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正在削减综艺节目的广告投放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3-03-30

开年至今,国产电影、电视剧都迎来开门红:《满江红》、《流浪地球2》票房双双冲破40亿,《狂飙》现象级爆火,带动张颂文、高叶等实力演员频频上热搜。

唯独国产综艺市场稍显落寞,并没有特别出彩的IP涌现。与此同时,仅从2023年第一个季度表现来看,综艺营销似乎已被品牌主“抛弃”,业内人士能明显感知,品牌对冠名赞助综艺、做广告植入的热情正在消退,已经出现综艺招商压力剧增、品牌权益要求更多更高等现象。

2023国产综艺难掩落寞

前不久,腾讯视频召开了一场主题为“春暖”的闭门会,核心情绪就是“等待综艺的春暖花开”。言下之意,当前综艺尚处在过冬阶段

综艺市场有多冷?据说,2023年1月至2月,爱优腾芒B站共上线了16档网综,而去年同期是32档。

除了上新数量下降,新综艺的话题关注度也一般,且口碑普遍不佳:

《我们的客栈》、《无限超越班》,豆瓣评分分别为3.3分、3.8分,远远不及格;


3月中旬,凭借“当归”海报造出不小声浪的《声生不息·宝岛季》,播出首周百度指数却只有1.5万,而第一季该数字高达6.9万;

(《声生不息宝岛季》当归海报,创意满分)

此外,《半熟恋人2》豆瓣评分6.1,低于第一季的7.4分;由顶流鹿晗和综艺常青树邓超坐镇的《哈哈哈哈哈3》,爱奇艺最高热度未破8500……
至于口碑不佳的原因,则是综艺内容被网友吐槽“卖情怀”、“套路化”,体验一般。

品牌热情消退综艺招商有点难

评价综艺内容品质,可以说是见仁见智,但综艺招商的表现如何,还是有迹可循的。据艺恩数据显示,2022年综艺赞助品牌总数同比下降了14.2%

与早几年念品牌口播都要一两分钟的盛况相比,如今综艺能招商到的品牌个数,鲜少能上两位数

其中在播的《声生不息·宝岛季》招商成绩最好,有8个品牌合作,由斯维诗Swisse冠名,上汽大通、三星、百岁山、喜临门等7家品牌赞助;即便如此,还是比去年《声生不息·港乐季》的9个品牌赞助少了1个

(来源:@声生不息官方微博)

除此之外,《东北插班生-老铁我们来了》招商数量有7个,《我们民谣2022》招商6个,《无限超越班》5个,《种地吧》和《我们的客栈》4个,《开工了!新生活》、《朝阳打歌中心》招商数量为3个。

《今晚开放麦》、《17号音乐仓》等综艺节目招商数量甚至只有1个,接近裸播状态了。

而综艺的主要盈利来源,靠的就是广告招商,玩得是“投资策划综艺-吸引流量-吸引品牌赞助-投资继续策划更多综艺”的循环模式。

显然,当下这个循环模式中的每个环节都出现了问题:综艺内容体验一般,大众口碑一般,关注度一般,广告招商也一般。

综艺市场,日子难捱

综艺市场链条上的各方,当前的日子都不好过。

一、出品方(主要是优爱腾芒等平台)勒紧裤腰带,对综艺项目卡的越来越严。

一方面,S级、头部综艺项目数量在减少,过去一个季度能推出2、3档超级综艺节目的频率,如今一个季度有一档就不错了;另一方面,投资综艺的预算金额也在大幅缩减,过去《中国新说唱》《偶像练习生》《这就是街舞》等超级网综,投入往往是亿级,当前据说最头部的项目,也缩减到数千万级了。

二、乙方公司竞争激烈,开始降本增效。

平台方投入减少,给到综艺项目的宣发预算同样大大折扣,从百万级腰斩到50万,服务综艺项目的乙方公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今年一季度,综艺买热搜的现象肉眼可见的少了,远没有过去那么疯狂

甚至,有的乙方到了降薪、裁员、更换便宜办公室的地步

三、综艺招商,甲方完全掌握话语权。

前几年,是综艺营销的高光时刻。热门的S级网综,从来不缺品牌们主动找上门谈赞助、谈合作。综艺项目的招商会座无虚席,冠名费、黄金广告位等核心资源,往往能引发品牌方的激烈竞争,从而竞价拍出令人咂舌的广告费。

