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飞:永远没有品效合一,只有品效分离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3-02-25

2023年我们陆陆续续开启了新一年工作的旅途。对于未来一年,每一个企业似乎都要开始筹备年度传播计划的这一项工程。

汤飞猜想,你是不是将“品效合一”纳入传播目标了呢?

但,汤飞要告诉你的真相是,对于品牌传播,永远没有“品效合一”,只有“品效分离”。(搜索公众号:汤飞)


01   “品效合一”是不是忽悠广告主的骗局?


这两年,“品效合一”无疑是营销圈的热词,品牌方、代理商、媒介方等都在疯狂讨论与传播。

尤其是直播带货的兴起,更是让众多品牌品效合一趋之若鹜。

何谓“品效合一”?大家的理解中,“品”是品牌效益,而“效”是实际销售效果。“品效合一”的意思是,在塑造品牌的同时又要提升销量

为什么品牌们都开始追捧品效合一?

究其原因,是因为品牌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属于无形的资产,而销售最为直接,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借用一首诗来比喻就是,“品牌”诚可贵,“销售”价更高,相比于不断贴钱做品牌,大家更喜欢做品牌的同时把钱给赚了。

但现实真有想象的那般美好吗?

“品效合一”会不会是新媒体和代理商忽悠广告主的骗局?


02   “品效合一”不是传播不达预期的挡箭牌


我们先来看“品效合一”诞生的背景。

事实上,“品效合一”是广告预算连年削减的大背景下催生的营销热词。在全球经济持续下行的态势下,广告主投放广告越来越注重效果转化,这也导致品牌投放预算向效果投放转移,但他们又深知品牌的重要性。

这时,这些广告主,只能一边做效果投放的同时,一边兼顾品牌建设。“品效合一”这个营销词也就应运而生。

不留情面来说,品效合一之所以这么流行,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不达到预期”或者“担心达不到预期”的挡箭牌。

有两种情况:

一是做效果投放,但是效果不理想,“品效合一”给到的说辞是,虽然转化不达预期,但是品牌传播有附加价值,这是无法估量的;

二是做品牌传播,如果内容不出彩,“品效合一”给到的说辞是,销量至少可以保底,完成任务了。

显然“合一”这个目标,背后的逻辑是不成立的。

汤飞的观点是:“品”和“效”可以互相影响,但做不到真正的“合一”。言下之意就是,品牌推广和效果投放可以同步,但无法合一。(搜索公众号:汤飞)


03   没有“品效合一”,只有“品效分离”


“品”和“效”究竟不同在哪里?打个比方,如果说效果广告赚的是现在式的钱,而品牌广告赚的则是未来式的钱。

两者就转化目的来说,并不对立,但一个是短期目标,另一个是长期目标,两条线偶尔有交集,但不会长期共存。


1、“品”和“效”的目标不同

从传播的投放目标来看,我们都知道,品牌广告目标在于提升品牌形象,注重长期资产积累;效果广告目标在于促进产品销售,注重短期变现行为

对于“品”和“效”两个不同目标,就像两个不同方向的靶心,很难通过一支箭射中一样。

当然,积累品牌资产的过程中,会有一些立刻就被转化的人群,而在做效果为主的营销中,也可能有一些品牌感知。但这是推广结果的溢出影响,而不是把目标合并在一起。

举个例子类比一下:

如果你操盘过抖音直播投流,应该对千川的投放模型很熟悉。在这个模型里,对每一个投放目标都有非常清晰的界定,涵盖:人气目标、成交目标、ROI目标。由此,基于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人群属性和出价进行投放。

这个模型说明了啥?你要么选a,要么选b。虽然从效果来看,人气可以带来销量,成交也可以带人围观,但是从目标和实现路径来看,二者是分开的。

1677310815727638.png


2、“品”和“效”的人群不同

从影响什么样的人来看,品牌广告针对潜在受众人群,本质上影响尽可能多的人,等待一个转化契机,当有需要购买的时候,触发心智认知的开关。

效果广告针对的精准购买人群,这个必须是此时此地,找到最精准可能转化的人,实现马上变现。

在品牌传播漏斗原型里,“品”影响的是人群漏斗的上端,“效”影响的是人群漏斗的下端。同一消费者旅程下处于一前一后的关系,会偶然重合,但不能合一。

为此,在投放时,效果广告更为“窄”众,品牌广告更为“广”众,在影响具有针对性的“窄”众人群(目标更为精准),“效”果才能真正发挥出来。由此,在投放时,我们也会用到基于标签(性别、年龄、收入、区域等)的人群锁定。

