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酸菜今日梅?溜溜梅曾因食品安全被罚
去年315晚会,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老坛酸菜被爆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一时间,引发了轩然大波。哪怕到了今天,“土坑酸菜”事件依旧是大众对去年315晚会的一个清晰记忆点,康师傅的受损的品牌形象也尚未完全被修复。
“土坑酸菜”事件之所以会被大众“铭记”,主要原因是其带来的冲击感过于强烈:谁曾想,作为方便面龙头企业的康师傅,居然也会通过外包的方式采买“脚底酸菜”?又有谁会想到,看似精致的酸菜料包背后,却会与烟头、土坑挂钩?
“土坑酸菜”揭开了大品牌们的遮羞布,看似光鲜亮丽的商品,其背后或许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并且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号称一年卖20亿颗的溜溜梅,其生产过程似乎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光鲜。
康师傅“翻版”?溜溜梅的食品安全风险问题何解?
对于喜爱休闲食品的消费者来说,溜溜梅并不是个陌生的品牌,哪怕是没吃过,也会因为“你没事吧?没事,就吃溜溜梅”这句极具魔性的广告词而对其印象深刻。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溜溜梅背后的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青梅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集团企业,是中国梅全产业链领军企业,还被誉为“绿色工厂”。
在行业地位上,溜溜梅或许比不上康师傅,在本领域属于绝对龙头,但二十多年专注青梅食品生产研发的经历也从明面上说明了溜溜梅在梅类零食全产业链上的专业性有多高。溜溜果园的CEO也曾多次公开表示:“品牌之道,产品为王,价值至上。只要把产品的品质保证好,就能形成自己的差异化优势,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或许对于喜爱尝鲜的消费者来说,溜溜梅可能不是最好吃的梅类零食,但其专业的形象以及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向大众潜移默化地传达了一个讯号:选溜溜梅,至少不踩雷。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许还有待商榷。
在第三方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不少消费者都表示购买的溜溜梅疑似存在质量问题。投诉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包装胀气、吃出虫子、梅子发霉,甚至还有消费者表示购买的溜溜梅疑似曾被咬过。
对于部分投诉,溜溜梅表示疑似的虫卵实质是葡萄糖结晶现象,疑似牙印则属于设备误差导致的,溜溜梅的产品质量并无问题。但截至发稿日期,仍有部分与溜溜梅产品品质有关的投诉尚未解决。
第三方投诉平台信息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不排除存在消费者主观臆断的可能性,对此,银箭财经不置可否。但需要注意的是,溜溜梅此前确实存在过因食品安全问题被官方点名或处罚的案例。
根据天眼查APP显示,2017年,溜溜果园被繁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罚,理由是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
2021年9月,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抽查时发现,溜溜果园生产的尼嗒芒果(果脯类)中的霉菌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的生命线和最基本的底线,溜溜梅之所以没有彻底遵守,或许与康师傅暴雷的原因类似:将部分环节交给了外包。
虽然在对外宣传中溜溜果园表示自身是一家致力于青梅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但在招股书中溜溜梅曾坦言,受场地、时间及设备限制,报告期内公司将部分原材料腌制、晒制工序委托外协厂商进行生产加工。
委托外协厂商进行加工也就是俗称的“外包”,极易产生产品质量难以把控,引发安全问题的风险。比如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多品类零食品牌,均曾因外包模式产生过食品安全问题,对自身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冲击。
以梅类零食为主营业务的溜溜梅,却仍在全产业链生产上存在短板,其中的反差不禁让人联想到了以泡面为根基的康师傅,彼时消费者也对康师傅的专业性颇为信任,但却被土坑酸菜事件打脸。
事实上,实际情况与溜溜果园宣传有出入的地方不仅仅体现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溜溜果园引以为豪的“现代化”“绿色工厂”似乎也与大众的认知存在不符之处。
据悉,溜溜果园曾多次因为环保问题被行政处罚,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多年偷排污水、超标排放污染物、私设暗管躲避监管等行为。溜溜果园在环保上的问题有多大,从官方人员的回复中就能窥得一二。福建省漳州市生态环境局法规科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溜溜果园在污水排放方面的违法行为较多,当他们申请上市来生态环境局开环保整改情况等证明材料时,我们拒绝了,因为他们的情况比较严重。
表面与实际情况不符,食品安全的风险或仍存在,溜溜梅这样的企业是否会被抓典型上今年的315晚会,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明确的是,溜溜果园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乃至上市成功,做到品行如一是关键。
二、粉丝经济弊端凸显,左右横跳难解内忧?
