年末宣布进军全屋智能领域后,包括尚品宅配在内的家装品牌就做出了反应,不断加大对智能家居的投入,将全屋智能作为定制家居的新选项。
二是释放智能的想象空间。
空间美学的每一次进化,都会经过趋势到潮流再到主流的过渡。华为全屋智能等企业在全国各地的门店,在互联互通上的持续深耕,已然加速了趋势到潮流的演变。在家装领域拥有话语权的设计师群体,不仅熟悉家装的产业流程,某种程度上还有决策权,将成为全屋智能由潮流走向主流的关键推动力。
打一个比方的话,华为全屋智能等企业扮演了食材供应商的角色,空间设计师就是五星级酒店的大厨,当极致的食材和顶尖的大厨相遇,注定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目前华为全屋智能已经示范了空间智能化的极简与魔力,空间设计师则可以根据地域、家庭、场景、时间的不同,将全屋智能产品进行千变万化的组合,满足用户智能化需求的同时,不断释放新的想象空间。
结合以上两个身份再来理解“定义未来家”的题中之意,华为全屋智能正在通过一场设计大赛,向全国擅长做智能空间的设计师群体发出邀约,试图掀起一场智能化空间设计的浪潮,为设计的星火提供肥沃的土壤,继而发掘和培养更优秀的全屋智能空间设计师,让他们成为“定义未来家”智能设计的引领者和传播者,不断刷新人们对于空间智能化的认知与体验。
03 全屋智能与产业新引擎
空间智能化作为一个庞大的课题,所关联的不单单是产业上下游面临的趋势,也有个体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际遇。
过去40年左右的时间里,房地产行业一直在高歌猛进,上下游的产业规模已经占到了国内GDP的26%,成为一个绝对的支柱型产业,期间离不开实用性居住需求和美学需求两股力量的推动。可当两种需求的趋势逐步衰减,房地产和家装行业已然陷入了瓶颈,亟需找到新的增长动力。
沿循这样的逻辑,华为全屋智能等企业主张的空间智能化,正在成为房地产行业上下游的新驱动引擎。
百度指数揭示出的一个现象是:在“全屋智能”的搜索用户画像中,20-29岁与30-39岁的人群占比分别为39.46%和44.43%。也就是说,全屋智能的忠实拥趸,主要是80后和90后代表的年轻群体。
不管是以智能手机为首的个人智能、电动车掀起的出行智能,还是以全屋智能为方向的空间智能,其实消费主流都是同一个群体。他们对智能的理解经历了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进阶,对智能的认知和需求远高于父辈们,全屋智能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家庭场景下的“必需品”,同时他们也将是房地产市场的接下来一个阶段的核心目标人群。
除了前面提到的定制家装的例子,房地产企业也开始了探索与尝试。比如一些房企转向营造“智慧人居”的理念,代替中央空调、全屋地暖的传统卖点,试图通过全屋智能、智慧社区等新概念打动年轻购房者。
言外之意,面向越来越年轻的消费群体,特别是从小被智能产品陪伴长大的“数字时代原住民”,智能化的重要性不亚于被普遍推崇的个性化。空间设计师们也要顺应年轻消费者的诉求,让智能化成为自己设计的一部分。
不谋而合的是,华为邵洋在艾特奖颁奖盛典的致辞中特意提到:华为全屋智能具备连接、交互、生态三大优势。如果说连接满足的是全屋智能的可靠性,交互旨在通过技术让控制合一,生态对应的就是不同设备的融合,无形中向房地产行业和设计师人群抛出了橄榄枝。
同时也预示着,身为空间智能化的领导品牌,华为全屋智能在解决了技术层面的连接与互通后,已经开始更深层次的探索:一方面深耕底层创新,凭借“五高”的极致体验加速全屋智能从连接智能到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的转变;另一方面对外赋能,通过号召设计师等群体推动空间智能化的普及。
当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走近空间智能化的潮流,成为空间进化的力量,从设计环节将空间场景里的居住需求、个性需求、智能需求进行多元融合,让空间智能化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势必会激发出更强烈的产业动能。
04 写在最后
伴随空间3.0时代的来临,华为等全屋智能的头号玩家揭幕了空间智能化的形态后,需要设计师们永不枯竭的设计智慧、前瞻性的革新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善意。
将技术上的创新转变为可触摸的生活品质,让空间智能化成为有时代特色的主流生活方式。这既是华为全屋智能的初心,也是华为全屋智能的理想。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