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不仅需要钱,还需要脑子
1
前阵子去北京有点事儿,刚好什么值得买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办消费嘉年华,就顺路去玩了一趟,总体还挺有意思的。
园区入口有个登记点,工作人员给我发了一份导览手册和纪念袋。
手册集印章可以换礼品,很多展台还有试吃的样品。
我就拎着袋子,一路边盖章边吃过去,感觉自己不是来逛消费嘉年华的,是去美食展的。
我在集印章的时候遇到了一对很好玩的父子,当时他们俩正在等工作人员帮忙盖章,孩子是个小胖子,两手各提溜了一个什么值得买送的嘉年华纪念袋,一直往爸爸身上靠。
那天北京出大太阳,天气特别热,爸爸一边嘴上嫌弃,一边手上扇风,都快扇出残影来了。
我问他为什么有个章盖了两遍,不是每种章集一次就行了么?
他说因为这个章长得好看。
因为园区里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自己在逛,这对组合显得有些特别。
我就跟他爸爸搭话,问怎么想到带孩子来这里玩了。
他爸说自己是平台的老用户了,在上面发过很多文章,以后是要把账号当遗产传给孩子的,所以先带来感受一下氛围。
说完,他自己先绷不住笑了。
笑过以后,他又认真解释说,主要是今天周末,孩子不上课大人不上班,闲着也是闲着。这个嘉年华有礼品有互动,就当带孩子去免费游乐园了。
说完,还扬了扬手里的一个小摆件,是个小水獭,一看就去过红树林基金会的展台。
我为什么知道,因为那个展台我也去了。
展台边有个互动装置,可以通过转动看到水獭在一天不同时间段的活动。
对小孩来说可能太幼稚了,但对大人来说刚刚好。
工作人员还摆了个小摊位,算是公益。
我给自己买了个监工水獭,小眼睛憨憨的,可以挂在笔记本上监督写稿。
说回这对父子,我继续瞎扯,说孩子还这么小,这里品牌又这么多、弄得这么好玩,你就不怕消费主义把他给洗脑了?
他反问我,说你觉得消费主义的反面是什么?
我说是不花钱?
他说不是,不花钱不是抵抗消费主义,那是在折磨自己。
消费主义的本质,是用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骗你,让你花大价钱买了不值得的东西。
所以它的反面,应该是买“值得买”的东西。
他侃侃而谈:
怎么买到值得买的东西?首先你要了解品牌,不能迷信它们,也不能畏惧它们。
现在这个消费嘉年华把各大品牌聚集得很全,我刚好可以现场教学,给孩子讲讲什么才是正确的消费观。
就连我玩儿什么值得买这个平台,本身也是解构消费主义的一部分。
你知道么?
自从在什么值得买上发了几十篇文章以后,我对品牌这个东西就有了全新的看法。
品牌说穿了就是降低决策成本。
当所有品牌都在这个平台上被解剖得明明白白、所有商品都有了一个极致的价格和清晰的性价比分析的时候,你反而可以用更纯粹更真实的视角去看待它们。
要怯魅,要知己知彼,然后才能无往而不利。
不要神话,不要魔化,赚钱还不就是为了花?
平视,就好了。
他说这段话的时候,他的孩子一直仰着头,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自己老爸,还腾出一只手给爸爸扇风。
有一说一,现在随便一个值友的暴论都这么强的么?
是不是因为在孩子面前,激活了什么绝对不能输的亲爹buff啊。
2
有趣的是,可以种草和拔草的平台很多,但能够像前面那位父亲说的那样深刻解剖品牌的,还真就只有什么值得买。
我也玩了很多年什么值得买了,这个平台的基调,就是“不受品牌干扰的用户分享”。
独立性,才是它最重要的基本盘。
因为足够独立,所以它的内容对用户真的有帮助。
如果一个导购平台上只有对产品的夸夸和好评,那这些东西没有任何意义,什么都值得等于什么都不值得。
但什么值得买上还有无数搞笑荒诞的踩雷经历和无比真实的用户吐槽,它们会告诉你什么不值得买,然后再从中找到值得买的部分。
这些信息,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平台不做任何干预,它不会去专门保护更不会刻意抹黑任何品牌,对所有企业都一视同仁,一切好评差评都由用户自己决定。
你以为一个无法被外力左右的平台,会因此被品牌们无视么?