在我国休闲零食赛道,品牌靠着“大单品”成为小而美的例子并不少见,洽洽、卫龙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细观洽洽和卫龙的成功经历可以发现,品牌要想得到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认可,完善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是根本。比如洽洽瓜子的生产,就是集种植、采摘、运输、存储、加工、包装为一体,哪怕生产“垃圾食品”的卫龙,在主营大单品辣条的生产上,也不借助他人之手。
至于溜溜果园为何还需要采取外包,在银箭财经看来,或许有两大原因:
首先,与流量明星的深度合作或严重侵蚀了溜溜梅的利润,溜溜梅心有余而力不足。
众所周知,溜溜梅火爆出圈乃至坐稳梅类休闲零食市场第一宝座的关键,离不开与杨幂的深度合作,其一句“你没事吧?没事,就吃溜溜梅”几乎已经成为消费者对溜溜梅的第一印象。
破圈之后的溜溜梅并未中止重明星营销的成长之路,反而又签下了顶流明星肖战作为品牌代言人,在粉丝经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杨幂和肖战的具体代言费溜溜梅并未详细披露,但结合欢乐家2021年上市招股书中的数据可以获悉,杨幂代言的费用大致在1700万元(两年零两个月)这一档次。根据圈内爆料,保守估计肖战的代言费大概在1800万至2300万之间,这一爆料或许不准确,但费用之高也可见一斑。
结合溜溜果园此前披露的招股书可知,2016—2018年期间,其营收大致在8亿元规模左右,净利润从8144.87万元下降至5602.80万元,负债率三年基本维持在40%以上。由此可见推测,溜溜果园或许并没有太多的资金用于全方位完善全产业链生产上。
其次,伪日系和国潮的方向选择摇摆不定,溜溜梅的内驱力有缺。
粉丝经济确实可以加速溜溜梅的破圈成长,但弊端在于,容易出现品牌与顶流明星主客颠倒的问题,反而不利于溜溜梅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价值与成长支撑点。
就拿溜溜梅力推的梅冻产品在某猫旗舰店上的提问来看,充斥着大量与饭圈有关的内容,给人一种明星代言人是主体,溜溜梅是“赠送品”的错觉,这对于快消品企业的品牌打造并不利。
一旦代言终止或者代言人出现人设危机(塌房),溜溜梅也存在被牵连的风险,这样的案例在近几年并不少见,比如白百何之于江中猴姑、罗志祥之于蒙牛纯甄,娃哈哈如不是提前与王力宏解约,受到的冲击或许也不比前两者少。
然而遗憾的是,虽然明确知晓粉丝经济存在极大的弊端,但溜溜梅除了粉丝经济外,似乎也并未找到一条可替代的发展路径,仍存在着跟着主流走而非自创新记忆点的嫌疑。
比如伪日系爆火之余,溜溜梅对外宣称在从日本进口整套先进生产线,梅の冻和日式梅饼这类偏日系风格的新品也被推出;国潮红利期,又开始造概念,“66中国青梅节”“青梅国风”应运而生;如今溜溜果园又瞄准了女性、健康风,大搞品牌焕新。
方向摇摆不定,对溜溜梅品牌价值的打造并不利,抛除粉丝经济对其带来的市场热度,溜溜梅缺乏一条自内生长的增长曲线。存在发展焦虑的溜溜梅,是否有足够的精力放在主业的精细化改革上,也有待商榷。
综上可知,减小对粉丝经济的依赖,自内而外地对经营模式进行重构,才是溜溜梅可持续发展乃至成为“梅类零食第一股”的关键。
声明:本文仅作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