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情到浓时,能记得住的,也就这几个瞬间

原创 收藏1 评论
举报 2023-02-27

作者 | 棠城刀客 

授权发布

1917年冬天,20岁的朱自清从南京浦口火车站出发去北京念书,父亲朱鸿钧执意相送。


为了给儿子买橘子,朱鸿钧蹒跚地穿过铁道,用双手艰难攀爬月台,肥胖的身子微倾,非常吃力。


买回橘子,父子告别,朱鸿钧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渐行渐远。


后来的仓惶岁月中,父子东奔西走,彼此分离,难以团聚。但朱自清永远记得那天父亲艰难攀爬月台和转身离去的背影。


这是中国人关于亲情,关于离别的经典记忆。


离别和团圆,皆为人生常态。甚至可以说,离别和团圆,才是人生的一体两面。


因为离别,团圆才显得如斯珍贵;因为团圆,对所有离开的人来说,终归还有一个地方收留漂泊和思念。


追寻来处,再一往无前,一家人聚在一起的那个时刻,连起来就是我们一生的线索。


而家宴,无疑是中国人关于家和相聚的最高仪式。天南地北,五湖四海,每家的宴席味道迥异,但却有着相似的场景:


一家人围坐在圆桌前,爸爸开始祝酒,妈妈还在上菜,姑妈姑父抿嘴笑,小孩子一个劲儿嘴里塞零食。


大伯提议举杯,爷爷立马响应,堂姐拿出了可乐,不喝酒的奶奶端着一个汤碗儿呵呵地笑。


彼时灯光明亮,酒香扑鼻。


冯小刚讲述过一个同样充满画面感的家宴场景:


等菜上得差不多了,大家就开始催做饭的人:行了,差不多了,够了,别忙活了,就等你丫上桌端杯子了。


这时你就可以扎着油手接过杯子说:走一杯走一杯,你们先喝着就差一汤了。心里那叫一个美。


这是克制的中国人最为深情的时刻,酒杯盛满祝福和嘱咐,盛满家的味道。


味道是场景,是记忆,是人与人的相聚,味道里同样流淌着乡愁与家国。


50年代,台湾眷村聚集着来自天南地北的人。每逢佳节,人们拿出从家乡带来的酒,围坐在一起吃家乡的菜。


他们在饭桌上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唱着唱着,所有人都哭着望向远方。那是大陆的方向。


80年代,飘零海外的华人,每逢家宴,总要花大价钱买一瓶中国酒。酒入肝肠的味道,裹挟着八千里路云和月。


前些年,眷村的后辈去福建寻根,有人赶上了永定土楼的宴席。土楼居民端出自家酿造的米酒招待,举杯述衷肠,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眷村后代并不清楚父辈当年喝的是什么酒,但他们明白,此刻土楼自酿的酒,就是归家之味。


某种意义而言,家宴上的那些酒,就跟乡音和乡味一样,是我们的根。


场景鲜活的是记忆,美酒强化的是仪式,味道承载的是情感。中国人把酸甜苦辣咸种在味觉里,年年岁岁,味觉就生了根。


无论我们离家多久,走得多远,都能循着家宴上的那杯酒,找到家的方向。


年夜饭是家宴的极致。中国人对年夜饭的重视程度,在年味越来越淡的今天,超过了所有细碎繁琐的年节仪轨。


而没有酒的年夜饭,没有灵魂。


作家冯骥才撰文回忆了一段往事。


有一年,家里筹备年夜饭,万事俱备就差一瓶酒。他蹬上自行车全城找酒,商店全上了门板,无处可买。


“无论如何不能让年夜饭没有酒”。他不死心,终于在背街找到一个亮着灯的小杂货铺,赶紧敲窗。


老板隔窗摆手说过年不卖了,冯骥才急切大叫:“我就差一瓶酒了。”老板愣了一下,拉开窗子,啪的一声,一瓶酒摆在了面前。


他把酒揣着怀里,一口气飞快地骑回家。那瓶酒,就是年


中国各地年饭的餐桌上,都有冯骥才心心念的那瓶酒,不论南北,无问西东,“无酒不成年”。

千百年来,中国人过年饮酒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人们以酒守岁,以酒祝寿,祈祷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浙江温州管年饭叫“分岁酒”,餐桌上摆上十个大红的高脚碗,盛着十样冷菜,以示“十全十美”。如有家人在外地,则要让出一个席位摆上筷子,斟满酒,以示思念。


