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海,一个精酿品牌自然生长的“社区感”
写跳海,是去年“非常规生活”结束,我的视线所及终于不再是小区里的几棵树之后,自然萌生的想法。
那段时间,我听了太多品牌活动停摆、甚至品牌直接“死掉”的故事。大家当然是痛苦的、无奈的,但还是在尽力冲破某种桎梏。一位五原路咖啡店的老板告诉我,她快撑不下去了,已经有一半的店员和自己说,等可以自由活动就打算回老家。
“但我还是不想放弃。”她说着说着笑了起来,有点自嘲,也有点憧憬。“其实我们这条街,不管是什么店的店主,最近都在互相帮助,大家都不希望有谁倒下。”
由此,我开始好奇,在商业世界里,人和人之间真诚的联结是怎样产生的?而在这个“夜均闭户”的时代,还依然有“社区归属感”的存在吗?
跳海,就这样闯入了我的视野。
很难想象,一群崇尚个性、活得自由洒脱的年轻人,会愿意在一家酒馆刷杯子、倒酒,耐心解答新客人的各种问题。
也很难想象,因为所有员工要一起去开年会,所以老板直接把酒馆直接交到了熟客的手上,“放养”一周后,店铺运营一切正常。
更难想象的是,一个以外界的眼光看,明显带着“小众”“难以规模化”标签的酒馆,目前已经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等7座城市,开出了13家门店,并持续扩张中。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跳海都是一个太好的研究样本。
但是不得不说,想要写清楚它,真的很难。
它就像一个万花筒,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而且它们给人的观感还大相径庭,就像它散落在各处的评价一样两极分化。
同一天两种不同的评价
从某种意义上,我甚至认为跳海不能解释,只能感受。
但是我仍然觉得,跳海的故事里藏着某些和品牌营销相关的“秘密”,读懂了它,你也许就读懂了:
1、在商业世界里,品牌如果想和用户之间想产生真诚的联结,有哪些可能的方向?
2、当“小众品牌”走出了自己的同温层,会遇到怎样的风景和风暴?
3、我们这个时代的“社区文化”“青年文化”,是怎样发生的?
所以,我问了跳海合伙人随易几个问题,也自己去最近刚开业的跳海上海店体验了一下。
以下,是我的外部视角、随易的“内部”视角,和文末惯常会出现的总结,enjoy:
01
当你在夜晚,走进跳海
工作日的夜晚,跳海门口坐着三三两两,轻声聊天的人。他们压低声音的样子像是某种隐喻:
跳海会深深扎根城市的夜晚,所以它会选择有本地味道的、还没有过度网红化的区域开店。而这样的地方,往往生活气息浓郁。
说得再直白点:哪怕是正常的酒馆音量,也很容易被嫌弃“吵”。
这就需要有人把控,也要有人妥协。在商业环境下,拥有几近无限选择的消费者显然不会也没必要“妥协”,而在跳海,那些压低声音聊天的人们,脸上的表情依然是快乐而松弛的。
我是一个去人多的地方会有点头晕不适的人,跳海的人类密度很高,但我竟然没有“晕人”,我只是突然回想起了在家乡小镇的感觉,小镇没有太多服务于年轻人的设施,暑假的时候,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钻进奶茶店,打牌或者聊天。
而在上海,年轻人们显然有更多选择,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钻进跳海?
