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满年轻人的小酒馆,营销一个比一个撩人
图源:小红书@跳海酒馆
晚上9点,街边的酒馆正热闹。
白天用咖啡为肉体续命的人们,正推杯换盏,以求为灵魂“续杯”。
都说,早咖夜酒是当代打工人的标配。听多了咖啡的故事,今儿就走进一家家充满创意与个性的酒馆、酒吧,看看它们如何成为大众“知心密友”的吧。
走进一家情绪氛围拉满的酒馆
与一家小酒馆的缘分,或许始于路边不经意的一瞥,或许是大数据做媒。无论哪种方式,门店气质都很重要。
不同于要品质、要格调的咖啡馆,多在夜晚出没的酒馆、酒吧,借着夜色掩护,门店设计也往往更大胆、放飞。
打开大众点评、小红书搜索关键词,虽然“格调满分的英美式复古酒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系酒吧”仍占据大多数,但穿插其间的一些“异类”,总能令人停住滑动的手。
·原生态空间,消解现代社会的秩序感
延续黑暗系酒吧对迷人又危险气息的追求,许多酒吧正在“去精致”——借用原生态的空间布置,强化消费体验。
常见的,是“毛坯房直出”的废墟风酒吧。
比如,开在合肥的791CROW,不仅水泥墙、水泥地全副武装,连吧台区域都仿佛直接凿开石头辟出来的。
图源:小红书@791 CROW
这类风格,主打的就是一个狂野、不受拘束,与现实世界强调的精致、规则秩序截然相悖。原始氛围渲染下,来往其间的顾客,也更容易卸下行走于社会的假面,敞开心扉交流。
更大胆的,是直接将酒吧搬进洞穴里。尽管现代社会早已进化成钢筋森林,人类基因里,还是会对洞穴这一人类早期庇护所有天然的依赖。于是,当洞穴遇见灯红酒绿,即使身处安全的领地,也能有探索未知的趣意。
在重庆开一家防空洞酒吧,这个想法很刺激,又很合理。开在重庆李子坝的Caver,就是如此。
它尽可能地保留了防空洞的本貌,又用迷离的红色照射灯加深了危险氛围。
图源:公众号@itDstudio
洞穴内外,恍若两个世界。室内,气氛催化,情绪滋长,你总会不自觉吐露心声。
·新中式小酒馆,创造“在别处”的场景体验
近一两年流行的新中式小酒馆,也很会营造氛围。
当新中式美学渗透进酒馆,这是老板向大众审美递交的“投名状”,也牵扯着对情绪氛围的考量——它们有意还原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给顾客超现实的场景体验。
网红中式小酒馆“再三杯”,从店名就流露出一股江湖豪气,其门店布设也不负众望:全店采用木质桌椅,写着“不醉不归”等态度标语的书法字帖印满四墙(甚至天花板也没被放过),还有配套齐全的印着书法字的折扇、酒杯……一同构建了门店的狂放气场。
图源:小红书@再三杯
有国人喜爱的人间烟火气,又有超脱现实的江湖豪气与浪漫,顾客进店落座后,自然更易打开话匣子。
值得一提的是,书法很明显是新中式小酒馆门店设计的重要元素,上海的三酉星·山覧,杭州的拾伍贰食,也异曲同工。
图源:公众号@三酉星宁式小酒馆
个人感觉,这种设计风格,近乎满目霓虹灯的国潮餐饮视觉的变体。在原有风格审美疲劳之后,它成为新的出口,借用书法的态度表达,平衡了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
·便利店酒吧,提供年轻人要的松弛感
一二线城市随处可见的24H便利店,“收留”过无数异乡人的胃和心。现在,它们还可以换一种方式,用24K纯酒精继续普渡众生。
不管内饰如何,先将门头替换为便利店那近乎克莱因蓝的抢眼招牌,熟悉又陌生的视觉效果,会第一时间令行色匆匆的人们驻足。
坐标魔都的LuckyMart玩的就是一种反差。初见是便利店模样,店内的暖黄色调和木质装潢又标示着它其实是一家“上海深夜食堂”。
图源:公众号@Lucky Mart 大吉便利店
相较之下,珠海的WING STAND便利酒站,表里如一。店内没有调酒师坐镇,只有几大冰柜的啤酒和露营风的桌椅布设,确实很便利。
图源:小红书@WING STAND便利酒站
弱化了传统酒馆的精致感,便利店酒吧用更chill的氛围,让人想走入门店,随意自在地喝上一杯。
了解一家小酒馆的个性、爱好
社媒时代,一家小酒馆可以因别具一格的门店设计跃身网红,也可以凭借亿点点小细节,有效揽客。
·用响亮店名,吸引同类
拥有一个响亮的店名,是小酒馆圈粉的一大捷径。
传统的店铺起名思路,讲究说清门店业务,或是用外文标明进口身份。但酒馆老板起名,有着小镇店主才敢比拟的随性。
比如“我开的酒馆”,绝对的无效取名。但抽象、幽默的名字,反倒激发了人们的探索欲。
图源:小红书@W钰叽
又或者,“你又瘦了小酒馆”,一句朴实的赞美,让许多无法与体重和解的人们,自愿走进店内挨夸。