不不不,看看这次消费嘉年华有多少品牌参加就知道了。
在不在乎,是要看行动的。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越是能被钱收买的平台,品牌眼中越是看不起。
因为压根就犯不着去用心经营,有需要的时候花钱就好了。
但正因为什么值得买始终保持着自身立场的独立性,没有成为某个品牌或企业的传声筒,所以在这个平台上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高质量内容、培养高质量创作者。
而这些高质量的内容和高质量的创作者,不但会让什么值得买得到用户更进一步的信任,也使得品牌必须更加重视这个平台。
这次什么值得买办消费嘉年华,之所以能有这么多品牌积极参与,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用户现场来玩儿,正是它把这套策略一以贯之的结果。
而且这个平台,也是真打算给用户带来实惠的。
线上的那些咱们都不提了,但凡是什么值得买的老用户,都是玩儿这些东西的高手。
单说这次消费嘉年华,除了试吃的赠品和拉新派送的小礼物,很多展台上正儿八经卖的商品其实也是实打实的便宜。
从米博的洗地机到海信的激光电视,再到京东京造的各种产品,都是站内历史最低价。
过去这些史低价都是在线上活动里出现的,给用户的感觉可能还没有那么直观,但当它们来到现场的时候,其实还蛮有震撼力的。
甚至在京东京造的展台那块儿,都有人排着队要现场下单了。
谁都不傻,你是真便宜还是假便宜、到底值不值得买,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3
除了那对父子,那天我还在好几个不同的展台都看到了同一对小情侣。
或许大部分人都是奔着看热闹来的,但看得出来他俩是真的很认真地在评估要不要买。
我先是在博朗厨电的展台上看到这俩人脑袋簇拥在一起,听工作人员讲解产品,还时不时提几个问题,在电商上对比对比价格。
不过这倒确实是这个消费嘉年华的正确打开方式之一,因为品牌展台上不但能亲眼看见实物,还可以随时提问题,比单纯在网上做功课要靠谱多了。
而且在其他地方,你只能一个门店一个门店的去看,但在这里很多品牌都聚在了一起,相对方便了很多。
尤其是在喜临门的展台前撞见他俩的时候,我甚至发现他们正在一边看,一边在手机上现场记笔记。
那天太阳很大,看手机都得眯着眼。
但他们俩紧紧贴在一起,在展台面前聊着对未来新家的规划,脸上笑得比阳光还灿烂。
我本来也想上去聊两句,但实在是没敢破坏这一刻的氛围。
于是默默看了一会儿,就跑去吃免费雪糕了。
人与人的悲欢或许并不相通,但对免费的爱却可以是相同的。
在现场还有许许多多像这对小情侣(也可能是新婚夫妻)一样的普通人,抱着学习和研究的心态逛这个消费展。
会亲身来逛这个消费嘉年华的人,大概率都是什么值得买的忠实用户。
而这个人群的特点,就是不但愿意花钱消费,而且还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商品,所以往往在周边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需要添置大件商品的时候,具有很高的话语权。
他们每一个人的实际影响力,其实都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
反正我的亲戚朋友们基本上就是把我当哆啦A梦使了,连什么牌子的智能马桶冲痔疮的力度比较大都要问我。
这台动感单车我是趁人少的时候拍的,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有人在上面骑着。
对,这么大热的天,真有人现场开始骑车,就为了测评一下到底好不好使……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他们都是同样认真地对待消费、对待每一分钱。
消费本身不是坏事儿,大家之所以那么努力地工作、赚钱,无非是为了给自己和自己爱的人构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但幸福的前提,是能够正确而明智地消费,而不是大手大脚地无脑花钱。
因为不想乱花钱,所以用户需要什么值得买帮他们避雷;
因为最终还是要消费,所以用户又会更加依赖什么值得买帮他们做决策。
某种意义上,什么值得买已经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绑定在了一起。
4
能够成功办下来这么一场有一定规模的线下活动,对什么值得买来说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用户在平台上活跃,不代表他们就愿意在现实中配合你。
为什么沙雕网友群一聚会全是鸽子精?
因为线上和线下的控场难度是两个维度的事情。
而当什么值得买的用户真实出现在消费嘉年华的现场,用实际的购买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信任和热情后,也就意味着这个平台在品牌和投资者的视野中进入到了全新的评价领域。
毕竟,屏幕上数字的累积和实实在在的人声鼎沸,给人带来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震撼。
而对什么值得买的用户而言,当过去只存在于电脑和手机里的平台忽然有了实体的时候;
当过去只能在屏幕上看到的LOGO和活动,既熟悉又陌生地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这同样是一种奇特的体验。
就像网友面基一样刺激。
从2010年6月正式创建以来,什么值得买终于从线上走入了线下,从虚拟走入了现实。
这条走了13年的路,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这一步,打破了网络与现实之间的桎梏。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