我继续观察,此刻我身后的大屏幕在播放着《老友记》,我旁边是排成一列的等待打酒的人。有人和店员很熟捻的交流着近况,也有人带着新奇又陌生的表情,询问店员最推荐哪款。
在我看来,这是跳海和其他精酿品牌的区分之一。因为一如十几年前的咖啡,精酿是有鄙视链的,它被和品位、财力关联,也有许多评分体系。聊一聊自己喝的是几分的酒,自己的舌头又能不能尝出不同评分的区别,是精酿酒吧里常见的话题。
这也没什么不好,只是这种被认为是维系“小圈子”紧密度的解法,跳海没有使用。而跳海的酒单更像是告诉你,你会花多少钱,喝到大致什么风味的酒。就像主动把小圈子的壁垒打破,邀请任何人进来。
总之,那天晚上,我和朋友站在靠墙的长桌旁喝酒聊天,眼前是零零散散的小说和漫画。略微抬头,是四扇通透的窗,和窗外映进来的葱茏绿意。
一个温和的良夜。
02
“我们提供并不贫瘠的土壤,然后持续观察能生长出什么”
跳海合伙人 随易的视角
数英:您觉得可以称跳海有“社区氛围”嘛?您自己认为跳海能形成这种氛围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随易:跳海是有「社区氛围」的,或者叫「社群氛围」,前者是基于LBS、即你住在或生活在附近,而后者更多是同温层或者某个圈层的指向。我们希望这种氛围能在跳海的每个店铺、每个夜晚当中充盈在店铺之中,并且能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感知到、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支撑和能量。这也是跳海和其他实体场景最大的区分度。能形成或者能够往这个方向前行,最重要的因素其实还是人。
跳海主理人故事
详见公众号 跳海Drunk N Jump
跳海团队里每个人都是非常独特的个体,都是既多元、包容,又具有独特个人魅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年轻人。他们都因为认同跳海的价值观而聚在一起,形成了跳海最核心的一群人,并且能够在日常工作当中持续地散发这种气场和能量。
以及,兼职打酒师这个群体也是跳海非常特别的一群人。他们都是白天有工作或者自由职业者,晚上则通过实习、培训、抢排班,在某个夜晚出现在店铺里、吧台内,给用户推荐酒、打酒,和用户聊天、甚至成为朋友。如果没有他们每晚在店里带着自己独特气质的「延伸」,跳海的这种氛围也很难真正抵达越来越多的用户。
而最后,则是跳海的用户。也是因为这种氛围的影响,用户会对跳海产生更具体、更可感知的亲密与好感,进而衍生为一种参与感和归属感。
一个人低落的时候,他可以来跳海,这里有新老朋友可以托住你的情绪;新认识朋友也会带来跳海,某种意义上是带新朋友进入自己日常的场域,建立更多的共鸣与共同经历;老朋友小聚也会来跳海,因为这里的氛围充满着老友感——无论什么场景,当用户想跟他人建立更亲密且具体的连接时,跳海都会成为出现在用户脑中的选项。而这些用户如果有什么想做的、想玩的、想要尝试的,也会更加本能地想「我要不要先跟跳海聊聊?」这也是目前在各城各家跳海当中层出不穷各种活动、各种展览、各式各样「跳海会客厅」的根本来源。
跳海有非常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
数英:跳海目前的这种氛围和主理人的理念,或者说创始阶段的构想是吻合的吗?跳海未来想往哪个方向演进?
随易:目前大体上是吻合的。但这种吻合并不是通过策划、设计出来的,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店铺与社群之间不同交互从而「长出来」的。目的性过于强的策划和设计,很难持续,往往都会形成愈发封闭的圈子和愈发自嗨的表达,但跳海目前的模样更像是我们和喜欢跳海的人一起打造出来的。我们提供并不贫瘠的土壤,然后持续观察这片土壤里能长出什么。
下一个阶段可能确实需要更深刻和结构性的构想。目前还不是特别明确,还在讨论当中。但大的方向是,跳海并不想仅仅成为一个夜间场景的提供方,也并不想仅仅成为酒精的搬运工。跳海想要基于夜间场景和精酿场景,延伸出更多能服务于更多社群的立体场景。
我不太想用「综合」这样的字眼,因为大而全意味着什么都没做到也做不好。跳海的场景蔓延一定是一个一个场景来做。我们希望跳海能提供更多的场景,来和喜欢我们的用户达成更丰富立体的连接。
人是复杂的,你并不能用他在饮酒方面的习惯来刻板化、扁平化地为这群人打标签、写人群画像描述。人永远是复杂且丰富的,他归属于不同的同温层、每天要在多个场景中切换,甚至情绪类型和人设性格都会有切换。跳海希望能和与我们匹配的用户在更多场景、情绪背景、需求下相遇,并产生更加紧密的交互。
数英:不同城市,对“社区店”的理解差异可能是非常大的,商业的气质也会很不一样,跳海也在不同城市有不同的门店,您觉得,不同城市的分店之间会有明显的差异嘛?