贵州布依族山民过年喝的是“丰收酒”,杀猪腌腊肉,大家喝酒唱歌,以庆余年:“米酒绿中央,开缸十里香,下河洗坛子,醉倒老龙王。”


河南人的年夜饭必有“鱼头酒”。一盘大鲤鱼上桌,人们高喊“头三尾四,脊五肚六”,鱼身四个部位朝着谁,谁就要对应喝几杯酒,寓意年年有余。


在这场家宴仪式的极致场景中,中国人用酒写就了点睛之笔,注入了情感记忆的最佳锚点。


我们总在盼望日子越来越好,就像那顿年夜饭,吃完今年盼来年,年年有余年年高




酒,参与了人间的聚散,也见证了人生的悲欢。


让我们时时挂念的,其实是那些在家宴上相互夹菜,推杯换盏的人。


家宴从来都不仅仅是吃,酒也不仅仅是喝,其本质都是一种情感的连接。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什么喜欢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因为家人是他们跟世界有限的联系。


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当年岁渐长,你会发现,真正重要的人越来越少,身边的家人却越来越成为心理上的依靠。


中国人的情感表达含蓄而内敛,万般事宜,皆藏于心中。中国式亲情充满着迂回委婉,家人间也不轻易表露微细的情绪与心思。


本该亲密,却似乎总差那么点儿亲近,本该无话不说,却总有那么点儿无话可说。往往话到嘴边只有笨拙的一句,好久没见。


所以家宴,所以那杯丰盛的酒,就成了家人间的情感桥梁。


一部老片子里,父与子都活在自己的执拗里,互不理解,生出了许多芥蒂,关系疏离。在一顿家宴上,父子坐定开喝,互损抬杠,针尖对麦芒。


儿子借着酒意把心里话吐露出来,父亲则默默说出了为保护家庭所付出的代价。把话说敞亮了,多年来堵在父子心里的郁结就此解开,一切都消散在酒里。


那些平日不好表达的言语,可以借酒诉说;那些心里存下的疙瘩,也能摊开揉碎,随着酒气挥发掉。


此刻酒所扮演的角色,超乎我们的想象,它洞察的是人心,凝聚的是人情。血脉亲情在家宴的那杯酒中得到了凝聚和升华。


中国人天然懂得“借酒抒情”,懂得“酒后吐真言”,懂得“酒到浓时,情到深处”。但那往往发生在朋友之间而非家人之间。


无论是敬往事不可追,还是祝明天会更好,背后想要表达的,其实都是一种“人的状态”。


而人生最好的状态,无非是好酒在杯里,最亲的人在身边。



好久没见,好酒梅见。在中国人的家宴上,终于有了这杯梅见,去成就一家人的团聚与举杯。


举杯见梅酒,何处雪打灯。因为男女老少皆宜,更因为青梅的酸,可以融合甜、苦和辣,就像我们的人生,酸甜、酸苦,酸辣,寓意着生活的顺遂,处境的艰难以及苦闷中的奋起。


对中国人来说,味道从来不只是味道,而是人生。


不用深醉,微醺就好,不图痛饮,只求尽兴。


因为这杯青梅酒,全家男女老少,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共同举杯的瞬间。


这酒里是中国味道,是中国式的情到浓时方知好。中国人内心深处那份欲说还休的情感,就这样得以恰如其分地传达。


堂姐不用拿起可乐象征性地抿上一口,当我想要起身敬从来不喝酒的奶奶时,她也不用局促地四下寻找甚至举起手中的汤碗来和我们干杯,当她笑呵呵地倒上一杯青梅酒……


人生不过三万天,三餐四季,能记得住的,大致也就这样几个瞬间。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