比如《中国好声音》巅峰之夜的黄金广告位高达3000万一条,农夫山泉拿下超级网综《中国有嘻哈》的冠名权,投入1.2亿冠名费眼睛都不眨一下。

要知道,综艺赞助往往只能提供“品牌曝光”、“话题营销”、“品牌植入”等权益,做品牌远大于做效果。可想而知,当初花上亿做综艺植入的品牌,是真的壕。

可当初品牌有多壕,如今就有多冷淡。

很多负责综艺招商的童鞋反应,现在找冠名、特约的难度大大增加。品牌客户拒绝的理由,要么是预算有限不做品牌向广告、不考虑综艺合作,要么是预算重心放在了短视频推广、找大主播合作等既能增加曝光、也能直接提升销售业绩的领域了。

好不容易谈下的合作,也是因为项目方向甲方让渡了更多的赞助权益。比如汽车品牌普遍不愿意做冠名赞助,更倾向于在节目中以嘉宾交通工具的身份进行露出,投入少了、效果反而更好。

而且甲方难伺候了,要求更多、更严、更细。如,植入广告一定要自然、巧妙,不能生硬;谈判中,更加看重综艺相关物料的授权,好供甲方展开相关营销;甲方还经常插手节目环节的策划,提升品牌或产品与节目的融合度……

总而言之,甲方现在是强势的一方,投入的钱少了,事儿变多了。

去年,某头部综艺节目甚至出现了品牌中途“退货”的情况,足见甲方到底有多强势。

综艺营销祛魅
品牌回归理智实属正常

综艺市场遇冷,到底谁背锅?

苏秦认为,综艺市场的传统套路走到尽头才是根源所在,平台方和甲方发现了,于是都不愿意投钱了。

什么套路?苏秦简单概括为“请大牌、演剧本、买热搜”三板斧

与影视剧、电影等娱乐内容相比,综艺节目的流量优势本身就并不明显,请大牌的作用就是发挥大牌的流量和影响力优势,为节目赋能

鹿晗、张艺兴、黄子韬以及出事之前的吴亦凡分别常驻《奔跑吧》、《极限挑战》、《创造营101》、《中国有嘻哈》;国民度超高的沈腾贾玲常驻《王牌对王牌》;那英之于《中国好声音》,杨幂之于《明日之子》,章子怡之于《我就是演员》,成龙之于《无限超越班》……几乎每个综艺节目都有大牌台柱子,或者邀请有话题度、时下最火的明星艺人担任嘉宾。

“现在的综艺都是有剧本的”——想必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这种剧本,可以发生在导师与选手之间,选手与选手之间,导师与导师之间。演剧本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创造“冲突感”,引发争议,从而吸引网友围观、吃瓜。

剧本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卖情怀”、“玩煽情”、“吵架互怼”、“炒CP”等等等等。

可大众被剧本式综艺投喂多了之后,是会腻的,会反感的;于是,很多人当下看综艺常常会感觉到“假”,根本看不下去。

买热搜,应该是娱乐营销领域共有的通病,综艺营销也不例外。

综艺上热搜的原因,不外乎:开播、明星造型、嘉宾CP感、某些无聊话题。而综艺上热搜的姿势,基本是硬上!

当然,确实有自然热搜的存在,可比例有多少呢?综艺营销圈的童鞋,都笑而不语。

做综艺和做创意很类似,某个方法论刚出现时都很有用,但用得人多了、用得久了,就会失效,成为套路。

平台方和品牌甲方,都是花钱的主,真正敢于花钱的人都不傻。你以为的“人傻钱多”在综艺领域并不存在。

上个世纪拿下央视标王的小霸王,2010年头几年花天价冠名《中国好声音》的加多宝,2017年赞助《中国有嘻哈》的农夫山泉,早就将广告费赚回来了,农夫山泉老板还成为国内首富。

某个综艺能为品牌创造多少价值,品牌甲方心里有杆秤,现象级综艺再贵也愿意投。即便如今的综艺市场充满了套路,品牌依然愿意为好综艺买单

比如去年凭实力出圈的《快乐再出发》,只有五谷道场一个赞助商,而到了第二季品牌赞助增长到8家

(图源:@快乐再出发官方微博)

说白了,品牌赞助综艺的核心逻辑已经变了:策划案里的嘉宾咖位、综艺题材概念以及纸面上的辉煌毫无意义,观众的真实口碑才是关键衡量标准,也是综艺最重要的价值。

是时候抛弃套路,回归内容价值本身了。

作者 | 苏秦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