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本PK且初,品牌互撕这种场面,还是第一次见
疫情转向,行业复苏,竞争与摩擦似乎也多了起来。
这不,最近又有品牌“互撕”了~这次是“至本”和“且初”两个品牌。
或许很多人看到这两个名字会一脸懵,不知道至本和且初是干嘛的?实际上,两家都是护肤品牌。
不过,比起名字,大家更好奇的,还是这两家怎么会撕到一起。
别急,苏秦来帮你捋一捋~
两天内密集发布声明
至本和且初撕得真热闹
先动手的,是至本。
1月28日,至本在小红书发布声明称,发现个别品牌/组织,通过招募素人账号恶意发帖的方式,误导消费者,以达到不正当竞争的目的。
并先后两天列出了来自用户、粉丝的证据:
耐人寻味的是,
至本提供的证据截图中,各项隐私信息都牢牢用黄色块盖住,但隐隐约约能看到个别品牌中有“且初”的字样。
(同一段话术,打码部分能看到“且初”字样)
这一破绽很快被发现,球来到了且初这边,大家都在期待且初的反应。
第二天(1月29日),且初就发布了“关于且初长期被恶意攻击的郑重声明”,称2021年10月以来,小红书平台出现了大量关于且初产品的负面笔记和评论,是有品牌有组织的恶意为之,与某个品牌有关,并表态从未联系过任何人去攻击其他品牌、有人冒充且初商务进行虚假合作。
并且发布了且初掌握的证据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大家看得出来这就是且初对至本声明的回应。而且,且初有样学样,在发布的相关证据材料中,透露出了“某个品牌”就是至本。
看到且初的回应,至本当天秒回,发布了自证清白的第二次声明:
声明太长,翻译
过来就是:
1、且初所说的至本商务人员招募KOC攻击且初是假的,那些人与我至本无关,且初可以去告他们。
2、且初既然说掌握了“有组织的恶评”,那么从且初经常与博主打官司的经历来看,不可能不对这些恶评进行诉讼溯源,因此这些恶评可能是消费者真实评价。
3、且初别再恶意杜撰抹黑我了,不然我真的要告你!
4、至本有口皆碑、消费者好评如潮,是实打实靠产品品质硬来的,不是雇水军吹来的。
到了1月29日深夜,至本二次声明发出不久,且初也火速发布了“再次声明”
且初这份再次声明,也没有什么新东西,总归下来只有一句话“至本你够了,别再持续拉踩、引战了”!
就这样,至本与且初各执一词,撕得有来有回。而从双方短时间内交手2次、连续发布数百字“声明”和种种证据物料来看,苏秦只能说,双方的公关团队的效率是真高,甚至令人怀疑是不是提前就准备好了相关文稿,毕竟写声明不是那么容易的。
网友围观奉献神评25元引发的商战?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至本和且初之间到底谁占理,网友无从判断。
两大品牌的评论区虽然都有忠实用户表态支持,但双方撕逼给更多围观网友带来的观感是“好笑”、“离谱”、“像看了一场离奇的商战”……
还有不少吃瓜群众表示:就这?这和印象中的商战不太一样……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因为至本提供的证据显示,相关笔记小红书报价25元/篇,也有路人神评:这就是25元的商战?!嘲讽属性拉满。
回顾品牌互怼名场面
至本且初这次公关撕逼,下面这位网友的总结很形象到位:
有一说一,苏秦感觉,至本与且初互相发文指责对方雇水军抹黑自己,这种公关做法不算新鲜,而且还挺low的,除了打嘴炮引发网友围观,沦为网友造梗吐槽的笑料外,很难有实际效果——既不能震慑对手,也不见得就维护了品牌利益。
正因如此,更加令人怀念那些经典的品牌互怼佳话~
可口可乐VS百事可乐
说起互怼,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对老冤家,绝对是个中高手。
比如这支视频广告,小孩买了两罐可口可乐,却用来垫脚买更高处的百事可乐,以此暗示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更受喜爱,小朋友为了喝百事可乐宁愿多花钱买可口可乐垫脚。
如此巧妙的创意,估计竞争对手看了都忍不住想点赞~
麦当劳VS汉堡王
快餐界巨头麦当劳与汉堡王,更是多次奉献了互怼名场面。
有一次,汉堡王发布一条广告,片中麦当劳叔叔既然乔装打扮偷偷买了一份汉堡王产品,潜台词是说:汉堡王比麦当劳还好吃。
很快,麦当劳也推出一支广告回击:因为总有人抢走小男孩的麦当劳食物,于是小男孩灵机一动,用汉堡王的包装袋挡住手里的麦当劳美食,这下再没人来抢了。意思是说:没人对汉堡王感兴趣,人人都喜欢麦当劳。
后来麦当劳先也拍了一支广告,在空旷的郊区树了两块广告牌,第一块提示5公里就有一处麦当劳门店,而第二块则指出汉堡王远在258公里之外,内涵汉堡王的门店远远少于麦当劳。
仅仅过了两天,汉堡王给出完美回应——他们为麦当劳上面的广告拍了结尾:一对夫妇开车按照指示先去5公里外的麦当劳门店,买了一大杯咖啡提神,接着一路驱车赶往258公里外的汉堡王门店吃了一顿汉堡大餐,还表示258公里一点也不远!
麦当劳和汉堡王类似的交手还有很多,每一次都是创意拉满,令大众拍案叫绝。
奔驰VS宝马
车企品牌之间的互怼,也有很多神作,奔驰宝马算是常客了。
2019年5月,奔驰老总蔡澈宣布光荣退休,老对手宝马第一时间发布了一支广告以表祝贺。
视频以“蔡澈在奔驰总部的最后一天”为故事背景,只见他与同事握手告别、拍照留念、交回工作牌、伴着热烈的掌声,坐上奔驰离开总部大楼。
没想到蔡澈被司机送回家后,画风一转从车库中开出了一辆宝马i8跑车,在宝马车的轰鸣声中,驾车而去,整个故事便戛然而止。
同时,@宝马中国官方微博特意艾特奔驰,表示“奔驰一生,宝马相伴”。
奔驰的回应也很精彩,其官方微博转发了宝马微博,并将文案调换成“宝马相伴,奔驰一生”。
两大品牌看似是互怼,实际对外展示了“竞争对手彼此之间的尊重与惺惺相惜”,既表达了对彼此的敬意,又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调侃了对方,这种互怼创意可谓高级。
全球范围内,这种高级的品牌互怼、调侃还有很多,比如奥迪一口气内涵四大品牌,肯德基麦当劳“抢人海报”等。彼此之间竞争激烈,但保留了最起码的尊重,尽显品牌格局。
而反观国内,京东、苏宁、天猫等电商平台内涵对手,往往走的是刚猛路线,简单粗暴。
据不完全统计,很多品牌攻击竞争对手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雇水军黑”、“发声明指责”、“拉横幅编口号骂”、“恶意举报”、“起诉”等等……与之相比,在发布会上堆参数证明友商不行都算是比较体面的创意了。当然,国外也有品牌使用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
只是,相对来说,国内品牌似乎普遍喜欢选择较粗暴的方式。
作者 | 苏秦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