例举,我们投放基于大型营销节点的促销广告,在人群选择时,可以精准锁定你要投放的区域。

1677311122487613.png


3、“品”和“效”的内容不同

从传播的信息内容来看,品牌广告最好高度浓缩,塑造独特的品牌核心价值;而效果广告,需要激消费者产生购买行动,有的时候提供的信息越丰富、越完整,越容易刺激转化,强化产品的购买理由

一个是影响消费者感性认知,一个是消费者理性决策,信息内容的区别也就决定了“品”和“效”只能分工合作。

检视一下你会不会这样做:

  • 非要在品牌内容里加一个购物链接,最好再标一个价格、再打个折扣,再送个礼品……信息量不可避免冗杂甚至淹没了信息。

  • 非要在达人带货里,播报上一段品牌信息的强制宣贯,不管怎么听都是别扭的,对刺激下单到底有多少作用呢?必须打个问号。


1677311217995880.png


4、“品”和“效”的媒介不同

从传播的媒介载体来看,品牌广告投放的媒介是基于大众传播,传播的基本理论是刺激反射原理。做广告就是企业给顾客发信号。品牌广告投放如果信号不贵(刺激小),则信号无效(反射弱)。

流量广告投放的媒介是基于销售转化,需要考虑的是流量在哪里,投放就在哪里需求的场景在哪里,投放就在哪里

品牌广告媒介要高调,要排山倒海,要有很大势能,比如央视、高铁机场等高势能媒体;效果广告媒介要流量自来水,要所见即所得,比如投流、表单等。

1677311284455483.png

比如我们服务的莫干山客户,品牌新形象的亮相具有仪式感:在北京、成都、福州、哈尔滨、海口、三亚、厦门、上海、深圳武汉、长沙等地机场大面积、高强度一站式投放巨屏广告。

1677311309802143.png

比如我们服务的另一客户顾家,每每在重大的营销节点,如816全民顾家日,除了具有仪式感的地标广告之外,也会在新潮梯媒进行广告投放,精准触达目标受众人群。

1677311339907702.png


5、“品”和“效”的结果不同

从传播的成效结果来看,品牌广告最终结果导向占领消费者的心智,主要评价维度为品牌五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联想度、表现度)、NPS(用户净推荐值体系,涵盖推荐者、被动者、贬损者)、BHT(品牌健康度体系,包括品牌回忆、品牌认知、第一提及率、留存率、目标群体指数等)。

而效果广告的结果在于消费者产生购买产品的行动,主要评价指标体现在CPC\CPA\ROI

1677311422307282.png

“品”的结果是抽象的,为品牌带来流量的增长和溢价的空间(做品牌的9大目的);“效”的结果是具象的,但转化来源于存量的消耗,并不能带来增长。从结果来看,“品”与“效”各司其职、缺一不可,却不能合二为一。

1677311445498365.png

无论是从目标、人群、内容、媒介、结果来看,归结于一句话就是,“品”是播种,“效”是收割,两者有关联,但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件事。

的确,在世界经济持续下行、预算持续压缩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广告主都会有“花一份钱做两件事”的念头,于此催生了“品效合一”。


汤飞给这些广告主的建议就是,你要避免“品效合一”的“智商税”:

首要,打消“一箭双雕”的幻想,“一份钱只能办一件事”;

其次,分清“品”和“效的目标和路线。如果预算有限,应集中火力聚焦、聚焦,再聚焦——不妨先“效”后“品”,通过“效”获得用户流量,并通过私域运营实现用户留存,变“流量”为“留量”,最终实现品牌口碑的沉淀塑造品牌。

作为深耕15余年的品牌营销人,当然知道品牌投放增值的价值,但我们也绝不一味鼓吹一定要是“品”(品牌)广告,而不能投“效”(效果)广告。我们也非常讨厌一味鼓吹的行为。

当然,更重要写文的目的在于,借此希望营销圈不再谈“品效合一”。(搜索公众号:汤飞)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