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预测】中国平安,正在把经营风险转嫁给消费者?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3-03-11

一、保险业务屡遭投诉,“捆绑销售”只为转嫁风险?

尽管中国平安早已是业务遍及多个领域的行业巨擘,但直呼其名,大部分人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保险。

作为集团营收业务的基本盘,平安保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这一个有34年时间长度的业务,却始终都面临着口碑和形象上的质疑。

姑且不提那些陈年旧事,仅是2023年315来临之前的一两个月中,中国平安的名字,就屡屡因为保险业务的问题频繁出现在投诉信息之中。

例如在啄木鸟、黑牛、黑猫等网络投诉平台中,自今年2月起,就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少有关平安保险业务相关的投诉。当然了,网络渠道的投诉内容可真可假,以下随机截取的信息尚且无法有效验证其真实性,大家看看就好。

不过即便投诉信息难辨真伪,舆论风向依旧展露出了,中国平安保险业务的末端销售环节,似乎存在着许多诱导消费、虚假宣传的情况。

当然,这并不能直接与中国平安的经营策略挂钩,导致负面反馈的原因,更多还是末端销售人员为了业绩,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私自采取了违规行为。即便存在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态,最多也只能算作中国平安在保险业务上管理水平失准。

但若是反向思考,如果业绩、KPI压力过大,导致基层员工在正常工作进度中难以达成绩效,才不惜冒着违法的风险去“欺诈”用户,又该如何?

这个不负责任的猜测多少有些危言耸听,可是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并不仅仅发生在平安保险上。例如近些年因为疫情环境变化,而被中国平安重金押注的大健康业务。

2022年下半年曾有媒体报道,一名自称是平安普惠前员工的用户,公开在网络投诉平台声称——平安好医生强制员工内部消化销售任务,用工作要挟员工购买十五六张体检卡,一张最少400元。

同时期的网络投诉平台中,类似的投诉也超过了2000条。不过由于网上没有找到官方的回应,投诉信息的可信度也有待商榷,我们对该报道的真实性不置可否。

但是平安好医生的确已经出现了连续近8年的亏损,至3月9日本文截稿,平安好医生最新披露的2022年半年报中,去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为-4.24亿元,仍旧没能摆脱亏损的泥潭。

此外,综合2020年和2021年的年报信息,平安好医生的关联交易收入分别占总营收的36.65%和37.05%。同时,2022年上半年的付费用户增长,其中46.5%左右都来自平安集团旗下各插件的导流。

我们或许可以认为,大健康业务非但迟迟无法盈利,反而还需要依赖平安集团大规模的“输血”,某种意义上不仅拖累了其他业务的发展,也让中国平安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增大。

与之相应的,在这份持续加大的压力下,中国平安显得越发“急躁”。而且,为了熬过这一段艰难时光,中国平安很可能正在把经营风险,从各个业务渠道不断转移给终端消费者。

近些年发生的相关事态,似乎也在不断为这一观点进行着补充说明。

二、平安不动产卖房求生,资金压力成集团心头大患

这些年处境凄惨的行业有很多,但公认遭受冲击最大的,大概还是房地产。

早在1994年就开始涉足房地产的中国平安,自然也没能置身事外。

2022年2月份,曾有市场消息称,平安不动产在2021年下半年就已经全面终止住房业务,计划在半年内裁员50%。同时,还流传出“高层权力斗争”“人事清洗”等言论。

尽管平安不动产回应称消息失实,及时削弱了负面舆论的影响。但纵观整个2022年,投资市场对平安不动产业务仍然有些信心不足,观望、避险的心态长期居于上风。

毕竟在天眼查统计的数据中,平安不动产在2022年的招聘力度确实小于往年。当然来,也存在着地区招聘未公布的情况,不过总体上很难给人以安全感就是了。

到了2023年2月份前后,又有消息称,平安不动产已经将其持有的,悉尼最高办公楼Salesforce Tower 50%的股权,以约11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售出。由于网上未能找到后续报道和官方回应,对此我们同样看看就好。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则消息传出没多久,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平安不动产2023年拟发行180亿元的小公募债券。而且在2023年3月7日,平安不动产已经发布了15亿元的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

如果此前出售悉尼房产股权的消息属实,前后相加已然接近300亿元,资金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与之相应的,根据不完全统计,平安不动产的总负债额或许超过了500亿元。由此可以猜测,这笔募集资金的主要作用,很可能是拿来偿还旧债。

这不得不令人为平安不动产的资金流现状感到担忧。尤其是根据募集说明书所披露的内容,平安不动产和平安好医生一样,主要营收来源都依赖于平安集团的关联收入,大概也可以同样归类为靠“输血”为生。

更糟糕的是,纵观2022年中国平安各个业务的推进情况,离不开集团“输血”的不止一个。例如中国平安在金融科技领域的4家主要企业,在2022年上半年有2家仍处于亏损状态,另2家盈利的企业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利润下滑。

考虑到在2022年7月23日,中国平安将使用了近4年的“金融·科技”品牌标识,升级更改为“专业·价值”。这背后,虽然不能代表对金融科技业务的放弃,但或许已经透露出,不再将其视作“第二增长曲线”的意愿。

经营战略的转变,大概是进一步加剧了集团的资金焦虑。即便是3月9日刚刚发布2022年年度财报的平安银行,虽然交出了营收利润双增长的优秀答卷,但也没能逃过“被捆绑”的处境。

例如2022年曾有投诉称,平安银行在提供汽车贷业务的过程中,涉嫌将汽车金融和保险业务“捆绑销售”,涉嫌将经营压力转嫁给消费者。并且2022年4月前后也有消息称,平安银行浙江分行的车抵贷业务遭到了有关部门的叫停。

对于这些缺少实证和官方回应的消息,其是否属实在此不予评价。只是平安银行此前的确有过,因为捆绑销售被点名通报的“黑历史”,作为中国平安旗下相对稳健的业务板块,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也的确存在“重操旧业”的可能。

整体来看,中国平安目前应该急需流动资金的注入。只不过,如果真的是为了提高营收,用拉高基层销售人员的绩效压力,来将企业经营风险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很难说不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和亵渎。

若真如此,中国平安被315盯上,恐怕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声明:本文仅作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参考资料:

《千亿平安不动产瘦身80亿!发债180亿还旧债,收入依赖平安系》——新浪财经

《被指“强制购买体检卡” 平安好医生捆绑“平安系”仍难救业绩?》——中国科技投资

《中国平安,问题到底出在哪儿?》——BT财经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