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访谈,别问什么?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3-01-03

问故事,

不要问答案。


来,先试着回答一下这些问题:


为什么最常在下班之后吃零食?
你觉得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对现在女孩的容貌焦虑有什么看法?


有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对?是不是有点不好回答?
让我们继续看一下,如果这些问题出现在用户访谈中,你可能会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为什么最常在下班之后吃零食?」

「下班之后才能放松一下啊……上班也不方便吃吧。」


「你觉得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问题也太大了,我在朋友圈和微博上都不是一样的人。那我可能就是一个矛盾的人吧。」


「你对现在女孩的容貌焦虑有什么看法?」

「那当然不好啊,自己开心就行,管别人的眼光干什么?」


有点聊不下去了?这就是双方齐心协力把话题推下悬崖的现场。
作为用户研究的途径之一,用户访谈是在与用户的直接交流中,尝试发现和解读尽可能精准的用户价值: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变得怎样?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在哪里遇到了问题?品牌又能为此做些什么?但「真正理解对方」,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即使用户真的思考过我们的商业问题的答案,并能准确且坦诚地表述出来,也未必能被我们正确地接收。举一个极端简化的例子,当一个女孩在谈论着她的「宝贝」时,指的是她的男友、女友、偶像,还是宠物猫、宠物狗,乃至一盆绿植、一块石头?
又或者,再向起跑线退一步,即使我们正确地理解了用户原话,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吗?如果这些原话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呢?
当然,在实际的用户访谈中,我们一定会和用户强调的是,「您对问题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但对用研人员而言,用户的回答却有着质量层面上的高低之分,并直接影响着用户访谈的效果。在青年志针对企业用户的用研培训项目中,我们也收集到了许多在用户访谈执行中的困惑:


    • 如何更好地透过消费者的表面回答,快速挖掘到背后的根本原因?

    • 消费者所说的跟 ta 的实际行为有很大差异,口不对心的时候怎么办?

    • 对一些不太愿意分享的,或者平日思考不够深、不善于准确表达的消费者,该如何引导?


问题可能出在哪里?解法又在哪里?


01

什么样的用户原话,

才能为洞察创造更大空间?


什么是高质量的用户回答?如果「下班后的零食食用场景」是你的终极问题,先对比看看这两条用户原话:

①「下班之后才能放松一下啊……上班也不方便吃吧。」
②「下班之后我一般就直接回家了,要是周五的话还可能出去,平时就简单收拾一下,然后看个剧什么的。我不怎么正经吃晚饭,就是看剧的时候吃点零食,感觉比吃饭热量低点,也省了做饭和挑外卖的时间。」

我们称第一种为「答案」,第二种为「故事」。显然,故事是更能让我们和用户聊下去的回答,也具备更丰富的解读可能性。为什么?
——因为故事里充满细节。
「下班之后就想放松一下」,「放松」的意思是?直接回家还是去蹦个迪?见朋友还是独处?打游戏还是刷手机?而在第二条回答中,这些信息就清晰可见——甚至,还有更多。
这也是青年志所强调的「厚数据」的一个简单示例,与定量数据不同,厚数据是通过定性研究来进行调查与分析后所获得的数据。「数字无法折射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信任、脆弱、害怕、贪婪、欲望、安全、爱和亲密……相对的,『厚数据』分析法能深入人们的内心。毕竟,利益相关方与企业/品牌的关系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1]
何况,个体的偏好只具备有限的代表性,生意也不可能仅仅指向一个人的具体需求,如果从一个用户身上只能得到一种答案,显然不够高效。理想的用户访谈应该像放烟花,在用问题「点火」之后,「散是满天星」,提供更多寻找共性的可能。