随易:城市之间区别肯定有,但跳海现在在努力做到的是,在不同的城市、区位,都能让店铺有「社区感」,可能和你说的社区店还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社区店往往基于LBS,就是住在附近的人常去,以你说的广州家楼下的小店为例子,常客往往只跟店主熟悉,但相互之间并没有太多交集和发生连接。但跳海是希望用户跟我们发生连接之后,相互之间也能看见、产生连接,逐渐编织成一个网状的社群。由此诞生的社区感其实核心是参与感和连接感,也就是用户在这里,跟这个店有参与其中,以及和其他的人有充分的机会进行交流、彼此认识。当然跳海现在也还没完全做到这些,也还在往前摸索,但大概是这个方向。
数英:如果有一天突然有大量的新用户注意到跳海,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并不能和跳海的老朋友们脾性相投,而是把跳海理解成为一家“卖酒的网红店”,作为跳海的主理人,你们会调整自己适应他们,努力向他们传达跳海的精神,还是“出门右转,走好不送”?
随易:对于真正在做一个品牌的团队来说,这个答案绝非二元对立的讨好 or 不送。跳海内部的价值观是,我们敞开大门欢迎所有人,但我们会通过非常多的动作和姿态,来让真正喜欢我们的用户跟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但与此同时,跳海作为一个实体餐饮品牌,店铺属性依然是根儿。我们并不要求所有用户都能理解跳海,哪怕你没有那么理解跳海,你依然能在这里得到应有的体验,无论是产品上、服务上还是基础氛围体验上。你如果愿意多了解一些跳海,你自然也会看到更多细节、更多乐趣,也能体验到更多社群带给你的价值,以及人与人之间真诚且真实的连接带给你的价值。
数英:如果说跳海有一个你们最想保持的、最关键的内核,那会是什么?
随易:我只能说目前阶段,最希望保持的是在跳海里,人和人之间真实的连接感。它指向社群、社区感,指向跳海现阶段最大的共识和品牌的辨识度,也指向用户在目前大的社会情绪下的需求。同时,可能也指向跳海未来更多新的尝试。
03
不止于乌托邦
乌托邦本意是“没有的地方”,即空想的国家”。名字由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一书中所写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国而来,是一个理想的群体和社会的构想。
很多客人会把跳海定义成“乌托邦”。但如果我们从品牌营销的视角去看,又能看到点不一样的东西。那么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三个问题。
1、在商业世界里,品牌如果想和用户之间想产生真诚的联结,有哪些可能的方向?
2、当“小众品牌”走出了自己的同温层,会遇到怎样的风景和风暴?
3、我们这个时代的“社区文化”“青年文化”,是怎样发生的?
第一,无论什么品牌,想和用户联结,最核心的一环还是稳定的服务和产品。
哪怕是相当擅长和用户精神联结的跳海,也依然会说“哪怕你不那么了解跳海,你也能在这里得到你应有的体验和服务。”
这看起来老生常谈,但我们可以回忆一下那些昙花一现的网红店,无一不是用概念吸引到关注后,再用产品“劝退”。精神和物质之间不是非此即彼,也没有谁高谁一等。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对产品有清晰的认知和把握,否则品牌做得越优秀反而越“灾难”。
第二,人性渴望同温层,但商业天然带有一点“反同温层”。
这不是只有小众品牌会存在的问题,品牌和企业一样,自存在之时,就带有扩张的需要。那么问题就变成了,你能把和你“同温”的人联系得多紧密?你又能以什么方式,吸引到那些潜在的、甚至看上去和你完全“不同温”的人?
我觉得有这方面困惑的人,可以去体验一下跳海的“打酒师”文化。很多酒吧都有熟客来偶尔帮忙的情景发生,而跳海把这个情景,变成了一种文化。白天你也许有许许多多的社会标签,而到了晚上,你可以剥离那一切,单纯体验洗杯子的快乐。
跳海的打酒师文化,直接绕开了同不同温的判定,反而能找到许多真正同温的人。
第三,年轻人喜欢扎堆。扎着扎着就形成了文化。
文化形成之后,你再去观察它。可能多有谬误和不了解。不如在注意到他们扎堆的时候,就和他们一起扎一扎。
最后,祝大家在跳入生活之海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one piece。
*图片来源:公众号@跳海Drunk N Jump、公众号@跳海酒馆、公众号@跳海SHANG HAI ,作者拍摄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