图源:小红书@杭州你又瘦了小酒馆
同时,看似随意的店名,也能充分彰显个性。“打嗝码头”,就是其中之一。四个字,画面感十足地描绘出喝酒的爽快(脑海里有声音了),也展露了店铺性格的不羁。
图源:小红书@打嗝碼頭·酒鬼俱乐部
还有共鸣体店名,虽然已略俗套,但实在好用。诸如“不想上班”、“下班小酒馆”、“请个酒假”,每一句都简洁有力地说进打工人心里。短短几字,值营销“千金”。
·借趣味菜单,与顾客交流
营销中有个共识:珍惜每个和消费者沟通的机会。
在餐饮店,这个机会可以指菜单。位于上海SOHO复兴广场的梅匠,虽然菜单表现很暴躁:“认真看酒单,不要看点评,别人说好喝,跟你没关系”,但并不友善的口吻,激起天生反骨的年轻人来一探究竟。
图源:梅匠大众点评菜单
除了用备注表现个性,店主还可以借菜单大秀才艺。今年在广东新开业的FIND PARK,用心自制了漫画风菜单,以优秀审美吸引到一批同好。
图源:小红书@FIND PARK 发现公园
菜单里的酒品名也能无声撩拨人心。且同为情感属性消费品,酒不像香水主攻意境,取名尺度明显大很多。
开在南京新世界中心的Reborn 复生,酒名包括但不限于“今年取消年终奖”、“假如我今天死掉”、“狗皮膏药”……又疯又丧,倒很符合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现状。
杭州LateGalleryBar的酒名,丧得很隐晦,还给人了回味的余韵。如“没有乐队,只有夏天”、“坦白来说,坦白是OK的”,都算有点意思。
更具脑洞的,当Mbti(16型人格测试)风靡社交网络,坐标上海的The Broken Dagger,设计了一张MBTI主题测试菜单。从此,点单有了乐趣,每款酒品也多了情感意义。
图源:小红书@厦门小可爱
爱上一家聊得来、玩得来的小酒馆
以门店设计获得目光与好感了,然后呢?
商业故事的下一章节,是能否与客户打好关系,创造复购。
·从酒馆变为文化icon,与你一起撒野
开了12家连锁店的跳海酒馆,做到了与顾客深交。
图源:小红书@跳海酒馆
其创始人梁优曾在采访中表示,啤酒是“无产阶级的酒”,不应该从口味角度做营销,以及酒馆的本质是分享。可以这么理解,在跳海,情感、文化交流比品酒更为重要。
基于这种认识,跳海开展了不计其数的好玩活动。北京的5家跳海,一年大大小小的活动能高达200场。
其中,既有“杯垫计划”、“默酒”等社交性的活动,也有“复活诗歌计划”、“跳海disco”等文化性的活动。
种种链接人与人的活动,形成一个精神交流场,弥补了都市年轻人的情感亏空。而作为组局者的跳海酒馆,在此过程中,也自然变为一位不可替代的老友。
在名气不小的跳海酒馆之外,我还发现了会玩的“大胖的社交小屋×民谣酒馆”。这家酒馆也看准了年轻人的社交需求,且活动的目的性更强。
“你好陌生人”、“黑暗中对话”、“客厅来客”、“盲盒饭局”……以酒为媒介,它就像某位爱组局的、热情的朋友,用各种玩法的活动帮大家交友,也和顾客们高频联络感情。
·文化icon开酒馆,微醺中谈天说地
在门店与顾客关系建设上,还有些人一出生就站在了起跑线上。
当十三邀,这个因许知远而被大众熟知的文化内容平台,要在杭州一家书店里开酒馆,优势首先是,顾客比酒馆还“先到”。
图源:小红书@十三邀小酒馆
其次,一群受同个文化厂牌内容浸润的人,也能在线下小酒馆,更低门槛、高效率地进行文化沙龙、脱口秀等活动。而一次次互动下来,顾客与门店的情感联系、认知同频,又能再进一步。
坐拥百万粉丝的公众号《公路商店》下场开酒吧,起点更过分。
图源:公众号@RIGI睿集设计
一方面,它出身青年文化内容平台,对与酒精相关的潮流信息与文化,十分了解,另一方面,它的粉丝即是精准的消费者。
所以,虽然它开的是潦草的、没有座位的路边小酒馆,也能纯粹凭着文化、精神引力,达成某种意义上的高朋满座。
图源:小红书@公路商店
擅长感性营销的小酒馆,得想法子延长“寿命”
当酒馆里的一瓶瓶啤酒空瓶、一杯杯鸡尾酒见底,一件事已不言自明:人们前往酒馆,大多买的是酒精,期待的是微醺。
这也是酒馆的门店氛围、个性如此重要的原因,它们需要满足顾客的情感需求——刷新心情,或是促进社交。
诚然,以上我们所见的酒馆、酒吧,在感性营销上各有妙招。但在搜集案例过程中,目睹不少独立小酒馆的闭店,令人确切感受到,买酒这项生意不能只有感性。
数据显示,随着线下经济复苏,预计到2025年,全国酒馆数量将达到5.65万家。在咖啡、茶饮赛道刮起“龙卷风”,已经卷到微醺经济这边来。
新人将会更多,新旧更迭自然也会更快。当竞争加剧,不少凭兴趣卖酒的创业者,在惊艳首秀后,还是逃不过“差异化定位”,“标准化扩张”这些商业必答题。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