02

问故事,还能带给我们更多。

「如何与初次见面的人开始交谈?这是普通人际交往之间常常遇到的问题;如何与初次见面的人深度交谈?这关乎专业访谈领域的专业难题。」[2] 想象你和朋友在家里喝酒聚会,与你和老板参与一场商务宴请,在哪种场景下,你更能坦荡舒适地讲些真话?
问故事而非答案,实则也是在构建一个「能舒服地讲出所有真话」的环境。粗略来说,这指向以下两个目的:
① 让用户讲真话
社会学中有一个「前台/后台理论」,用以解释人在他人面前,表演成某种自己所期待的形象的行为——并不全然是虚假的,但是一种「有选择的呈现」。
当用户坐在你面前时,也许 ta 正在扮演某个「理想的 ta」,又或者,ta 知道什么是能让自己显得更「体面」的答案:明明每次点外卖都要加一次性餐具,却侃侃而谈自己在食品包装上最看重的是环保。有时候,这种「表演」也并非来自主观的隐瞒,因为社会规范对人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人的潜意识之中。
如何抓住用户言行的自相矛盾之处?如何发现谎言的蛛丝马迹?你一定知道,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可比编一句谎言难得多。
② 让用户多讲话
此外,要求人对自己的某个行为作出解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类场景:警方问话。
即使被访者已经完成问卷、答应且真正地坐到你身边,本质上来说,你们仍然是对彼此知之甚少的陌生人。何况,用户访谈甚至不像有来有往的相亲,访问者所暴露的个人信息与情感态度,显著地要少于被访者,人在这种相对单向的曝光下,有不安全感实在是太正常的事。
一句「为什么」可能还尚显友善,一连串的「为什么」,听上去难免带有强势的审视意味。从被访者的视角看过去,你的背后也许正写着巨大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03

什么样的问法,能得到埋着洞察的故事?

如果我们已经对「问故事,不问答案」达成共识,下一个问题则是,故事来自哪里?它可能直接地来自对「为什么最常在下班之后吃零食?」这个问题的回答吗?
可能,但很难。
为什么?让我们从问法上看一看。
回到文章开头列过的那些问题,试着作为被访者感受一下,你会用什么句式来回答它们?

为什么最常在下班之后吃零食?
你觉得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对现在女孩的容貌焦虑有什么看法?

让我们回忆一个更具象的场景,在学生时代,你对试卷上这样的问题一定不陌生:

文章开头描写下雨的意义是?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发生?

在没有标准答案的人文学科中,它们都指向某种观点或判断,可能你确实知道如何解题,也可能只是临场现编,但总之,你落在纸面上的答案,是对文章或者客观发生过的历史,进行了一次特地思考后的概括和总结——不论这答案是来自老师与课本,还是你自己。但实际情况则是,历史可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就写了一个下雨天。
用户访谈也是一门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而「你为什么做(某件事)」「你觉得xx怎么样」「你对xx有什么看法」,它们都是指向「答案」的典型问法。被访者不得不陷入一种思考:我要用什么「答案」,才能回答你的问题?
这实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甩锅行为」,逼迫被访者加工自己的过去,再对自己进行剖析、总结和反思,最后艰难地给出结论。但这些结论可被直接使用的前提,是相信「你是我们的目标用户,那你就应该能够回答我们的问题」。可是,用户真的能吗?
有条理论是「人赚不到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钱」,同样的道理套用到用户访谈之中,就是用户给不出 ta 未曾深入思考过的答案。而如果洞察注定来自对用户故事的深入理解,那么该负责挑选、阐释、总结用户故事这份「原材料」的,是用户还是用研人员?
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并不天然地足以胜任商业问题的「老师」,挑选和阐释原材料的权利和责任,应该握在用研人员手中。


04

把数据找厚,把数据读厚。

因此,尽管用户访谈的期待是从用户那里得到商业问题的「答案」,但用户所能、且应该给出的只是产出「答案」的原素材。而用研人员的专业挑战正在于此:「如何从一个点上看见整个用户」,以及「如何从一位用户身上,看见尽可能完整的目标用户群」。
那么,什么才是指向故事的问法?
社会学、人类学中的田野调查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这也正是青年志十余年的商业咨询实践的学理基础。我们坚持大数据与厚数据的融合,以尽可能还原表层答案后更广更深的背景,最大化发挥用户声音的价值。如同按图索骥和自己寻路的区别,通过对完整故事的有效追问,你更可能获得一些意外之喜,甚至发现比最初的终点更值得奔赴和停留的应许之地。
当然,效率也是商业组织必然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发问,才能高效地得到有效的厚数据?青年志现已面向企业用户推出内部洞察和创新能力培训业务,以沉浸式的培训与体验活动,提升商业从业者们的洞察能力。如对我们的用研方法论感兴趣,欢迎咨询open@chinayouthology.com。




注:

[1]王圣捷,《大数据离不开厚数据》,36氪。https://www.36kr.com/p/1647139373057

[2]杨澜,《提问》

1668595528205630.pn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